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饼茶没有散茶好,寿眉不值钱,10个白茶偏心语录,你中了几个?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红楼梦》里有个不得宠的儿子,贾赦。

在花彩缤纷、灯光相映的元宵晚宴上,不讨喜地说了个讲父母偏心的故事。

贾母听了,脸上不太高兴。

多年来老太太更喜欢贾政,连带二房里的人,像是宝玉等,也更喜欢些。

如此一来,身为长子的贾赦因长期不得宠,未免会有不忿之心。

偏心确实是件天底下,极普遍的事。

无独有偶,在茶圈里也不例外。

不少茶客在喝白茶时,会有“偏心语录”。

大致整理出来,林林总总,共计有十条,下面就来逐一盘点。

站在客观立场看,对于风味出众的好茶,手心手背都是肉。

喝好茶,要多一些“博爱”,少一点“偏心”!

《2》

外观上,偏心“细嫩型”白茶。

语录1,白毫银针等级高,寿眉等级低。

不不不,白茶的等级高低,可不能这么理解!

单论等级划分看,依照GB/T 22291-2017 《白茶》国家标准:

白毫银针的级别,可分特级、一级。

寿眉的级别,可划分为一级、二级。

白毫银针与寿眉,属于两大不同的白茶品类,彼此间没有可比性。

白毫银针固然有白毫银针的好,芽头饱满,白毫密布,茶氨酸含量丰富,茶味鲜爽,毫香浓郁等。

但是寿眉的表现也不差。花香甜美,滋味饱满,茶味层次丰富,价格相对平易,性价比较高。

白毫银针与寿眉之间仅仅存在风味不同,并无好坏之分!

语录2,银针芽头养分足,寿眉原料粗老不耐泡。

这样的说法,显然太片面。

芽头粗壮,一旗一枪的白毫银针,内在养分积累充沛,这点不假。

但对照来看,寿眉的茶味表现同样不差,不存在“不耐泡”一说。

用“原料粗老”等负面字眼来形容寿眉,本身就不够客观。

2020一级春寿眉,它的外表看起来一点也不糙汉,相反是很有春茶的鲜嫩特点。

芽叶齐整,叶片略宽,叶片与叶片间的间距小。由于采摘日期靠前,模样像极了白牡丹的品相。

用盖碗将其冲泡出来,沸水冲泡,快速出汤,沥干茶汤。

逐次地冲泡,逐冲地慢慢品尝。茶汤像是山泉水那般,沁凉甘甜,汤感细滑,花香盈然。

从第一泡,一直泡到第九泡、第十泡,茶味仍旧没有完全泡淡。好茶不会出现不耐泡这个毛病!

语录3,采摘时间越早越嫩的白茶,越值钱。

按这样想,完全是大谬。

万物生长有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要遵循既定的自然规律。

单从采茶时间看,不是盲目求早,品质就一定好。

比如,根据当年天气和茶树生长情况,要等到三月中上旬才能达到春茶开采标准的白茶。

早在二月份,就提早去采茶。

揠苗助长般采下来的茶芽,本质上属于白茶里的“早产儿”,内质发育不足,养分不高。

哪怕后期的制茶技术再好,这些过早采摘下来的茶青,也难以做出茶香馥郁,茶味饱满,汤感醇厚,韵致出众的好茶!

《3》

年份上,偏心老白茶。

语录4,新白茶是垛草,老白茶是块宝。

真相是,新茶未必是草,老茶未必是宝。

一款白茶究竟“廉价如草”还是“珍贵如宝”?与存放年份无关,关键看品质。

原料好,工艺精湛的新白茶,清新鲜爽,毫香花香浓郁,鲜美动人。

等到2021年新茶上市后,趁早入手品质出挑的新白茶,一边喝,一边慢慢存,显然要更划算。

在白茶里,老白茶不一定等于好茶。

产区环境不佳,原料底子差的白茶,不论新茶或者老茶,品质都不会出彩。

制茶操作不当,内质受损的白茶,哪怕存10年、7年也不会好喝。

在后期多年仓储过程中,没有规范储存,导致白茶受潮、串味、变质后,根本就不能再喝。

用产区好、工艺好、储存好这“三好原则”审视老白茶,能够符合好茶标准的茶,还真不多!

