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春节备齐这7种茶具,喝红茶、白茶、岩茶都能用,省钱又方便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快过年了,四处洋溢着热闹的中国红。

曾定制过一组景德镇手绘盖碗,图案是喜庆的红梅。

几枝红梅,疏影横斜,灵动的雀鸟在画面里点睛。

这幅红梅图,来自身边认识的某位书画家作品。后来,村姑陈特意请了景德镇的匠人,将这幅画面搬到了盖碗上。

做成了一批漂亮的手绘红梅盖碗,取名为《花枝俏》。

取来这样一只盖碗,喝一泡2020生态寿眉。

大方别致的图案,疏影清逸,红梅点点,看着特别应景。

霎时间,就有了过年的气氛。

之前在拍摄茶具的开箱视频时,曾有相熟的茶友提起:平时在家里喝茶,该怎么准备茶具比较实用?感觉要买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当时,给他提了几点思路。

茶具以实用为贵,宜买精,不宜买多。

春节居家泡茶,备一套百搭风的功夫茶具,其实并不复杂!

《2》

第一,选茶盘。

近几年的家居生活,流行简约风。

连茶盘上,亦流行起“小而精”的潮流。

动辄需要两三人才能费劲抬起的红木大茶盘,既占地方,又不好打理,不推荐居家使用。

春节居家泡茶,备一方小巧的茶盘,便能足够日常泡茶所需。

茶盘的尺寸,不需太大。

特别是,经常只有一两人一起喝茶。

那么选足够放下一盖碗、一公道杯、一品茗杯左右的茶盘,便已足够。

从材质上,入门级的茶友,或者需要短期临时布置一方泡茶小天地时。

那么可以选竹木茶盘、藤编茶盘等。

一来,这类茶盘性价比较高,价格较实惠。二来,竹木与藤编型的茶盘在各地均为常见,可选择面比较广。三来,复古风的竹木、藤编茶盘,风格百搭,无论放在任何风格的茶桌上,都能完美兼容。

所以,当你在一开始准备功夫茶具时,不妨由简开始,选基础款入手。

等过了新手阶段后,再根据个人审美喜好,选一些“更复杂、更高大上”的茶盘,丰富自己的茶生活。

比如,乌金石茶盘、石制茶砚、电木茶盘等等。

基础百搭风的功夫茶具,不需太复杂!

《3》

第二,买一个好用趁手的盖碗。

作为主泡茶具,盖碗比茶壶更实用。

壶身宽,壶嘴细的茶壶,略微有些像“梨型身材”,泡茶时容易出现的底部汤水难彻底沥干,倒出茶汤用时偏慢等问题,容易将茶汤滋味泡苦。

同时,壶嘴容易被泡开的茶叶堵塞,茶壶内部的茶渍茶垢难以彻底清洗,容易留卫生死角等。

相比下,白瓷盖碗泡茶更加省心。

尤其是对茶界新人而言,当你用习惯了盖碗泡茶后,自然能深有体会“曾经沧海难为水”的真谛,在盖碗面前,所有的茶具都成了将就。

基础款型的白瓷盖碗,适合冲泡各式各类的茶叶,泡茶“业务”范围广,不论是福鼎白茶、正山小种、九曲红梅、大红袍、武夷肉桂、易武生普、茉莉花茶、安溪铁观音等等,都一概适用。

从入手成本看,通用式的白瓷盖碗,物美价廉,性价比极高。而对茶具审美更有讲究一些的茶客,还可以选择柴烧盖碗、青花手绘等工艺更复杂,兼具艺术欣赏与泡茶实用的盖碗。可繁可简,丰俭由人。

从泡茶实用效果看,白瓷材质的盖碗,质地紧密,彻底杜绝了像双气孔结构的紫砂壶容易吸收茶香等问题。同时,釉面光洁,不易留茶渍,彻底方便清洗。由盖+碗灵活组成的盖碗,既方便闻盖香,又利于快速彻底倾倒茶汤。

