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玻璃罐、紫砂罐、马口铁罐,哪个更适合存白茶?存茶技巧免费学了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朋友家曾养了一只虎皮鹦鹉。

偶尔会带着鸟食去看它,逗逗鸟,喝喝茶,消磨一下午。

去年因为事忙,隔了一段时间没和这位朋友联系,再去时,它已经不再了。

只有一个敞着门的空笼子,孤零零地挂在阳台上。

问朋友,朋友也很郁闷。

原来这只鹦鹉平日里只吃小米,他琢磨着太单调了,给它换成了玉米碎。

在他的想法里,细碎的粗粮应该都差不多,换换口味也无妨,一连喂了几天。

没几日,小鸟趁着开笼的时候飞走了。

食盆里的玉米碎满满当当,一口没动。

它并不吃玉米。

并非都是粗粮,都是碎颗粒,就一样。

有时人便是如此,一门心思为对方好,却很少去想过对方需要的是什么。

有茶友问,存白茶,用透明玻璃罐好,还是紫砂罐好?

这大概就相当于问那只鹦鹉,吃玉米还是高粱?

其实人家两样都不吃。

玻璃罐和紫砂罐,都很美,都很好,可是不适合拿来存白茶。

《2》

紫砂罐吸香吸味,透气性强,不建议用来存白茶。

紫砂,是一种特殊的泥料。

它在烧制后,会形成具有双透气性的小孔。

什么叫双透气性呢?

就是里面的空气可以出来,外面的空气可以进去。

就像是一扇扇打开的大门,或是推开的窗户。

白茶在紫砂罐中 ,就像住进了四面漏风、门窗大敞的房子一样,每日都要被通过双气孔进入水汽骚扰。

日积月累,滴水也能石穿,何况只是茶叶?

而且香气也好,滋味也好,都是可挥发的、可溢散的。

在紫砂罐中,罐体内的空气也可以通过气孔流通到外面的。

本来可以被铝袋、塑料袋锁在身边的那部分茶香茶味,也随着外溢的空气一起逃跑出去了。

另外,紫砂产生的小气孔不仅仅透气性好,吸附性也非常强。

它们就像一个个吸盘一样,将路过它们身边的香味都抓住,锁定在身体中,为罐子增香增味。

要知道,茶叶中的香气滋味不是无限的,它是白茶,又不是永动机。

罐子吸走了一部分,叶片中的香气滋味自然就少了一部分。

时间久了,茶香茶味自然也就越来越淡。

一边要忍受湿气的不断侵入,一边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香气滋味一天天地离自己而去,紫砂罐里的白茶,就像四面楚歌的西楚霸王,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3》

