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的老家煎药庙:一千七百年前的鹦鹉螺杯作证丝绸之路海上来

(作者:李修运)

我的家乡邳州新河镇煎药庙发现了西晋古墓群,其中一只来自印度洋或太平洋的鹦鹉螺杯引起考古学家的重视,具有非凡的意义。

“煎药庙”位于江苏省邳州市新河镇的东南部。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从这里经过,皇姑病了,皇帝只好命令船只停下,来到村里一座庙宇里为皇姑治病。经数日悉心治疗,皇姑病情好转,皇帝便命启程。皇帝御赐此庙为“煎药庙”。现在煎药庙不复存在,甚至找不到一片瓦砾,只有一棵历经数百年的棠梨树在岁月的风雨里佐证。老年人说,离开此庙不久,皇姑病情加重,在离此数十里的皂河(今宿迁市皂河镇)就仙逝了,以此,皂河便有皇姑庙。这是发生在骆马湖畔的历史事件,正史不予记载,只靠这一代的乡民们世代口口相传。

1700多年前的西晋时期,在如今的邳州、睢宁一带,存在着一个名叫“下邳”的封国。由于西晋仅仅存在了51年,加上战乱频繁,保存下来完整的西晋墓葬极少,各种实物和历史文化信息更少,遥远的“下邳”国充满了神秘。

2017年1月12日,在邳州市召开的邳州新河煎药庙西晋墓地考古成果专家论证会上,透露了一个惊人的秘密:来自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南京博物院、洛阳考古研究所、徐州博物馆等十多位考古专家学者一致认为,邳州新河煎药庙西晋墓地是全国唯一没有被盗掘过的西晋贵族家族墓地,历史信息极为完整丰富。尤其是出土的来自太平洋或印度洋的鹦鹉螺杯,以及西亚萨珊波斯的玻璃碗等多件文物,表明:海上丝绸之路早在1700年前就已经辐射到徐州地区,对研究中外文化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至此,历时一年多的煎药庙西晋墓地抢救性考古发掘正式结束。

一处不经意间的考古发现,何以被国内众多考古专家如此看重?这处高级贵族墓葬群为何能躲过盗墓贼觊觎?珍贵的出土文物又如何与海上丝绸之路关系密切?扑朔迷离的墓葬群主人身份究竟是何归属?

2015年6月17日下午,邳州新河镇煎庙原址上正在平整土地施工,工地上一片繁忙。煎庙村是一个自然村,前一年,整个村子已经拆迁安置到别处,村民们原来的宅基地将被平整后用作耕地。村子偏东部的一处高地,是这次平整土地的重点。几台挖掘机夜以继日地忙碌着,高地上已经被挖出了一个大致呈簸箕状的豁口,豁口开口向南,豁口最北端接近整个高地的中心。傍晚时分,一台正在豁口内取土的挖掘机突然停了下来,挖铲刚刚遇到了硬东西,驾驶员连忙下车查看。几块散落的楔形砖显露出来。清除砖块,露出一个黑漆漆的洞口,洞口大约一米长、半米宽,洞内有积水,可以看到水下有青砖和石板修砌的墙壁,民工用铁锨往下试了试,锨柄没有探到底。

煎药庙发现古墓了!

经专家确认,墓地上为唐宋-明清时期文化堆积,下为春秋战国时期文化堆积,墓葬打破春秋战国时期文化层。煎药庙墓地共发掘墓葬9 座,皆南北向,墓道居北,为带斜坡墓道的前后室墓。保存较好,形制结构完整。由墓道、前室、耳室、单后室或并列后室组成。砖室外用石灰包裹,内壁粉有石灰层。其中一座墓挡土墙中部砖面有“下邳国县建忠里谋显伯仲伯孝伯”字样的刻铭。

