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塘:一半美好,一半失落

西塘是我一直都想去的地方。从十年前第一次知道它的名字、惊叹于朋友们发到网上的照片,到特地错开旺季、收拾行李准备启程,它在我心中一直担当着“梦中水乡”的角色。这也是为什么我在游览完大部分知名古镇后,才决定去往这个心心念念了许久的地方。迟迟不敢启程,是想把最期待的留到最后。

只是,西塘之景无从挑剔,旅行感受却不是幻想中的样子。不知这十年间,是它变了,还是我苛求太多。或许是来去太过匆忙,或许是我抱了不切实际的幻想,总之西塘之旅对我来说是一次“悦目却不赏心”的体验。不是说西塘不好,是觉得它可以更好。当如画水景遇上低端的业态,在这份冲突面前,我有点怅然若失。

生活着的千年古镇

西塘属浙江省嘉善县,东距上海90公里,西距杭州110公里,北距苏州85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全国各地到上述三个城市的火车班次密集,沪杭铁路途径嘉兴站及嘉善站,两处都有公交车直达古镇。

烟雨长廊

西塘历史悠久,是古代吴越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用“春秋的水、唐宋的镇、明清的建筑、现代的人”来形容它再合适不过。相传西塘的水利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前476年)吴国大夫伍子胥所兴。唐开元年间(713-741)这里便已有了村落,人们沿河建屋、依水而居;南宋时渐成规模,形成市集;元代(1271-1368)起商业开始繁盛;明(1368-1644)清(1644-1911)时期,西塘凭借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经济基础和水道之便,发展成为江南手工业和商业重镇。古镇现存的诸多豪宅大院便是当时地方富庶的证明。由于旧时西塘的通行以水路为主,外来骚扰较少,故而保持了比较完整的水乡原生态,因此被称为是“生活着的千年古镇”。

西塘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历史上曾出过进士19名,举人31名,也出过很多著名的艺术家和文学家。生活在元代的杨茂(生卒年不详)和张成(生卒年不详)是西塘两位工艺美术大师,他们的作品出神入化,代表了元代雕漆技术的最高水平,与当时景德镇的瓷器并驾齐驱。当代著名剧作家顾锡东(1924-2003)是土生土长的西塘人,一生创作了大量剧本,为中国越剧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其中以《五女拜寿》和《汉宫怨》最为著名。《五女拜寿》还被拍成电影,影响甚为广泛。

有故事的桥

西塘地势平坦,数条河道交汇其中,座座古老的石桥将古镇的大部分地区连接成一片。在西塘行走,处处是小桥,桥桥有故事。或漫步,或驻足,人与桥皆是风景,正如一句著名的诗作所说:“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永宁桥摄影爱好者扎堆的地方。桥本身没有什么特别,但是占尽地理之宜,是古镇观景的绝佳之处。西塘的许多宣传册以及门票上的景色都是在此桥上所取。倚桥而望,左手边是一家家客栈,右手边是逶迤的雨廊。西塘的街道大多有廊棚覆盖,使商家和行人没有日晒雨淋之忧。

写生者

安境桥是西塘古镇上的交通中心,离永宁桥不远,也是拍照的好地方。永宁桥坐落在东西向的水流上,它则是南北向。安境桥建于明代,横跨当时斜塘(西塘旧名)的两个乡。胥塘河为两乡的界河,此桥连接两境,故命名为安境桥。

万安桥位于中国酒文化博物馆附近,辨识度很高。江南桥梁最常见的造型有三种:拱桥、平桥和折桥。区分的方法很简单:拱桥的桥孔呈圆拱形,便于船只穿行;平桥的桥孔成方形;折桥的桥面则呈一字形横跨过河。永宁桥属平桥,安境桥属于拱桥,万安桥则是折桥。2005年,电影《碟中谍3》曾在西塘多处选景,万安桥是其中最后的拍摄地。

