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六大茶类分别用什么茶具冲泡?玻璃杯、盖碗、紫砂壶,如何搭配?
userphoto

2022.05.07 福建省

关注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上大学那儿,除了正常完成学业,就是东奔西跑了。

被母上大人戏称“放假不着家的野鸭子”。

某一次,我和李麻花结伴去了一个江南小镇。

烟雨濛濛,丝丝绕绕,满眼的青绿色。

阿朱一句“先去你的塞外,再回我的江南”,想必说的就是金庸先生心中的江南。

当夜幕降临时,我们找了一家很有意境的清吧,坐在露台上,看着那些旧街,青石板路凹凸不平;那些旧房子,墙粉剥落,透着阴阴的潮湿味道……

这份温柔静美,只不过一切都在那壶绿茶端上来的时候,氛围被戛然而止地打破了。

汤水苦涩,味同嚼蜡,小茶杯上还泛着岁月留下来的茶渍色。

顿时,好心情没了大半。

后来学聪明了,出门旅行,要带着茶具一起。

无论在哪里,一泡好茶都是不变的享受,所以如果情况允许的话,出门随身携带一套茶具更是必不可少的。

而前几天,恰好茶友向我们咨询:泡六大茶类,要选择不同的茶具吗?

那么,本篇文章就来跟大家说一说,关于泡茶的器具,究竟什么才是最好的选择。

《2》

玻璃杯,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器具。

玻璃杯泡法盛行于江浙地区,由于人们最初在品饮名优绿茶时,发现其更方便观察茶叶在汤水中优美的形态和色泽,更能呈现出“清汤绿叶”的美好状态。

久而久之,玻璃杯泡绿茶,成为了一种固定搭配。

与此同时,这也是最简单、最适合普罗大众的泡茶法。

只需要准备一个品质过关的玻璃杯,备好适量的绿茶,注入沸水即可。

关于投茶量,按照老茶客的说法:大多数情况下,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这三个指头,捏起一撮,就差不多了。

因为用玻璃杯泡茶时,无法做到茶水分离,若投茶太多,难免会苦涩。

但具体的,还得要看个人的口味,适当进行增减,以便控制茶汤的浓淡。

不过,在此基础上,还有人提出了不同的绿茶,要用不同的投茶方法。

大致上来说,可以分为上投法、中投法和下投法

据说,泡外形紧结的名优绿茶,推荐用上投法;泡条形松展的绿茶,则适用“中投法”;而普通绿茶就用“下投法”。

至于味道到底会不会有差别,各位茶友可以自己测试一下,对比结果。

也由此看出,爱茶、惜茶的人,终归是讲究的。

即使是玻璃杯这样一个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茶具,也能根据不同的茶来改变泡法,尽量做到完美。

对于村姑陈而言,因为极少喝绿茶,平时用玻璃杯是偶尔想要省时省事,才会用到的。

独自喝茶时,为了不浪费,就从柜子里拿一只玻璃杯出来。

如果选白茶泡,200-300毫升左右的容量,投1-1.5克干茶,再倒入沸水,就大功告成了。

虽然层次感少了,但胜在方便。

有些时候,省事和风味不能兼得,有得必有失,有舍才有得。

《3》

更多时候,还是喜欢用盖碗泡茶。

用功夫茶的冲泡方式,从烫壶温杯开始,细细地让沸水冲洗干净喝茶要用的所有茶具。

再用克秤,称量好适当的干茶,放入盖碗里。

接着把刚刚沸腾的水,以打圈的方式,环壁注入盖碗里,让每一片茶叶都沾到沸水,均匀释放内质。

最后,倒出茶汤,并且彻底沥干后,分汤品茶。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部分茶叶,包括白茶、岩茶、红茶、黑茶等。

