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段永平投资逻辑:顶级价投必读

1.做对的事情

1.1买股票就是买公司

买公司就是买公司的未来(到公司结束为止)现金流折现——内在价值

买股票应该在公司股价低于其内在价值时买。至于低多少(安全边际),则完全由投资人自己的机会成本情况来决定。

折现率是相对于投资人的机会成本而言的。最低的机会成本就是无风险回报率,比如国债利率。

未来现金流的折现不是算法,是思维方式。

1.2投资理念

投资中最重要的3R——right business、right people、right price(对的商业模式对的企业文化对的价钱)。

投资的信仰指的是:相信长期而言股市是称重机,对没有信仰的人而言,股市永远是投票器。每个人都有一颗投机的心,所以才需要信仰。我对信仰的理解就是“做对的事情”,或者说知道是“不对的事情”就别做了。人们热爱做“不对的事情”是因为这类事情往往有短期诱惑。

短期股价是由供求(买卖量)决定的,长期股价是由价值决定的。

理解价值投资不等于就能在股市上赚到钱,就像知道要“做对的事情”的人不一定具备“把事情做对”的能力一样。“把事情做对”需要有很多年的辛苦积累,不是看一两本书或者上几个“高手”的博客就能学会的。

投机的很多理由是和市场上其他人的观点有很大关系的,而其他人的观点(市场的观点)可以变化的很快,所以投机人可能需要每天根据他自己投机的理由的变化做出调整。厉害的投机者(比如索罗斯)确实也有机会赚(亏)大钱,但是很累且不好学。

索罗斯的东西不好学,至少一般人很难学会。

老巴的东西好学,懂的马上就懂了。其实老巴这么多年讲来讲去就是那一句话——买股票就是买公司。关于怎么投资的书,我觉得最重要的书是巴菲特写给股东的信,其次是巴菲特平时的言论。把巴菲特说过的所有东西都看20遍(如果一遍看不懂的话),再悟20年,就知道有没有可能做好了

林奇是个能同时买几百只股票的人,学他会累死你。

认为A股只是博傻的想法是大错特错的。其实在A股中真正最后真正赚到大钱的还是那些价值投资者,和别的任何市场一样。

“小投资者”之所以很容易一直是“小投资者”,最重要的是他们可能会因为自己小而想赚快钱,从而铤而走险。其实这个世界上没有投资人不想赚快钱,只是不知道怎么才能快速变富而已

为什么巴老几乎完全公开了其估值+选股逻辑与方法、对市场看法、商业模式看法,而且还举了无数的例子,但是却鲜有人可以达到他的长期业绩呢?——因为极少人像他那样愿意慢慢地变富。

我是非常相信“市场有效论”的,但市场的有效不是及时的。这话的意思是市场早晚会反映价值,所以是有效的。但市场一定会有胡来的时候。只要市场足够长期,它一定会回归事物的本源。但是多长没有人知道。但是我的经验是,好像在我的经验当中没有超过三年

大多机构(基金)是很难做真正的价值投资者的,因为他们的考核体系是用一年来计算的,很难不做短线。机构这些人的问题不是傻而是都太聪明了。

经营企业还是要比投资容易些。虽然这两者其实没有什么本质差别,但经营企业总是会在自己熟悉的领域,犯错的机会小,投资却总是需要面临很多新的东西和不确定性,而且投资人会非常容易变成投机者,从而去冒不该冒的风险,而投机者要转化为真正的投资者则可能要长得多的时间。

投资最重要的动机是保值,保持购买力不下降,其他都是附带的。投资回报本来就和自己的预期无关。我对投资的认识是过程比结果重要,或者说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只要过程对了,结果自然会好。长期而言,跑过银行存款应该是最基本的要求,保住购买力不变才叫不亏。对投资的长期回报基本希望是能略好于长期国债,比如8%。

