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美天一篇 . 人到老年,对子女最深的爱是活好自己
2018.04.02 美洋洋
在一篇《当你老了,最后悔什么?全球统计前5名》的文章里,后悔的前5条如下:
一:92%的人后悔年轻时努力不够导致一事无成。
二:73%的人后悔在年轻的时候选错了职业。
三:62%的人后悔对子女教育不当。
四:57%的人后悔没有好好珍惜自己的伴侣。
五:45%的人后悔没有善待自己的身体。
看了这5条,我第一反应是写这份总结的人还比较年轻,写总结的人还比较健康。若真的是耄耋老人在反省,可能顺序会颠倒一下。那就是保重身体健康是第一位,珍惜伴侣是第二位,至于其它什么功成名就,可能都是浮云了。
因为人到老年,能比别人健康地多晒太阳,才是最值得骄傲的。
保重好自己的身体,是继续“革命”的本钱,也是对伴侣最深的爱护,更是对子女最大的支持。
人到老年,学会照顾好自己
这个世界充满假象,唯有生死从不说谎。
就在年前,老家有个男邻居突发脑出血,昏倒在地,不省人事。老婆一下慌了神,赶紧唤来邻居,大家七手八脚地总算给送到了县医院。
病情来势汹汹,又在路途上耽误一阵子,更是无力回天。医生检查一番后就让拖回家,说回去办后事吧,医院已经没有收留的必要。
老婆一下傻了眼,马上联系了城市里打拼的儿子。儿子是夫妻二人省吃俭用培养的大学生,毕业积累几年后,现在自己单干,听说发展的还不错。
儿子一接到电话就急了,不行,我必须救我爹。我爹辛苦了大半辈子,还一点福没享到,不能就这么没了。
儿子痛哭流涕,头脑却异常清醒,他叮嘱母亲一定不要放弃,无论如何再救一次。便让母亲和亲戚们先包车赶去大城市,打了钱到卡上,接着火速往回赶。
母亲早已六神无主,儿子说啥是啥,一行人又急忙往相邻的大城市赶,路上又是几个小时。
等送到市里医院,邻居已经奄奄一息,见家属坚持抢救,医生也只好再试一次。后来经过不懈努力,人终于算保住了,结果却不如人意。
邻居虽然还有生命体征,却完全失去意识知觉,成了传说中的植物人。医生只说尽力了,至于能不能苏醒全凭个人造化。
儿子跑回来,扑通跪在床前,大声呼唤爹,爹却无法应答。不管怎么说,爹还活着,虽然为了救治花了近50万,但起码还有希望吧。
儿子事业本身不是很大,一下掏空了积蓄,也是元气大伤。把老爹安顿停当,就赶回城里挣钱去了,老爹的后续治疗也是需要钱的。
本想着自己尽了孝心,最少是个安慰,没想到苦日子还在后面。儿子走后,照顾病人的任务全部落到了他妈身上。邻居已经完全是个废人,吃喝拉撒都需要人,拉撒又不定时,半夜还要照顾。
渐渐地母亲便撑不住,本来就瘦弱的身躯更摇摇欲坠。有时不禁在邻居面前哭诉,埋怨儿子不该不听医嘱,执意要抢救,不然入土为安,儿子和她都可以轻松些。
虽然听起来有些冷酷无情,但个中滋味定是别人体会不到的,若是还能承受,谁不想好歹有个老伴。邻居们唏嘘之后,尽量多帮帮忙,却也缓解不了太多局面。
儿子过得也不轻松,心比身体还累,他没有想到自己努力尽孝,却加重了母亲的劳累。看着一下老了几岁,憔悴不堪的母亲,他开始怀疑起自己的初衷。内疚与牵挂让他不停地来回奔波,只为减轻母亲的负担,日子在煎熬中被拉得无比漫长。
如果从一番孝心来说,儿子已经做的无可挑剔了,虽然结局事与愿违,但追根溯源却是父亲的错。
因为之前父亲就有过不适,去医院检查后,医生嘱咐静养,戒烟酒等刺激物。但父亲嗜酒如命,事发当天,不听老婆劝告,又从小酌到痛饮,结果一头栽地,不省人事。
明明可以避免的,却因为自己的放纵不自律,而击垮了整个家庭。把老伴拖累的憔悴不堪,把儿子拖得举步维艰。这样的结局定是他清醒的时候所不愿看见的,可惜他貌似永远也清醒不过来了。
老去更无儿在膝,惟君怜我我怜君。人到老年,学会爱惜自己的身体,也要珍惜自己的老伴。哪怕是为了不给子女和老伴制造负担,也一定要照顾好自己。
人到老年,子女不需要你再去做牛做马,而是希望永远有个叫家的港湾。只要父母能平安康健,才是孩子们最大的心安。
人到老年,学会爱自己
人到老年,后悔遗憾生前的种种毫无意义,生活在继续,学会往前看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除了要保重好自己的身体,不给子女“添乱”,还要与子女做好沟通。不要有想法只肯憋在心里,期待着子女去来猜测去发现。
子女们一般人到中年,大都承上启下。生活的琐碎与重担已经让他们喘不过气来,如果再玩捉迷藏的游戏,可能就有心无力了。
孩童期有什么不明白的就会天真的问,那么人到老年有什么想不开的也要学会对孩子说,而不是自我折磨。
中国人素来不善于表达,有时子女还可以坦率地尽孝,父母对子女的想念却总是压在心底。怕影响子女情绪,怕打扰孩子工作,太多的担忧全是为了孩子考虑,却不懂得疼惜自己一把。
有个远方亲戚,身体一直很健康,有个儿子在城里打工,生活境况不是很好。亲戚与老伴一辈子感情较好,极少拌嘴吵架。天有不测风云,原本同样很健康的老伴突然一病不起,很快就撒手人寰。
亲戚被突如其来的打击击倒了,整天以泪洗面。儿子在城里还有工作,也是身不由己,办完丧事后,想接着老娘一起去城里住一段时间,缓缓心情。
老娘却不肯去,说是老伴刚走,家里得留人,免得老伴回来找不到人。
儿子信以为真,就回城里去了,说好过段时间回来看她。谁知儿子走后,她的精神便彻底垮了,整天在邻居面前抹眼泪,说想儿子。邻居们问她,那为什么不跟儿子一起去城里呢?