玻璃罐存白茶,小心跑气又受潮。

有茶友说:紫砂罐不行,用玻璃罐可以了吧?表面光滑,没有气孔,颜值还特别高,平时放在架子上当个摆件也很好看。

想法很美好,现实很残酷。

要知道,玻璃罐子大部分是透明的。

白茶装在其中,光线就能毫无阻隔地长驱直入,如入无人之境。

就算是彩色的、深色的玻璃,它一样透光,区别只是少一些,弱一些罢了,但还是无法做到百分百避光。

而阳光对白茶来说,是除了潮气以外的第二大杀手。

茶叶中的香气物质、滋味物质,是极为惧怕光照的。

太阳光和紫外线都会使芽叶中的营养物质加剧损耗,丧失其中的一些风味。

天长日久,茶香茶味变淡,喝起来的感觉也与正常存放的茶相差甚远。

另外,阳光是热的。

把放大镜放在阳光下,只要汇聚成一点,就可以把纸点燃。

夏天最晒的时候,南方地区有时可以直接在马路上煎鸡蛋。

玻璃罐无法隔绝光线,自然也无法隔绝随之而来的高温。

尤其在天气炎热时,阳光的直射会让玻璃罐中的温度逐渐升高。

此时,茶叶内部物质的运动速度和反应速度会变得极为迅速,大大加快了茶叶氧化的速度。

时间长了,白茶极易发酵过度,发生一些不良反应,甚至可能产生一些不好的物质,生出酸味、异味。

《4》

茶罐存茶,密封性不够。

无论是紫砂罐,还是玻璃罐,用任何材质的茶罐存茶,本来就有极大的风险。

它的造型决定了它的密封效果难以达到白茶存放的要求。

罐子,分盖子和罐身两个部分,两者是独立存在的,不是一体的。

茶罐的封闭方式,就是把盖子盖在罐口上面。

看着是完全闭合了,其实在盖与口之间,还存在大量细微的、肉眼看不到的缝隙。

罐口越大,接触面越大,细缝也越多。

而为了存取方便,大部分存茶罐的口径都做得极大,成人的手可以轻松伸进去。

这些罐子的储存效果,可想而知。

还有一些手工制作的茶罐,连接处的尺寸差个1mm,2mm,都是非常正常的。

这1mm,2mm就是水汽和空气的通道。

水分子和光线无时无刻不在通过这些缝隙和通道,向罐子内部渗入。

而白茶,是极度喜干、厌湿的一种茶。

储存白茶的重要原则之一,就是防潮防水。

一旦被这些水分渗透进叶片内部,与营养物质结合,就可能导致氧化过度,发酸变味。

有茶友可能会说,空气里的水汽能有多少?怕什么?

单看量是不多,但它是一天24小时,一小时60分钟,分分秒秒在影响啊。

要知道量变,累积到一定程度是会引起质变的。

放在罐子里时间越长,积累的湿气也就越大,当达到一定程度时,茶叶受潮也在所难免。

《5》

白茶的储存,其实很简单。

无论散茶还是饼茶,无论白毫银针、白牡丹还是寿眉。

储存都谨记三个原则,离墙离地,避光密封,不频繁开箱。

长期储存,茶叶需要一个能强力阻挡住阳光、水汽、异味的家。

铝箔袋+塑料袋+厚瓦楞纸箱,是个极佳的选择。

铝箔袋和食品级的塑料袋,袋口扎紧,就能杜绝大部分的光线和外部空气。

瓦楞纸箱为已经装进袋子密封好的茶再套上了一层严密的盔甲,防撞防摔的同时,防护进一步升级。

这样的保护才是有效的、可靠的。

也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内质才能得到良好的转化,陈化才能不被外界打扰,安静自如地进行。

短期存茶,对密封性的要求比长期要宽松一些,但存取要方便。

市面上专门存茶的密封袋,或是小容量的马口铁罐,避光密封,拿取简单,都很适合。

但要注意,短时间存茶,每次的量最好不要太多,能在1-3个月内喝完是比较理想的状态。

毕竟无论是存茶袋还是铁罐,它们的密封性还是不如三层包装法,时间太长了,茶叶还是难免会跑气跑味。

《6》

为对方好,先得知道对方需要什么。

明明养的是多肉,偏偏一天浇三遍水。

昂贵的真丝衣料,却时不时放到太阳下暴晒。

虽然都是出于爱护之心,可方法若是不妥当,有时候反而可能伤害到对方。

茶友想给白茶找个妥当的家,一样是出于对茶的爱。

但美观和安全之间,还是建议首选安全。

一个干燥、通风、无异味的存放环境,胜过漂亮却漏风漏气的存茶罐太多,太多。

就像家,它可以不大,可以不华丽,但一定要温暖、舒适,适合自己。

这样白茶才可能在身边一直陪伴着你,直到被开箱取出的那一天。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紫砂罐、玻璃罐、陶罐,经典的毁茶三人组,日常存茶请远离它们
存白茶,买椟还珠式的错误不可犯,以免枉负好茶!
茶艺学习笔记
茶仓物语:为茶找一个家
投茶比
用什么茶罐,直接反映了你懂不懂茶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