语录5,新茶未满3年不宜喝,茶味涩,不耐泡。

这纯属片面之见。

刚刚加工完毕的新茶,放上大半个月左右,完全可以趁鲜饮用。

高山原料的白茶,当茶青采下后,在及时摊晾,薄摊薄晾的前提下,新茶老茶两相宜,各有各的精彩。

新茶鲜,老茶醇,不分轩轾,各有亮点。

至于说到,嫌弃新茶滋味涩,不耐泡一说,更是“莫须有”般的罪名。

茶汤滋味涩,与茶叶内部积累有过多涩味物质相关。

茶味不耐泡,则与茶叶内含物质寡淡,品质差劲相连。

白茶圈子里为何会有这样的谣传?

猜过去,极有可能是为劣质茶开脱,找出的缓兵之计。

如果一款白茶,在新茶阶段喝起来风味平平,茶味涩,不耐泡。

那么等到存3年,存5年后,也绝不会变好喝!

语录6,买白茶,选年份越老越好。

别,这样的买茶想法,很“危险”。

结合市场情况看,原料好,工艺到位,仓储规范的老白茶,数量少。

尤其是年份达5年、7年以上的老白茶,少之又少。

刚开始接触白茶一、两年的茶客,在买茶时盲目“求老”,反而容易陷入做旧茶风险。

喝好茶,要牢记一点:

与其选白茶的年份老,不如选品质好!

《4》

季节上,偏心春白茶。

语录7,秋白茶粗枝大叶,登不上台面。

按孔夫子说的,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在挑选白茶时,以貌取茶,失之好茶。

相对而言,秋白茶的叶片更宽,茶梗更显,模样略粗犷,但这并不影响它的好滋味。

常言道,坚冰深处春水生。

而秋白茶的粗梗大叶内,积累着丰富的胶质、可溶性糖等物质。

将其冲泡出来后,汤感更醇,滋味更饱满。

其貌不扬的秋白茶,它的茶味并不差。

作为一款亲民茶、口粮茶、大众茶,秋白茶的自身优势,同样明显!

语录8,白茶一年采两次,秋茶养分不足。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白茶一年采茶两次,春茶季和秋茶季均产茶,并不能说明秋茶品质不好。

这类“流言”,等你亲自喝到一杯茶味甘醇,鲜香醇爽的高山秋白茶时,一切的答案真相,尽在不言中。

春茶鲜美,秋茶甘醇,两者各有所长。

至于白茶里,究竟是春茶好,还是秋茶好?主要是看个人口味!

《5》

形态上,偏心散茶。

语录9,只有劣质白茶,才会压成饼。

这纯粹是对白茶饼的偏见。

将白茶压成饼,是现实情况需要。

首先,散茶蓬松,运输和仓储过程会有诸多不便,压成茶饼后更节省空间。

其次,比起散茶的原汁原味,压成饼后的白茶,口感更甘醇、更成熟、更符合原先喝普洱、黑茶、岩茶等消费群体的口味。

最后,经过多年发展后,白茶压饼的技术已经成熟。

同时,在多年市场培育下,已经有不少茶客,喜欢上白茶饼的独特风味。

所以,将白茶压成饼的原因,并非像阴谋论所言那般“劣质茶才压饼”,而是纯属客观实际所需!

语录10,只有散茶值得收藏?

不对,散茶与饼茶的后期陈化,各有各的不同。

以2017秋寿眉为例。

散茶状态下,存放三年半载后,现在呈现出来的状态是,药香沉稳、花香浮动,伴有清晰的粽叶香。汤感醇和且不失爽口。

压成饼的2017白露寿眉,得益于压饼过程,陈化出独特的枣香。枣香加上药香,构成了它的茶香主旋律。

与此同时,冲泡出来的茶汤,口感饱满,浆感饱满,颇有特色。

不论散茶或饼茶,品质好的白茶,一应值得长期持有,妥当收藏!

《6》

茶性本简,喝茶能够清心。

饮茶的时光,原本就比平常的生活节奏要慢。

在悠闲之余,为自己泡上一杯茶。

细细品尝,享受喝茶带来的乐趣。

白茶江湖里,大千世界,缤纷多彩。

面对花样繁多,种类不一的白茶,不能“厚此薄彼”。

好茶,不论是白毫银针还是寿眉,手心手背都是肉。

带着“偏心”去喝白茶,注定难以将白茶的完整茶味,喝懂喝透!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白茶怎么泡,才最好?手法不对,好茶白费!
看完这些,才能真正了解白茶!
如何科学辨别白茶饼的好坏?
#白茶# #如何分辨一款老白茶#
【白茶*泡法】玲珑白茶泡法大全:夏,白茶正好
白茶属于什么茶?是热性还是凉性?7个角度带你一次性了解白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