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自媒体时代,内容和茶叶,利他还是利己?

《1》

今天来说一些跟茶无关的话。

比如,自媒体的内容。

自从自媒体兴起以来,茶叶的自媒体,如雨后春笋一般,成长甚欢。

先是“两三点雨山前”,零星小雨般的生长。

这个过程大概有两到三年。

村姑陈就是这时候进来的。

等到小陈茶事成为了头部大号之后,一夜之间,祖国茶圈一片红,大家都开始进来写自媒体了。

嗯,大家想的是,村姑陈的生活状态多好啊,喝喝茶,拍拍照,写写稿,就能赚到每天吃鱼丸的钱。

于是,你每走进一家茶叶店,都会发现,他们大多都有写茶知识的自媒体账号。

这种情况持续了有一年左右。

到现在,这些最繁华时期进来的自媒体账号,部分已经消失于人海。

另一部分,在勉力维持,左支右绌,若不是硬撑着一口气,几乎就要放弃了。

嗯,这就是传统行业里,统称的洗牌。

洗过牌之后,留下来的,不是强大的,就是骨头硬的。

在洗牌之后,新注册账号的,那就完全是在任性了——大局已定,胜负已分,此时进入,捞不到什么好去。

还不如去别的行业折腾。那些更小众的,更弱小的,更容易写出名堂的行业,比如建盏,比如家具。

《2》

自媒体,是媒体。

是媒体,就要发声。要有独特的观点,独到的见解,独有的主张。

然而,纵观大多数茶行业的自媒体,能完全自主发声的很少。

大多数,还是人云亦云,从大号里抄得一些观点,修一修,变成自己的文字。居然也算是原创。

或者,借鉴大号的观点,自己润色,写一篇。

甚至,直接复制,从图片到文字,拷贝+粘贴,肆无忌惮搬走。

这就导致了自媒体账号虽然多,但有质量的没几个。读者们逛了一圈,还是只能看那为数不多的几个号。

其实,没有想法,没有感想,就冒冒然来开自媒体账号,是极不明智的——抄来的观点,必然是读者早就在大号里看到过的观点,拾人牙慧,毫无创见,有什么意思呢?

利用一个吸引眼球的标题,把读者吸引进来,看的却是老早在别人家看到过的旧观点,读者弃而离开,是迟早的事。

为了一点流量,牺牲自己的品德和名声,长远来看,真是一桩不划算的买卖。

有这复制粘贴的时间,有这抄与模的精力,不如去想想,哪里才是适合自己能力值的沃土,哪里才是更适合自己发展的新世界。

到那里掘土,才能实现自身价值的更大化。

否则,一直当跟班,是永远无法出人头地的。

埋没在大号的光芒里,做一只隐形的飞虫罢了。

《3》

自媒体,有自己的观点。

这个观点,有可能是某篇文章里的一个创作角度,也有可能,是某篇文章里推荐的一款茶叶。

无论是哪种观点,村姑陈都坚定地认为,必须是正能量的,代表着正确价值取向的观点。

讴歌伟光正,远离假丑恶。

这是一个基线,是人类的道德底线,也是写作者的价值底线。

每个茶叶自媒体人心目中,都应该有这样一条线。

而不应该,在利润趋使之下,让这条线,变得模糊不清,变得暧昧难明。

比如,在对待作旧假白茶这件事情上,一些自媒体人的价值观,就模糊得可怕。

一方面,在宣传自己如何专业,如何懂得鉴赏老白茶。

另一方面,却堂而皇之地出售作旧老白茶。

七年的,十五年的,九十年代的.....

看着这些年份,村姑陈真心是喉咙发毛,浑身掉鸡皮疙瘩。

一把笋干,挂在厨房二十年,肯定要扔掉。

同理,一包茶叶放家里随随便便一个角落,柜子,书房,放了二十年,没有抽湿机,没有三层包装,没有密封,怎么能喝呢?

