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教仪范——闵智亭

道教仪范——闵智亭

一、道教仪范概述

二、道教官观仪范

三、玄科戒律

四、全真斋醮科仪

五、略论道教徒的修养  

一、道教仪范概述

一、道教仪范的起始

二、道教仪范中的三大类

三、按时诵经义

四、存思

二、道教官观仪范

一、道教庙宇称宫、观之由来

二、宫观属性

三、十方常住执事体制及管理方法

1、十方常住执事体制

2、常住执事人选条件及所司职务

方丈、监院、都管、都讲、都厨、静主、殿主、经主、化主、高功、经师、提科、表白、总理、知客、巡照、纠察、巡寮、 海巡、公务、庄头、库头、账房、典造、堂主、号房、监修、主翰、买办、贴库、 坐圜堂、茶头、洒扫、磨头、碾头、园头、水头、火头、圊头、夜巡、钟头、鼓头、巡山、行堂、堂头、杂务、门头、钟板

3、常住经理事务规范

4、常住其他规范威仪

行止威仪、服饰、巾、冠、袜履、参访须备、挂单规范、转单、保单保香、交接钳锤、开静、过斋堂仪范、朔望云集、祖师圣诞节日祝寿庆贺、朔望出坛、祭灶、接驾仪范、接驾天尊板、过年规范、官学、发单钱、普板请坡、戊日、赈孤、巡寮罚人规矩、献神供品、三清节日、三元节日、五腊节日、方丈监院升座、清规、冠巾、表文规范、商量公事、十二黄道日歌。

附录一、附录二

四、道书援神契

三、玄科戒律

戒律说

初真说

初真戒律

三皈依戒

积功归根五戒

初真十戒

女真九戒

中极戒

中极三百大戒

天仙大戒

碧玉真宫大戒规

孚佑帝君十戒

智慧上品大戒

智慧闭塞六情上品戒

智慧度生上品大戒

三洞众戒文

三戒文

五戒文

八败文

十三禁文

太微灵书紫文仙忌真记上经

九真妙戒

太极真入说二十四门戒经

十直斋日

八节斋日

三元斋日

四始斋日

三会斋日

二十四门戒

长春真入规榜

入戒要规

三师原说

三衣格

玄门持戒威仪

出入威仪

事师威仪

视听威仪

言语威仪

盥栉威仪

饮食威仪

昕法威仪

出行威仪

起立威仪

坐卧威仪

作务威仪

沐浴威仪

三洞修道仪

初入道仪

持受诸咒品

睡醒时咒、闻钟声咒、下单时咒、栉发咒、洗手面咒、

漱口咒、簪冠咒、著衣咒、穿袜履咒、上香时咒、上灯

烛咒、朝谒三宝咒、受人礼拜咒、饮水咒、空钵受食咒、

出生咒、饭斋咒、结斋咒、洗钵咒、收钵咒、受衬咒、

受人衣物咒、出堂咒、托钵咒、执净瓶咒、甲灰咒、

沐浴咒、临卧时咒、梦寐咒、看病咒、日忌。

说十戒

太霄琅书十善十恶

妙林经二十七戒

老君二十七戒

老君说五戒

说百病

崇百药

四、全真斋醮科仪

叙论

宫观常行科仪

早坛功课出坛天地科祝将科转天尊

晚坛功课出坛祭孤科

祝寿科仪

庆贺科仪

玉皇朝科

三清朝科

三元朝科

  九皇朝科

  接驾朝科

真武朝科

诸真朝科

诸真圣班(祝神)

九天圣母圣班

五祖七真八仙总朝圣班

太阳圣班

太阴圣班

南极寿星圣班

药王圣班

龙王圣班

关帝圣班

东岳圣班

礼斗圣班

斋醮道场科

开坛科仪

三元午朝科仪

摄召科仪

施食科仪

请水科仪

荡秽科仪

祀灶科仪

扬幡科仪

请圣科仪

大回向文

送神科仪

上大表科仪

诸真圣号、宫阙

诸真疏文

迎銮接驾疏

接驾大表

戒坛拜皇忏疏

月斗疏

祝将疏

天地疏

各名山进香疏

武当山进贡修醮疏

度亡榜文

护表关文

诸符类

开坛符

卷帘符

开天符

宝箓符

冠巾科仪

五、略论道教徒的修养  

一、道教的宗教道德观——道教对“道”和“德”的观念

二、道教徒的社会道德准则

三、当代道教徒应具有的理想和精神文明

l、要做一个爱国爱教的新中国道教徒

2、做精神文明的表率

3、要热爱自己的宗教

四、当代道教徒应该怎样看待自己

五、道教尚大同、人类平等、和平共处思想

六、述道教徒的修养

1、《老子》

2、《庄子》

3、马丹阳语录

4、谭长真语录

5、刘长生语录

6、郝太古语录

7、邱长春语录

8、《邱祖寄西州道友书》

9、王栖云真人语录

10尹清和语录

11董清奇语录

《道门十规》摘录

《龙门心法》摘录

道教有一体二用之行,一体者,道。二用者,一行宗旨用,一行宗教用。宗旨,为老、庄哲学思想。宗教,为祈祷、斋醮、威仪。宗为之本,宗旨者,本老子清静无为之旨,直达于常清常静、不生不灭而后已。宗教者,发于汉初张子房会四皓访赤松,校注《高上玉皇本行集经》(张良祖师圣号为:校经主宰天枢上相天尊),其九世孙张道陵受太上秘箓、真文宝符,阐教演法,普度众生,自祖天师创教,至金、元时代演出“全真”教旨。

道教日用分有五乘之法:一曰宗,二曰教,三曰律,四曰法,五曰科。宗者,万缘定息,一念不起,坐而待成是也。此实不易行。教者,垂像教化,讲究解释,假此以得开悟也。律者,从方丈,守律坛,演三坛大戒,生慧而登真也。法者,正一符箓是也。科者,常行课诵,祈禳忏悔,济生度死道场是也。五乘之法皆有规范仪注,是以道人欲证道登真,必先依规矩范围身心,行持不懈,自然体道合真,马灵祖云:“何劳妙手图吾像,但愿君心合我心”,道不远人,总在自己行持不懈耳。

道教“仪范”是道教徒行为准则,进德修业之径路,故当遵而行之。

这本《道教仪范》中的:宫观仪范、戒律、斋醮科仪三部分是道教徒教务活动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略论道教徒的修养部分是关于道教徒道德品质方面的思想教育。作为道教徒行为准则,鼓励青年道教徒奋发向上,提高他们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和正确行为规范,故编在一起。

道教仪范概述

()道教仪范的起始

仪是仪式,范是模式。在一定的仪注方面所遵行的一定模式准则,就叫做仪范。

道教继承了中华民族先民们的祭神、祈禳、祷祝等仪式,加以规范化作为宗教活动的定型模式,形成为道教仪范。道教仪范由于历代大师们的演教所需,历代都有不同的增、改。从现存《明正统道藏》可以看出道教仪范的“戒律”、“威仪”、“章表”这三大类的庞大

著述。一部《灵宝领教济度金书》,就有八十一种,二百四十六卷之多。

道教对仪范的兴起,是随着道教的创始而来的,张道陵在教民中实行的“三官首书”和《正一法文》中所说的受护身符及三戒、伍戒、八戒、受箓等。应是道教最初的入教仪式和祷祝仪式。戒律是道教徒的行为守则,奉戒专一,可制止“恶心邪欲”和“乖言戾行”,为证道之阶梯。所以道教对“戒律”是非常重视的。从律坛传戒的《戒经》中很可以清楚地看出“戒”的重要作用。

()道教仪范中的三大类

1、戒律:

祖天师创教时的《正一法文》要求道民们要遵行三戒、伍戒和八戒,并说这些戒都是老君所传。“三戒”是:皈身戒,皈身于“太上无极大道”;皈神戒,信仰“三十六部尊经,”皈命戒,服从“玄中大法师”。这“三戒”即我们早晚功课经后的“三皈依”。也就是王常月祖师在《初真戒》中说的:皈身之后,可以“永脱轮回”,即道宝;皈神之后,可以“得闻正法”,即经宝;皈命之后,可以不落邪见”,即师宝。“伍戒”是:一不得杀生;二不得荤酒;三不得妄言绮语,口是心非;四不得偷盗;五不得淫邪,简单说,即杀、盗、淫、妄、酒。《初真戒》说:“凡能持此五戒,精迸无虞者,益算延龄,天神护佑,永脱五刑之苦,世世不失人身.”。我们道教把这五戒称作“积功归根”五戒。“八戒”,据《云笈七签》卷四十陆修静《受持八戒》说在五戒之外加上:六不得杂卧高广大床;七不得普习香油,所为华饰;八不得耽着歌舞,以作倡伎。以上这些戒条是早期道教对教徒实行的戒法,到了东晋葛洪时代道教关于讲“戒律”的书已出现了相当多的著述。《抱朴子》中说:郑隐曾收藏有“道家训戒书近百卷”。道教在传援戒律方面是很庄重的。道教全真派龙门祖师邱长春开创了全真传戒制度,传戒律坛定传戒秩序为:初真戒、中极戒、天仙戒,称为“三坛大戒”。“戒坛“中讲“戒”的书称为《戒经》。传戒仪式是演礼和方丈说戒,是非常庄严隆重的宗教仪范。全镇十方丛林的“清规’’就是为范围道众遵守戒律的“法律’’条文。道教最基本的是行持“五戒”,另有十戒,三百大戒,千二百戒等众多戒条。

早期道教和以后的天师道教都有“授箓”教法,第四代天师张盛从汉中迁回龙虎山后首先建“传箓坛”。北魏寇谦之刨北天师道,把授箓仪式搞得更为隆重、规范。“箓”在早期遭教是一种“注册薄籍”,是道籍登记薄。一但“授箓”即可受到神的保佑,因为一个人受了道箓,就在天神那里挂上了号,神酒药负保佑的责任了。这样的意义,和近代道教徒“冠巾”、“受戒”差不多。《冠巾科》序言中说:道士不冠巾,三官大帝那里没有名字,冠过巾就在天曹挂上了号,就不属阎王管了。道士受过三坛大戒更箍名标三元都会瓣‘,九玄七祖皆得度了,即就是受戒不守戒,或堕落成坏人,也只有三官大帝来“算帐”,阎王是管不了的。我们荐亡用的宝箓符,是一种荐亡生方超度亡灵离却地狱苦趣凭证,亡灵持此“箓”就证明他得到“经功浩力”的救拔,持此去超生了。现在正一派还实行着“授箓”制,不过,在意义上只起个“道阶”的作用而已。

2、醮坛威仪和斋:

“威仪”是斋法典式。凡举行大大小小的宗教活动,教有一定的定规仪式,讲这种定规程式仪范的经书叫做《科仪》。我们常说“按本宣科”,就是按照定式举行科仪。“威仪”包括醮坛中的一切陈设和举止行动。要求全部符合斋法典式,叫做“如仪”。

“醮”是做法事或叫做道场。“斋”是“戒”的另一种行持,通常把“斋”“戒”连称,如“斋戒沐浴”等。在“建醮”之先,也就是在举行法事之先,要素食,要清心,要洁身,这都是“斋的内容。一般来说“斋”是“醮”前的个人“身心洁净”程序。“斋”还有另一种内容,即在某些日期吃素,可以得到福报,如“三元斋”,即农历:正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十月十五日,为上元、中元、下元斋日;又如:“庚申斋”、“早子斋”,是在“六十花甲”的庚申日、甲子日为斋日。又如:“本命斋”,即在自己的生日那天为斋日。还有很多斋日,不一一枚举了。修这些斋日是为了解冤,拔罪、祈福、禳灾、保命、延寿等。“斋”的再一种内容是用“醮”的仪式举行,主要是为生者忏罪祈福,为死者追荐超度,如“黄箓斋”、“金箓斋”、“玉箓斋”、“九幽斋,等等。这些“斋醮”仪式,已多失传,解放前杭州玉皇山办过几次“金箓斋”,杭州、上海叫“打金策”,这种道场是非常隆重庄严的,光是念经的坛,就有好几个,一是都坛(即上表奏章的总坛)”二是度人坛,诵《度人经》;三是皇坛,诵《高上玉皇本行集经》;四是诸神坛,供奉几百位神位。“金箓斋”至少要做七日道场,道场科仪计有:开坛、取水、荡秽、请圣、祀灶、扬幡、宣榜、上大表,放焰口等等法事。

道教的“斋醮仪范”早在祖天师创教时就有了,《天宫章本》是最早的斋醮仪范。北魏冠谦之《云中音诵新科之诫》、《图录真经》,是北天师道的新斋醮科仪。南北朝陆修静整理三洞经典辑录编撰的《陆先生道门科略》、《太上洞玄灵宝授度仪》、《洞玄灵宝斋说光烛戒罚灯烛愿仪》、《灵宝道士自修盟真斋立成仪》、《金箓斋仪》、《玉策斋仪》、《九幽斋仪》、《解考斋仪》、《涂炭斋仪》、《三元斋仪》等,可以看出,道教的“斋醮科仪”到了南北朝时,已形成为一门庞大复杂的专科了。唐末五代初的杜光庭,号广成先生,是集道教仪范的大成者,他所留下的《灵宝文检》和《广成集要》_直是我们今天写表文,牒札的范本。道教的“斋醮科仪”到了宋代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宋代皇帝动不动就举办“罗天大醮”、“三百六十分罗天大醮”、“黄箓醮”等,这些醮法仪式今虽不知,但可以想象一定是宏大的场面。明代皇帝最喜建醮,据《明史》记载,明代有:万寿醮、安神醮、生辰醮、祈年醮等醮法。

古代道教举行“斋醮”的场所叫“坛“。坛的形式是什么样,据《魏书.释老志》所截寇谦之坛是:“重坛五层,道士百二十人斋肃祈请,六时礼拜”;《隋书经籍志》说:“为坛三成,皆置绵蕝以为限域,傍各开门,皆有法象”。由此看来,古代道教“醮坛”当是露天设置,到了后代才变露天而在殿内设坛了。

道教“醮坛”之制,最早是正一天师创立的,汉末(一说晋永嘉间:公元307312)第四代天师张盛再返龙虎山,于祖天师炼丹处建“传箓坛”,每于三元之日传授法箓,是为“正一宗坛”,印用“阳平治都功”玉印。东晋时南岳魏夫人(华存,圣号称“云霞玉女大法教主南岳魏元君开玄道济天尊)的弟子扬羲、许谧在茅山创建了“上清宗坛”,宗坛九层,印用“九老仙都君印”。葛玄一派,传出的《灵宝经》,到了陆修静给以增修,撰斋仪多种,使灵宝之教大兴,这一派于江西清江县阖皂山,葛玄成道处传“灵宝经箓”建“元始宗坛”,用“元始宗坛印”和宋徽宗赐给的“元始万神”铜印。以上三处坛场,统称为“三山符箓”.是道教最早的“醮坛”。全真派兴起后,继承了道教传统的“醮坛”之制.如元代修建白云观时,首先建起了原来的”虚皇坛”,全真派做道场的“坛”称为“混元宗坛”,印用“道经师宝”印;方丈传戒的律坛,称为“玄都律坛”。

3、章表:(表奏类)

“章表”是向神表达所恳求的申奏文书,或称作“青词”,因为古代写这种文书要用青藤纸写,故叫做“青词”,或称“绿章”。青词文体多为四六句法,《四六金书》就是个表文范本。古代文人有不少善长青词的,如明朝的严嵩就是个以善为青词而得到皇帝赏识的人物。章表的用法亦有不同场合,对道教最高尊神所呈进的叫“上表”,一般神位叫“上疏”。

道教仪范可把道教敬神,念经以及道人们的行、住、坐、卧统统包罗在内,总之,举凡行为都有规矩可循,这些规矩统属仪范范畴。

以上都是属于“威仪”一类的仪注。

()按时诵经仪

凡住庙道士,必按时上殿诵经,定为必行的功课,所以早晚坛经,叫做早晚功课经,是为了行日用之修持。功课殿不是“例行公事”,更不是“走过场”,天天把两本经温习温习,而是有其深刻地用意。《早课》序云“功课者,课功也,课自己之功,修自身之道”。《早课》中的《清静经》对性功修炼讲的极其明白,《高上玉皇心印妙经》对命功修练讲的极其明白。这两部经是修道者的基本法则。《高上玉皇心印妙经》最后说:“诵持万遍,妙理自明”,“诵”是朗诵,“持”是行持,要求修道之士不但要“口而诵,心而维”,悟出理来,而且要脚踏实地按经旨去行。《晚课》大皈依前有两句话,叫:“既诵经语,当解经义,人身不易得,正法最难遇”,这就是为什么要我们作为“功课”天天要念诵的原因。《、单课》序中又云:“非课诵无以保养元和。经之为经是前圣之心宗。虽是随堂之功课,实为祝国祚之大猷,朝夕诵念,昼夜忘疲,直候三千功满,八百行圆,方是出家之上事,大丈夫之道德也”。我们道人讲究结三缘,诵经可以结神缘和鬼缘。教门规矩卯时早课,诵清静、普化者,乃是分轻清之义也;酉时晚课,诵救苦、生天、拔罪等经,是有济阴凝之义也;午时诵《三官经》赦罪、解厄、消灾、取午火消阴,主杀伐之义也;子时诵《皇经》为合助道力,增补神灵之义也(见商明修大师《六骰堂》初稿)

()存思

“存思”也叫“存想”,《天隐子》云:“存谓存我之神,想谓想我之身”。《七星卧斗法》云:“存思七星焕明北方,己身卧于七星斗中,华盖之下。七曜之光,流焕紫景之外冠,覆于己身,在紫景之上,七曜之中”。“存思”即存想神物,端一不离之谓也。如:我们拜静斗时,要存想斗姥八臂慈容端坐獬座之上。拜《弥罗浩》要,注想金容。我们对祖师磕头也不磕空头,心中要存想尊容有所转念。“存思”有种种作用,以上仅举例而已。

道教官观仪范

一、道教庙宇称宫、观之由来

宫:宫在古代是对房屋的通称,并没有特殊涵义。《尔雅.释宫》说:“宫谓之室,室谓之宫”。后来给“宫”赋与了特殊尊崇的涵义,成为封建帝王住所的专用词。

道教庙宇是祀神之所,一些由帝王兴建的庙宇和规模较大的庙宇,经过帝王的颁赐名额亦可称“宫”。封建帝王提义兴建的庙宇,自然是“敕建”的了。如唐玄宗作太清官以祀老子。也有些是道人自己积资募化修建的庙宇,通过某种关系,经帝王“赐额,,升格为宫,如果能多少给些钱财,也就可以冠以“敕建”的头衔了。这些称“宫”的庙宇如:元太宗乃马真皇后执政时的第三年即公元1244年,山西永济县的永乐祠被烧毁,朝中大臣们议论,认为永乐祠是吕纯阳的仙迹,“祠而祀之事涉简陋。可改为纯阳万寿宫”。命李真常选道望隆盛,人所具瞻者,前往修建。李真常派潘冲和前往,以几年时间建成,直到现在还称作“纯阳万寿宫”。由于该宫地处永东镇,故俗称“永乐宫”,是全真三大祖庭之一。纯阳宫的全称就叫做“敕建大纯阳万寿宫”。又如:金.明昌六年即公元1195年,“朝省新法,以祖庵无敕额,例没于官”。当时毕知常住持祖庵,他于承安丁已年即公元1197年到山东去见邱祖,邱祖把所有资财倾囊尽付给他,并且亲作疏文,叫他作重修建的准备。公元1198年春天。毕知常来到北京,当时王玉阳正被征召在北京,玉阳通过一些关系,“买祖庭为灵虚观”。到元.大德二年公元1298年的七月间,经李真常的奏请,改祖庵灵虚观为重阳宫。又如:西安八仙宫,原名八仙庵,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慈禧和光绪皇帝逃难到西安,曾临时住过八仙宫,经李宗阳方丈的奏请,钦赐“敕建万寿八仙宫”匾额,遂由庵升格为宫。

道教称宫的庙宇,一般都是要经过封建帝王的特许或“赐额”。宫是道教庙宇最隆盛的称谓。

观:据《尔雅.释宫》,观谓“宫门前之双阙”。道教庙宇称“观”始于陕西周至县古楼观,即终南山楼观台。《渊鉴类函》居处部四。观一,引《释名》曰:“尹喜结草为楼,精思至道,周康王闻拜为大夫。以司观望,故号此宅为关令草楼观。即观之始也”。《稗史》:“周穆王好神仙,召尹轨,杜仲居终南山,尹真人草楼因号观,由是奉神仙之地皆名观”。《史记.封禅书》:公孙卿日:“仙人可见……。且仙人好楼居”。于是上令长安作蜚帘桂观、甘泉作益延寿观,使卿持节设具而候神人。这就是道教庙宇称观的由来。

