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隆平高科的海外推手

隆平高科的海外推手

2011-04-28 09:19:22 来源: 中国企业家(北京) 0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转发到微博(0)

习惯伴着国际巨头在国内冲杀的刘石,如今要把本乡本土成长的隆平高科带向何方?

3月中旬,春雪和阴雨交替笼罩着法国,里昂郊区阴冷的天气冻得刘石有些发抖。作为隆平高科总裁,他又一次参加合作伙伴——法国种业巨头利马格兰集团的全球年会。

“那座古堡是法国中世纪贵族的领地,即便经过现代人的装修,也没有安装电视和互联网,但那里有喝不完的红酒,看不尽的葡萄园。这些法国农民式的管理者有些浪漫,也有些清高。”这是利马格兰的“古堡会议”给刘石的印象。

全球第四大的种业公司利马格兰集团1998年进入中国,2007年其控股的Vilmorin香港公司出资2.66亿元人民币参股湖南新大新威迈农业有限公司,而新大新威迈是隆平高科(000998.SZ)的第一大股东。该股份从湖南新大新购得。

2011年1月末,与湖南新大新股份合作4年又5个月后,利马格兰集团选择了向隆平高科的这家“爷爷”公司退股,转向再与隆平高科合资成立“儿子”公司的新合作方式。

合资框架的建立,既可以满足利马格兰对中国市场的新需求,又能实现隆平高科深度国际化的想法。而后一点也正是刘石在一年前加入隆平高科时的许诺。

退股背后

2010年4月,刘石履新隆平高科总裁。

此前刘曾先后任职于美国孟山都公司和杜邦旗下的先锋良种国际有限公司,这两家公司近年来常被一些学者认为是全球农业产业的“掠夺者”。而在过去20年里,刘石一直致力于为这两家跨国种业巨头在中国推广转基因棉花和杂交玉米,因此刘本人也常被怀疑是国际巨头控制中国农业产业链最后一环的一步棋。

如今,他的到来能给本乡本土成长的隆平高科带来什么呢?事实上,近一年来,在刘石的推动下,隆平高科围绕利马格兰集团的战略布局正在展开。

2011年3月7日、8日,隆平高科惊现大宗套现交易。两天中合计成交1100万股,成交价格均为30.93元,套现金额高达3.4亿元。随后公告披露,套现者正是隆平高科的大股东新大新威迈农业公司。

据隆平高科内部人士透露,大股东的本次套现资金再加上从银行获得的部分并购贷款资金将用于偿付利马格兰4年前投资新大新威迈的46.5%股权。如本文开头所介绍,这些股份是利马格兰通过Vilmorin香港公司于2007年7月出资2.66亿元从新大新股份公司购得的;今年1月31日,该公司又将这些股份退还给了新大新股份。据估算,在四年零五个月的时间里,利马格兰的投资回报率应在100%-150%之间。

利马格兰退股后,新大新股份成为新大新威迈的唯一股东,新大新威迈也变更为内资有限责任公司。在拥有合资血统四年多之后,隆平高科的大股东又恢复成本土资本。

尽管隆平高科一再强调大股东收回外资方股权并无外部压力促使,但不似巧合的是,利马格兰退股协议签订的三周后,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意见》强调,农作物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的核心产业,必须坚持自主创新,改革体制机制,完善法律法规,整合农作物种业资源,加大政策扶持和投入力度,快速提升我国农作物种业科技创新能力、企业竞争能力、供种保障能力和市场监管能力,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

“《意见》透露的信息较原则,但宗旨很清楚,本土种业的自主创新将是未来中国种业发展的主要脉络,今后对于本土种业巨头国家将会给予非常大的政策支持。这在即将出台的种业相关实施细则中将有明确体现。”一位种业业内人士对本刊说。同时他还透露,为了搭建中国本土公司主导的现代种业体系,去年冬天以来,农业部官员曾多次找到隆平高科的负责人,希望他们能为本土种业公司树立榜样。

对此,刘石的解释是:“公司大股东收回外资方股权有国家种业政策方面的考虑,但更主要是双方公司发展需要。”

早年,利马格兰对中国市场并不熟悉,因此参股隆平高科大股东是一条路,但仅是获得隆平高科两个董事会席位,不参与具体管理。过去几年,利马格兰在中国的业务,没有从隆平高科获得太多的市场支持,而隆平高科也没有得到利马格兰在玉米、小麦、蔬菜方面较强的技术支持。双方对于原有合作形式都不满意。

