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世说新语:从厕所的变迁看社会的进步(作者 周建义)

厕所在我们乡下叫茅厕、粪茅子,单位和城里叫卫生间、洗手间,还有叫什么WC的,但万名不离其宗,其主要功能都是一样的,就是解决人们的问题。

过去把人们的生活高度归纳为衣、食、住、行,其实每个人也心知肚明:拉、撒衣、食、住、行同样重要,是人都离它不了。没把拉、撒提到应有位置,估计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人们普遍会认为拉、撒不雅,不能提到台面上来,特别是一些文化人,说到拉、撒他们会认为低俗;就是一些领导干部也都不好意思在人前人后大谈阔论地把拉、撒挂在嘴上;就连普通的老百姓,有时内急不奈、求人问径时也都是低声细语,脸皮薄点的问者和被问者有时还会脸红心跳一下。第二,大部分人认为拉、撒虽必不可少,但很容易解决,不是什么大事,不必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特别是农村广阔天地,屋后墙角,坑底汪涯,小树林,蒿草地,自觉遮眼,随地可为,不是为了攒点有机肥料,哪里都可以解决。我们上中学的时候,就有很多同学晚上翻出校墙去野地里办大事,早上便引来很多背着粪箕子拾粪的老人和孩子。

其实,解决拉、撒问题的方式方法和设施建设是关系人民切身利益的大事,是反映地方经济发展和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国计民生的一项重要内容。

记得七十年代去徐州走亲戚,每天早上都能看到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居民手拿草纸,在仅有的几个公厕门口排着长长的队伍。有的人猴急地弓着腰跺着脚,央求前面的人照顾一下;时不时也会有因插队不插队的发生争执,但吵的凶,打的少,一有人完事出来,前面的人就急不可奈地冲进厕所。当时,真的好同情城市居民,这要是在农村,永远也不会为此而狼狈不堪。

但城里的人对农村人如厕问题也是不屑的,特别是对农村人的厕所和如厕习惯最看不顺眼。城里的媳妇到农村公婆家最大的难题是找不到可以解决问题的厕所,那些简易的粪茅子大都是露天的,不说是臭气熏天吧,只要嗅觉没问题,跟着感觉笃定找到;夏天蚊蝇横飞,蛆虫乱爬,冬天寒风刺臀,手足无措;还有让城里人害怕的是厕所不分男女,常常遭遇尴尬,其实这一点有点生活经验的还不是问题,因为过去农村的习惯,上厕所都会带上条毛巾,如果看单个厕所门口有毛巾挂着说明里面有人占位了;如有两个厕所没有标名男用女用的话,一般情况下东西向的,东面厕所是男厕所,南北向的,北面厕所是男厕所。

过去农村人的便后习惯也是不堪的,这也难怪城里人笑话。别说用卫生草纸,就是旧书本、旧报纸、烟盒纸用的也很少,砖头瓦块,植物树叶,秫介木棍随手捡到的都用,还美其名曰土坷垃可以防治痔疮。更有甚者,有的人会直接在墙角树干上蹭。只是有一点不可思议,平平的厕所墙壁上也都能留下蹭大便的痕迹。可想而知,这样的习惯和解决方法何谈卫生二字呢!

这种不讲卫生的陋习有时也不能随着条件的改善而及时改过。八五年我在部队负责新兵连集训,北方的新战士有不少人还不习惯用卫生纸,结果把公厕弄的很脏,被同训练的南方新战士当成笑谈。其实南方农村早前在解决拉、撒问题时也存在不少陋习,而被北方人笑话的就是不太注意隐蔽,可能他们都笃信大活人不能让尿憋死这一名言吧。我们部队的战士在南方农村帮地方老乡插秧收稻时,那些男女老乡都不回避我们,有事转身就地解决。七十年代,我们部队所在地镇江市、常州市大街旁都还保留不少露天小便池,男人站前面方便,女人就在背后汩汩地涮马桶。当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种现象在城市早就绝迹了。

