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别让游戏毁了咱农村孩子,“精神鸦片”是时候该说再见了

首先说一下,不是只咱农村孩子玩游戏,城市的孩子不玩游戏,这里没有地域黑的意思。城市的孩子也一样会玩游戏,只是城市的孩子大部分都生活在大人身边,大人能够及时的发现和制止,咱们农村的孩子有很多因为父母外出务工自己要在老家上学,成为了不在父母身边的留守儿童。

在远方务工的父母为了和孩子保持联系,会留给孩子一部手机,而这部手机却成了毁掉孩子的“精神鸦片”的工具,因为有了这部手机,也就有了大部分孩子轻而易举接触到游戏的机会。这样对于自控力比较差的孩子来说玩游戏也就成了比任何事情都上心的事情。

这次受新冠病毒疫情的影响,国家及时采取了停课不停学的非常及时正确的决定,但问题来了,不停学所采取的网络教学,让家长们必须要给孩子听课的工具--电脑或手机,而对于农村的家长来说,有很多是没有电脑的,还有就是电脑出故障的概率比较大,出现了问题在农村也很难能找到会修的,所以手机也就成为了网络听课的首选。有很多农村的家长还是有很多事情要做的,春耕生产开始了,要忙地里的事情,当地的一些工厂开工了,要出去找一些工作挣钱补贴家用。所以这个阶段也是小孩最容易玩游戏的阶段。

小农庄是从来不玩游戏的,所以对游戏的危害到底有多大,游戏对人的精神到底是怎样的控制方法,游戏对玩家自身到底有什么样的帮助等等一些相关的问题,以前只是仅仅停留在一些媒体的报道上,没有多少亲身的感受。

就在大年初四那天,因为我要购料外出,将一部手机留给孩子,保持联络,同时给她安排上网课,结果这孩子玩起了和平精英这款游戏,一天时间竟然充值和平精英点券2800多元。我的天哪,一个才12岁的孩子,是怎么注册上的游戏平台的,又是怎么参与到这款游戏之中的,因为自己从未接触过游戏的缘故,所以对这方面的政策和法规也是一无所知。那么16岁以下的孩子是否能注册类似的游戏平台成为其注册用户呢?又是否可以在一天时间充值这些钱呢?

上网查阅了大量的数据和相关的信息,发现网上这类事件铺天盖地,原来不只我家孩子一个这样啊。查到的最新的相关规定是2019年10月25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的《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从六个方面规定了防止未成年沉迷网游的事项。

一、实行网络游戏用户账号实名注册制度。所有网络游戏用户均须使用有效身份信息方可进行游戏账号注册。自本通知施行之日起,网络游戏企业应建立并实施用户实名注册系统,不得以任何形式为未实名注册的新增用户提供游戏服务。自本通知施行之日起2个月内,网络游戏企业须要求已有用户全部完成实名注册,对未完成实名注册的用户停止提供游戏服务。对用户提供的实名注册信息,网络游戏企业必须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妥善保存、保护,不得用作其他用途。

网络游戏企业可以对其游戏服务设置不超过1小时的游客体验模式。在游客体验模式下,用户无须实名注册,不能充值和付费消费。对使用同一硬件设备的用户,网络游戏企业在15天内不得重复提供游客体验模式。

二、严格控制未成年人使用网络游戏时段、时长。每日22时至次日8时,网络游戏企业不得以任何形式为未成年人提供游戏服务。网络游戏企业向未成年人提供游戏服务的时长,法定节假日每日累计不得超过3小时,其他时间每日累计不得超过1.5小时。

三、规范向未成年人提供付费服务。网络游戏企业须采取有效措施,限制未成年人使用与其民事行为能力不符的付费服务。网络游戏企业不得为未满8周岁的用户提供游戏付费服务。同一网络游戏企业所提供的游戏付费服务,8周岁以上未满16周岁的用户,单次充值金额不得超过50元人民币,每月充值金额累计不得超过200元人民币;16周岁以上未满18周岁的用户,单次充值金额不得超过100元人民币,每月充值金额累计不得超过400元人民币。

四、切实加强行业监管。本通知前述各项要求,均为网络游戏上网出版运营的必要条件。各地出版管理部门要切实履行属地监管职责,严格按照本通知要求做好属地网络游戏企业及其网络游戏服务的监督管理工作。对未落实本通知要求的网络游戏企业,各地出版管理部门应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依法依规予以处理,直至吊销相关许可。各地出版管理部门协调有关执法机构做好监管执法工作。

五、探索实施适龄提示制度。网络游戏企业应从游戏内容和功能的心理接受程度、对抗激烈程度、可能引起认知混淆程度、可能导致危险模仿程度、付费消费程度等多维度综合衡量,探索对上网出版运营的网络游戏作出适合不同年龄段用户的提示,并在用户下载、注册、登录页面等位置显著标明。有关行业组织要探索实施适龄提示具体标准规范,督促网络游戏企业落实适龄提示制度。网络游戏企业应注意分析未成年人沉迷的成因,并及时对造成沉迷的游戏内容、功能或者规则进行修改。

六、积极引导家长、学校等社会各界力量履行未成年人监护守护责任,加强对未成年人健康合理使用网络游戏的教导,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网络游戏消费观念和行为习惯。

七、本通知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8周岁的公民,所称网络游戏企业含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平台。 [1]

以上部分是3月3日写的,本来写到这儿,认为对孩子严加教育一番会不再玩的,谁知,这才是恶梦的刚刚开始,就在4月份,短短的二十多天时间里,孩子偷偷的记住了我的微信支付密码,往听网课的手机里先后转账8000元,全部充值了和平精英游戏。

试问一下:

腾讯公司小孩网游注册实行实名认证了吗?

腾讯公司遵守未成年使用网游的时段、时长了吗?

腾讯公司规范向未成年提供付费服务了吗?

各地监管部门加强对腾讯公司的监督管控了吗?

探索实施适龄提示制度要探索到什么时候,猴年马月吗?

家长难道非要把自己的孩子关起来,揍死才可以吗?很多大人都控制不住的网游,让孩子怎么去控制呢?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最大的希望是什么?

读过梁启超先生《少年中国说》的朋友,可能谁也不会忘记这样一段话: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多少个孩子毁在了网游上,多少个父母失去了希望,不能让游戏毁了一代人,一代靠游戏成长起来的孩子们,如何能够撑得起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一些富可敌国的靠网游发家的企业大佬们难道真的开发不出人脸识别的的登录系统吗?

显然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件小事情,但为什么不去做?原因只有一个,赚钱、赚取黑心钱、赚取毁灭下一代的黑心钱、赚取毁灭民族和国之根基的黑心钱。

游戏对于不涉事的孩子来说,意味着什么?对一个家庭来说意味着什么?对一个民族来说意识着什么?对一个国家的未来来说意味着什么?

我想我们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到了应该好好反思这个问题的时候了,是该到了让游戏这种“精神鸦片”说再见的时候了。

如果您的孩子也有同样的经历,希望参与评论,发出您的声音吧!

说明:文中(1)引自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时代的鸦片”——手游
防止青少年沉迷网游 不能只堵不疏
男童花4万余元买“游戏装备”,智能手机公司拒绝退款
小学生玩儿网游让腾讯操碎心,刚推出的“成长守护平台”会是第二个“防沉迷系统”?
未成年人保护的过去、现状与未来丨触乐
“6月1日起, 所有网游关停? ”这个消息是真是假? 官网做出回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