然而,居然看到有大量的茶友,在抢购这些“老白茶”,拼着网速和手速,拼着自己的老花镜清晰度,去抢那些根本就抢不到的优惠券,打折券,返现券。

贪这些眼看起来是“便宜”的便宜。

那一刻,真是浮起了鲁迅先生的那种心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可惜,这些装睡的人,永远是唤不醒的。

村姑陈只能友情提醒,买到这些“老白茶”的茶友,请一同买好肠胃药。

你会需要它们。

《4》

始终觉得,价格战,是最不可取的一种战术。

就像我们闽南人盖楼,左边的邻居盖了3层,右边的邻居就要盖4层,中间的一看,两边都比我高了,不行,我明年就翻新,盖5层。

在这种“爱拼才会赢”的思潮激励之下,闽南一度成为了全福建最富有的区域。

然而,任何事物,比高可以,比低不行。

比高可以让事物进步。

比低,可就是在倒退了。

售价低了,就意味着成本的压缩,就意味着货品品质的低廉,就意味着,行业生产和加工的技术,不会精进,也就不会,有人花心思,去研究更好的,更先进的设备与发展方向。

举个例子。

原来售价五百块的茶叶,经过同行的间的价格战,最终降到了两百块。消费者很高兴,村姑陈却一点都不开心。

原来花五百块钱,可以享受到百分之百的优质好茶。现在变成两百块了,还可以享受到百分之百的品质吗?

商家不可能亏本赚吆喝,各种成本叠加到一起之后,两百块钱能买到的,可能就只有原来百分之十的品质。

有人要瞪眼:为什么不是等比例递减?按数字计算规则,五百是百分之百,那两百就应该是百分之四十。

错!

有一些成本,是不可能等比例压缩的。比如包装成本,运输成本。

假设,请一个阿姨挑一天的茶,是一百多块。工钱是按天结算的。挑十斤的茶,和挑五斤的茶,工资是一样的。

茶厂的电费,场地,工人,管理成本,这些,都是恒定的。五百斤和两千斤,并没有什么差别。

还有茶青的价格。同一天,同一个产区,同一个等级的茶青,它的销售价格,是差不多的。顶多一到两块钱的区别。

在这些不能等比例压缩的成本扣除之后,余下的,才是利润。

于是,为了让利润变大,只能,让茶叶的成本,缩小,再缩小。

所以,你花两百块钱,买到的,是原来五百块钱买到的品质的10%!

明面上看起来,两百块钱一斤茶,是便宜了,赚到了,捡大漏了。而实际上,是亏大了!

古人说,贪小便宜吃大亏,便是这个意思。

《5》

最近有一个APP,我听说过,却没有用过。因为不想用。

为什么?

因为它主打一个概念——便宜。

并非村姑陈土豪,我也是穷人。但是,我不想把我的人生目标,定位为“省钱”。

一个人的时间花在什么地方,是看得出来的。

花在省钱上,那眼睛里就只能看得到省钱的事,省钱的套路与方法。

花在赚钱上,那就会一直去寻找赚钱的门道,最终赚到更多的钱。

图省钱的人,最终肯定会省下很多钱。

而着眼于赚钱的人,最终,却会赚到比省下来的更多更多的钱。

这是自然规律。

我们的社会要进步,GDP要增加,大家的生活条件要改善,需要的是什么?需要的是每个人坐在家里,或者走上街去,去寻找省钱的门道和途径吗?

当然不是!

那样只会让社会倒退。就像张勋复辟。

我们的经济要提升,需要的是,大家都在努力赚钱,在各行各业,创造更多的财富,然后购买自己想要的产品,这样才会形成良好的流通。

但是,这个APP的出现,把一部分人的价值观改变了。

变成了唯省钱是图,变成了只想买便宜货。

变得只想要便宜的东西,过便宜的物品拼凑起来的生活。

买个键盘,嗯,上这个APP去买,有新人折扣价。

买个保温杯,嗯,这个APP上有便宜的,有优惠券。

买个口红,嗯,这个APP告诉你,你把我们的链接发到群里,请群友帮你砍价,砍五十个人,就可以半价买到。

三四十块钱的东西,请五十个人来砍价,最终省下十几二十块钱——确实是赚到了,但朋友们会不会嫌你烦啊,嫌你小气啊?

并且,这个APP,一分钱不用,就赚到了50个IP,50个点击,这50个人里面甚至有人也见猎心喜,马上下载了它。

一分钱不用,白赚了装机量。这笔生意,真是稳赚不赔。难怪人家可以上市,而村姑陈老实卖茶,不作旧,不改年份,就只能辛苦码字,赚吃鱼丸的钱。

其实,便宜货并不是不好。

但便宜货只会让每一个环节的利润都特别低,当每个环节的利润都压缩到极致,那估计就不会再有人去做加工制造业,研发生产各种新产品了。

那我们就退回到了农耕时代,自给自足——每个人都去种地,种菜,自己养鸡养鸭,多省钱啊!

这样真的好吗?