这九座大型墓葬,专家确认为一处家族墓地。根据墓葬形制及出土器物,确定其时代为西晋时期。由于该墓地未遭盗扰,保存完整,是考古发掘中一处罕见的家族墓地。

墓地中墓葬墓道的多次开挖、墓室的扩建、加建现象都非常清楚,特别是墓葬中发现的壁画、画像石,对于研究西晋时期墓葬的营建、葬俗都提供了非常明确的证据,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随葬品中鹦鹉螺杯、玻璃碗、金铛、包金铁剑等罕见随葬品,充分反映了墓主人较高的等级身份。鹦鹉螺杯、玻璃碗、海贝类耳杯的发现,反映出了西晋时期的南北、东西文化交流与贸易的信息,与海上丝绸之路格局有很大的关系,为我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特别为为海上丝绸之路的申遗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扁壶、辟邪、鸡首壶等大量青瓷器以及陶盘、陶灶、陶仓等陶器的出土,反映了南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特别一提的是太平洋(或印度洋)的鹦鹉螺杯、玻璃碗和北方胡人的酱釉瓷器出现在同一处墓地,邳州煎药庙西晋墓地考古发现表明:这只来自太平洋(或印度洋)的鹦鹉螺杯,见证了海上丝绸之路在1700多年前的发达通畅程度。鹦鹉螺是生活在印度洋和西太平洋菲律宾域的一种珍稀贝类软体动物,在我国的南海也有鹦鹉螺栖息。它的外形不象一般螺类的锥状或纺锤状,壳作卷曲状,形状颇似蜗牛,呈灰白色,背部有棕黄色条纹,其软体头部触须较多,当触须伸出壳外,外形酷似鹦鹉的冠及喙,美丽的外壳成了鹦鹉的身躯,鹦鹉螺之名因此而来。鹦鹉螺是一个极其珍贵稀有的物种,迄今已有上亿年的生存历史,外形美丽,数量稀少,有“活化石”之称。由于螺壳内隔层的特殊结构,倒酒时酒可以从小孔流入每个隔层中,而饮酒时却不能一饮而尽,其藏酒之妙,足以为饮酒人助兴添趣。鹦鹉螺杯,流行于19世纪欧洲贵族中的奢华装饰品,因鹦鹉螺独特的结构成为储酒之器,但经过工匠的加工装饰后,其装饰作用早已大于其实用价值。鸬鹚杓,鹦鹉杯,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李白的名作《襄阳歌》这样描了用鹦鹉螺杯喝酒的乐趣。

来自西亚萨珊波斯的玻璃碗口径约10厘米,腹部和底部各有一圈凸起的乳钉装饰。这只碗含钠钙成分较多,近乎无色透明。扁壶的肩部与腹部有对称的横系,用以穿绳提携。扁壶这种器形属于北方胡人文化中的器物,以往在徐州地区的晋墓中并没有发现过,显示了南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联合考古队领队马永强先生表示:煎药庙西晋墓地的发现,是江苏西晋考古史上的重大收获。它弥补了西晋考古中丧葬制度与埋藏制度研究资料的空白,对研究徐州地区西晋墓葬制度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

我们小时候经常哼唱的一首歌谣,在这里也得到了证实:“鸡毛键呀鸡毛键,踢飞天上溜溜转。一不小心踢湖里,咕咕噜噜沉到底。湖底一片水晶宫,珊瑚玉树擎天立。下邳国王正临朝,惊动吾皇了不得(念di,第二声)。乾隆南巡经这里,惊扰仙家皇姑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煎药庙西晋墓地考古发现 1700多年前“海丝”已到徐州
邳州市古徐国历史研究会理事长:龙泉利剑再次呼吁邳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工作!
《新丝绸之路》解说词之第一集《生与死的楼兰》
【考古词条】 新石器时代 · 元君庙墓地
枣阳郭家庙墓地考古发现历史上最早编钟木架及麻制品
如何从平民走向权贵?汉帝国边陲,二千年前的海丝起点,很有故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