观,也有些是皇帝诏命“敕建”的,尤其是宋代,实行一种“祠禄”制度,于各路、府、州著名宫,观,“概置提举、提点、管勾等官,以臣僚任之,为养老投闲之职,授以祠禄,谓之奉祠焉”。宋真宗作玉清昭应宫,以夜继昼,七年乃成,凡二千六百一十楹,王安石就有上乞宫观的札子。其《乞宫观第一札子》云:“乞以本官外除一宫观差遣,于江宁养疾”,南宋朱熹也曾受“主管云台之命”。虽然当时华山下的云台观,地属金朝管辖,朱熹未能实际管领,但他曾说:“愿为希夷直下诸孙”。在他的著作上尝署名“云台外史”或“云台真逸”,

可见他受命以来对云台观的向往。

二、宫观属性

道教宫观庙宇有两种不同属性区别:一种是子孙庙,一种是十方常住。子孙庙收徒弟代代世袭相传。,不论该庙规模多么大,只能称小庙而不能称常住,更不得悬挂钟板,日常作务以钟板为号令,就得改成半十方性,就得留单接众安排十方道友以相应的职务。悬挂钟板的子孙庙是升了格的庙宇,称为子孙常住。十方常住也称十方丛林,有传戒特权而不得私收徒弟。这种宫观性质是属于全国道教徒公有的,地不分东西南北,派不分正一全真,凡是满发大领的道教徒人人有享受挂单居住的权利,同时人人都有保护的义务。十方丛林皆备有全国三山五岳各宗各派的“字派”,凡常住挂单道友,号房、客堂可按簿查对法派留单转执事。

凡是十方常住,在常住附近都设有方便小庙或房舍,如北京白云观的外茶房,山东济宁州常清观的青霞洞,河南南阳玄妙观的庄房,陕西八仙庵的油房,搂观台的巡田庵,湖北武昌长春观的安家湾庄房等等,这些地方是为了有些道友经典生疏,回常住挂单背经不熟顺,暂时有个熟习经典的吃住所在。临时暂住,在道教的术语中叫做“借单”。这些地方的设置也是给乡间或外县道友来省城办事一个吃住方便地方。

解放前国内的子孙常住如:干山无量观、山东云蒙山白云岩、河南中岳庙、陕西龙门洞、四川青城山天师洞、武当山紫霄宫、杭州玉皇山福星观、天台山桐柏宫等等。

解放前国内的十方常住如:沈阳太清宫、山东长清观、北京白云观、河南玄妙观、陕西八仙宫、楼台观、张良庙、四川二仙庵、湖北长春观、江苏常州玄妙观上海白云观、宁波佑圣观等等。

解放前道友们有一种普遍看法:哪省的十方常住兴旺、规范严,哪省的道风就较好。道友中的这种认识,说明十方常住规范对道友的影响是非常之大的。

三、十方常住执事体制及管理方法

十方常住也叫十方丛林。道教庙宇的大门通常叫作“山门”,“丛林”之义·是比作茂密山林的意思。深山老林往往有修真霞子隐居其中,常住也往往不乏高人逸士和光其中。深山老林万物丛生,十方常住道众会萃。故常住有丛林之称。

十方常住日常作务和举止行动都有节制规矩,是陶溶品性、学习道教规法威仪的场所,所以邱祖主张道人要住庵,即住“常住”。常住这一名称,在金、元时代的道士著述中,是经常看到的。常住有一套系统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这种体制和方法是建立在民主和大公无私基础之上的,十方丛林所以几百年沿袭不败,根源就在这里。加之监院、都管这些负责人的选任,一般都是品行端方,戒守严禁之士(当然也有不称职的),一受道众委托,多能兢兢业业,唯恐在自己任职期间把常住事务搞坏,贻骂道众,巴不得任职期满,光荣退职,很少有“恋栈之徒”。这种自觉让贤,甘居人下的风尚,也是管好常住不致毁败的原因之一。还有一种韬光晦迹之士,平日象昏昏噩噩,丝毫不露出大智大勇迹象,一到普请大众,监院、执事无法解决之事,问道众要办法时,他能临难不惧,一往任之,待困境度过,太平无事,他则毫不矜恃,两袖清风,他方云游,永不会眩耀自己的功德。这种事例在全国十方常住史上也是有过的。

上边谈了人事关系,下边谈管理体制。

1、十方常住执事体制:

常住执事,监院以下,概括为“三都五主十八头”客寮库账经典堂号等执事,也有根据常住不同情况专设执事名称的,这仅是少数的小不同而已。“三都”是:都管、都讲、都厨。“五主”是:堂主、殿主、‘经主、化主、静主。“十八头”是:库头、庄头、堂头、钟头、鼓头、门头、茶头、水头、火头、饭头、菜头、仓头、磨头、碾头、园头、圊头、槽头、净头等。

客、寮、库、账、经、典()、堂、号,叫做“八大执事”。这在全国各常住都是通同的。客,是客堂,是常住中一个大寮口,客堂中的执事人员叫“知客”,知客平常三个五个不等,知客人员也分先后秩序,最先的叫头单知客,其次为二单、三单……,原来的头单知客,或转别的职务,或起单走了,原来的二单就成了头单。在无总理人选时,头单知客实际上担负着总理职责。“总理”通常都住客堂,既协着监院、都管总理事务,也是众知客的首领。寮,是寮房,也是一个大寮口,寮房的执事人员叫“巡寮”,平常也是三个五个不等,也有头单二单秩序。在无巡照或纠察的人选时,头单巡寮,实际担负着众巡寮的首领责任。巡照或纠察,通常住在寮房,是寮房首领。各大常住一般是设巡照不设纠察,设纠察不设巡照,在传戒时,巡照纠察齐设。库.是库房,负责人称为库头,事务忙时可赠一名副手,名贴库。账,是账房,执事名称就叫“账房”。一般只设一人,有的常住设内账房和外账房两名。其分工,相当于现在的会计和出纳。经,是经堂,经堂执事称经师,经师首领是高功。若设经主时经主也住经堂内。典,是典造(有的常住称点座),典造是大厨房的首领,大厨房是常住重要寮口,是遭众司命,最为辛苦,所以常住规矩给典造以“保单”、“保香”的特权。大厨房也是常住最大寮口,饭头、菜头、大小火头、水头,贴案、杂务等都是大厨房的执事。堂,是十方堂,有的常住叫云水堂。北京白云观旧社会设十方堂、云水堂两堂口,单日挂单道友送云水堂,双日挂单道友送十方堂。十方堂或云水堂执事称作堂主。号,是号房,是挂单道友初审地方,号房也称迎宾,执事称作号房或迎宾。

都管、总理、巡照、纠察、客寮统称为“首领执事”,其凡需施行内拜客的,统称“果茶执事”。也有把客寮库账称作内四寮;经典堂号称作外四寮的。除上述执事外,还有些杂役执事,绕称为散单执事。如:夜巡、洒扫、钝板、巡田、巡山、老人堂主、官木匠、官裁缝、副殿主、行堂、待者、知随、小典造、买办,庄稼院子有场头,武昌长春观有高功经等。

常住主要执事及所隶寮口列表如下:

以上介绍的是常隹执事名称,下边谈一下主要执事人选条件及所司职务:

2、常住执事人选条件及所司职务

根据邱长春祖师《律坛执事行为榜》云:“窃闻云水大众,原系四海同居。既入坛下,必须通知模范。功行悉备,不异先贤。自今云水相逢,烟霞集会,倘得道遇师,师边得旨,恒心觉悟,了却出世家风;竭志修持,堪作升仙活计。如若不谨,后悔何及,凡诸执事各宜勉之”。

(1)方丈:方丈乃人天教主,渡世宗师。演龙门之正法,撑苦海之慈航,常怀传贤之心,素无吝道之意,作全真之模范,律门之纲领,阐扬大道,以德化人,无功不积,无善不为,天人共仰,一切咸钦,非有道之师,不可立也。道士必须受过三堂六戒,接过律师传“法”,始得称方丈。开期传戒,称作律师。

“法”即法统,上载此一法统历代律师的历履,及放戒次数和放戒时间。每堂戒的“天字号”是当然接法人,但也须度德量力,如无条件接法,可让其他“戒子”接法,免得接法后传不出去背过遭冥遣。

(2)监院:俗称当家。监院是常住栋梁,大众纲领,必须道德齐备,仁义兼全,才智过人,威仪可法,通道明德,待众以谦,宽洪大量,弱己卫众,柔和善良,明罪福因果,功行俱备者乃可当此大任。倘有不肖,都管、总理稽查明白禀告方丈依规公论,轻则罚斋,重则议换。

监院由常住道众全体公选,本常住无此人才,也可到其他常住或小庙选请。三年一任,可逢选连任,任期如犯重大过失,可随时下普板请大众,宣明过失,辩明是非,免职撤换。本人不得借社会势力压众。

(3)都管:都管乃常住之统理,道众之表率。以道德蕴于心胸,以仁义彰于形状,松筠节操,水月襟怀,才智兼全,威仪内慎,宽以待人,谦以持身。常住一应大小事务,一年四季散发单钱,出入账目,往来人情无不提理。运度检点、净心无私、赤心办事,方不负尊位之任。倘有徇私、懈怠,方丈率众升堂,依规公论。轻则罚斋,重则抽单(即撤职,转其它职务)

(4)都讲:管理圜堂、钵堂、诸经讲义威仪等事,非有道学之士,不堪当此任。

(5)都厨:管理厨房各项派遣,大众三餐,日日多寡,以免剩斋蹧践,倘有添减单客,分派菜羹,各件斋肴,须要秉公之士以当此任。倘有不公,议换抽单。

(6)静主:坐静安圜,管理圜堂修行坐静之人常谈圣真经教,不言杂语,非通道德之士不可任也。倘有公私人我,一例罚斋。

(7)殿主:乃恭洁精虔之士,时常殷勤洒扫,谨慎香灯,虔洁供器,并监理经师。倘有不恭懈怠,或诵渎上圣者,罚油入库。

(8)经主:当选洞明经典、科仪规范、忌讳、礼法、动静肃恭,威仪诚敬、精洁恭虔之士任之。凡修奉经典,关系教门兴颓,未经师传者不许入经堂。三时功课,朔望朝贺,勿得轻浮狂燥,不遵者罚香。

(9)化主:导引贤良,开化福善,募缘于仁人君子,积功于圣境灵坛。常住不足,仗以尽心。须熟明因果,善于酬对之士不能任此。当思利人利物,毋得徇已徇私,倘有偏私,罚斋供众。