辛亥革命,以及中国这几千年的文明和进步,全都白费了。

价廉物美,并非不好。但必须要在物美的基础上,来讲究价廉。不能唯便宜是图。

《6》

刚刚听说,某号,销量大涨。六年陈的老白茶,卖了几千斤。

李麻花听说了个消息的时候,惊讶万分,它家的仓库得多大啊,才装得下这几千斤茶,而且一存就是六年之久。

然后她粗略算了一一笔帐,按这种产量,一年一款茶存几千斤,五六年下来,这仓库,估计要几十亩地才够。

咱们在福鼎哪个地方看到这么大的仓库?

没有。

当然,也许村姑陈孤陋寡闻,也是有的。

其实,并不推祟这位同行这种不顾一切,不计后果割韭菜的方式。

也许,他并不看好白茶的明天,觉得能捞一把是一把,能捞一次是一次。下一次捞到,还不知道猴年马月。

但是,村姑陈是极为看好白茶的未来的。

尤其是白毫银针。

所以,这种杀鸡取卵式的消售方式,村姑陈并不认可。

销售年份成疑的老白茶,已经很可怕了。并且,这茶的价格还非常低。掌柜不停地用打折,送券的方式,吸引了一波又一波的茶友,刷出了茶界销售量的新高潮。

我看得毛骨悚然。

一味地发红包诱导大家来买打折商品,一味地宣传低价,一味地倾销,这并不是一种好的商业模式。

至少,并不是积极的,正面的,阳光的。

自媒体是什么?

自媒体应该宣传什么样的价值观与内容?

当然是宣传正能量的,能让大家一起变好的,有利于他人的东西。

并不应该像那个APP一样,专门把人性当中的贪婪引导出来,并利用人性的贪婪,去实现自己的商业目的。

就像一只巨大的魔鬼,张开血盆大口,用贪婪做饵,去诱捕那些贪婪的人们。

如果这样的自媒体号继续存在下去,如果这种拼合宣传打折与促销的圈钱策略继续横行下去,未来,终有一日,茶界的消费主张,主流消费习惯,一定会变成——唯便宜是好茶,唯便宜才是茶。

到那一日,这些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自媒体们,早就改弦更张,做别的行业去了,照样赚他的钱。

只留下这些可怜的茶农们,面对这样一个,被利欲熏心玩坏的,茶叶市场。

欲哭,都无泪。

《7》

粉红色的毛爷爷,真的很好看。

我也喜欢。

可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一味地用低价,打折,送券,特价,赠送,发红包,来吸引人关注,并促使人抢购,这本身,就是很低端的销售技巧。

这跟在菜市场吆喝,土豆原价两分八,现价一分五,买十斤送一斤,有什么区别呢?

平白拉低了白茶的档次。

茶叶的尊贵,应该是贵在它的价值,文化,工艺,产区,以及营养。

而不应该是卖大白菜,便宜就好。

这种低价倾销的销售手段,如果盛行下去,只会带来一个结果,那就是,消费者们,被培养成了一种习惯——对传统茶叶销售中的产品质量、文化品味、售后服务等等要素,视而不见。只要求价格便宜,赠品越多就好。

并且,越便宜,越好。

当人性中的贪婪,被诱惑到极致,这个行业,也就进入寒冬了。

《8》

我还是希望,世界是春天。

每个人都有梦想,有方向,在努力,没有绝望。

我还是希望,大家喝茶,是喜欢它的味道,是喜欢它的风情,是喜欢它的品质,是喜欢茶叶本身。

而不是为了莫名其妙的“便宜”。

我还是希望,大家都能喝到好茶,感受到好茶的美好与甘醇。

那是大自然与人类合作,奉献给我们的,最美的,琼浆玉液。

不要让贪婪,玷污了这杯纯净的茶汤。


看完这篇文章

您或许还对这些内容感兴趣 #

点击下面文字即可阅读

2019年,小陈茶事白茶系列品鉴文章

2019白毫银针,山花香里说丰年的田园雅趣

2019特级白牡丹,香型多变,美不胜收!

2019荒野牡丹王,独坐幽篁里的雅淡疏狂!

2019头采米针,香得温柔绵长的陌上桑!

苦楝花、夜来香....一款白牡丹能集齐几种香?

2019荒野银针,一位花香四溢的狙击手

柚子香白茶,潜藏在夏初的一片清凉幽景!

撞进你灵魂深处的2019清明白牡丹!

2019一级春寿眉,清郁花香里的欲说还休!

……

喜欢文章就点个赞
作者  | 村姑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美丽的朱顶红
周末美食:番茄鸡腿
40句民间风水顺口溜 阳宅金口诀
珍藏版餐饮绝密配方技术(1)
摄影:南京梅花山观梅影集(1)
2023年立春之日去南京老门东看灯(14)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