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线老师分享:学霸未必是天才,天赋不是关键,这五个习惯更重要

一次和朋友聊天,朋友谈到了自己的孩子,他说“明明一样的班级,一样的老师,我还给孩子额外报了很多的辅导班,花钱比谁都多,可我儿子的数学成绩就是不上不下的,脑子瓷笨瓷笨的,真不是读书的料!”

类似的话我听过很多,这样说的家长,多数都认为学习的好坏是天赋决定的,个人努力不会有太大的改变。这个观点是否正确呢?带着这个疑问,我请教了几个老师,他们表达的观点惊人的相似,基本都认为学习的好坏跟天赋没有太直接的关系,而是孩子养成的学习习惯,这里总结了一下,供大家参考。

学习天赋

一、尊重老师

在这些老师的描述里,他们任教的科目里,成绩差的那些孩子,一般都比较抵触老师,也经常和老师对着干,而成绩好的那些孩子,即便不能说喜欢老师,但起码会很尊重老师,能够听从老师的建议,在有问题的时候,也愿意认真的向老师请教

事实上,在教育学中,这是非常有名的一种“情感效应”,古人也说“亲其师,方能信其道”,但想让孩子尊重老师,喜欢上老师,仅凭老师一人的努力是不够的,是离不开家长的配合的。比如很多家长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对老师的不以为然,甚至会责骂老师,那孩子自然也会变得讨厌老师,一旦厌恶老师的情绪产生,自然也不可能认真听课,学习自然也很难上去。

二、积极思考

这也是这些老师重点描述的成绩好的孩子的一个特点,遇到难题,他们更愿意积极主动的去分析思考,而不是直接放弃等待老师的灌输,所以在老师讲解的时候,一点就透。相比之下,哪些成绩差的孩子,遇到难题不愿意思考,而是等着老师讲解。可老师讲的无论有多仔细,他们只是在机械的背诵答案,没有一点自己的想法。

培养孩子积极思考的习惯和态度,家长日常的做法很重要,比如当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不要直接给孩子答案,而是用提问引导的方式去启发孩子思考,用更简单的提问,帮助孩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给予孩子肯定和赞扬,让孩子更积极的去思考。

三、阅读习惯

这同样是老师们强调的一个习惯,成绩好的孩子,除了课堂的书籍,还会根据兴趣阅读很多书籍,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对世界的认知,因此眼界上更为开阔,遇到问题时候,思考力也更强、更灵活。

在培养孩子阅读习惯上,关键不在老师,而是家长,因为老师在学校不管怎么强调阅读的重要性,当孩子回家后,看到爸爸妈妈在玩手机、看电视,自然也会想着去看电视玩手机。相反,如果爸爸妈妈平常喜欢读书,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孩子也会喜欢阅读。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孩子读什么书,家长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而是尊重孩子,引导孩子找到自己的兴趣,并选择合适书籍去阅读

四、时间管理习惯

这个也是老师提出的一个要点,成绩好的孩子做事更有条理,对自己的时间安排的也会更为合理,而成绩差的那些孩子在时间管理上,则会非常乱,经常是一团糟,经常是做着A事一半的时候,突然想起B事还没搞,又返回去做B,又想起了C事......于是一事无成。

培养孩子时间管理的习惯,建议从做计划开始,让孩子把自己每天或者一段时间要做的事情梳理一下,进行分类,比如每天必做的(比如刷牙洗脸)、必须完成的(比如作业)、紧急需要的(明天考试要用的文具)、娱乐行为等等,然后按照这些分类,合理的分配自己的时间,并及时完成,这个时候家长的监督引导就会很重要了。

需要注意的是,孩子的计划,不管是长期或者短期的,都不可能一次做完美,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制定出一个粗糙的计划后,在执行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计划。

五、预习、复习、总结

学习成绩好的孩子,有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定期总结的习惯,他们能对自己学过的知识,及时进行查漏补缺,找到不足并进行改正。这类习惯,家长可以配合老师,一起引导孩子养成习惯,让孩子在课堂上带着目的去听课,同时经常梳理自己的知识体系,总结自己的不足,最终提升学习成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期末考得非常好,高兴之余自查这4个方面,避免伪学霸争做真学霸
学习专注力,是决定孩子成绩的关键,老师告诉你做到有方法
数学没有天赋就学不好?养成3种习惯,数学也可以很简单!
从教40年:我说话难听,这9类孩子再怎么学,成绩照样垫底
哈佛大学研究:中了这3个好习惯,说明孩子长大了肯定优秀!
三年级数学老师家长会发言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