“在‘爷爷’公司层面合资毕竟离具体业务远,利马格兰只是间接持有隆平高科不足10%的股份,这么小的比例它也没有动力拿出自己的优势技术来。”刘石透露。

隆平高科和刘石关注的所谓“优势技术”为山西利马格兰特种谷物研发有限公司所拥有,该公司于2002年由利马格兰集团与山西腾达种业合资成立,主要从事玉米、小麦的育种。2005-2006年,山西利马格兰选育的玉米品种——利合16,参加了极早熟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517.3公斤,比对照冀承单3号增产24.6%。利合16的父本来自欧洲,母本来自黑龙江,早熟且品质高,籽粒容重782克/升,比美国先锋良种公司的先玉335的容重还多6克。一手将“先玉335”在中国播种了数以千万亩的刘石,当然明白多出这6克意味着什么。

“容重更多,意味着农民能得到更多的额外收益。先锋良种公司的强项是中熟品种,主要在中国的吉林和黄淮海地区种植,而在全球玉米种子的早熟品种上,法国的利马格兰与德国的KWS公司的技术是最强的。”刘石说,“基于此,我上任伊始就开始积极推动隆平高科与利马格兰的深度合作。”
 

意在玉米

与利马格兰重新深度合作,刘石自有深意。

在刘石进入隆平高科之前10年间,隆平高科的业务一直以杂交水稻为核心,在玉米、小麦等大田作物育种上实力不强。

至2007年,隆平高科的杂交水稻种子的营业收入为3.48亿元,辣椒种子的收入为1.05亿元,而玉米种子的营业收入只有0.4亿元。然而就在这一年,公司开始注重种业的综合竞争能力,玉米战略构想被提上日程,公司的股东层面遂与利马格兰成立了合资公司。尽管实质层面收效不大,但这一招仍不失重要的战略布局意义。

“玉米有‘金色谷物’之称,它是中国和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的杂交农作物,从全球来看,没有玉米种子的种业公司早晚会被边缘化。”刘石解释,“这也是隆平高科为什么一定要进入杂交玉米领域的原因,公司董事长伍跃时也较早意识到了这一点,在本公司致力于玉米选育的同时,先引入外资股东,后收购国内的屯玉种业。”

2009年12月,隆平高科与山西屯玉签订《关于战略合作的框架协议书》,隆平高科以现金3600万元持有山西屯玉分公司——北京屯玉60%股份,拟通过对分公司的兼并,达到对其母公司山西屯玉的有效参股。

据一位种业业内人士透露,当时隆平高科并购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得山西屯玉拥有的玉米品种“浚单20”在黄淮海地区的经营权。“浚单20”是国内较为知名的玉米品种之一,2010年国内种植面积达4700万亩。目前,该品种的经销权为屯玉种业、丰乐种业万向德农和太行种业四家共享。隆平高科如能从中分得一羹,那每年将会得到数以亿计的真金白银。

在刘石进入隆平高科时,公司对北京屯玉的收购资金已支付,双方正在进行实质性谈判。由于屯玉的种子资源均来自国内,与其他竞争对手相比特点不显。当时刘石反而觉得作为股东的利马格兰的种子更有特点,于是在2010年4月底,他就拜访了利马格兰亚洲事务总监阿兰·博让 。

在此之前,刘石对于利马格兰并不很了解,经过深入交流,刘发现与孟山都、先锋良种、先正达等出身于化工巨头的跨国种业公司不同,利马格兰出身于农民合作社,特别强调为农民服务。这一点与隆平高科的企业精神“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很接近。

基于相似的发展愿景,双方开始就具体业务进行合作。国内上市公司与跨国种业巨头的合资合作事宜,正是刘石所擅长的。在任先锋良种国际有限公司中国区总裁期间,他曾亲自操作了先锋良种与登海种业(002041.SZ)、敦煌种业(600354.SH)合资公司。此次不同的是,他的角色已由跨国公司的代表,转换为本土公司的代表,项目操作的目的相同,方向相反,事无巨细,驾轻就熟。

2010年4月30日,隆平高科、利马格兰初步签订了《玉米品种利合16授权生产经营协议书》,隆平高科以独占许可的方式与山西利马格兰合作,获得“利合16”的生产经营权,并按销售净额的10%,每年向山西利马格兰支付品种权使用费,合同期限初定为两年。

合作的第一年即2010年,“利合16”生产用的亲本和原种由山西利马格兰提供。当时为了赶上5月初播种季节,隆平高科必须在一周内,完成了亲本运送、生产基地安排。“‘利合16’的亲本都在山西,而我们安排生产基地在四川和吉林,于是连夜用EMS发货。当时光亲本的运费就花2万多元。农时不等人,当时如果我们再晚来几天,就得耽搁一年时间。”刘石回忆道。2010年5月10日左右,“利合16”的亲本在四川西昌和吉林通化地区顺利播种。

而此时隆平高科与屯玉种业的谈判仍在胶着地进行。对于收购的目的,刘石解释为“收购北京屯玉,我们并不仅仅是为了一个品种的经营权,而是更看重它的技术,这些无形资产确实在山西屯玉手中。”隆平高科入主北京屯玉后,与山西屯玉的谈判一直进展不顺,“试婚”一段时间,双方很难继续走下去。当年11月,隆平高科终止了对屯玉的收购。

