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民俗写意】大寒,杀年猪喽 | 散文 王宇平

清晨,寒风料峭、雨雾蒙蒙,虽然穿着冬衣棉裤,上班路上仍感寒风刺骨,猛然记起,今日已是“大寒”。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也是南方大部分地区最冷的时节。冬去春来,大寒一过,又开始新的一个轮回。在我国一些地方,每到大寒至立春这段时间,有很多重要的民俗,如除旧布新、制作腊味以及祭灶、做牙祭等习俗。民间就流传着“小寒大寒,杀猪过年”的说法,这让我想起了儿时家乡农村杀年猪的事儿来了。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家乡一般人家一年到头也吃不上几回肉,原因是家里养的猪起码要长到一百二三十斤才能出圈或出卖,换点钱准备年货,或为孩子准备学费,多余的钱则添几件新衣服。进入腊月,一部分人家要杀年猪,这在一般农家算是一件大事,几乎相当于过节。那年月,只有等到年节才有机会吃肉解解馋。记得那时进入寒冬腊月,我们就惦记着杀年猪的事儿了。大人们则早早商量着由谁操刀,因为杀年猪是一件大事儿。好在家乡每个村落都有个把擅长杀猪的人,由这些“专业”屠夫掌刀,不仅干得干净麻利,而且不浪费有用的东西,他们会把猪肉和猪头、猪蹄、猪下水(内脏)、猪血、猪骨头等各部分收拾得井井有条,分门别类、各取其用的。当然,对这些杀猪的“把式”也要给一定的报酬,猪的主人通常是把头、蹄、下水中的一部分作为酬资,屠夫往往也不推辞,因为这是约定俗成的惯例。

那时每到杀年猪的时候,家乡到处都洋溢着过节的快乐。一户杀猪,全屋场的人都围过来观看,孩子们更是兴奋。在欢乐的气氛中,村里几个壮汉子来到主人家的猪圈里,围笼过去,抓耳的抓耳、抱腿的抱腿,那“二师兄”哼哼唧唧,大约情知不妙,怒吼起来……。每当此时,有一个在灶台烧火的妇人则暗自流泪——这便是一年到头侍弄这头猪的女主人,从年头到年尾,女主人天天剁猪菜、煮猪食,然后来到猪圈,伺候这“宝贝疙瘩”“呼哧呼哧”进食,已经对这头猪产生了感情。一想到马上就要被人“白刀进、红刀出”,多少有点不落忍。可屠夫全然不管女主人的感受,在屠凳旁抽完烟,猪也被那些壮汉抬了过来,在猪的拼命嚎叫声中,鲜红的猪血喷涌而出,哼唧哼唧的声音逐渐微弱……。接着,人们围成一圈,兴高采烈的看屠夫鼓气、刮毛、开膛、破肚;而屠夫也格外卖劲头,一边说笑一边操作,干到兴奋处,随手把猪尾巴、猪尿泡割下来,丢给围观的孩子们,让他们拿去玩或拿回家烧了吃。

杀年猪虽说是为了自家食用,但一般人家只留半扇猪肉,另半扇则以略低于市场的价格,半卖半送给杀不起年猪的亲戚邻居,然后把自己留下的部分依年节时所需,用猪皮裹好,保存起来,春节需要时则割下一块,供大家食用……。

如今,吃肉已经是一件十分平凡的事儿了,不管城里还是乡村,到处都有猪肉出售,走几步就有一个卖猪肉的屠凳。但这些猪肉无论如何也没有我儿时吃的肉香,也许是如今的肉猪饲养方式不一样吧?也许是我们生活水平提高后肉吃得多了,没有了那种对肉食的渴望?不管怎样,我都十分怀念儿时故乡杀年猪的事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阅读悦读丨散文】杨全富《杀年猪的日子》
杀年猪犹如展开30年前民俗画卷
腊月廿六割年肉
你见过杀猪现场吗?小时候的杀年猪,还有人吹尿泡
农村杀猪屠夫越来越少或将慢慢没落,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散文||杀年猪【征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