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民俗故事:邳州民间社火来历的传说(作者 陈宜英)

“社”古指祀社神。《礼记·月令》曰:“命民社”为祭祀土神而举行的活动。社火,即祭祀活动中扮演的各种鬼神,也引深为民间的文艺活动。如:北方人把春节的社会称之为“玩会”,“春会”;南方人有的称社火为“灯会”,有的称社会为“跑春会”。我这里所说的“社火”是指旧式葬礼中紫外线者的儿女或亲朋为逝者扎糊的人、马、牛、羊、桌、椅、轿等物。

人死之后,儿女为何扎“社火”送葬?这要从战国时期的楚国说起。

传说爱国诗人屈原任佐徒时,曾为楚王后宫演排‘社火’,扮河伯慰楚王嗣,民间也仿效之。

楚国时,下邳国多居富人,住则楼台、阁宇;衣则绫罗绸缎;食则山珍海味;行则车、马、轿;佣则书僮、丫环……更家有斗金,库有余粮……活着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倘若死了人,便要请人排‘社火’祭祀亡灵。

是时,邳北多贫民,有一个贫民的儿子叫李礼,生得聪明伶俐,对父母百般孝顺,常见富人奢靡,心中不悦。

一日母亲大病,昏糊中言道:“儿啊,娘也是天赐玉体,有儿有女,且才德不异于官家女子,为何她们独居贵室,呼奴唤婢?母若也能如此风光几日,死亦足矣。”

李礼一听,寝食不安,随言于同龄好友。其一曰:“礼兄甚孝甚聪,我等何不仿真造假,满足母寡望也?”

于是约来好友十数人,采柳条、芦苇作骨筋,用黄纸塘泥作表皮。不几日扎成纸轿一顶、纸马一匹、男女奴婢各一人,河神、寿神若干个,另有鸡、鸭、牛、羊、金银山等,摆满了一棚子。

李礼把母亲背进纸轿坐定。然后打开轿门,对母亲说:“母亲大人,你瞧,这些全是你的,等你病痊愈,好好享受。”

李母久病在屋,头昏目溟,现又坐在轿内向外一看:车、马、童俑个个栩栩如生,自是欣喜若狂,不觉精神恍惚,身子飘逸,觉得那轿子慢慢抬起,然后疾走如飞,其它诸物也随之飘游……

李母坐在轿里行了好一会儿,到一座桥上,那桥上恶狗狂吠,桥下五毒滚动。李母心惊肉跳,正在无奈,早见那书僮拿了果饼,扔于恶狗和五毒。轿子安然抬过桥,轿子行至一座大殿,殿上有匾,匾上有“溟罗殿”三字。李母正欲下轿,只见“溟罗殿”走出一阴官,到得轿前,小声道个诺道:“李家奶奶你真有福气,生了个好儿子,帮你来世筹备得如此阔绰。”李母向轿外一望,大吃一惊:那不是城南才过世的郑家老大爷吗?怎么也到了这里?他生前不是有万贯家财吗,怎么今日一个人面黄肌瘦,颤颤惊惊地站在那里呢?她正纳闷,那位官人笑了笑说:“李夫人有所不知,人活着时,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凡生时奢靡无度者,死则一无所有;凡守节不渝者,定能得个好结果。尔不知人生不带来,死不带走!只有这阳间祭祀恩德之人的社火,方可带至阴间享用。你儿子祭你楼舍在北,你自去安居吧!”

李礼只顾讨母亲高兴,不觉已过了两个时辰,待他再喊母亲时,见母亲坐在轿中的板凳上已安然西赴瑶池了。

母亲去世,李礼十分悲痛,送葬时把所扎糊什物尽皆烧去。

忽一日,李礼午间小憩,见母亲乘轿带婢女而至,告子曰:“子甚孝,阳间所赐‘社火’,全为阴间宝物,我今已足矣,子勿憾。”说完,遂乘轿翩然而去。

李礼传于四邻并好友,家有仙逝之人,皆仿效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飞轿往还成时尚
民间社火
趣说清代的轿子
【灵璧记忆】乡村记忆——花轿
姑苏纪事:古代苏州土豪出行有多牛?
相守,在红尘之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