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端午节送茶礼,品质重要还是包装重要?原来里头有这么多学问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艾叶飘香,又到五月初五端午节。

在《红楼梦》第三十一回中,描写了贾府过端午的场景。

家家“蒲艾簪门,虎符系臂”。

古时夏天炎热,毒虫复萌,瘟疫横行。

端午节那天,要在门上插菖蒲和艾草,驱虫除祟。

贾宝玉的母亲王夫人备了酒席,宴请姐妹薛姨妈、外甥女薛宝钗,以及贾府的一众女眷,名曰“赏午”。

过程中,恰逢宝玉因晴雯摔坏了扇子,心绪不佳,惊动了一屋的丫鬟。

好在黛玉进来劝解说,“大节下怎么好好的哭起来?难道是为争粽子吃争恼了不成?”把大家逗得破涕为笑。

在红楼的时代,插艾蒲、吃粽子、赏午驱邪,就已经出现了。

在岁月这条漫漫长河里,每一个古老传统的美好节日,都如同一朵泛起的浪花。

而在粽香扑鼻的同时,我们那颗因假期到来,而蠢蠢欲动的心也更加强烈了。

端午节,是走亲访友的重要日子。

同时也不难发现,近几年茶叶高居选礼的榜首,走亲访友带上一份精心准备的茶礼,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但当我们送茶礼时,品质和包装,哪个才是重点?

《2》

端午节来临,各式各样的礼盒遍布市场。

就连随手买一份芒果,都包装得花里胡哨,好看是好看了,但打开包装后,会不会是盒烂水果呢?

精美的外观设计,搭配上不相匹配、质量低劣的产品,是一种常态。

并且,涵盖了各行各业。

从一个水果,到一部电影,屡见不鲜。

不可否认的是,优秀的外观设计的确能让消费者心动,产生冲动购物的欲望。

但若是想用其掩盖低质产品的真相,便成了妥妥的智商税。

这些天,有位朋友因身份原因,收到了不少茶礼。

在他的描述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份大红色包装的武夷岩茶。

“正岩肉桂”四个大字,采用的是霸气的书法,落笔有力。

礼盒上精致的图案,总让人想起这样的画面:手腕间轻转,笔锋在纸上留下墨水的痕迹,以及适当的留白……

但除此之外,再无关于这款茶叶的其它介绍了。

恰逢节假日,照例和朋友约茶。

他兴致勃勃地将这款肉桂带出来与众人分享,但是,最终还是令人失望了。

沸水冲泡以后,冲鼻腻人的花香伴随着热气,一下子冲出了盖碗。

揭盖闻香,盖上的桂皮香十分的微弱,汤里更是微乎其微。

再喝汤水,苦涩感突出,汤质说不上是厚的,平平无奇。

看来,这泡茶的原料,用的根本不是肉桂,或者说,肉桂只占了很小的比例。

否则,怎么会“肉味”不足?

但若是一位从未喝过正岩肉桂的新人,便很有可能将这些高扬冲人的花香、苦涩刺激感,认作是所谓的“霸道感”。

殊不知,正岩茶汤的水感,是极其柔美甘滑的。

用舌头轻搅汤水,能感觉到如纱似雾的柔滑感,细腻感,香清甘活。

且它的汤感是稠厚的,浓稠、浑厚,似乎可以放在口中咀嚼,是有内容的。

这,正是所谓的“岩骨”。

可见,唯“包装”主义者,送出的茶礼实在不尽如人意啊!

《3》

提升茶礼外观的美感,并没有什么问题。

人追求美,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并且我们也可以发现,消费者对美观越来越重视。

高端设计不是问题,低劣品质才是。

送茶礼,送的是一份美意,更是一种心意。

而唯有好茶,唯有好的风味,才能让这份情谊直达心底,让对方深刻的记住。

就像前文所说的那款“正岩肉桂”,纵然包装华丽,处处都留下了设计者的心思,但终究还是无法撕下“劣质茶”的标签。

多年以后,我们也只会依稀记得,有一款徒有其表的假肉桂曾经存在过。

反之,倘若遇到了包装平平无奇的武夷岩茶,但冲泡品饮后,发现其风味绝佳,韵味十足,花香岩骨。

在我们的心中,它就成为了一款具有“反差萌”的好茶。

产品的外观,不应该脱离本身的品质,单独存在。

否则,就成了在喝包装,而非喝茶。

曾经,有位茶友给我们提了一个建议:

“我觉得你们家的包装可以升级一下,大纸箱配上袋子,难免有点掉档次。”

“虽然白茶的味道挺不错的,但包装跟不上时代,有点可惜了。”

哎,三层包装法又一次被嫌弃了。

不可否认,从美观性上来看,铝袋、塑料袋、纸箱的组合,的确和“精致”扯不上关系。

甚至于,还显得有些笨重。

但正所谓,大俗即大雅。

三层包装法虽不是最好看的,却是最适合用于收藏白茶的。

在完好的密封方式下,能够尽可能地隔绝外界的空气和水汽,还白茶一片净土,让其精心陈化。

反观市面上华丽的纸盒、紫砂罐、木箱等,密封性远远比不上三层包装法。

当然,逢年过节我们也会推出一些简约风的茶礼装。

常见的,是铁罐。

相较于三层包装法,铁罐的个头明显占了很大优势,方便收纳,随喝随取。

在外层加上一个礼盒袋,就是一个不错的茶礼包装了。

但铁罐的密封能力有限,茶叶也只能短期储存,若是时间太长,没有及时喝完,就会面临受潮变质的风险。

所以,包装得再精美,也不如实用性来得有意义。

《4》

品质,是一切东西的基础。

没有质量,空谈品牌、发展、竞争,毫无意义。

尤其对于茶叶来说,要入口、喝进肚子里,品质必然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

纵观世界500强的企业,哪个不是质量一流?

买茶礼,同样品质才是NO.1。

有了卓绝的品质,即便包装简朴,也难以抵挡它自身散发的光芒。

酒香不怕巷子深,喝茶,本就不该“以貌取茶”。

喝好茶,就像是在给我们的感官做一场舒适的spa。

由舌尖到喉咙,再到全身心,都畅快无比。

而那些用高端设计包装的劣质茶叶,为味蕾带来的折磨,对身体带来的伤害,是不可逆转的。

可最终买单的,还是消费者自己。

我们深知,这样的现象,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

毕竟,现在连看人都有“外貌协会”一说,更何况是掏钱买东西呢。

要改变,就需要大家有更多的不满足,作为消费者,大可以“挑剔”一些。

不要低品质,不要徒有设计,不要信息模糊……

不管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家人朋友,或是一个素未谋面的陌生人。

包装的颜值和茶叶的品质,从来就不是鱼和熊掌。

故而,“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说法,在买茶礼这件事上,行不通。

《5》

人情世故可能很复杂,但真心不会骗人。

带着自己满满的心意,将复杂简单化,才是一种真诚的表现。

真诚虽朴实无华,却是无用之用。

其实,对于懂茶的人来说,品质才是最重要的。

适当的装饰包装可取,但让送礼的对象品尝到高品质的茶才是关键,而不是被商家包装出来的“好茶”。

送礼,也不过是图个好兆头,更重要的还是日常的真心相待。

一份优质的茶礼,在这个美好的端午节,拉近彼此间的距离。

真诚,才是最高级的情商。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摄影:苏浙沪名园画舫种种(4)
摄影:从摄影师的角度审美(385)
摄影:芳香四溢的唤春仙子-----腊梅---(1)
摄影:美丽中国村寨(12)
摄影:木瓜海棠三月放歌(3)
摄影:南京市园博园之行(31)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