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乡村纪事:那年那月那麦口(作者 徐善义)

    不想提及麦口的话题,总是觉得沉重苦涩。儿时的记忆里,最怕过麦口,那段时间就是苦浸在“水深火热”里的煎熬,不堪回首。

   小满过后,麦子成熟的节奏便加快了。布谷鸟鸣,声声入耳。“阿公阿婆,割麦插禾”演绎了几千年的农耕赞歌。叫声烈烈,悲壮切切。听着就有一种战鼓擂动,大战在即的激愤之感。收拾打谷场,街头买镰刀,购置竹草帽,修理平板车,那石碾子的“吱呀”声又将是充盈着人们的耳鼓。庄稼汉子早早地卯足了劲,为了一季麦收,信心满满。满地麦黄,寄予了全家人的希望。

   麦海滚滚,热浪扑面。开镰的日子到了!一望无边的麦田,绽放着希望的火花。父辈们宽大的臂弯,挥舞快镰,收获着梦的希冀。起早贪黑,汗洒午时,即便是饥肠辘辘,口干舌燥,也是笑靥如花,坚忍写在脸上。佝偻腰背,起伏如滔滔麦浪。那饱满的颗粒,浸润了庄稼汉的血汗,温情了庄稼人布满老茧的双手。

   板车滚滚,星夜如昼,多少个伴香入眠的梦里氤氲了父母那地里忙碌的身影。幼年娇弱,但也是捡拾了麦地里的那份执着。不曾忘记,烈日下,父亲身体前倾,额头青筋暴突奋力拉车的喊号声;瘦弱的母亲拉着偏绳,那身板仿佛融进了齐茬的麦地里;而我,虽然无知,但细长的纤绳在肩膀留下的勒痕则永远刻在了我的脑海深处。至今,那幅定影每到布谷声鸣之时,总会复现心底,叫我回味……

   麦收入场,打谷场上更是忙碌。麦捆林立如小山堆砌,摊场,压场,翻场,集粮。父辈们用勤快的双手收获了硕大饱满的麦果,最喜那迎风扬场的身影,一次扬手,一次微笑,定格脑际,化为永恒的留念。一堆堆,一垛垛。堆堆麦粒饱蘸着他们多少血水和汗水?垛垛麦草下藏匿了多少我们儿时的梦想?

   那年那月那麦口,陪伴我度过了几多春秋?昔日麦口已不见,今朝梦萦在心头。机器声鸣,布谷鸟去。往年的打谷场,滚动的碾子声,那烈日下光闪的快镰,还有那佝偻的腰背,都是化作了记忆。没有遗憾,只留失落。有道是,苦即乐,乐要珍惜。时代变迁,回味悠长。岁月的沧桑里总有太多的温情,只要去捡拾、回眸,那些逝去的记忆中,便是永远的牵挂,永远的青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月是故乡明
那年那月作品:《记忆里的打谷场》诵读:花开半夏
打谷场
【陆河家乡回忆】客家仔的童年乐趣
又到老家插秧季
临近麦口说当年[七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