人们很喜欢用一年的回报率来衡量,但大资金的年回报率是没机会特别高的。

投资衡量重要标准长期看只有投资回报率。

投资是一个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事情,当你有一个类似于“年复合增长率20%”或what ever的目标时,你可能就要开始犯错误了。个人认为投资的决策过程比短期结果重要。只要你过程出错少,最后的结果应该就会很好。比来比去很容易失去平常心,从而导致犯错误。设定投资目标其实就是比来比去的一个表现。

一个人认为自己可以战胜指数的时候,他可能已经失去平常心了。我觉得好的价值投资者心中是不去比的。但结果往往是好的价值投资者会最后战胜指数。

2.把事情做对

投资就是要看懂现金流看懂公司的生意的问题。

2.1能力圈

“能力圈”的意思就是你能够判断未来现金流折现的范围

知道自己的能力圈有多大往往比自己能力圈有多大要重要的多。不要轻易去'扩大’自己的能力圈。搞懂一个生意往往是需要很多年的,不要因为看到一两个概念就轻易跳进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或地方,不然早晚会栽的。

大多数人其实不碰股票就是最好的投资,除非你认为自己确实有自己了解的好公司处在便宜的价钱。

买了怕价格掉下来的投资最好离的远远的。如果需要问别人的股票你最好别碰。买自己不懂的东西是为什么85%的人可以在牛市熊市都亏钱的原因。没有比因为股票涨了很多而买入更荒唐的理由了。

风险是决定是否投资的第一考量,在自己懂的东西上投资最重要的就是能看到风险在哪

恐惧程度和了解程度成反比。

2.2好公司

看公司主要看两个东西,生意模式和企业文化。这两样东西中任意一样我不喜欢我就不会再继续看下去。如果生意模式我喜欢(当然至少要懂了的意思),企业文化也很好,那就老老实实等好点的价钱

好的商业模式很简单,就是利润和净现金流一直都是杠杠的,而且竞争对手哪怕很长的时间里也很难抢——护城河是否长期坚固(产品的差异化的持续性,包括企业文化),长期的毛利率是否合理(产品的可替代性),长期的净现金流(长期而言其实就是净利润)是否满意。

企业文化作为过滤器非常有威力,为我避免了很多错误。怎么选对的公司是能力问题,不选错的公司是是非问题。评判一家公司企业文化的好坏,就是听其言观其行看这家公司过去都说过啥、都怎么做的

长期而言(10年以上)坚持只投好的商业模式+好的企业文化的公司,大概率上是会有比较好的回报的,而且这种投资方法让人很愉快,不需要整天瞎操心。找到自己能想清楚10年的公司是非常不容易的,一生有那么10个机会就非常非常好了。

关注企业只能从关注产品开始——只关心有自己喜欢的产品的公司。从这类公司里找投资目标是件很享受的事情--既享受产品又享受投资带来的回报。

看年报是了解企业的一个必经的路径。如果是完全新的公司,我会花些时间看财报。对比较了解的公司,财报以外的变化我觉得可能更重要些。看财报比较在意的是负债、净现金(账面现金+短期可变现的如股票-负债)、现金流、开销合理性、真实利润、扣除商誉的净资产。看财报主要用于排除公司,也就是说如果看完财报不喜欢或看不懂的话,就不看了。

如果净利润大于现金流时一定要更小心,要看清楚利润到底是些什么。好多公司看起来赚很多钱,现金流却一直在减少。那就有危险了。时间足够长的情况下,现金流实际上就是利润。不赚钱的生意多少营业额都是没用的。

我对大多数公司的担心是很多公司为了发展快些而去负债,结果某一天因为负债而陷入麻烦。为了追求进入500大而盲目追求营业额是危险的,但自然达到则是健康的。

控制成本和经济好坏无关,是个一直要做的事情。最好笑的就是经常看到上市公司为了满足华尔街的预期去减成本,尤其是为了减成本而裁员。

其实最理想的公司是能把利润继续投入到原来的生意模式里的公司,分红是其次的选择。当然,分红比乱花钱好100倍。

回购最多只能说明大股东认为其股票被低估了。很多时候公司的回购经常只是为了给市场一个姿态,实际上并不表示什么。大概只有一种情况能表示公司确实认为其股票真的被低估了,那就是完全私有化