居家泡茶,选对容量适中(容量规格在100-110毫升左右),器型标准(呈现为倒钟形,趁手实用)的白瓷盖碗,拥有应付日常泡茶所需,完全绰绰有余。

《4》

第三,准备公道杯

功夫茶桌上,公道杯是最“禅意”的茶具。

正如字面意思所示,“公道”二字,有分汤要均匀之意。

与二三好友一同饮茶时,分茶时不能厚此薄彼,要统一匀分,茶斟七八分满即可。

功夫茶具里,公道杯的选择,并不复杂。

在材质上,以玻璃和白瓷常见。

纯透明的玻璃公道杯,方便观察茶汤颜色深浅,清澈与否。

而锤纹公道杯在倒入茶汤后,在一束光线下,倒影尤为好看,光影浮动,岁月静好。

至于白瓷类型的公道杯,在茶桌上能够与白瓷盖碗,呼应配对,完整配套。

在容量上,适需而定。

当一道茶汤倒出来,约占公道杯容量三分之一左右,状态刚好合适。

而在器型上,敞口大的公道杯,散热快,但茶汤内的香气同样失散较快。而杯口略窄的公道杯,相对更聚香。

而把手的有无,则看个人喜好来定。

带把手的公道杯,可以防烫手。

而没有把手的公道杯,当茶水没有倒满过半时,拿在较顶部的位置倒茶,同样不会烫到手。

《5》

第四,准备一组茶杯

茶喝多了,杯子就喜欢经常换。

相信喝茶多年的老茶客,家里或多或少私藏了不少茶杯。

茶杯,又称品茗杯。

按不同质地、不同形状、不同大小、不同厚薄,种类繁多,琳琅满目。

质地上,陶瓷、玻璃为主。质地细腻,不吸附茶香,端在手上手感温润。

形状上,有杯、盏、碗之别。现代的功夫茶具上,以小茶杯常见。

最后,按适用对象的不同,有分主人杯、客用杯之别。

主人杯是留给自己用的杯子。在挑选时,只管按个人喝茶喜好即可。

不过要留意,主人杯不宜递给客人用。

尤其部分讲究养开片的汝窑杯,私人专用的建盏等。将一个“养好”开片的汝窑杯,递给客人喝茶,会有“不卫生”之嫌。

而挑选客用的品茗杯,建议成套购入,洗干净后放在一旁备用。

同时客用的茶杯,容量规格不宜太大。

不然选一套大海碗似的茶杯,遇上四、五位客人一同喝茶时,用盖碗冲出来的一道茶汤,压根就不够分。

往每人的茶碗里,只斟入浅浅的一层茶,实在略显待客不周。

《6》

第五,茶夹、茶巾、茶剪等小工具,按需购买

居家喝茶,布置一方简易泡茶小天地,基础标配版的功夫茶具,除了上面提及的内容外,还包括很多零碎小工具。

比如,茶夹,茶巾、茶剪、茶刀、克秤、茶滤、茶宠等,种类繁多,琳琅满目,让人挑花眼。

按使用频率看,茶夹是泡功夫茶的必备品,能起到防烫与卫生的效果。

在烫壶温杯环节,可以用茶夹夹起盖碗的盖子,更均匀地将茶具烫洗。

在取回客人杯子时,用茶夹夹回杯子,倒掉残茶冷茶,斟入一杯热茶。避免了用手直接触碰客人的杯口,万一留下指纹印、污渍等,会有不卫生之嫌。

同时,茶巾专门用于擦拭洒在茶盘、茶桌台面、茶杯、公道杯、盖碗底部等地方的茶水茶渍,是冲泡功夫茶的“后勤保卫员”。

泡茶过后,茶巾要及时摊晾,及时清洗并晾干。一块旧茶巾在用了数个月大半年后,要及时更换。以免让茶巾产生怪味,影响泡茶心情。

对福建茶客而言,如果你经常冲泡武夷岩茶、桐木红茶这类,以泡袋独立包装常见的茶叶时,为了更好地剪开袋口,保持干茶的完整性,那么准备一把专门剪开泡袋开口的小剪刀(茶剪)很有必要。

至于茶滤,一般是为冲泡碎茶准备。但茶滤在使用后,滤网易留茶渍,不好清洗。过滤完茶汤后,湿漉漉的茶滤要备一个“茶滤架”,以免弄脏台面。这些细节,平时在泡茶时需要多考虑周全。

总体上,有了公道杯的存在后,茶汤在静置过程中,碎茶可以自动沉底,不会倒出过多碎茶末到茶杯里。居家泡茶,在茶滤方面,可备可不备,按个人需要即可。

从精准投茶的需要看,花个小几十块,买上一把克秤,很有必要。

当你花大几千买白毫银针等好茶,泡茶时却随意投茶,投茶多茶味易泡浓,投茶少滋味感偏淡。

这时准备一个克秤,精准控制茶水比例,便能泡出更好的茶汤滋味,何乐而不为?

最后在茶宠、茶刀、茶道六君子、养壶笔、茶漏等零碎小工具上,就不再多说了。

还是那句话,按个人需要来定!

《7》

功夫茶具的准备,没有那么复杂。

简单概括,原则无非是精简实用为主。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像盖碗这类的茶器主角,不能是个“花瓶”,务必要好用、实用、趁手。

按需购买茶具,能还你清爽、整洁、有意境的泡茶小天地。

不然,买了一堆杂乱的杯盏茶器,收纳起来并不方便。

零散摆在桌面上,看着杂乱,毫无美感。

藏在角落里,它们注定会成落灰落尘的“闲置品”,被人遗忘。

茶具里的杯杯盏盏,作为生活日用品,“实用”才是上选!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白色纯洁郁金香(花卉摄影)
南非-博茨瓦纳见闻-----(1)
南非-博茨瓦纳见闻-----(4)
摄影:畅游内蒙文化古迹与昭君博物院(9)
摄影:春节五女拜寿
2023年立春之日去南京老门东看灯(11)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