(10)高功:清静身心,阐扬教法,随坛作仪。主持大小法事,上表迎驾一切朝事,经典玄律,科范威仪,虔洁规模等类,不得轻浮狂燥,对越金容当严肃恭虔,违者罚。

(11)经师:诵太上之经典,礼天尊之宝号,祈福迎祥,度亡生方,演音喊韵,同声应和。普结善缘,阐扬教范,为科教之主者。非师传苦学,不胜此职。

(12)提科:乃提音接咏,须喉音清澈。滴滴鱼鸣,直透九霄。虔诚威仪,道妙长兴,随声应和,聪明殷勤,大小法事不可疏忽。非博学经师不克此职。

(13)表白:跪宣文函,清音雅咏,字句清淅,虔诚恭敬,上申天庭,毋得失仪。字有不识,须先证明,勿失规范,不比常文。非博学经师不克此职。

(14)总理:客堂之首领,常住之重职。接待宾客,办理内外公事,非道德学问之士不胜此任。

(15)知客:常住之仪表,须谦恭敬让,礼貌端庄,深知事务,通达人情,迎送必合清规,酬对要依玄范,虚怀应客,正己待人。倘有骄慢不恭,徇私弄弊者重罚。

(16)巡照、纠察:寮房之首领,常住之监察,统辖大小执事,代天宣化,赞祖阐扬,提拔有德高人,巡察犯规羽士。公平办事按律施行,不得徇私舞弊。明知犯规而徇私不举罚者,依规公论,轻则换之,重则逐罚责出。

(17)巡寮:办理常住一切公干,安派执事,巡察一切杂事,查管众执事,抽补升迁,提调机密,不得为私怨而废公,亦不得为私恩安排己友。须正直忠谨之士当此重任。

(18)海巡:查理执务一切公事,经堂斋堂,各殿香灯,各寮杂件,窜寮口角,透漏常住,不公之类。须秉公之士可任之。

(19)公务:主理佃写田地房屋,催讨租稞一切欠贷银钱货物。讨理阴地,经理地界、山、树一切等件。凡卸职不当,必将新陈租欠,还期远近,开列清单同客寮交接,尤须领接手人到欠户交待清楚,方可脱身,不误常住之事。

(20)庄头:有内庄头与外庄头。内庄头管大小农俱之保管、修理。外庄头提调伙计(雇工)劳作,及四时庄稼耕耘播种收获。须勤俭之士任之。

(21)库头;主管一切斋粮供品,海味山珍,油盐酱菜,金银珠玉,财物器皿等件。必须出入有账,收放得宜,保管妥贴。非正直清廉、耐心细致之士不可当此任。如有奸弊私徇,差失隐匿,轻则罚斋,重则抽单逐出。

(22)账房:管理各簿籍账项,为财会总司。收支费用,账目清白。每月初四日,客堂设座,对众清算上月账项,须清洁之士当之。倘有账目不清,徇私弄弊,一经查出,轻则罚斋,重则抽单。

(23)典造:(或称典座、点造)为大众之司命,常住之根本。办理斋馐,调和六味,精修供献,调理饮食,所以格天真而歆享,资道众以和身。谨记入厨先净手,对案莫开言。厨中食用,皆十方脂膏,必须用度合宜,不可妄费供养。须勤洁之士当之。如不净不洁,未供先尝,私造偏食,查出跪香,重则摧单。

(24)堂主:指的是十方堂或云水堂主。堂主管挂单道友之端庄,察单客言谈之学修。交待挂单道友谨守堂规,凡未转单不许离堂口,如要登厕先向堂主告知,或看书或养息,不得高声谈笑。违犯堂规,堂主有摧单之权。非持身谨严,宽宏量德之士不堪此任。管理云水客来,挂单之士,监察持戒威仪及违律等事,必须明达正真之士乃可任之。

(25)号房:亦称迎宾。为考查盘诘挂单道人之真伪,以防假冒混入常住。依规详问,抽背经典。号单、号牌写清宗派、姓名、年龄、籍贯、身形面貌、出家庙宇及三代姓名,细查来历写贴挂号送客堂复问。必熟悉经典,晓明各宗派系,非精明之士不可任。如诘问不依规矩,会被“老参”耻笑,有失常住用人之当。故当审慎其事。

(26)监修:兴工整修,造置楼房殿阁,河提墙垣等。选工任人,监督修建,须择懂得修建,精明殷勤之士任之。不得舞弊勾手贪污,亦不得假公济私挥霍资财,如有污弊,追脏革出。

(27)主翰:(书记)洞明道典,楷书恭整,表疏申状,依格科式,不得自作聪明冒渎圣真。如书画兼能,通晓书贴款式犹为清尚。如书写表疏不恭不敬,牒札符命不依格式,懈怠误事者罚。

(28)买办:凡出入买办,账目清白,所用供品斋疏,要入库房酌议,开单买办,不得染指,有坏道心,一月一算,对神盟誓,乃公正清廉之士所司。不得私弊,违者迁单。

(29)贴库:库头之助手。料理杂事,计清进出器皿。油盐米面,将尽早报,毋得私弊,若其查出,经则另换,重则迁单。

(30)坐圜堂:诚心养神,静寂周天,回风混合,坎离成象,火候调均,玄珠出鼎,神化无方,此乃修全真之梯磴,非通道之士不可立也。

(31)茶头:洁备净泉,烹煎玉露,献供仙圣,延奉高真,运水须净泉源,人我必戒污秽。早上前五板报火即起,殷勤炉炭,壶欢水长,敬宜细功。晚上前二板止火封固,毋得妄用。枉费常住者乃为罪过,劝说不听则另换。

(32)洒扫:亦称净头,洒扫阶庭务要洁净。洒以润尘,扫以除秽,勿使尘土飞扬,误者有过,故意者迁单。

(33)磨头、碾头:粮要筛簸淘洗,米须洁净,面要细罗。上供高真,下结道众,为抢功夺行之职,其功甚大,须勤俭之士任之。

(34)园头:载仲四季菜蔬,切防肖小盗窃,早报厨中,供侍大众,勤行灌溉,勿致有缺,靡损妄费者抽单,私心者罚。

(35)水头:提桶运浆,调食上供.大众茶饭菜食非水不成。水中有虫即拣出放生,不得灌入缸、锅,如有故意,一大罪过。众沾水土之恩,须争功夺行之士任之。

(36)火头:早则开静先起,晚则止静方眠,职司夏令,每日三次,是其候也。须宜火候调均,分其大小次序。造供作食非火无成。切忌秽柴入灶。须洁士可以任。

(37)圊头:夺功争行之任,出其自愿领受,常须担除粪便,打扫干净,厕内清洁,出入欢忻,为功也。圊头为常住极脏极累之苦行执事,故常住规矩赋予保单、保香特权。

(38)夜巡:夜晚巡夜,按更击板,前五板报火、报门不得有误。

(39)钟头:职司开静止静击大钟。击钟应念钟文。

(40)鼓头:职司开静止静大鼓。 钟、鼓皆有规法不得紊乱,交接亦有定规,紊乱者罚跪香。

(41)巡山:山林树木为庙宇之壮观,隐居之护卫,为防人盗伐,分防巡察以保无虞,毋得徇私卖放,倘有情弊,查出重罚。

(42)行堂:斋堂过堂,碗筷洁净,添菜须看所需。乃普结善缘之职。斋堂不洁净,碗筷不干净,是为失职,说之不听则另换。

(43)堂头:斋堂之主。斋堂香火、化供出食,击点(云板)让斋。过堂道众如有碗响、筷落,堂头压签罚之,监院、都管受罚,打小食供众。散单受罚,跪香。

(44)杂务:大厨房之杂役,兼司司命香火。

(45)门头:司山门之锁钥,稽查出入携带,常住公物不得带出山门。夜间不得擅开山门。如有徇私,查出摧单。

(46)钟板:钟板为常住号令,开静止静,烧香上殿,全听钟板。钟板为常住标志,小庙不得悬挂钟板。司其职者须谨慎从事,按时挂板,不得紊乱钟板,紊乱者罚跪香。

以上系常住执事人选条件及所司职务。

谨按邱祖执事榜规所云:“以上条款,伏望人人著意,个个留心,倘有推托依靠等情,大众自有真实公举。两堂功课宜持,五品皇经莫怠,十方有志高人住者自当恭敬,不可独善其身。倘外明而内暗,或口是而心非,或阳奉而阴违,或公入而私出,十方檀越视我为贪鄙之徒,护法灵官自有分明报应。宁教诸人负我,不可我负诸人”。

3、常住经理事务规范

根据《三乘集要》规定:

(1)方丈、监院、执事、道众等不许招认佃户为徒或认义子,乃与常住弊害,倘违,察情革除。再道众等与俗人拜为弟兄,迁单不恕。

(2)佃户正月请春客者只许一人,公务、客、寮轮流,其家较富裕而又强请,只许二人,不得争让或私去,察出量罚。

(3)客堂兼理经殿不恭之事并及内外大小事务。道众若有争论是非者,先投寮房讲理,说之不了,再投客堂,(名为:下客堂讲理)。不可徇私隐情。倘有违规,请寮房宜公量罚。如不遵横行者,请寮房、公务帮办,不得推脱。或有争强论理,小事劝解;事大,上请总理、都管、监院公议。如有私听者罚,倘有作弊者责革。

(4)遇有词讼案件,总理、知客出头顶案应讼,不得推脱。若无能者,执事道众选人顶案,案结之日,看事情大小,谢以辛苦钱。

(5)知客接待宾客。坐宜端正,不许摇身背腿、斜坐点膝,使观者不恭,惹人耻笑。临近来往僧道之客,待饭一桌。知客、知随各一人陪食侍奉。官绅商贾俗客,不许陪食。

(6)寮房内执事,管理事务、评论争端讲理,坐宜端正,不得粗言高声,必须衣冠整齐。问答清白,细察情由。先观形象,后思素行,或谓办公懈怠,或与刁唆误事。若再执着不服,客堂公务帮办。凡是大事,同上客堂,并请总理、都管、监院,自有定论,或杖责,或罚逐。

(7)公务,照管外事,摧讨新陈稞账,租佃契约。如佃户发生词讼争端等事,公务知情顶案应讼,若公务无能。上下执事人等派出顶案,案结予以酬谢。

(8)寮房中设“寮板”。寮板为常住敬神出坡(集体劳动)、普请大众之号令。平日开静止静由巡寮击板,常住大事需普请大众时需巡照(无巡照时由纠察)击板,名为“下普板”。普板不得私行妄动,事体非下普板请众不可时,须先通知客堂总理都管监院,可响则响,可止则止。若私行妄响。响板之人加倍治罪,决不宽恕。

(9)欲安苦行执事,应依规寮房与都管商议,无都管时与监院商议。视其当然,勿许抗违。巡寮转单安执事时,要向新转人员交待公事——即该执事所司事务。有账簿手续的要按账对物一一交待清楚,物不符账,由交手人照赔。苦行执事为争功夺行之事,受道众之恭敬。寮房不得借作报私怨之手段。