其实任何股票都只有一个真正的买家,那就是公司自己,别人都是过客。买股票的钱来自于盈利。只要把公司想象成非上市公司,而且只有一个股东,大概就能容易明白了。

是否回购或分红都不是回报率的关键,但真正能赚到钱的好公司最后都一定会通过某个或某几个途径将利润给到股东的。

长期而言,送股除了能增加一点交易费用外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为了融资而分红是件非常怪异的事,这种类型的分红是监管的问题。

“净资产收益率”是个很好的指标,可以用来排除那些你不喜欢的公司,但不能作为“核心指标”去决定你是否要投的公司。这个指标如果好的话,你首先要看的是债务(ROA更好);如果没有债务问题则马上要看文化看这种获利是否可以持续。最后还是要回到“ right business,right people,right price”。在没有贷款的前提下,净资产收益率高的公司当然是不错的。但成长型公司的初期可能净资产收益率会很低。关键还是看你能不能看懂公司的未来(现金流)。

过多拜访公司容易短视。很多人拜访公司是为了了解公司短期运营的状况,这种心态对长期投资的帮助不一定大。

就投资而言,好公司最重要,何时卖不那么重要。看懂了一家公司的最简单的标准就是你不会想去问别人“我是不是看懂了这家公司”。看懂的那种大概就是怎么涨你都不想卖,大跌时你会全力再买进的那种。

2.3好价格

价值投资并不是盲目的买进并长期持有。如果是好公司才值得在好价格时买进并长期持有。当然,好价格并不一定是抄底的价格(如果是当然好),好价格指的是10年后回头看:哇塞,那真是好价格。

任何想市场、想时机的做法,可能都是错误的,我不看市场,我看生意。你说某只股票贵,how do you know?站在现在看10年前,估计什么都是贵的。你站在10年后看现在,能看懂而且便宜的公司,买就行了。

看三年是比看十年难的,基本上可以说,看得越短越难知道什么会发生比知道什么时候会发生要容易的多。很多事情,不管是好事还是坏事,给他10年,大概率就会发生了。三年则未必,但三年会发生的概率显然会比三天高,所以能看三年也好过看三天的。

忽略市场影响,看懂商业模式和企业文化,尽量想明白10年后企业会是啥样子。如果拿着10年都不上市依然能睡好觉,就可以买。

投资最简单的定义:如果有足够的钱,就想在这个价钱买下整个公司,然后下市。

估值原则:毛估估(宁要模糊的正确,也不要精确的错误)

对“估值”的定义基本上就是对企业的了解。要学会“估值”是要花很长时间的,绝不是很多人以为的不知道哪里有一个神秘的公式,每当要估值时就用公式算一下就可以了。这个很长的时间大概不是用小时或天来计算的,大概用很多年作为单位比较合适。

我一般只是想象如果某个公司是个非上市企业,我用目前的市值去拥有这家公司和我其他的机会比较,哪个在未来10年或20年得到的可能回报更高(这里的回报其实是指公司的盈利而不是股价的涨幅)。

大致的估值主要用于判断下行的空间,定性的分析才是真正利润的来源,这也可能是价值投资里最难的东西。一般而言,赚到几十倍甚至更多的股票绝不是靠估值估出来的,不然没道理投资人一开始不全盘压上。模糊的正确指的就是定性的重要性,或者甚至也可以说是要先做对的事情。

给公司简单估值:基于未来现金流对国债收益率贴现后,打个6折

看PE但不看重。pe是历史数据,我们买的是未来的现金流。所以除非你能从历史中看到未来,否则没意义。多少倍pe和平均长期利息有关,12倍长期pe应该可以了,我一般大概也用这个数左右。

相对于pe,我会更多用e/e (enterprise value企业价值=市值+负债-现金)来衡量一个企业。enterprise value的本意是如果你要买下这个公司真正要花的钱