而盖碗这种器具,亦被大众称为“万能茶具”。

尤其是白瓷盖碗,作为一个爱茶之人,它是茶桌上必不可少的存在。

熟悉我们的老朋友都知道,不管是文章还是视频,其中出镜率最高的,当属白瓷盖碗。

上面只有简单的“小陈茶事”四个字,没有多余的图案,素白一片。

外形矮矮的,胖胖的,不算好看,但仍然令许多人爱不释手。

如果实在要跟那些青花的、柴烧的、手绘的盖碗比,不管是从价格还是外观,白瓷盖碗都会败下阵来,甚至还有些相形见绌,略显寒酸。

可是,这么多年以来,它已经陪伴我们度过了许多个日日夜夜。

不管是泡白茶,还是泡岩茶、红茶,都离不开它。

尤其是到了新茶上市之前,试茶的阶段,最多的时候,一天要用到十几个白瓷盖碗。

宽阔的碗口,大大的肚子,可以容纳下各种条形的茶叶。

因此,只要有了一只盖碗,就能游走在各类茶叶之间。

并且,用盖碗泡茶,能清晰地感受盖香、水香、汤水里的层次感,每一冲茶汤里的风味变化,都能一一捕捉。

另外,还有茶友好奇:盖碗泡茶需要“一器侍一茶”吗?

其实不用。

白瓷盖碗的最大好处,就是不吸香也不吸味,能尽力呈现出茶汤的原汁原味。

泡茶结束后,用清水一冲一洗,又恢复如新了。

所以,一只称手的白瓷盖碗,日常可以泡白茶、泡岩茶、泡红茶,什么茶都可以。

只要控制好茶水比例,再注意出汤时间,便能泡出一杯浓淡适宜的茶汤。

《4》

最后,很多茶友对紫砂壶都抱有很大期待。

不过,与其说紫砂壶是一种茶具,倒不如说是一种工艺品。

从观赏和收藏的角度来说,的确是价值非凡。

但要扯上泡茶的话,那就有点不尽如人意了。

因为紫砂壶拥有特殊的双重气孔结构,没办法像白瓷盖碗那样做到不吸香不吸味,反而会大量吸附茶香、茶味。

故而,用紫砂壶泡出来的茶汤,很难还原一泡茶的本味。

走过了那么多的茶山,村姑陈发现,我们福建的茶农家里,基本见不到有人用紫砂壶泡茶。

大多是作为摆设放在柜子上,真正上场泡茶的,还是白瓷盖碗。

而过去,也曾经以为,盖碗只有我们福建人和广东人民喜欢用,只有泡功夫茶的时候才会用到。

可是,亲自去了云南一趟才发现,人家当地的茶农也是会用盖碗的。

并且不得不说,用起来非常熟练,行云流水。

看来,也不是每个人都喜欢用紫砂壶来泡普洱茶的。

比如生普,工艺和绿茶十分相似,用紫砂壶一泡,花香就被吸走了大半。

而熟普呢,被紫砂壶一吸,确实可以把部分茶叶中的杂味给去除掉,过滤掉,呈现出一个中正平和的风味。

可见,适合紫砂壶的茶类,非常少,只是个别。

而其它的茶类,例如白茶、岩茶、小种红茶,还是慎用紫砂壶吧。

《5》

茶具的本质,是泡茶、品茶的工具。

归根结底,要为茶服务,最好能把它的特点无限放大。

每一种茶的特性不同,自然也存在最适合冲泡的茶具,“因茶选器”不无道理。

此外,每个人的喜好不同,在茶具的选择上也有差异。

毕竟,符合泡茶人和饮茶人审美情趣的茶器,更能带来愉悦的喝茶感受。

从心理学上来说,心理暗示能让茶汤变得更好喝一些。

所以,茶具首先考虑的是实用性,其次考虑的是美观性。

不破坏品茶氛围,营造良好的喝茶环境,能让大家更享受其中。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美丽的月见草
休闲摄影:美丽的花毛茛
喜鹊登枝(摄影音画)
摄影:盛开的茶梅爱煞人(2)
摄影:芳香四溢的唤春仙子-----腊梅---(1)
摄影:木瓜海棠三月放歌(3)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