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邳州婚俗:过轿、贴喜联、烧喜纸、铺床

迎娶俗称迎亲娶新媳妇。这是婚姻中重要一道程序,但也十分繁锁,讲究也颇多。

一 过轿

迎娶新人,过去多用轿,俗称花轿或轿子。花轿由肩舆工具”“檐子原型发展而来的,四人抬轿又称半副鸾驾。四抬的轿子是八抬的鸾轿一半规格,花轿又叫四明轿子。女子出嫁坐花轿始于理学宗师程颐和程颢,他认为婚姻当以终身夫妇才合天理,反对男子再娶和女子再嫁,便把以前马车迎娶的工具改为檐子迎娶,确保反马之习和嫁女从一而终。邳州用花轿迎娶也源于此,有民谚说:大闺女坐轿——头一回。或两口子拌嘴,女方常说:是你家用花轿把我抬来的,就说明是明媒正娶的公认的婚姻,铁打的妻妇。故再娶的妇人,邳州境内也不用轿迎娶,反映了从一而终的习俗。这种原因主要是程家有两件事例使二程大动肝火而拟定俗规:一是他的外甥女出嫁后二人失和,外甥女驾车返回娘家。二是他的侄子暴亡,侄媳妇骑马一去不归,不久改嫁他人。花轿迎娶新娘的这种工具,始于唐末宋初。花轿皆为木结构,底座1.2米见方,高两米余,上有攒顶的轿顶,轿顶上有麒麟送子,轿顶四周边处插有八仙过海或古代民间故事人物。轿身套大红绸缎绣花轿衣,轿衣有轿门、轿坠子、流苏等,轿杆长约3.6米左右,4人抬。轿内放有轿椅子,底为木板式。一般轿夫和打黄盖伞的都是统一打扮。富足人家还有枪(一对戈枪)、锣(一对大锣)、旗(撒条旗八杆)、扇(一对高杆大扇),随着吹打和仪仗队行走十分威风。过轿一般是大户人家或富足人家,平民百姓也有过轿的,这在清末民初十分流行。过轿是男女两家商定的,女家要求过轿才过轿,不要求也就不过轿。过轿一般是男方烧完祖坟喜纸后才去女家,过轿为婚日头一天中午左右至女家,连同唢呐吹打队、仪仗队、跟轿的、打伞的等,由女方安排食宿;第二天新娘出嫁时随轿来男家。过轿不能是空轿,必须有压轿人,一般轿到村头时,由女方的小侄儿压轿,年龄10—12岁左右。轿至门口时,压轿人才可下来,意为轿。同时,轿中还放有鸳鸯被和包袱,包袱包过路衣,即大红棉袄、棉裤及糖果等。过去新娘上轿前要换新衣,新衣是男方做的,不论春夏秋冬,过路衣必须是大红布做的棉袄、棉裤,棉袄为大开襟,棉裤为大腰裤;一般三天后才可换穿其他衣服。喜被也有讲究,四角要放花生、栗子、白果、红枣。栗子意为早立子,白果花生意为(果)裹子早生,枣意为枣(早)生贵子,全是吉利语。而且婆家做得红棉袄,红棉裤都要套厚实一点,很少有套薄袄裤的,目的是体现厚实,也是盼望厚拾后世多子多福的意思。

二 贴喜联   烧喜纸

男家在婚日的头天上午要先贴大红双喜及喜联,俗称喜对子字为双喜,即“  双喜为双喜临门或喜上加喜,贴  ”传说与宋代王安石有关。

王安石从小才华出众,二十三岁赶考,在马家镇稍歇。饭后上街,偶见马员外家挂的走马灯上闪出走马灯,灯马走,灯息马停步的对子,等人出下联。王安石见了拍手叫好对子,待管家进去禀告马员外出来时,王安石不见了。

第二天,王安石在考场一挥而就,交了头卷。主考官见他聪明,传来面试,指着厅前的飞虎旗曰: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信口对曰:走马灯,灯马走,灯息马停步,他对得又快又好,主考官赞叹不已。

王安石考毕回到了马家镇,想起走马灯对他的帮助,便信步走到马员外家,员外请他对对子,王安石信手写道: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员外见他对得又巧又工整,马上把女儿许配给他。并择吉日在马府完婚。这种婚过去叫寄礼,即男方因其他原因在女方家中举行结婚仪式,婚后双方回男家。原来这对子是马小姐为选婚而出的。

结婚那天,正当新郎新娘拜天地时,报子来报:王大人金榜题名,明日请赴琼林宴。马员外重开酒席,王安石则喜上加喜,带着三分酒意,挥笔在红纸上写了一个大  ”字贴在门上,并吟道:巧对联成双喜歌,马灯飞虎结丝罗。从此,  ”字便被传开了,并被采用在婚日的喜事上。邳州人喜事贴双喜,一是源于此,二是邳州民间还流传这种说法,婚嫁是天作之合的男女喜事,事成双,俗称双喜临门故用“ 