(10)告假出外,大执事要向客、寮、监院告假。或准或不准,不得强为。散单执事一律到寮房告假,只许三日,因雨隔阻,可续假三日。内住三年者,可准假五日,续假五日。误假者,消号;回来时重新挂号。告假一日半日者,到寮房告假领签,一人一只,每日只发两签。签交门头,晚上三板以前,到寮房交签消假,过时不交签,按“夜不归寮”罚跪香,情节严重者摧单。

(11)圜堂:为养静修真之所,坐圜道众宜无人我是非障碍,二六时中用功。静主按子、午、卯、酉四正时燃香,一时一炷,按时坐完一炷香,如若不能,不得居住圜堂。堂内不得烧烟煎煮,或圜单上下煨火。如有客人施给零钱一串两串,银一两二两,堂内均分。如有多施,则三七开,堂留三分,七分归公。茅庵坐静者,客施钱财同上。

(12)养症堂:为养病之所。道众或为生死参访,或修苦行,冷食露寝,受风寒暑湿而生病。病患折磨,实人生之大难。常住慈悲设立此堂,救护病难。夏设蚊帐,冬设炉火,务以怜悯救苦之心待之。堂主宜选慈悲侧隐、勤苦耐烦之士任之。伺候病人饮食便溺,调理护持,换洗衣服,恒使堂内清洁,不有秽气冲人,是其结缘功德。患者病重,急请客、寮验清“单行”等件,开单入库,病愈照单还给。若有弊者,同众公罚。

(13)老人堂:宜使堂屋夏凉冬暖,浩净无秽。凡住老人,皆为有缘。年迈体衰,全靠常住供养。常住有养老之设,道众有敬仰之心。常住挽留监院,当普请大众,仍挽留不住时,老人出堂无不听许。堂主须选勤俭慈惠仁人任之。饭水等事不辞劳苦,功德于人,福报于己。倘有懒怠误事,公议受罚。

(14)十方堂或云水堂:为挂单之士暂住之所,堂住道众或转单或不转,一视常住。单客不得因不转单而蛮横,若蛮横撒野,常住有清规从事。一般常住过三天不转单者,即自行消号起单,遇雨不起单,常住亦不摧单。

(15)号房:即迎宾房。除依规诘问挂单者外,初来常住者要注明“大号”字样,起单十日以上,或数月,或年而半载回常住挂单者称“复号”。全国备大常住皆如此,唯北京白云观,旧时六十年复一次大号,六十年内皆称复号。

(16)账房:每月初四日止静后,客堂设桌案茶果,请果茶执事算上一个月的账。算账时,监院、都管上座,众执事依次入座,账桌设专案,书记(主翰)、账房并坐,客、寮两家各选一人两侧对坐,能打算盘者五、六人依次两侧对坐,书记念账,账房备问,客寮监账,如某笔账项不明白,可随时提问,账房要详为解答。收、支、结余,由书记在账簿上作结。每年腊月二十七日下午算大账,总结全年收支结余,对大小果茶执事公布。

(17)经堂:经师每日三遍课诵,钟板挂过二板,殿主烧香,经师作上殿准备。一切就绪,殿主叫板,钟板挂三板,经师接鼓,头遍鼓毕,殿主击大磬三声,各殿依次接磬三声。各殿接磬听大殿快慢,不得或紧或慢,务使各殿磬声均和一体。那殿紊乱、碰磬,罚那殿主跪香。二遍鼓毕,经师就位,端简肃立。三遍鼓经师击经单小磬行礼开经。每月初三、二十七日月斗,庚申、甲子礼斗。朔望及重大节日、祖师圣诞,经师上皇经殿跪诵皇经,及祝寿、庆贺朝拜。上九会即正月初一至初九,每日上午皇经,下午拜皇忏。九皇会即九月初一至初九,每日上午皇经,下午拜皇忏。晚上朝斗,三六九拜大梵斗经。每年清明、十月初一日,道友羽化,常住皆设官焰口追荐,以上皆经堂公事,不得推托。出外念经,由常住送斋饭,如斋主备斋,不得食荤酒,此非但有关教相,亦且免荤口渎诵,徒增罪过。

4、常住其他规范及威仪

(1)行止威仪:行止威仪同样是修持项目之一,讲究行止威仪,和修养方法中的“筑基”的工夫同等重要,其中有的是宫观威仪的一部分,有的和醮坛威仪有着一定的联系。即就是住在小庙里也是要注意行止威仪的。王常月祖师在《初真戒》中谈了很多关于行止威仪方面的事,笪重光在《初真戒》后序中说:“自北七真出,龙门一派崇尚清静,专守戒规”。行止威仪多出自王常月的教法。

(2)服饰:服饰是道教宗教形态上的一个突出标志。人们可以从服饰上清楚地辩认出道教徒。道教服饰在早期道教没有统一的规定,到南朝,宋·陆修静才开始有了一些制度。《太平御览》卷六七五引《传授经》说:陆先生云“对上下接,谓之俯仰之格,披、褐二服也”(按:披——即清代大礼服于肩上加盖之“披肩”,或覆盖在肩上的外罩,如“身披鹤氅”。褐——《玉篇》作“袍”解)。又云:“冠戴二仪,衣被四象,故谓之法服”。《历代真仙体道通鉴》卷二四说:“修静立道士衣服之号,月披星巾,霓裳霞袖,十绝灵幡,于此著矣”。以上说明道教服饰自陆修静始有了定制。

现在的道教服装大约有:大褂,袖宽一尺四寸,袖长随身;道袍,或称“得罗”(得读作“朵”音),袖宽一尺八寸以上,袖长随身;戒衣,袖宽二尺四寸,袖长随身,黄色黑边(有定式),受戒时用;法衣,指做道场“高功”穿的法服和行宗教大典时“方丈”穿的法服;花衣,经师上殿穿的绣花的,有的地方称作“班衣”。另外,法衣,也有称作“天仙洞衣”的。大褂、道袍一般多用兰色。方丈的法衣多是紫色(这是唐、宋以来帝王多给著名道士赐给紫色衣服的缘故,史书上常有“赐紫道士X X X”的记载)

(3)道教所戴帽子称“巾”,巾有九种,俗话说:“道有九巾,僧有八帽”。“九巾”据清代闵小艮《清规玄妙说:“全真之巾,系有九种:唐巾(按:纯阳巾)、冲和巾(按:可能是“南华巾”即“庄子巾”)、浩然巾(即冬季戴的“大风帽”,传说是孟浩然制作)、逍遥巾(按亦称荷叶巾)、紫阳巾、一字巾、纶巾(即:混元巾)、三教巾、九阳巾(按或称“九梁巾”,或称“诸葛巾”)。然,也有把“一字巾”不算在“九巾”之内,而加入“太阳巾”(夏天遮日戴的大草帽形“太阳帽”)。自清未到现在最流行的“九巾”为:混元巾、庄子巾、纯阳巾、九梁巾、浩然巾、逍谣巾、三教巾、一字巾、太阳巾。而“包巾”或称“幅巾”不在“九巾”之数。

(4)道人戴的“冠子”。通常有:黄冠(即月牙冠或称偃月冠)、五岳冠(覆斗形,上刻“五岳真形图”,必须受过戒的方能戴)星冠(覆斗形,上刻五斗星形,老修行拜斗时戴)、莲花冠(也称“上清冠”,一般是高功才戴)、五老冠(连瓣形,中绣五老像,亦为高功所专用)

在道教术语中:“衣冠整齐”就是指:除将衣帽穿戴整齐外还要顶戴冠子,一般是戴黄冠。

(5)道人袜、履皆系高筒白布袜,青布圆口鞋。有条件的穿双脸鞋或十方鞋(鞋邦为青白布条间纳),住山者亦穿多耳麻鞋。

道教裤管必须装入袜筒内,不得敞着裤管。不穿高筒白袜,亦须把裤管齐膝下绑扎。不扎裤脚上殿,殿主不让进殿,进了殿要受罚。

(6)参访云游者,须备:棕薄团、便铲、缘瓢、引磬等物。

(7)挂单规范:凡回常住挂单参学的道人,首先要具有:发、衣、巾、冠、袜、履,发必满发蟠髻,衣必内外圆领,大衣又分“大褂”,“道袍”两种。大衣制度统用兰色布,兰以象天色与东方生气,两袖下垂与身长相等,袖口宽一尺四寸以上,无内摆者称大褂。袖口一尺八寸以上至二尺四寸,安内摆者称道袍,即所谓“三齐带摆道抱”,这种道袍为标准款式。巾必混元巾,一字巾亦可,以其能露发顶冠。冠,一般戴偃月黄冠,多用黄杨木制,受过戒的可戴俯斗式上刻“五岳真形图”的五岳冠。一般在挂单时有也不戴,以不露其受过戒之故。袜必高腰白布。鞋要青布双脸,或青布圆口,或青白条相间圆口“十方鞋”,多耳麻鞋亦可。

