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过期的红茶到底能不能喝?别再纠结了,带你走出茶叶保质期的误区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在某宝买了袋银耳,打算做银耳莲子羹。

是第二次买这个品牌的银耳,感觉不错,所以复购。

撕开封条前,才想起看一眼保质期,12个月,再看了看手机上的时间,还有不到三个月就到期了。

考虑到最近可能吃不完,就跟网络客服商量着产品保质期临近了,能否换货。

对面的客服,也爽快答应了。

在线申请,第二天快递就来给换货了。

快递小哥带来新的,顺便带走上次的,一气呵成。

结果拆开快递一看,还是上次的日期。

眼看着快递小哥的背影越来越远,犹豫了一下,决定不再退换,抓紧吃完就好。

可即便如此,心里难免还是留下了一个疙瘩。

在我的观念里,是食物就有保质期,任何食物都会有保质期。

记得《重庆森林》里有一个片段,金城武坐在超市门口的台阶上,面前摆着一大堆罐头。

他看着一个个罐头上的保质期,有沙丁鱼的、芒果的、凤梨的,说这些罐头都会过期。

在他眼里,不仅罐头会过期,爱情也会。

《2》

说回红茶。

有茶友问,“我去年买了一罐红茶,生产时间是2020年2月,保质期18个月,现在茶叶刚过期,还能喝吗?”

相信类似的问题,也困扰着不少茶客。

而保质期,向来是茶圈里一个敏感的话题。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茶叶是一种食品,自然有保质期。

不过,茶叶的保质期更接近于“适饮期”的概念。

适饮期,顾名思义,指的是茶叶风味和口感最佳、最适合饮用的时期。

简单来说,就是茶叶好喝的“黄金时期”。

和人一样,茶叶也有着自己的生命曲线。

不同的茶类,工艺不同,生命周期不同,适饮期持续的时间长短也各不相同。

而保质期18个月的红茶,也就说明在此期间内品饮,能感受到它的最佳风味,色、香、味俱全。

至于超过保质期以后的状态,无论1天、1个月还是1年,便都没有保证了。

在《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中,对保质期的定义是:

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在此期限内,产品完全适于销售,并保持标签中不必说明或已经说明的品质特征。

换言之,保质期和贮存条件是连在一起的。

撇开一切不说,仅仅只谈论一个空洞的年月日,是不科学的。

比如,红茶的储存需要密封、干燥、避光、无异味,你却让它长期暴露在空气中。

那么,提前变质,也是在所难免。

所谓的“变质”,其实是红茶已经渐渐走向落寞,进入了衰弱期,更多的时候是因为保存不当而造成茶叶受潮发霉,出现杂味异味。

因此,不能说红茶在保质期内质量就一定没问题。

相反,也不能说红茶过期就一定不能喝了。

事实上,无论是在保质期内还是保质期外,如果已有不好的异味,完全失去了红茶的特性,那么就不必冒险饮用了。

《3》

过期但没有变质的红茶,能不能喝?

答案是,视情况而定。

毕竟,茶叶变质的过程,并非在一瞬之间,而是循序渐进。

一款昨日还香气清莹,汤感淳和的红茶,仅仅是因为过了12点,就会立刻变质发霉吗?

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太低太低了。

能不能喝,归根结底,关键要看红茶是否变质。

如果已经明显看到茶叶表面有霉点,或是闻到陈味、霉味、酸馊味等异味,就需要多加注意。

劣变的红茶,就不要当成宝贝了。

而在正常情况下,超过保质期,但没有出现明显变质发霉的红茶,是可以喝的。

但是,想必香气和滋味也不复黄金时期那般美妙,而是走向了下坡路。

香气寡淡,汤水变薄,口感质量下降,难以呈现出红茶原本的好风味。

虽然能喝,但也失去品尝红茶应有的意义了。

在平时储存的过程中,要求合适的温度,阴凉储存,因为高温会提前挥发茶叶的芳香物质;

要求避光,因为紫外线会破坏红茶的内含物质;

要求干燥,因为过多的水汽会让红茶过度发酵,从而产生酸味;

要求密封,防止空气进入,茶叶氧化,滋生细菌……

不过,即便保存得当,红茶超过2年以后口感也会有所下降,仍然建议趁早饮用。

营造良好的贮存条件,对于红茶而言,的确能够适当延长保质期。

可是,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因为红茶并不具有越陈越香的特点。

况且,不是人人都能准确判断出一款红茶是否变质。

为了最佳的品饮口感,在保质期内喝完最好,也最稳妥。

《4》

曾经见过一种调味品,上面的保质期赫然印着:长期。

长期是多长?五十年还是一百年?还是一千年?保质期都没有准确界定的食物,怎么可能让人放心食用?

直到后来,遇到了白茶。

可以发现,在它的茶叶包装上,保质期比其它茶类更长,一般在15年左右,并且印着类似“在适当条件下可长期保存”的字样。

在福鼎民间,还流传着白茶“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的说法。

另外,新版白茶国标里也有着相关规定,在第8点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下写着:

应符合GB/T 30375的规定,产品可长期保存。

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它简朴的工艺,不炒不揉不杀青。

没有杀青,也就意味着多酚氧化酶的活性被保留了下来,茶叶未来可以不断地进行酶促反应。

换句话说,白茶在陈化的过程中,茶多酚的含量也会发生变化。

苦涩物质逐年减少,而其它营养物质的含量逐年增加。

比如,具有良好抗氧化效果的黄酮类物质,在老白茶中的含量明显比新白茶更高。

也正因如此,老白茶对于中老年茶友来说,更为友好。

白茶极具收藏价值,且拥有越陈越香的潜力,这是茶圈内公认的事实。

不过,同样需要在良好储存条件下,才会发生。

白茶的仓储,需要严格按照密封、干燥、避光、阴凉、无异味来操作。

老白茶的醇厚风味,是日积月累下的产物,而非一蹴而就。

所以,存茶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更不能半途而废。

有付出,才会有收获。

当然,如果没有将白茶保存好,遇到了水汽、异味、高温等外界因素,变质发霉同样会找上门。

所谓的越陈越香,也就不复存在了。

《5》

买东西看产地、保质期,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

活得小心点,没什么不好。

不冒无谓的风险,对自己好,对他人也好。

过期一天的牛奶,可能会喝;但过期一周,大概率是不会喝了。

红茶与牛奶不同,它的保质期更长。

若能始终保持低含水量,那么,茶叶的保质期,就能更长久一些。

可即便如此,也应该趁着最佳品饮期,把手里的红茶尽早喝完。

真正的问题,其实应该是:为什么要让红茶过期?

与其等到发霉变质,看茶汤里漂浮着不明物体,不如在保质期前喝掉。

及时清理库存,才能心安理得地去寻觅下一批好红茶。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茶能存多久?过期的红茶能喝吗?关于红茶存放的那些事。
绿茶、白茶、红茶、乌龙茶,哪些茶要短时间喝完?这里告诉你!
红茶保质期过了还能喝吗?
三年前的茶叶(其中包括红茶绿茶)还能喝吗?为什么?
茶叶过了保质期,到底能不能喝?
怎样判断茶叶过期没过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