从来不看PB,不用PEG。成长率对我来说没有任何意义。

大部分情况下,优秀的企业都是处在合理的价格区间,可买可不买。偶尔会有不合理的时候,那往往就是机会。一个公司的价值不太会因为一个危机发生大的改变,但价格会。所以,危机时往往是加码的机会,因为有很多好公司的价格会掉到价值以下。

真正的好公司非常非常难找,所以绝不要因为价格有点儿高就卖掉。好公司不轻易逃顶。只有当发现更被低估的投资标的或是我们觉得比较熟悉了解的公司时,才会考虑出售。最好的办法可能是不择时,只想10年后的情况,总体回报也可能是最好的。

如果你买了一个价值低估的股票,你就要等到价格达到你算出来的内在价值时卖掉,这是很难算的。但是如果你买了一个伟大的公司,你就坐那儿待着就行了



关于“拿住”的观点:买股票(公司)和其曾经到过什么价无关,卖股票和买入价无关。不要老以为谁是“高手”,也不要老想着成为“高手”,老老实实找些自己能看懂的好公司,好价钱时买下拿着就好了。

该卖的理由可能有很多,唯一不该用的理由就是“我已经赚钱了”,不然的话,就很容易把好不容易找到的好公司在便宜的价钱就卖了。买的时候也一样,买的理由可以有很多,但这只股票曾经到过什么价位不要作为你买的理由。判断标准就是价值。

能够拿得住的最主要原因还是对公司及其业务的了解,还有就是平常心了,不去想买入的成本,把焦点放在能理解的未来现金流上。

好的投资大多都是逆向的,但逆向的未必就是好投资。

沉入成本——如果是个坑就别再往下挖了。看看有多少人在给自己挖坑就明白了。

持有=买入,其实不是一个观点而是一个事实,所以如果人们没有持有一家非上市公司的心态的话,每时每刻都会有卖出的冲动的。

2.4其他

宏观经济还是要了解的好,至少要懂一般的经济现象,而不是花很多工夫去根据宏观经济的短期数据来不断调整自己的“投资”。经济学家大多比较宏观,而投资往往非常微观,不是一回事。能看懂国家大趋势也是很了不起的事情,能帮你赚很多钱。

对大盘的判断很简单。如果你有足够的钱把所有股票买下来,然后赚所有上市公司赚的钱,如果你觉得合适,那这个大盘就不贵,不然就贵了。我买卖股票不是基于大盘的,所以和他是否高点无关。

不研究周期的问题,只管公司便宜不便宜。其他的(大盘、牛熊)都是是否让公司便宜不便宜的外部条件。

跟踪每天的新闻没有帮助。如果你投资了一家企业后还会为每天的新闻改变你对企业的看法,那大概就说明你对这家企业其实不了解。当然,traders是需要根据每天的新闻去做事情的,基本上,那样做应该会很累而且不太赚钱。另外,关心和跟踪是有点不太一样的。关心是一个享受的过程。

不看图、不看线、不看盘。从来没用k线图决定过投资。看图看线实际上是有50%的准确率的,唯一的问题是人们事先无法肯定哪次是对的。看图看线实际上就是看目前别人对股票的看法。所谓的价值投资者的心中是无图无线的。看图看线的人只能通过写书、教人怎么看图看线赚钱

做波段是典型的投机。投资的眼睛是看着投资标的,投机的眼睛是看着别人的。抄底就是投机的概念。价值投资者不应该寻求抄底。抄底是在看别人,而价值投资者只管在足够便宜的时候出手(不管别人怎么看)。

一般短线赚钱了的意思和去赌场赚了钱的意思一样,人们喜欢把自己赢的那把告诉别人,而不是整个故事。他大概是为了显示自己短线也很厉害吧,看起来有点滑稽。

博弈是投机的概念。我也很喜欢打德州扑克,但不觉得这个游戏和投资的关系很大。投资的时候我是可以完全忽略别人的,但打牌的时候却必须时刻关注别人的反应,所以觉得打牌确实像博弈。

