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斗百草、做毛猴,北京民俗博物馆这样过端午

  这个我知道!万年青对的是一串红!”6月8日,北京民俗博物馆举办的2016“我们的节日·端午节系列文化活动”中,府学胡同小学的学生们面对斗百草的问题,积极举手、踊跃抢答。

  北京民俗博物馆举办的2016“我们的节日·端午节系列文化活动”中,来自府学胡同小学的学生展示自己包粽子的成果。千龙网记者梁祎 摄

  门楣上悬挂的菖蒲、艾草,八仙桌上摆放的桑葚、樱桃、粽子、五毒饼等节令食品,微缩复原了端午场景,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气氛。除了斗百草、系长命缕、佩戴香包,作为“王牌项目”,东岳庙门口处的包粽子活动聚拢了大量人气。游客们不仅可以免费使用博物馆提供的苇叶、江米、小枣等食材,还可跟着老师学习如何亲手制作出老北京传统风味的粽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东岳庙·北京民俗博物馆
景:北京民俗博物馆
京博(114)北京民俗博物馆
端午节民俗活动
这些苏州人的端午民俗你听说过吗
走进北京民俗博物馆东岳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