或有绣头道士,赤脚修行。常住概不挂单。

凡挂单者,先到号房门口,将单行(背夹、衣物)放于门外一边,衣冠整齐喊“号房老爷慈悲。或喊“迎宾老爷慈悲”,等号房应声后,方可进内,不得径直闯入。或略停片刻,内无应声时,可照前再喊一声。因号房见有挂单者亦须衣冠整齐迎见,故需有着衣冠时间。号房衣冠整齐应声曰:“慈悲”,这时挂单者始得进门。进门亦应讲究规矩,如号房站立位置在中间靠左,则进门时靠右先进右足,进内靠右站立,反之则依左入站。先向上三礼,礼毕,曰:“顶礼号房老爷”,号房当即云:“慈悲一礼、一礼”随即一躬到地陪礼,概不受道友之礼,以示谦虚。行完一礼,再行二礼,往往号房要挡驾,不让再行下去,但挂单者亦要表示诚意行下去。号房坚持挡驾,即转身对号房一揖。号房让坐日:“请坐”,答曰:“慈悲”。就坐、坐下时要“坐如钟”,端身正坐,两手袖内,拱置胸前,以眼观鼻、鼻观心。不得斜依身躯,不得翘“二郎腿”,不得左顾右盼。号房问曰:“老修行从哪里来”。”答云:“您老慈悲,弟子从某处回常处来”。问日:“老修行仙姓”。答云:“您老慈悲,弟子俗家姓某”。问曰:“你老宝常住哪里”,答云:“弟子小庙某山某庙”。问日:“你老法派是哪一派”答云:“弟子是某某派”。问日:“您老上下咋称”。欠身答云:“您老人家慈悲,弟子是几几代叫××”。问曰:“您老度师仙姓,上下咋称”欠身。答云:“弟子度师他老人家仙姓某上某下某”。问曰:“师爷仙姓,上下咋称”。欠身答云:“弟子师爷仙姓某上某下某”。问日:“老修行常住回来过没有”。这要如实回答,如没回来过,即答云:“您老慈悲,弟子是初次回常住来”。如从前住过,即答云:“什么时候在常住住过,或某监院时回常住住过”。如系大号,号房则曰:“祖师道场,常住规矩,老修行初回常住要背背功课经,供养、宗派”。要谦虚,起身答曰:“弟子愚钝,经典不熟,求号房老爷慈悲包涵多提点”。号房提到哪里从哪里背起,不从新提,一直背下去。一般是:供养、结斋、宗派全背,早晚课各提数段即止。背完经,号房写好号单、号牌、并注明大号、复号、交挂单者,日:“您老拿上,请到客堂去”。挂单者站起,接过单、牌一揖,转身出去,取过单行到客堂门口,肃恭站立,喊“知客老爷慈悲”,知客亦衣冠整齐答云:“慈悲”,遂接过单、牌。挂单者朝上三礼毕,曰:“顶礼知客老爷”。知客答云:“慈悲一礼一礼”。礼让如号房。问毕,知客喊“知随老爷送单”(一般常住,知随在客堂内),知客将号单留下,将号牌交付知随。挂单者对知客一辑,随知随到十方堂或云水堂。到堂口,知随喊“堂主老爷慈悲,大()号一单”。堂主答:“慈悲”。知随引挂单者进堂内将号牌交付堂主云:“朝上三礼”,毕,再云:“顶礼堂主老爷三礼”。堂主陪礼云“一礼、一礼”。如有副堂主,或有单客在堂,知随则云:“顶礼副堂主三礼”,“大众老修行三礼”。如无,知随不喊。如有,三礼未完、三声已喊完,除对堂主外,其余是礼节性的招呼到而已。礼毕,堂主云:“回拜知随老爷三礼”。知随则云:“慈悲慈悲,不敢当”。一经拜下则急忙搀扶口称一礼。还揖退出。有些常住,堂主要引领挂单者到大厨房参灶。到大厨房,堂主云:“朝上三礼”,毕,云:“顶礼典造老爷三礼”。典造即陪礼挡驾曰:“一礼,一礼”。堂主又云:“顶礼厨房大众三礼”。典造亦陪礼云:“一礼一礼”。堂主则对典造云:“这是新回来大号某爷”。说毕引单客回堂,单客向典造、大众躬揖后,随堂主回堂。回堂后,堂主给安单养息,并嘱咐堂规。单客出堂要禀告堂主,不得随意出出进进。

(8)转单:新挂单者,不论大号、复号,在止静前,堂主要衣冠整齐将号牌送交寮房。止静后,巡照(无巡照时,由纠察。巡照,纠察皆无时,由头单巡寮).衣冠整齐持号牌到都管寮(无都管,到监院寮)门口喊一声“都管老爷慈悲”。都管答云:“慈悲,请进”。巡照进内。都管让坐。巡照将号牌送呈都管,即云:“回来个老修行”(如知此人过去情况,要如实说清)“看转个啥执事”。都管依此人情况与巡照商议转某执事。如系大号,一般都是先转大厨房执事,观其举止行持。转单后,寮房将号牌送回号房,并通知客堂某人转某执事,客、寮各自过号登簿,并在执事牌上贴签。某人转某执事,都管亦要随时告知监院。如转果茶执事,须客、寮、都管共同商议。转都管,客堂要摆果茶,请巡照、总理、监院相陪,并说一些“请您老任劳任怨,护法常住”等客气话和各道一些谦虚话。转果茶以上执事,都要进行“拜客”礼。拜客时,执行转单巡寮前引,到某寮口即喊一声“某某老爷某某爷拜”。如转一名大殿主姓张,到监院门口喊一声:“监院老爷大殿主张爷拜”,到客堂门即喊一声:“总理老爷大殿主张爷拜”,“知客老爷,大殿主张爷拜”,所经果茶执事寮口,都要喊拜。拜客是一种礼节性过场,并不需要下拜,实际是走过而已,一个揖也不作。

(9)保单、保香:凡回常住挂大号,必须背早、晚功课经。若常住开期传戒,回常住求戒挂“戒号”者,依规要背三官经、北斗经。但亦有或痴愚,或文盲,或年龄大而记忆差,或庄农小庙老道士亦不会经等种种原因背不了经。则常住慈悲另辟蹊径,定下“保单”规矩。被保单者须是小庙平素慈悲,常留单接众,多数老修行认识,本人又是老实诚笃之人。回到常住求内住认识道友说情,求典造保单。若典造认为不便时(如典造本庙的长辈或晚辈)则请圊头保单。号房挂号,客堂复问,统由保单者引礼回对。到十方堂后要顶礼回谢保单者。保香,是道友犯规被罚跪香,典造或圊头保举,免其跪香。常住规矩,斋堂过堂用斋不许筷落、碗响、言谈语笑,如有误犯,名为“响堂”,堂头罚犯者饭后跪香一炷。或钟、鼓、板等钳锤交接差错,或殿主碰磬,由寮房罚犯者跪香一炷。碰供、碰板,亦要罚跪香。碰供,是堂头请供或回供时路间行走,迎头相撞;碰板,是寮板过来与之迎头相撞。本来请供、回供皆有经师击引磬护送,每三五步击磬一声,板则每三五步或六七步击板一声,不致碰撞。或有心不在焉,或遇拐角之处一时回避不及,偶然相撞,则应立即面壁站立。若素日行为谨慎偶尔犯规被罚,自有老修行求典造或圊头来保。如响堂被罚,典造到斋堂对堂头一揖,从被罚者手内接过香,插于祖师前炉内,命被罚者起立,朝上三礼,并说一声:“给堂头老爷顶礼”。一股堂头不受此礼,即还礼挡驾嘱一以后注意小心等语。

(10)交接钳锤:常住钟、鼓、板、磬的交接都有定规,名日:“过坩锤”。钳是互相钳接,圜圜紧扣,混元一气,不紊不乱,雅静肃穆,为常住之仪范,故当慎行其事。

各殿烧香接磬前边已经谈过。下边谈常住一日一夜的钳锤规范:

(11)开静:夜巡后五板要衣冠整齐击板下摧板,摧板的击法是:“板——板——板板扳”。每走六七步”这样击一遍,从寮房门口过去后,值日巡寮即衣冠整齐捧板至大殿前一躬肃立,夜巡击板至大殿前,与巡寮下手并排站齐,击板“起三清,落四御”,中间紧七(滚七星)慢八(八卦八方)平十二(十二辰)三翻。传过戒的常住“四御”外交接,即夜巡板三翻毕,落“四御”:板——板板——板,寮板接一击,板,夜巡再交一击,寮扳再接一击,再交一击,再接一击。夜巡板“四御”后续两击,寮板共击三击,是谓寮板之起“三清”。没传过戒的常住是在“四御”内交接,即夜巡板落“四御”:板——,寮板接一击.夜巡,板板——,寮板,板——,夜巡板交一击——板(夜巡“四御”完)。寮板接一击,夜巡板“四御”内寮板接三击。其他钟鼓钳锤的交接皆准此。夜巡板交完,朝上一躬捧板转身回寮。寮板接过“三清”,滚三翻,落四御”交给报钟。报钟接过“三清”即滚三翻“落四御”交给大钟。大钟接过“三清”早上先紧后慢,晚上止静是先慢后紧,其击法为“紧十三,慢十四”。三翻毕,“落四御”交大鼓。有参学的老修行任钟头,击大钟时还或默念或朗诵“钟文”。有的是每月十四、三十止静,初一、十五日开静念,也有天天都念的。绝大多数老修行不会,不念也可以。钟文是:早上开静“临接报钟先打一躬默念:“闻钟声,拜老君,离地狱,出火坑,愿成道,度众生”。“接三清”时出声念宝号三声:“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接一击“——哐”,”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二击“——哐”。“寻声赴感太乙救苦大尊”,三击“——哐。击毕,击“紧十三”,念:“太上无极祖混元皇帝道德天尊”,一宇一击,毕,“慢十四”,念:“朔旦(初一开静,_三十止静念”月晦)洪钟初叩音——“哐”,金铃空谷自传声——“哐”(下同此) ,上叩圣神通天耳,下彻幽冥鬼神钦,上祝国祚万万岁下保黎民皆太平,皇图巩固山河壮,文武禄位得高升,无边世界干戈息,天长地久舜日临,远近善男信女等,增福延寿得康宁,臣等志心皈命礼,不可思议功德尊”,一句一击。毕,接击“紧十三”,文同前。毕接击二翻,“慢十四”,念:“洪钟二叩山门旺,道妙法律永长兴,父母师长并道侣,各得咸安受天恩,学道修真皆有分,护持无魔勉力行,黄芽日日多增长,白雪朝朝润延龄,先天一气来运化,三才气和五行灵,八卦配合阴阳道,迷悟妙省乐圆成,臣等志心皈命礼,不可思议功德尊”。一句一击。毕,接击“紧十三”,文同前。毕,接击三翻“慢十四”,念:“洪钟三叩六道通,历代先灵早超升,战场伤亡生福地,孤魂还乡受祭享,九幽十类悉离苦,早生人天礼圣真,飞禽走兽出罗网,三界四生尽沾恩,风调雨顺民安乐,五谷丰登享太平,云朋良友登道岸,护法神灵保安宁,臣等志心皈命礼,不可思议功德尊”。一句一击,毕,“落四御”交大鼓”晚上止静,大钟钟文,“慢十四”同上。“紧十三”则念“太乙救苦大天尊青玄九阳上帝”一字一击。大鼓接起“三清”前,先平捧鼓棰,向鼓一躬,临接的瞬间,持双棰在鼓边上“磕——磕磕——磕”四下,接:“咚——咚——咚咚咚——咚——磕(敲鼓边)”默念:“雷——声——普化天——尊”。接第二声:“咚一一咚——咚咚咚——咚——磕磕”。接第三声:“咚——咚——咚咚咚——咚——磕——磕磕——磕”。“三清”接完,击长阵鼓,由慢到快,初慢默念“雷声普化天尊”至快的念不成时不念,变出花点,以能击出风、雷、云、雨声响为佳。头翻毕,击鼓边一声,再变慢到快。二翻毕,击鼓边二声,再变慢到快。三翻毕,击鼓边四声(同“落四御”法)再如“接三清”的打法交清。大鼓打完,钟板挂头板,先击一声钟,再接击一声板,“当——板”。