投机是博弈,非常需要水平,比投资难学多了,但投机刺激,好玩,所以大多数人还是喜欢投机。需要胆量的是投机,投资不需要勇气。当你需要勇气时你就危险了。投资不需要任何勇气。投资做的是“两块钱的东西,一块钱卖给你”的生意,这不需要任何勇气,只需要你确信它是值两块钱的

对冲(量化)这种工夫花得越多赚得越少。对冲的好处是该赚时不多赚,该赔时不少赔。量化投资就像赌场里的看图看线,有时候真准啊,就是没办法事先知道到底哪次会是准的

统计上来看,买期权的大概率是赔的。老巴的“衍生品投机”实际上就是卖了个指数的长期的put,还不用交押金的。我认为那是投资,相对于卖保险。买put的人才是投机,也可以说是买保险。

其实option是个很好的工具,因为这个市场上有太多的源源不断的投机的钱,卖option大概可以算最好的赚投机或对冲的钱的好办法卖put无非就是让你更便宜买你原来想买的股票的办法而已。卖put的前提和买股票是一样的,你一定要很了解你的投资标的(和卖保险一样)。卖put的最大坏处是可能会失去大涨所带来的利润。在股票价钱很低、恐慌、严重低估、上涨空间大时,最好不要卖put。

卖call最好是在所谓股价差不多时,既不怕股票大跌,又不舍得在眼前价钱全部卖掉。

不能用杠杆。

任何时候,只要你还想着要空一把谁,那就表示你还是个投机分子(以为自己比市场聪明)。做空不是价值投资,因为你经常需要面对市场的疯狂,最糟糕的是,你不知道市场到底有多疯狂,所以做空会睡不好觉的。总而言之,价值投资就是那种能睡好觉的投资。

融资风险非常大,因为你从事的是很长期的事业,但是一融资就变成短期的投机了。

投资时最常见的状态就是有钱没目标和有目标时没钱了。

我其实从来没空仓过,多数情况下都是接近满仓的,所以见到好股票就必须从别的地方倒腾现金过来。所以说,当我见到便宜东西还能有钱买,有时确实是运气好。

空仓是件非常难的事。巴菲特的经验是当有钱没东西买的时候就很容易犯错误。空仓总比犯错好。

投资里最难的就是没有具有“充分条件”的投资,只能从概率的角度考虑。越了解的公司,决策的把握越大,但从来没有100%的赢面。巴菲特说,他的投资一般是在他认为有95%的把握时才出手。

钱少尤其要focus。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好价格的好股票,不集中是不明白的表现。绝对的集中。

小额投资者应该去找些看得懂的中小市值公司,比较有机会回报高些。跟着大盘股很难有大收获的。

对大多数投资人而言,在指数便宜的时候投资指数是最好的办法

投指数就是投国家。对多数没太多时间分析公司的人来说,也许股市暴跌的时候买合适的指数是个挺好的办法,比较安全,能睡好觉。

我自己不投指数基金,觉得那个太无趣。不过,不太懂投资的人最好别碰股票市场,非投不可的时候,指数基金是个很好的选择,还有一个更好的选择就是买老巴的股票

3.Stop doing list(不为清单)

没人可以保证自己只做对的事情,所以需要建立stop doing list。

经营企业和投资一样,少犯错很重要。少犯错通过坚持做对的事情来实现——发现是错的事情就马上停止,不管多大的代价都会是最小的代价。

1)不做空

2)不用杠杆

3)不懂不做

4)不走捷径(fast is slow快即是慢) 价值投资是所谓投资的唯一一条路

5)不盲目扩大自己的能力圈

6)不频繁决策(less is more少即是多) 一年出手一次就算很多了, 一辈子做20个投资决策就够了

7)不做短期的投机 变现容易,进出方便,是绝大多数人投资亏损的首因

8)对有负债的公司不太愿意重仓 经营中借钱和买股票用margin没本质区别,常用多半会倒在上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投资与投机的思辩
段永平:我所理解的价值投资 我永远只有一种投资模式_投资就是钝感力者的修禅
[转载]重要的投资思想
复习一下
做投资要有四块石头
价值投资的基石之一:买股票就是买公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