她叹口气说,儿子在城里生活的艰难,全家三口人租在两间地下室里。如果她去了,又做不了活计,只能白吃白喝。倒不是怕儿媳说三道四,而是不想拖累儿子,不愿儿子为难啊。
无疑她是爱儿子的,可因为爱的太深,已经无法用言语去表达。为了不让儿子分心,只好故作坚强,而儿子却还以为,她真地已看淡生死。
然后没过多久,她就在自己的屋里上吊去了,等到被人发现,已是过世几天了。
儿子哭天嚎地地赶回家,内疚自责地说不出话。从小老太太就特别宠爱这个儿子,所以母子感情比较深。儿子十分后悔相信了母亲的故土难离,不然接到身边住上一段时间,等母亲情绪缓和了再回归故土,也许就不这么想不开了。
母亲本是不想拖累儿子的,却给儿子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伤痛。爱需要表达,心事需要沟通,不要为了想象中的困难把自己逼向绝路。
而为人子女,也要听得懂父母的善意谎言。父母老了,已经没有强壮时的坚强,他们的脆弱或许一直被伪装。人到老年,最重要的还是学会爱自己,只有自己活得好好的,子女才会有机会去爱你。
人到老年,学会放下自己
人老自多愁,水深难急流。
看过一个老人心路纠结的桥段,说的是有一天他去买东西,到了目的地却发现没带钱,老人十分懊丧。
东西不贵,也就几十块的样子,他突然想到已成家的儿子就在附近上班,离得不远,走路也就几分钟吧。于是就打算先从儿子手里拿点钱,然后就迈步去找儿子。
刚走了没几步,他的思想开始发生了斗争,有个很执着的声音让他停下了脚步。他没有料到,从小到大都是自己给儿子花钱,给的心安理得,儿子也拿的理直气壮,怎么角色一旦转换,自己却不适应了?
经过左思右想,开始明明是想去儿子公司的,腿脚却仍上了返家的公交车,斗争了半天,还是决定了回家去拿钱。
这样的纠结让人有种说不出的滋味,酸涩难咽。平时不喜欢子女跟自己生疏,却又忍不住与孩子“见外”。可能人到老年,思想也就相对复杂矛盾了吧,我在想是否是因为放不下为老之尊呢?
有人说,人到老年,健康是最大的利益,满足是最好的财产,信赖是最佳的缘分,心安是最大的幸福。
而若想做到心安,就要学会放下,放下骄傲,放下刚强,放下伪装。真正的放下,不是放下别人,而是放下自己。
学会承认自己老了,不中用了,并坦然接受它,该示弱的示弱,该表达诉求的尽管表达。莫笑他人老,转瞬白头翁,每个人都会老,面对自己的衰败感,或许唯有从容以对才能方得始终吧。
人生的路,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每段路有每段路的风景,每段路有每段路的担当。时间会沉淀最真的情感,风雨会考验最暖的陪伴。无论怎样,都要守住自己的心,人生无常,心安才是归处。
周国平说,如果人的前半生的特征是对幸福苦苦追求,而又无法满足,那么,人的后半生的特征则变成了对遭遇不幸的害怕和忧虑。
到了老年,人们就会知道,这个世界本就没有什么幸福,快乐可言,他们因心安理得地咀嚼、品尝着那得过且过的现状,甚至于从平淡无奇中找到乐趣。
我们年纪越大,就越懂得珍惜我们的时间。在出现高龄衰弱和多病之前的一段时间就是“最好的时光”。
在这段最好的时光里,更要活出最真实的自我,活出最本真的快乐。
除了放下自己,珍惜拥有,人到老年还要学会“五多”:
多一点快乐。多一点养生。多一点善待。多一点包容。多一点坚强。
还要记住另外三句话:
算了吧。不要紧。开心最重要。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只要胸怀快乐之心,年龄无法阻挡青春,夕阳照样是好光彩。
就像伟大作家康德说的,老年时像青年一样高高兴兴吧!青年,好比百灵鸟,有它的晨歌;老年,好比夜莺,应该有他的夜曲。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位70岁母亲的自述:步入晚年才发现,原来儿女亲情也很现实
人老了,如果老伴不在了,请主动依靠三个人
上海阿姨立遗嘱3套房送宠物医院:不孝顺的儿女不如猫狗
人老了,如果老伴不在了,请主动依靠3个人!
亲戚频繁探望96岁老母亲,72岁儿子拉黑所有人:再来我就没有娘了
老来苦,真正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