钟板,挂过头板,如有转单,巡寮衣冠整齐进行转单,转单毕,寮房给钟板打招呼,钟板挂二板“当当——板板”。二板响过各殿堂殿主烧香,经师到大殿搭衣(穿法衣或叫班衣),大众老修行整肃衣冠进殿陪殿。平日值日客寮各一人陪殿。大殿一切就绪,殿主叫板,钟板挂三板:“当当当~一板板板”。大殿经师接鼓,头遍鼓毕大殿主击大磬三声,各殿主依次接磐(磬声要依大殿磬声节奏,不得随意或快或慢,并不得有碰磬)。磬接完,经师点二遍鼓,各经师各就本位,端简肃立。点三遍鼓,表白击经单小磬,提科执引磬,引礼三叩执鼓者,奏“烧香鼓”伴礼。毕,提科击木鱼三翻(开静击报钟法)起韵,开经。下殿后,道众、经师圆揖,出殿散回各寮。等开饭。早饭后,钟板即挂一板。有劳作,听寮房“喊坡”,大众“出坡”劳动。客、寮值日者不出坡,经师及大殿主、大厨房不出坡。其余除公事外都要出坡劳动。中午收坡回来,钟板挂二板,各殿主烧香,经师上殿。吃过午饭,钟板挂一板,有坡出坡,无坡各在各寮养息。晚殿同上。晚课下殿后,钟板挂一板,各执行止静钳锤人员,衣冠整齐准备。挂二板,各就车位。鼓头叫板,钟板挂三板,大鼓接板击鼓,鼓交大钟,钟交报钟,报钟交寮扳,寮板击板绕院一周,到大厨房门口“报单”,回到大殿前交夜巡板起头板。绕前后院落,每行六七步击板一声:“板”。二更初击前二板:“板——板”;二更中击后二板:“板板”。三更初击前三板:“板——板——板”。三更中击后三板:“板——板板”。四更初击前四板:“板——板——板板”。四更中击后四板:“板——板板——板”。五更初击前五板:“板——板——板板——板”。夜巡打前五板要到大厨房门口敲门,把厨房人要叫醒,名为“报火”,到茶头寮门口、钟头、鼓头寮门口、寮房门口,统要敲门,把人敲醒,名曰“报门”,夜巡后五板:“板——板一~板——板板”。接下摧板。寮房捧寮板,接夜巡板、开静。摧板打法:板——板——板板板。

上边说的是常住一日夜的钳锤的规范。

(12)过斋堂仪范:斋堂用斋,有三种规矩:一是便堂、二是过堂、二是过大堂。道众斋堂吃饭,名日:“过斋堂”,习惯叫法叫“过堂”。不讲威仪,随便到斋堂用斋,叫“便堂”,便堂不讲形式规矩。衣冠整齐,在斋堂门外排班进斋堂用斋叫“过堂”。腊月二十四日夜里“接驾”以后直到正月初五午斋毕,要“过大堂”。过大堂八大执事在客堂搭衣(穿班衣也叫法衣)整班,客、寮前导,到监院寮(有方丈者到方丈寮)门口,两两相对肃立,这时监院出寮(搭衣、捧如意)两使者随出(使者穿使者衣,戴荷叶巾,左提“规”,右捧钵)站立监院两

(稍微靠后一点,使监院凸出)。同打一躬,客、寮引班到斋堂门口,分班续立在两排道众后边。

道众排班时间,以典造持梆棰击梆三声为号令。开饭时,典造怀抱梆棰,戴冠,腰扎围裙(不穿大褂)到梆前对梆一躬,击梆三声,名为:“打住火”。道众听到打住火前去排班,执事去请监院,堂头衣冠整齐去请供,两名经师执引磬,一名护供,一名站在班内。堂头到厨房请供,供先由厨房杂务备好(一小盂饭、一小盂清水、一双筷子,燃香两炷摆在供盘内)。举供齐眉,到斋堂前,从道众两排中间正道入斋堂,供于灵祖像前,持香一炷插于灵祖炉内,击磬三声,这时典造(或专设的梆头)接梆三响,接法是:斋堂内磬“当”,接梆“梆——梆——梆梆梆”,再磬,再接梆,三磬三接完,发长梆,堂头持香出斋堂插于孤魂像前,站立“点”架边,俟接“点”。典造发长梆三阵,道众进斋堂。两名执引磬经师先进,然后监院、侍者、执事、道众依次进。进斋堂要两两并进。左排进门先跨左脚进,右排进门先跨右脚进,二人成侧身相对形,进门后同时转身并立,齐向上一躬,打躬举手要整齐,不可一高一低,或一快一慢。打躬毕,转身二人成背向分赴两边入座。道众、执事、监院、待者、经师各有位置,不得乱坐。典造发长梆于道众进入三分之一时头阵梆完,进入三分之二时二阵完,待全进入后三阵梆完。长梆、阵与阵之间并无间断,只是由慢到快,到极快时再转慢到快。长梆完交点,其交接法是:交梆“梆一梆——梆梆梆”,接点:“当”。如此交三梆,接三点,是为点接“三清”,点接过“三清”即滚三翻,三翻也是按“紧七慢八平十二”的打法,最后“落四御”交给经师引磬。引磬接过“三清”滚一个七星点,即朗诵“供养咒”。朗诵供养咒,名目:“念供”。两名经师的引磬一替一击,两名经师一替一字的念,二人要音韵协调,正月初一至初五日要“念大供”,念大供是在供养咒前加念“玉皇心印经”,结斋咒前加念“弥罗诰”。经师念供,堂头进斋堂于供盘内取筷子夹饭少许(米不过五、七粒,面不过一寸)放于水盂内。等念至“香厨妙供天尊”时,于“天”字上击一磬,堂头掐诀画供(过大堂由方丈或监院化供),退后三躬三步时.经师引磬“哑击”三声。堂头转身出斋堂至“襄林所”出食。出食毕,进斋堂进步三躬,经师击“哑磬”三磬。堂头扣水盂于拜垫中央,起立归位。二待者下座朝上,并立于中央(稍靠近门口),同时擎拳打躬喊“大——众——请——斋”,四字声韵要拉长。腰躬下,拳由丹田上举,拳在丹田时吐出“大”字,旋直身,旋举拳,拳至口前,正好吐出“斋”字,这叫“让斋”。不“过大堂”,平时过堂,由堂头“让斋”。“让斋”毕,侍者归座,合堂用斋,切忌“响堂”。大众用斋,行堂左右巡视,随时给添饭、添菜。斋堂用的碗筷摆法亦有定规。每人面前两只碗,左饭右菜,横筷于两碗前近身处。老修行欲添饭,以目注视行堂,用筷指左碗;欲添菜指右碗。行堂持菜、饭桶至前,欲要多少,以筷向碗内划圈。行堂依所划添饭、菜。食毕,将筷直置于两碗中间,以示斋毕。堂头看大众全用斋毕,目视待者,待者下座,喊“大众结斋”,动作声调同“让斋”。喊毕归座,经师击引磬念“结斋咒”,堂主至拜垫前叩首捧起水盂扣于供盘内,站立等念至“福生无量天尊”于“天”字上击一磬,举起供盘,右手持平供盘,左手击半锤磬,转身出斋堂,经师随后击引磬护送至大厨房。堂头回供出堂后道众两两依次退堂(退堂动作与进堂同),至堂外序班站立,至监院退出斋堂,同打一躬,执事班引道送监院回寮,道众敢班各回各寮。执事班送监院至门口,肃立,监院转身对众居中站立,同打一躬,监院进寮,执事班整队回客堂散班。平常念供,共五锤半磬;念大供,共七锤半磬。

道士每饭必先供养者,为思:十方供养,来之不易,无功享受,惟恐罪过。故每饭上供出食,以行神、人、鬼普同供养。亦结“三缘”之举。北京白云观斋堂门口从前有幅对联,写的是:“一念纯真金可化;三心未了水难消”即敲醒之意。

(13)朔望云集:朔、望日早、晚课毕,高功击殿内大鼓(应鼓),头通鼓毕大殿主击大磬一声,提科击一声引磬喊:“大众排班”。道众各就陪殿位置,对面肃立,接打二通鼓,二通鼓毕,再击大磬一声,击引磬一声,表白喊“班齐就位”,道众转身向上,面对祖师。接打三通鼓,三通鼓毕再击大磬一声,提科击引磬一声,喊

(初一)朔旦.(三十)月晦

恭逢某月 良晨之日”;

(十五)望旦,(十四)月电

表白接:“朝贺诸天一切圣真”,提科喊:“各秉丹诚”;表白接:“三礼九叩”。殿主呜大磬三声,提科击引磬引礼三叩。九叩毕。提科云:“朝贺已毕”,表白接云:“皈依祖堂”。经师击引磬整队去祖堂,道众跟行。至祖堂,提科喊:“顶礼天下名山洞府,南宗北派,五祖七真。古今得道祖师”;表白接:“三礼”。提科击引磬引礼毕,提科喊:“顶礼本宫(观、庙)前羽后化开山、方丈、监院历代真师”;表白接:“三礼”。毕,提科喊:“顶礼本宫前羽后化各派霞灵真师”,表白接:“三礼”。毕,提科云:“大众云集”;表白接云:“普同三礼”。毕,知客云:“大众云集监院三礼”,巡寮紧接:“监院回敬大众三礼”;知客紧云:“前后普同一礼”,巡寮紧接:“不可思议”。由“大众云集监院三礼”至“不可思议”,实际共三礼,中间是旋说旋行礼。毕,提科云:“云集已毕”,表白接云:“圆揖退班”。道众转身对面一辑,双双出殿,各回本寮。

(14)祖师圣诞节日祝寿庆贺:祖师圣诞于头天(如十五日圣诞,十四日晚上祝寿)晚上依科祝寿毕,高功击大鼓,头通鼓毕,提科喊:“大众排班”;经师、道众就各自赔殿位置,殿左者面向右,殿右者面向左,对面肃立。二通鼓毕,表白喊:“班齐就位”,经师、道众转身向上面对祖师。三通鼓毕,提科喊:“今值天运某某年某月某某日,恭逢(如元始圣诞)元始天尊圣寿大吉良晨之期”;表白接喊:“祝寿玉清胜境清微天宫一切高真”。提科接喊:“各秉丹诚”;表白接喊:“三礼九叩”。高功击大鼓交殿主击大磬三声,提科击引磬引礼三叩,殿主再击大磬三声,再引三礼,再击三磬,再引三礼。毕。提科云:“祝寿已毕”,表白接云:“圆揖退班”。殿主击半锤大磬。下殿。早上庆贺,与祝寿同,只把“祝寿”二字变为“庆贺”二字。

