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忆海翻波:八义集中学情结(王以太)

  说到八中,在我的心目中自然就是邳州八义集中学,因我是从八中毕业的。后来曾迂到一个美丽的误会。退休后在同师学习太极拳、太极剑的学员队伍里,闲谈中有一位赵老师也说是八中毕业的,一说是八中老校友自然感到亲切,虽不同班不同届,反正是校友,自此相处甚好。直到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才清楚,一个是八集中学,一个是八路中学,两校简称相同,全称有异,这时己经不重要了。可见八中名号响亮,也可见我的孤陋寡闻。

    八中座落在八集古镇和八集火车站之间。去八中上学是我人生第一次走到最远的地方,有十二华里呢。从王庄村北行,趟过大、小房亭河,穿过八集街南北一条铺着青石板的街道,瞅着两旁店铺的字号,投出了新奇的目光。走出北门过石桥往西一拐,不远便是有名的八义集中学了。学校座北朝南,南大门外道路两侧,高高的两排青松翠柏,张开长长的双臂,把我们迎了进去,进到校门顿时眼界大开,顶门就是一个玲珑别致的小花园,园里百花簇拥着旗杆上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花园后是一排排青砖灰瓦的教室,整齐而洋气,脚下的水泥路,后边的大伙房,西边还有一块大操场---这些从来都没见过,新鲜着呢。

    我被编在初一(乙)班,八中的班序排列不是1、2、3---,而是甲、乙、丙---。我们那一届只有三个班甲、乙、丙,上两届都是甲、乙、丙、丁、戊五个班。每个年级排序最后的班称红领巾班,可能是因年龄小的缘故吧。教室新旧不一,一(乙)、一(丙)两个班被按排在新建的出厦带走廊的两间教室里,誉称为标准教室,比其它教室都好,感到很幸运。

    初进八中给我感触最深的是师道尊严,在我们眼里老师都是了不起的有本事的人,从心里就很崇拜和敬畏,因此大家对老师都是毕恭毕敬的,在校如此,在校外也是这样。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八集街上,看到比我高两届的袁广隆同学,他在街上看到迎面走来的老师不是迥避,而是毫不犹豫的走上前,站在大街中间,仃步垂手站立,随即弯下腰、毕恭毕敬的向老师深深的鞠了一躬,行了一个标准的鞠躬礼。我和袁广隆家住前后庄,是老乡,他高高的个头,一表人才,胸前掛着闪闪发亮的”八义集中学”的红底镶边的漂亮校徽,那一躬鞠下去,我被震撼了,周围民众也都投来了赞许和羡慕的眼光,那可贵的传统礼仪,那师生间的深厚感情,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我的心里直觉得老师伟大!袁广隆伟大!后来袁广隆也做了人民教师,现在我常在街上见到广隆老兄,心里仍很钦佩他,而且恼海里仍闪现出那幕伟大而动人的场景。

    我们的老师是最可爱的人,他们像腊烛一样燃烧了自己,照亮了我们。他们是怎样“燃烧”的呢?作为学生,大家都是了解并亲眼看到过“燃烧”过程的。

    我们一(乙)班的班主任,是刚从土山中学调来的焦承统老师,带代们的文学,我清楚的记得上第一节课的情景,他庄重的走进教室,放下手中的教材,目视全班同学,郑重而庄严的说出的第一句话是:“同一一学一一们,”语速缓慢而有节奏,一字一顿,动情而亲切,含有无限的热爱和期望。这声“同一学一门”是招呼、是问喉、也是期待,它深深震撼了我们的心灵,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在这一声“同一学一们”之后,我们的焦老师的“红烛”便熊熊燃烧了起来----在文L之后的岁月里,那声声念念的教诲,那字字句句的批阅,那时时刻刻的牵挂,那殷殷切切的期盼,时时化作熊熊的火炬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

    我们的代数老师金以太先生,中等身材,白净面颊,讲课时略带有上海口音普通话,微微露出一颗金牙,代数课讲的通俗易懂,条理分明,把一个本是枯燥无味的理科讲得饶有兴趣,使你很想去学。据说他是上海的一个资本家出身,可能是在公私合营后才出来教书的,有真本事。

    陈孝义老师带我们的音乐,尹荣定老师带我们的美术,周炳承老师带我们的几何,彭腾华老师是我们二年级时的班主任,这几位老师都是刚刚大学毕业,风华正茂,精力充沛,课堂课后都生龙活虎,在教学上都取得了优异成绩,是八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八集中学增了光、添了彩。陈孝义老师是个文艺天才,一身的文艺细胞,唱歌、跳舞、演戏无所不能,有一年春节,他为家乡排练了一场晚会,惊喜了四邻八乡,感动了千家万户。陈老师追求进步,还像他的名字那样:钟情重义、忠孝两全。后曾到李集中学工作过,再后调徐州二中任校长至退休。尹荣定老师画作清秀,丹青过人,成就裴然。后调县文化馆工作,为推动邳州群众美术工作特别是普及邳州壁画做出了贡献,后调回苏州老家工作。

