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人书语】《邳州蓝印花布》后记 | 随笔 王如坤


《邳州蓝印花布》这本书,虽然不是一部以考据见长的史书,也不是一部以资料齐全取胜的典籍;仅作民间工艺的一种资料读本奉献给大家,引发人们的回忆,追思难以忘怀的蓝印花布与祖辈们戚戚相关的亲和情。
邳州蓝印花布看起来仅用一种蓝靛染色,其色比较单调,生产工具简单,印染工艺简便易行;但它是传统的纺织、绘画、凿刻制版、防染剂配料制浆、印染等民间文化综合艺术的结晶。由于使用天然的蓝靛和豆灰粉防染显花制剂,所印染出蓝白相间的蓝印花布色彩,光泽鲜亮、纯朴自然、绚丽多姿、千变万化,千百年来成为广大民众喜爱的蓝白艺术的精华和靓丽的服饰。
邳州蓝印花布纹样题材广泛,世间的花鸟虫鱼、禽兽人神、山水楼榭、日月星云,经过染坊艺人巧妙的构思;用简单的点、线、面的组合凿刻和印染,就创造出来了一幅幅吉祥如意而丰富多彩的祝福图纹画面;以谐音和隐喻的形象化语言,表达了人们美好的理想和思想情感。邳州蓝印花布凭着粗犷、简练、淳朴、亮丽的蓝白相间的花纹特点;散发着蓝香,显现着诱人的魅力和亲和力,使人们陶醉于她蓝蓝的色,白白的花……虽然历史的风烟掩去了她昔日的容颜与繁盛,技术的进步遮蔽了她朴实而靓丽的风采;但抹去不了她在人们心底的记忆。弹指50年,蓝印花布又翩翩而来,在风风火火的人间生活的舞台上,不仅显现了她的风采,而且登上了历史艺术的殿堂。2008年,邳州蓝印花布被列入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我作为邳州唯一的蓝印花布传承人,有责任将祖辈们传给我的印染工艺传承下去。我坚守执着,精心收藏保存了150余片祖传的明清至民国时期的印花版,守住了传统文化,守住了精神家园;并在传统文化的骨髓中注入了新时尚的元素,设计凿刻了150余种印花版图案,拓宽了蓝印花布的范围,丰富了蓝印花布的纹样和内涵。于是顶着村人的各种非议和讥笑,带领着妻子、儿子恢复了家庭的大染坊,挥汗操作印染,重温了人们那蓝蓝的记忆,圆了人们那蓝蓝的梦……
2008年10月16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国文化报,光明日报,北京晚报,新京报,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宝马集团等60余家学术机构、新闻媒体组成的“宝马中国文化之旅”运河行,宝马车队一行120余人来邳州蓝印花布染坊进行参观、采访,给予了高度评价;并通过电台、报刊、网站作了详细报道;使海内外的人们又目睹了蓝白相间的邳州蓝印花布,了解了邳州的民俗民风。
邳州蓝印花布是邳州人们创造的绚丽多彩的艺术精华,每一幅蓝印花布图案都凝聚了父辈们的心血和智慧,每一幅图案内容都蕴含着邳州民俗民风的内涵。为了更好的保护和传承邳州蓝印花布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协邳州市文史委员会组织了《邳州蓝印花布》的编辑出版工作;笔者十分有幸的主编了《邳州蓝印花布》一书,圆了邳州人民的夙愿。
在编辑出版过程中,政协主席李继忠先生,副主席李克年、贾宜强先生,政协文史办主任娄可佩先生,文体局文艺科科长王海泉先生,文化馆副馆长高伯华先生,以及吴作杰、徐景州先生等,对本书的编辑出版给予了许多鼓励和支持,摄影爱好者潘秀华先生亲临现场拍摄图片资料,并精心设计,付出了艰辛,在此一并表示谢忱。
由于水平有限,书中必然有缺憾和不足,恳请方家赐教指正。


二OO年十二月十八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重庆梁平蓝印花布
乌镇染坊与糟坊(春游江南37)
国家级非遗~蓝印花布
那些几近失传的古老工艺,却在百年老店朵云轩举办的“江海雅器”艺术展上复活了
浙江民艺深耕计划「美在民间——桐乡蓝印花布的历史及创作」展综述
邳州乡贤:收藏历史的人——记民俗家王如坤(解广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