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基础理论11

第十一单元    

本单元考试主要围绕体质的概念、构成、影响体质的因素,对体质学说的应用也应熟悉。

一、体质的概念、构成和特点

1.概念 是指人类个体在生命过程中,由遗传性和获得性因素所决定的表现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活动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性。换言之,体质是人群及人群中的个体,禀受于先天,受后天影响,在其生长、发育和衰老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相对稳定的人体个性特征。它通过人体形态、功能和心理活动的差异性表现出来。在生理上表现为功能、代谢及对外界刺激反应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在病理上表现为对某些病因和疾病的易感性或易患性,以及产生病变的类型与疾病传变转归中的某种倾向性。

2.构成

(1)形态结构的差异性:人体形态结构上的差异性是个体体质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外部形态结构和内部形态结构(有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根据中医学“司外揣内”的认识方法,内部形态结构与外观形象之间是有机的整体,外部形态结构是体质的外在表现,内部形态结构是体质的内在基础。而体表形态最为直观,故备受古今中外体质研究者重视。因此,形态结构在内部结构完好、协调的基础上,主要通过身体外形体现出来,它以躯体形态为基础,并与内部脏器结构有密切的关系,故人的体质特征首先表现为体表形态、体格、体型等方面的差异。

体表形态是个体外观形态的特征,包括体格、体型、体重、性征、体姿、面色、毛发、舌象、脉象等。体格是指反映人体生长发育水平、营养状况和锻炼程度的状态。一般通过观察和测量身体各部分的大小、形状、匀称程度,以及体重、胸围、肩宽、骨盆宽度和皮肤与皮下软组织情况来判断,是反映体质的标志之一。体型是指身体各部位大小比例的形态特征,又称身体类型,是衡量体格的重要指标。《灵枢·逆顺肥瘦》及《灵枢·卫气失常》即以体型将人分为肥人与瘦人,肥胖体质又以其形态特征等划分为膏型、脂型和肉型。元·朱丹溪《格致余论》则进一步将体型与发病相联系,提出了“肥人湿多,瘦人火多”的著名观点。

(2)生理功能的差异性:人体的生理功能是其内部形态结构完整性、协调性的反映,是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功能的体现。因此,人体生理功能的差异,反映了脏腑功能的盛衰偏颇,涉及人体消化、呼吸、血液循环、水液代谢、生长发育、生殖、感觉运动、精神意识思维等各方面功能的强弱差异。机体的防病抗病能力,新陈代谢情况,自我调节能力,以及或偏于兴奋,或偏于抑制的基本状态等,都是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生理功能的表现。诸如心率、心律、面色、唇色、脉象、舌象、呼吸状况、语言的高低、食欲、口味、体温、对寒热的喜恶、二便情况、性功能、生殖功能、女子月经情况、形体的动态及活动能力、睡眠状况、视听觉、触嗅觉、耐痛的程度、皮肤肌肉的弹性、须发的多少和光泽等,均是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生理功能的反映,是了解体质状况的重要内容。

(3)心理特征的差异性:心理是指客观事物在大脑中的反映,是感觉、知觉、情感、记忆、思维、性格、能力等的总称,属于中医学神的范畴。形与神是统一的整体,体质是特定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与相关心理状况的综合体,形态、功能、心理之间具有内在的相关性。某种特定的形态结构总是表现为某种特定的心理倾向,如《灵枢·阴阳二十五人》言具有“圆面、大头、美肩背、大腹、美股胫、小手足、多肉、上下相称”等形态特征的土型之人,多表现为“安心、好利人、不喜权势、善附人”等心理特征;不同脏腑的功能活动,总是表现为某种特定的情感、情绪反应与认知活动,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由于人体脏腑精气及其功能各有所别,故个体所表现的情志活动也有差异,如有的人善怒,有的人善悲,有的人胆怯等。人的心理特征不仅与形态、功能有关,而且与不同个体的生活经历及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即便为同种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者,也可以表现为不同的心理特征,如《灵枢·阴阳二十五人》中,每一种类型的形构功能有5种不同的心理倾向,木、火、土、金、水5种类型形构特征的人共有25种心理类型。

3.特点

(1)体质是人体身心特性的概括:体质反映着个体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活动中的基本特征,体现了内在脏腑气血阴阳之偏倾和功能活动之差异,是对个体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概括。

(2)体质具有普遍性、全面性和复杂性:体质普遍地存在于每个个体中,每个人作为一个形神的统一体,必然会显现出自己的身心特性。这些特性全面地体现在人体形态和功能的各个方面的差异性上。这种差异,由于它的全面性而在不同个体之间表现为复杂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并非没有规律可循。体质学说的任务就是揭示其规律,并就体质做出合理的分类。

(3)体质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体质秉承于先天,得养于后天。先天禀赋决定着个体体质的相对稳定性和个体体质的特异性,后天各种环境因素、营养状况、饮食习惯、精神因素、年龄变化、疾病损害、针药治疗等,又使得机体体质具有可变性。但体质是一个随个体发育的不同阶段而演变的生命过程,在生命过程中的某阶段,体质状态具有相对稳定性。

(4)体质具有连续性和可预测性:体质的连续性体现在不同个体体质的存在和演变时间的不间断性,体质的特征伴随着生命自始至终的全过程,或表现为生理状态下的生理反应性,或表现为病理状态下的发病倾向性。偏于某种体质类型者,在初显端倪之后,多具有循着这类体质固有的发展演变规律缓慢演化的趋势,体质的这种可预测性,为治未病提供了可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体质的概念与构成
2305879284507476093-3458800789114323564-体质
人到养生时——健康小知识(体质概述)
吻过中基——体质
中医基础理论_课程电子讲稿5_体质_学说
中医基础理论课件-第五章体质-663c5282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75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