    彭腾华老师是我二年级时的班主任,工作认真,思想进步,在勤工俭学运动中,自费买了几只猪交给班里喂养,作为班级勤工俭学的一项内容。她热情活泼,追求时尚,后调徐州工作。退休后不甘寂寞,在徐州电视台的一档节目中,曾看到她带领合唱团在台上演出,我马上认出了她,並骄傲的向别人介绍:“这是我们的彭腾华老师。”

    体育老师王效风更是无人不晓,每天早晨出操,他像一位将军,站在大操场南头的大土台子上指挥全校师生做操晨练,瘦高个头,胸前掛着从不离身的哨子,站在台上威严的发出口令:集合、排队、做操,然后以班为单位,分成一个个方队。沿着大操场的跑道跑步前进。他则站在操场中间,一边吹着哨子指挥,一边在操场中间小跑着下各种口令,“一、二、三、四”的口号响彻云霄,全校师生队伍都随着他的哨声起舞。在他的带领下,八中体育首屈一指,全校学生“劳卫制”考核合格。有一年全县中学生运动会就是在八中召开的,八中学生赵永远夺得了1500米、5000来长跑冠军,为学校夺得了荣誉,王老师当然功不可没。

    八中的校领导层更有风采,张弼忠校长资格老、名气大,有大将风度,很有领导力,为学校办了不少好事,受到师生们的拥护,大家编歌曰:“从南京到北京,那个不知八中校长张弼忠。”唱出了大家对张校长的热爱和自豪。

    韦耀书记更是朝气勃勃,充满青春活力,大会作报告时,很少见他坐着照本宣科,而是站在台上,双手扠腰,慷慨激昂的打着手势,时而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时而和风细雨、尾尾道来,一付学者的派头,一个演说家的架势,言辞铿锵,气势若虹;抑扬顿挫、字斟句酌,像春风普度,像悚雷行空,句句撞击着大家的心灵。他学问渊博,知识丰富,那时苏联人造卫星刚上天,他借机问大家:“你们知道人类的起源吗?”接下来他从生物的单细胞说起,说到生物起源、物择天竞的道理,直说到人类起源、社会发展、原始社会、农隶制度、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这是政治报告?这是科学普及?是,也不是。它就是韦耀书记在全校师生大会上的一次普通讲话,讲出了水平,讲出了气势,讲出了号召力,受到了师生们的尊重,成了大家的偶像。

    徐烈教导主任,饱读诗书,文质斌斌,不像他的名字那样轰轰烈烈,而是文静儒雅,不苟言笑。似乎整天埋头书案,可能是为教学绞尽脑汁的出谋划策吧。

    八中领导层这三驾马车把八中推向了学问的高峯,推向了事业的辉煌,推向了诗和远方----

    我的八中同学很多,后来虽天各一方,却从未忘记:姚焕章,徐景泗、宋伴林(宋涛)、李成义、曹培采、曹培志、孙茂华、耿庆德、李采侠、娄德师、周保民、尚培民、高修月、高修文、张德营、许本善、王德芹,还有不同班的英之大姑、杜效钦、袁广隆、房昌云、张桂珍、李本灿、纪忠保等同学,他们都在各条战线上为国家为人民做出了力所能及的贡献,如徐景泗同学利用医学专业悬壶济世,为广大群众喜爱,他在市中医院做专家门珍,常常门庭若市,我有时去找他玩,看那阵势只好作罢告别。也许我们的八中同学中有人会组织个同学聚会吧。

    毕业后再也没有去过八中,但八中的情结仍深深扎根心里。去年应邀参加在八集召开的《邳州文化研究会》年会时,因时间短暂,没有如愿回母校看看,实属遗憾。但看到了八义集特有的石牌坊,听到了八义集的来历,深为八义集文化底蕴的深厚而震撼、而骄傲,回来后写了12首小诗,集成一组名曰:《八义集镇风情录》,其中就有一首《八义集中学》,现抄录如下,作为对母校的怀念:

八  义  集  中  学

青松翠柏绿草坪,黛瓦粉墙读书声。

教鞭导引博中西,杏坛高歌雅颂风。

桃李芬芳人民乐,栋梁英才华夏兴。

师生双展凌云志,腾飞九州母校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校消防安全演练活动方案5篇
小学生课堂常规基本要求及训练口令
英山小学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制度
重视紧急疏散演练,扎实开展安全教育
穿越时光隧道,带你重返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三隆中学
​京山一中读书岁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