贴双喜,贴喜联,要先贴新郎家中的大门和洞房门上,双喜贴在大门和洞房门两侧。喜联的贴法也有讲究,有大门联、二门联、小门联、洞房门联等。内容都与喜庆、生育、幸福、长寿、和谐有关;连门横也多贴天作之合笙瑟鸣之。贴喜联要放鞭炮,吹喇叭。贴完新郎家的再贴伯叔兄弟家的,但只贴大门,不贴其它门。贴喜联新郎、小陪客由一位年长的叔辈带着。贴喜联时就已装扮好新郎宅庭洞房了,处处皆是红色的。因红色象征吉庆,红色从汉高祖时兴起,因汉高祖称为赤帝之子,赤就是红色,从此沿袭下来,红色也成为我国人民表示喜庆、吉祥的颜色。贴双喜,也有贴“    ”,也有贴“     ”的,是短吉句合成的字词,表示吉庆盈门的意思。女方家在嫁日前一天也要贴喜对的,喜对子选用嫁女类对联,大门两边贴“  ”字。鸿是一种水鸟,比雁大,贞节如一,鸿喜之意可现。

贴完喜联后要烧喜纸,烧喜纸目的是向祖宗报告新婚之喜的喜讯,也是对祖宗的祭拜礼仪之一。烧喜纸一般由家叔、大伯带着去,并带着剪好的火纸钱和坟头红喜贴及酒果糖茶等。新郎、陪客坐在轿中,带着跪席及吹打去坟林烧喜纸。先摆果供和压坟头红喜贴,后燃纸钱放鞭炮;新郎、陪客在坟堆前跪头拜叩祭奠等。烧喜纸,邳州习俗三辈人伯或叔、新人、小陪客(孙)意为辈辈有传人。

三 铺床

铺床 铺床是婚姻习俗之一,始于宋初。一般婚日迎亲的前一天铺床,即按合婚人占卜的婚嫁书的要求去铺,有条山墙的,有条后墙的。新房也按占卜要求去设,有设堂屋东间的,有设堂屋西间的,一般不用东西厢房。铺床人由全乎人去铺,即全福人,是指不忌讳属相的儿女双全的婶子、或嫂子两口子去铺。铺床床腿要垫红砖或用红纸包着,底放铜钱,意为稳稳当当,步步红运。古铜钱外形法天,内形发地,取义精宏,象征富贵。垫红砖时可唱念口诀垫金砖,包上钱,福禄寿喜都占全。床上要铺秫秸,其根要同一方向,取其同根同心之意。还要放上芝麻秸,意为多子多福,还要放几个秫秸根疙瘩,使铺不平,意使新郎新人就寝时睡不着觉,好往一头去说话,叫越圪越好。还有铺上干牛屎的,意为日子发热红火和夫妻热乎。铺上头还要挂好长命灯,放上豆油和线念,待拜天地时点亮。喜床上边搭上红席,周边围上红圈席,只把床面处敞开。铺好床后,还不能让床空着,可以叫小侄子上去滚爬,叫压床滚床。也有叫叔侄在上睡一夜压床的,俗称叔侄压新床,儿女一大邦。铺床有铺床歌,一边铺一边唱:床公床母脚踏神,俺家娶了个有福人,又穿金来又带银,儿女双全一大群。铺完床铺并把圈床席铺好,同时还要把大小窗口门缝用红纸贴上,俗称降红,主吉祥,又有防邪祟入室之意。

填枕头 填枕头用细麦秸草和麸子,也由铺床全乎人完成。过去的枕头与床差不多宽,供两人同枕的,现在也只填枕头芯,待新人睡觉时从妆箱中取出枕头皮子装上睡觉。枕头芯是男家的,枕头皮是女家的,在夫妻睡觉前才从箱子里取出装套上,称套皮填芯,意为夫妻交合,是性教育的方式之一。填枕头时要边填边唱歌:一把麸子一把草,夫妻和好过百年。两个枕头都填好,又生闺女又生小。放枕头时也念叼喜歌:枕头一搁,孩子成窝;枕头一拿,孩子乱爬。

过去的床多为面子床,床前面有三面板,板上画五彩画,内容多为麒麟送子凤凰牡丹荷花鸳鸯等吉利画面。床前还放有踏足凳,长如床,板较宽,但腿较矮,作夫妻上床用。

【本文作者:王如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邳州地区结婚时,家门口贴的“鸿喜”“双喜”有什么区别和由来
喜联衔[春晓曲]
贺国庆节结婚喜联
民间故事:寡妇河边洗澡,却被大蛇缠身,大蛇:我已等你十年
待产包——准妈妈超全整理篇!
崔子范写意花鸟画作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