“屯玉的技术与利马格兰不存在竞争关系,它的优势是在夏玉米区,主要播种在黄淮海地区,而利马格兰的优势在春玉米区。这两块业务隆平高科其实都需要。”刘石解释说,隆平高科并没有厚利马格兰而轻屯玉。“时至今日,我们也需要像山西屯玉那样的技术。”

获得利马格兰品种授权经营7个月后,2011年1月,隆平高科与利马格兰宣布成立合资公司,利马格兰出资8000万元人民币,持有合资公司40%的股份。合资公司的主要业务是从事杂交玉米种子、小麦种子、油脂类作物种子的研究、生产和销售。继登海种业、敦煌种业之后,国内又一家A股上市公司与跨国种业巨头开展了实质性合作。

目前,隆平高科正在甘肃掖县落实生产基地,今年9月份“利合16”就可以大规模上市销售。上市11年后,这家中国最知名本土杂交水稻种业公司开始大规模播种玉米了。

转向价值链

“你将把隆平高科引向何方呢?”闻听此言,刘石搓了搓手,笑着说:“一年前我就想得很清楚,隆平高科的未来应该是职业化和国际化。”

一年前也是春寒料峭,长沙的蒙蒙细雨时有时无。隆平高科在杂交水稻和辣椒种子方面的技术能力是国际水平,在这方面它有技术和品牌的优势,但一直缺乏国际化的团队和对国外市场的充分了解。为了更好地促进公司产业的长远发展,引进优秀的种业企业管理人才进入公司,2010年4月22日,隆平高科原总裁颜卫彬申请辞职。

此前刘石本人与隆平高科的管理团队曾有过多次业务接触。“我和隆平高科的前任总裁颜卫彬交往很多,他不仅年轻而且有非常强的宏观视野和战略思维能力,为人谦和,很有修养。这些印象都促成了我的加入。”刘石说。

隆平高科的近期定位仍是杂交水稻为核心的。这一点刘石非常肯定。尽管有了利马格兰的合作,但隆平高科的玉米技术还有弱点,早熟产品有了,中熟和晚熟品种仍有不足,如果要实现像水稻那样的各个层面全覆盖的话,隆平高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公司战略定位不变的情况下,具体运营观念会有调整。隆平高科也要从卖种子的公司转变到向农民提供整体的农业解决方案上来。刘石举例到,单从玉米的品种上来看,国内的“郑单958”比先锋公司的“先玉335”的各方面性状更强些,特别是在黄淮海地区。但在市场销售上两者差异很大。因为先锋公司正是通过一个种子给农民带去了全面的解决方案。“药店也卖药,人们为什么还要去医院呢?很简单,消费者需要专业的咨询服务。”刘石说,“隆平高科今后就要走这条价值链营销的路线。”

目前,中国种业的国际化水平较低。水稻种子的出口境况与中国杂交水稻世界领先的地位极不相称。许多公司把积压种子和不合格种子以低价处理到了国际市场,这也导致中国杂交水稻种子在国际市场呈现的是“多、乱、差”的形象,国际水稻种子业务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当地公司的手里。

隆平高科也有杂交水稻种子出口,但我觉得这不是真正的国际化,只有实现本地化育种才是建立杂交水稻国际业务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前提条件。”刘石认为。

世界其它水稻生产国家与中国的自然气候、土壤条件和栽培习惯也有极大的差异。隆平高科国际业务要想突破当地的制种难关,就要认真研究当地的气象资料,寻找合适的制种基地,分别掌握在旱季和雨季制种的规律,在提升制种产量和稳定性方面要取得较大的突破。

据悉,前几年,隆平高科已在菲律宾投资了一家育种站和一家合资公司,并针对当地的白叶枯病和细条病进行抗性育种。

“前一段,我去那看了一下,当地的育种站、试验田块和生产基地的工作都稳步推进。当然这种国际化的过程很漫长,通常研发出一个适合当地土地、气候的品种,就需要5-7年时间。”刘石说,“在马尼拉,我见到了一个新近加入我们合资公司的营销经理,他原先在欧洲另一种业巨头先正达公司工作。我们谈得很投机,完全可以用同一种概念和商业语言交流。”

土生土长的隆平高科开始追求国际通行的概念和语境,在运营思路上也越来越凶悍,在采访中,刘石经常强调,自己滚动发展太慢,今后还要开展收购行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种业要开禁
隆平高科1.1亿元“增兵”玉米种子业务
水稻行业的“三国”时代
种业、农药股迎来业绩增长期
经济会议重点提到种子行业,跟风分析一下隆平高科
种子概念股,农业种子股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