经济发展了,时代进步了,城乡厕所也面貌一新了。按照老百姓的话说,城市的厕所比个人家里还干净卫生。四线以上的城市、车站、机场、商场、公园就不用说了,设置多、标识明、规格高、功能全,老年人不会因为着急找不到厕所;残障人都有专门通道和厕位;妇幼有专门的卫生间方便幼儿换尿布;卫生纸、坐垫、洗手液一应俱全,开水房、储物柜(台)配备整齐,专人全天候负责,垃圾时时刻刻清理,不看标识凭嗅觉是再难找到厕所了。记得第一次进商场的WC,享受着那柔光和清香以及那唯美的轻音乐,真的以为走错了地方。

家乡县城的厕所设施建设也发生了质量变化,按照文明城市的要求,地方政府坚持以人为本,下大力气,加大投入,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城市厕所设施也逐渐成为地方文明建设的闪光点。

县级城市的厕所改造提升难度是很大的,建设标准要按照城市文明的要求,服务对象却基本上都是刚刚解决温饱问题的基层人民群众,特别是经济欠发达的县级财政收入不高,也没有专项经费列支,要彻底改善县城的厕所卫生环境,地方领导是要下很大决心的。家乡县城地处苏北,与鲁南接壤,经济基础薄弱,人们卫生观念不强,创建市省文明城市时,城市厕所设施改造完善和提高面临的巨大压力我们普通市民也都能感觉得到的。第一步旱改水时,由于财力不足,改造好的厕所都是专人收费的,虽然卫生条件改善了,但使用和管理却很不方便。承包收费的打破头,都把厕所作为个人发家致富的来钱路,曾有一个性格泼辣的老妇到分管领导办公室闹事争取承包厕所时说道:一个厕所购俺全家吃的了,以至被人传笑。由于管理和收费挂勾,管理者对如厕人特别可刻,常常为一毛两毛钱引起争执或打斗,群众意见很大。第二步,随着地方财政状况的好转,市区所有公厕全部改为免费使用,人民群众都很满意,但由于管理者不能和收入挂勾,开始时积极性不高,厕所卫生状况有所下降,设施也时有损坏。后来,允许厕所管理人利用厕所场地有偿提供厕所卫生用品后,既方便人民群众也提高管理者的积极性。到目前为止,市区街道、广场、公园的公共厕所基本上维持这种模式;商场、机关、单位已能免费提供卫生用纸和洗手液、干燥机等。随着家乡连年评为全国百强县和全国卫生城市,全市城镇已逐步形成了布局合理、管理规范、设计科学、规格时尚的公共厕所网络,成为城镇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新的亮点。

农村的厕所改造,从中央到地方一直是非常重视的,中央有专项资金投入,地方有专门部门组织。过去,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滞后,传统卫生习惯落后,加之农村工作面广量大,地方领导重视不够,农村厕所改造虽投入大量资金,但收效甚微。随着农村经济的深入发展以及农村人们经济收入和文化素养的不断提高,在各级地方政府强力领导和积极引导下,农村的厕所卫生设施和人们卫生习惯有了根本性的改观。近年下乡去战友同学家参加红白喜事,发现乡亲们已完全接受住房内设卫生间的习惯,建设的新房每层几乎都设卫生间,作为我们这个地区,在过去完全是不可想象的。室外的厕所也基本上都完成了旱改水,特别是农村的公厕建设,也基本上有了城市厕所的雏形。记得几年前和几个老师同学一起去一个比较偏远叫卞湖的村庄找人,村头那水泥白墙高大宽敞的公共厕所就让我感到很惊奇;还有那著名时光隧道所在姚庄村,因有好几个初中同学,过去经常走动,近年观光再去时,发现村子发生了翻天覆地地变化,其中几个公共厕所也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民生无小事,何况是关系到每个人、每个家庭、每座城市、整个国家生活和形象的厕所设施建设呢!相信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随着国富民强和全民素质的提高,厕所卫生设施建设一定会逐步消除城乡差距,让全体国人在充分享受改革开放和现代科技成果的同时,也都能充分享受厕所设施高标准高质量的卫生服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迎春杯”全国首届公众平台线上文学作品大奖赛入围作品展:赵明霞
今天是首个“世界厕所日”太原现有公厕479座
厕所
精细化城市管理提升群众幸福感
乡村公厕如何承载新理念?
云南75%的城市公厕达到“三无三有”标准!看看昆明是什么水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