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人都是U盘化生存,从未来城市看今天的共享经济

价值观

所有今天在发生的东西,都不是今天才发生的。

因为资源是有限,所以共享经济是唯一出路,是必须的,也是可行的。

未来的组织方式,尤其城市的组织方式会呈现海量“小前端 巨平台”的大规模分工与协作形态。

梁春晓,阿里研究院顾问阿里巴巴集团高级研究员,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电子商务专委会副主任。


-  正文  -

所有今天在发生的东西,都不是今天才发生的。当我们在2008年谈网络零售1000亿的时候,我们要在五六年前找原因:因为2003年有了淘宝,1999年有了中国电子商务最初的崛起。今天我们关注的所有东西都是要面向未来的。

如果仅仅关注今天到明天,明天很可能只是今天的简单重复,无非是量的修正和调整,实际上到明天你可能发现人家已经超越你了。所以我们特别强调要看到后天,后天一定要超越明天,看得更远、看到一个全新的变化。

我们已经到了一个新的时代。我们原来所熟知的很多东西都需要重新思考。我不知道多少人依然把互联网当做一个渠道、一个工具来看,没有把互联网当做一个基础设施来看。

信息经济发展的三个重要因素

第一,新基础设施。我们以往谈论基础设施都是谈传统的工业时代的铁公基(铁路、公路、机场、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泛指由政府主导的大规模投资性建设),但现在云计算、互联网、智能终端也成为了重要的基础设施。个人化的终端设备、包括手机,未来很多手持的、戴在眼镜上的、植入脑袋的智能终端都能构成我们基础设施的一部分。

第二,数据。

第三,大规模协作。工业时代强调专业化分工,当专业化分工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我们强调的是大规模协作。类似规模的运营状态,在互联网上比线下高2~3个数量级。

当我们谈论城市时在谈论什么

三个因素里面,特别重要的是基础设施。今天我们谈城市,城市是什么?城市就是工业时代的基础设施。当我们谈基础设施的时候,其实有两个概念:

一、能够提供更低的经济成本。这个基础设施可能表现为一个社区、商场、工业园区、城市。

二、能够提供更高的交易效率。城市就是这么一个存在,那么多的人往城市里挤,你在城市里能够找到更多的商业机会。你会发现一个用户的交易成本比在乡镇、在县域里低很多。

当这样的基础设施和互联网结合的时候,就构成了新的信息时代的基础设施。

我之前回成都,帮我母亲到小区的“菜鸟驿站”取快递。这个过程中,其实叠加了三层基础设施:一是成都这个城市的基础设施;二是该小区的基础设施;三是上面叠加的一层互联网,菜鸟网络的基础设施。

所以,今天我们构建新的业务,包括创业,包括构建贵阳的交通大数据共享,包括走到北京中关村创业大街上各种各样的咖啡馆、共创空间,都是城市基础设施在这个时代,一种新的能力的释放。

当有了这样的基础设施,会发生什么?当工业时代来临,我们出现了农业时代前所未有的基础设施:大城市、大工厂、大的工业化生产设备,给我们带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很多农民就被吸引到了城市。

而现在,我们看到“自由人士”越来越多,美国把这样的人叫做“自我雇佣者”,一个人可以同时扮演不同的角色,比如:“张三:演员/电子商务论坛主持人/导演/策展人”等等。信息化的基础设施给他们创造了低成本、高效率的环境,使他可以随时改变自己的身份,让未来自由人变得越来越多。

公司还会存在吗?这是一个问题

阿里研究院提出的概念叫做“自由连接体”,就是个人或者小的组织,可以同时加入好几个大的商业网络。未来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或者机构成为个体化的技术专家,我们称此为:“专业化,但是是U盘化的生存”。

好多年轻人已经这么生存了。我听到很多家长抱怨说孩子老是在家里待着。我说他可能已经在工作了,只是你不知道而已。未来的组织方式,尤其城市的组织方式会呈现海量“小前端 巨平台”的大规模分工与协作形态。

从分工到共享,“后天”可能是这样

我问一个问题:中国移动是第几产业?第三产业。剃头匠是第几产业?第三产业。剃头匠和中国移动是一个产业。很奇怪,你会觉得这个体系出问题了。现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已经没有办法用工业时代的产业划分方式来划分了,那已经解释不了现在的很多现象了。

一、二、三产业的划分,实际上就是横向分工式的划分。包括种小麦在内的农业,这个叫第一产业;把小麦磨成面粉,这个叫第二产业;再做成包子卖出去,叫第三产业。

它所强调的是分工,但我们今天看到的是“共享”。价值不取决于某个环节里创造的量,而取决于你的共享能力有多强。这是一个大的时代变化,也是“后天”的体系。

为什么这些年,我们看到传统的IT企业开始感到很焦虑,或者走向没落?原来是纯粹卖软件的公司,未来云计算发展了,会突然之间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因为买卖软件不再被广泛需要。以前你认为你在第一产业或是第二产业,现在,你需要思考的是“在这个后天的体系里,我还有位置吗?”

现在最大的社会问题在于:人类的财富总量巨大、人均也不少,但是分布严重失衡。怎么办?不可能把这个“饼”摊得无限大,因为资源是有限的。所以,共享经济是唯一出路,是必须的,也是可行的。我们有了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时代的新的基础设施、新的生产要素、数据和新的结构和大规模协作。

共享经济的两个现实问题

1.共享经济某种意义上会牵扯到规矩、制度、法规,如何来解决应对?

共享经济的一个巨大的挑战,就是如何构建一个新的规则。这一关一定会过去。很多人经常问我:“共享,怎么能够信任它?”我说,最早第一张纸币出现的时候,人们就提出了这个问题。同样,银行卡诞生后,到现在很多老年人还不敢相信它,要拿存折才踏实。

我的理解是:第一,这个规则一定会形成,信赖一定会建立起来,为什么?它能够给我们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第二,选好一些突破口,不要指望大规模展开;选择特定的需求,选择比较容易建立信任的群体,由此展开。我们推出一个新产品总能找到“狂热分子”。我的建议是把对象细分,找到特定的场景,然后打开信任的链条。

2.共享经济型初创企业没有大规模资金补贴,怎样吸引用户?

如果是自己构建平台,可以学会善于利用已存在的各种平台,这个非常重要。未来的经济是分层的,但是分层会不断细化。在市场初创时期,可以先利用现有平台——BAT三家。而且平台与平台之间是有协同的,可能是横向协同、可能是纵向协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阿里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梁春晓:新基础设施、自由连接体与共享经济
姿势 | 京东投资人李绪富:未来5到10年会批量出现市值过百亿美金的平台型公司
【原创】“互联网 ”的分工体系:大规模社会化协同
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与产业链现代化
新商业文明分工体系|值得收藏
未来全球商业世界是什么样子? 大规模协作将带来颠覆性变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