卧龙桥是古镇里最高的石桥,看似朴素,却也最宏伟大气。全长31.46米,宽4.95米,高5.5米,桥面为一整块石板所造,桥身刻有对联:“修几百年崎岖之路,造千万人来往之桥。”关于这句话,当地流传着一个动人的神话小故事。相传卧龙桥原是一木桥,年久失修,破烂不堪。有一天,住在桥边的一位姓朱的竹匠在看到有人失足落水而死后决定将其重新修造。为了筹集资金,他削发为僧,奔走化缘,十年后积得白银三千两,开工建造。可惜白银用完时尚缺桥面石料,僧人却因积劳成病而亡。工程将停之际,恰有两位神仙来到西塘,在品味当地有名的豆腐干时不小心掉落一块,落在尚未完工的桥上,形成了完整的桥面。

五福桥和送子来凤桥都有着相当吉利的名字。“五福”一词原出于《书经》,指的是“长寿、富贵、康宁、好德以及善终”,而在民间,也有说是指“福、禄、寿、喜、财”。送子来凤桥在走法上还颇有点讲究。桥的南面是阶梯,北面是斜坡,男子走台阶步步高升,女子走斜坡稳稳当当。另有当地的老话认为:“新婚夫妇走一走,南则送子,北则来凤。”传说此桥在快要建好的时候适有一只美丽的大鸟飞过,而建成后居住在桥边的一户人家又喜得贵子,因此人们便给它取了这样一个十分祥瑞的名字。也正是在此桥上国画家黄里创作了《水乡西塘》。这是邮电部发行的水乡古镇邮票中的最后一枚。从桥上望去,小河、渔船、廊棚浓缩都在一枚小小的邮票上。不过,令人遗憾的是,如今的送子来凤桥布满了各式各样的低端涂鸦,与整个古镇的感觉极为不搭。

暮色晨光

弄堂是西塘的脉络,曲径通幽,深不可测,行至尽头却又豁然开朗,别有洞天。西塘的弄堂一般以居住在其中的大姓家族而命名,如王家弄、叶家弄和苏家弄。全镇弄堂多达122条,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石皮弄。不过,第一次经过它的时候我竟没有留意,直到第二次经过时看到有游客相继拍照才赫然发觉。

石皮弄是王家子孙两坐宅第(尊闻堂与种福堂)之间的过道,地面用216块石板铺成,全长68米,最宽处1.1米,最窄处仅为0.8米,上面是一条狭长的天空,故有西塘“一线天”的说法。然而古镇里最窄的弄堂却不是它,而是位于环秀桥边上的野猫弄,最多30公分,是两幢房子中间的一条缝。

石皮弄

一早一晚是西塘最朴素的时候。对于几乎所有开发成熟的古镇,我的建议都是住上一晚,以便欣赏到其灯火阑珊的夜景和悠然宁静的晨光。对于游人如织的西塘,更是如此。当太阳刚刚升起,整个古镇雾气迷蒙,说不出的祥和与静谧。无论是在弄堂里驻足深思,还是在河岸边凭栏而望,都不用担心身后有行人催促。白日里琳琅满目的店铺没有开门,周边城市一日游的团队也尚未到达,此时方有心情抬起头去欣赏古宅建筑,或是感受着脚下并不平整的青石板路。

到了晚上,两岸的红灯笼被人点亮,灯光将河水映得更美,乌篷船来来往往,最是梦中水乡。很是后悔把旅店定在了景区外面,于是只能眼巴巴地望着那些住在临水客栈里的游客,羡慕他们在平台上悠闲地晃着摇椅,羡慕他们围坐在小桌边惬意地品茶,更羡慕他们第二天醒来推开窗就能看到映在水中的黛瓦白墙。

不知不觉间,就在西塘度过了一个白天和夜晚。回家后翻看照片,夕阳下的小桥流水美好得像要从屏幕中溢出,曾经在网上看到的那些关于西塘的溢美之词又都浮现在眼前。镜头里的古镇多少弥补了些我的失落感。如果西塘能多些文艺创新的地方就好了。那些随处可见的廉价小商品店铺和灯光浮华、震耳欲聋的迪厅式酒吧着实令它的美打了折扣。

当然,旅游心得本就是主观之感、一家之言,更何况见仁见智,众口难调。而西塘依旧是那座活着的千年古镇,在不断地变化与发展中寻找方向、保持生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塘之桥看过来
梦里水乡,静谥西塘
【西散原创】李东辉作品丨心猿意马在西塘
祖国风光(4668)浙江西塘古镇
西塘:生活着的千年古镇【组图】
西塘古镇漫步尽显诗情画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