(15)朔、望出坛:常日经师功课殿诵经,早课拜“弥罗诰”晚课拜“斗姥诰”。晦、朔、电、望早晚课诵要上“全殿”。所谓“全殿”者要依经中规定,早课要出坛化天地疏、祝将、转天尊;晚课要出坛祭孤、转天尊。经身诰与诰之间要过铛、钗板。下边举腊月十五日为例;十四日晚课,经师开经后,遭众已入殿陪殿。殿主于殿内监院拜垫两边加设两拜垫,另于两边各设拜垫四个,大殿门口两边设拜垫两个。两个长柄引灯内燃烛,插于引灯架上,引灯架设于门口两拜垫旁。八大执事到客堂俟候。听经师点手鼓,八大执事搭衣抱简,客、寮带班到监院寮门口排两行肃立,监院搭衣捧简出寮,二侍者着侍者衣戴荷叶巾(迹名逍遥巾),左提“规”,右持“翁子”随于监院后出寮,分站监院两侧稍后一点,凸出监院,成品字形。八大执事正简同打一躬,侍者鸣翁一响。客、寮带班去大殿,进大殿时两两成队,同时跨进殿门分向左右就于本位,监院进殿径直至案前拈香,侍者进殿夯就侍者位,左侍者“大展规”于监院行礼拜垫上,退归本位。右侍者注视监院行礼,当监院擎拳下放将叩首时,击翁子一声,当监院叩首举首欲起时,击“哑翁”一声。翁声前后“当——喀”声。监院叩首直起身举拳至胸前时,殿主鸣大磬一声,此为“稽首磬”。(“抬头磬”不适用于这场合)监院二叩首,侍者连击翁子两声,连磕两声,前后成“当当——喀喀”,三叩首,击三声。侍者翁声是大殿道众行礼号令,全听翁声下拜,哑声拜起。监院礼毕,转身退下归于本位拜垫后肃立。左侍者上前收“规”(也叫“起规”),将“规”折成“一宇规”三折横于监院拜垫上。此时高功上单拈香,三叩毕长跪随经师诵经,所有陪殿者皆随高功长跪。此时另有两待者于殿门口引灯旁就位长跪。晚课诵至,“青华诰”毕,高功起提刚“爱河千尺浪,苦海万丈深”。提科接“欲免轮回苦,称念救苦尊”。高功起“太乙救苦天尊”,经师依天尊韵板打法器,退下经单,成两行分站高功左右,高功三称三躬毕,左右躬让,执鼓经师带队出殿,引道至救苦天尊像前,(事先该殿主已设好备用等物)殿内陪殿道众随高功“鱼贯”出殿,不得拥挤,八大执事随道众后出殿。客、寮带班绕拜垫就位(绕垫有仪注)。监院随队出殿径直至案前拈香行礼,礼注一如大殿。拈香毕,高功就位,依祭孤科阐事毕,高功说白文,云:“救苦天尊誓愿深,甘露洒开地狱门”。提科接:“存亡两途皆利济,大众回坛称()天尊”。高功起“太乙救苦天尊”,经师依韵打法器,执鼓经师引导,执引灯侍者执引灯随于鼓师左右进,经师、道众、执事成一行队,监院的侍者并行于监院身后,执事竖简拱手抱于胸左侧,监院、高功皆横简平捧齐胸,随队转天尊。巡寮燃香一把,分散道众每人一炷,道众双手捧香当胸。晚课右转左旋,成太极图形,转毕回大殿。转天尊场所,设高架罩灯两个,作为太极图两“眼”。进大殿后经师就位,执鼓师放下手鼓,用双锤击大鼓,以助严肃气氛,等道众进完,执事班进殿时住大鼓,高功就位起“中堂赞”,经师跪诵,高功一躬,转身退下监院进前,拈香行礼,毕,执事班引监院回寮,晚课仪范完。十五日早课,设天地坛,灵官殿设供。念至“普化诰”出坛,祝将(各有科仪)转天尊,仪范同晚课例。

(16)祭灶:腊月二十三日止静后,祭灶,八大执事搭衣排班请监院,两侍者提规、击翁。高功依科祭灶。

(17)接驾仪范:腊月二十五日为玉帝巡天之辰,半夜子时进行“接驾”,“接驾”是道教隆重仪范,不但十方常住举行,小庙也举行,不过仪式有繁简不同,老修行一人住庙,也举行接驾仪式,也有不举行的。这在个人行持,不是定规。常住是定规,必须隆重举行。

腊月二十四日下午,寮房派出专人协同经主(无经主派一位专职殿主)搭“接驾”高台,台为三级,台上设专用椅一把,椅披椅垫黄色,要鲜艳。上供玉皇小法像,或牌位。玉皇殿门口悬大字“迎銮接驾”四吊挂,阖庙廊檐下悬挂宫灯或红纱灯笼。高台后设一香案,上供“天尊板”。大厨房备热水供道众沐浴。晚课前,寮房“下普板”,“普板”是常住对道众以“礼请”,请道众虔诚“接驾”。半夜开静,厨房备“胡辣汤”面食等。客堂备果茶请高功、经师、书记、殿主、典造用茶点。堂头点响,道众赴斋堂喝“胡辣汤”吃早点。钟板挂三板上早课殿,八大执事搭衣排班请监院拈香,诵至“心印经”前,依科出坛接驾。高功依科做法事,三请香、三称职,最后请玉帝像归位,监院拈香,经师念心印经,大众“传供”。传供时道众、执事于殿外跪成一行,直至“高灶”,传供一般为每样七品,亦有九品或五品的。除鲜果、干果、炸食、点心之类,怕传供时滚落掉地外,从高灶传出的香一炷、新筷一双、饭、菜、馒头等。供传毕,道众,执事归位,念大供,化表、奠茶,接驾科完。经师接诵心印经,早课经至出坛、祝将、转天尊,早课完。

(18)接驾天尊板:圣驾高台后所供“天尊板”,是极尊之板,除接驾、过年用几次外,常年供在玉皇殿阿。接驾早课,经师举天尊时,巡照依韵于“天”字上下板,中间一板在空间,第三板打在“尊”宇上。经师念经磬眼皆在“天”字上,所谓“打天不打尊”。唯此板要打在“尊”字上。三板,起“天”落“尊”,不得打错,巡照打错巡照受罚,巡照下过三板,举板向上一躬,转身击板,五七步一击,绕前后院一周,至案前落“四御,,供板于案,三礼后,回寮。此板最忌撞碰板,碰板必罚,为之消灾免罪,典造、圊头亦不保香,盖亦为撞板者施慈悲故。据道友谈,本来都去陪殿,碰不了此板,凡碰此板不死亦大病或其它大灾难。正月初一至初五日每天早、晚要下天尊板。过初五此板收起。二十五日午饭经师在客堂吃客饭。客堂设席。

(19)过年规范:借月二十七日下午算大帐,二十八客堂备席请团年。年三十日下午于山门外设香案,供本宫前羽后化各派霞灵牌位,巡照下过普板,高功、经师于大殿搭衣起韵去山外“召请”(摄召),监院拈香,摄召毕,经师引道,监院捧牌位去祖堂安位,是为“请羽化道众回常住过年”。各殿主去厨房请供,书记寮请表。晚课,出坛祭孤,转天尊。下殿后经师起韵打法器引监院到各处神位前“化普表”。止静后吃过晚饭稍停一刻,执事排班请监院,经师大厨房“接灶”。经师到客堂吃果茶。毕,发鼓行祝寿科仪。毕,云集祖堂。毕,大众给监院辞岁,监院给大众辞岁,道众普同辞岁。学生给先生辞岁。初一子时开静,喝“胡辣汤”。早课出坛、祝将、转天尊,早课毕,化庆贺普表接喜神。

①接喜神是按这年的喜神方位在山门外设香案,上供“喜神”牌位。寮房先备一只斗,内装:花生、核桃、枣、钱等,斗口用红纸封固备用。接喜神时,寮房派专职巡寮给道众散香,道众持香到喜神案前插香于炉,三叩首毕,拔香一炷快步回到大殿前。监院持香到

喜神案前同样插香于炉,三叩首毕,捧喜神牌位急回大殿此时巡寮燃长鞭炮,跟于监院后,至大殿,殿主接喜神牌位供好,监院礼毕出殿,抱斗站于高桌上喊“喜神回来没有”?众接:“回来啦”,监院遂即抓破斗上所蒙红纸大把抓斗内之物撒之,再问,再撤,三问、三答、三撒毕,监院东一把,西一把,前一把,后一把乱撒,道众拥挤乱抢,监院最后扬斗撒完,巡寮接斗。监院下桌喊:“给喜神拜年”。道众乱站各处朝上三叩首,知客喊:“大众给监院拜年”,寮房接喊:“监院给大众拜年”、“大众团拜”。“抢喜钱”、“拜年”过程,要使气氛呈一片观腾,喜气洋洋,磕头也没次序,有快有慢,你上我下。接过喜神,学生排队给先生拜年。道友互相拜年。毕,经师大殿发大鼓,执事排班请监院,依科庆贺,云集祖堂,毕,过早堂吃饭。上午皇经,下午皇忏。初一至初五,经师们在客堂吃客饭。这五天早、晚皆出坛。

②初一至初五北方常住吃大馍,十六两称,早上一斤一个,午饭十两一个。过堂另有小模。中午都是“混元菜”。

③自腊月二十四日接驾后,常住执事一律不再转动,回常住挂单道众,一律在十方堂或云水堂居住,名为“挂年单”初六早饭后,挂年单道众起单。

④正月初五日上坟:正月初五下午寮房备“食盒”,高灶备祭品饭菜。巡照下普饭,道众衣冠整齐,经师大殿搭衣,高功起韵,执手幡至祖堂,监院请“摄召”时牌位,经师引道,道众跟随,送至山门外,寮房燃冥帛焚化,经师打法器,道众排队到十方坟上坟。上坟毕,散队,自由回庙。清明、十月一日上坟同此。

⑤自接驾后每日上午要上皇经殿。正月初一至初九每日上午皇经,下午皇忏,初三月斗,如遇庚申、甲子日亦要拜斗。初八晚上祝寿,初九早上庆贺。

(20)官学:常住于每年九月十五日至腊月十五日,成立讲学、韵学。都讲讲经,高功教韵,为之“冬学”。正月十五日至三月十五亦成此两学,为之“春学”。两次学皆常住所设“官学”,都讲、高功不得辞其责。此常住培养后学之慈悲设施。在本学期学生补单上殿,经师让给法器,打错、念错不受罚。

(21)发单钱:常住每年于四季之仲日,即三月十五、六月十五、九月十五、腊月十五日发给常住道众“衣单钱”,单钱按道友挂单天数多少算给,首领执事稍多于果茶执事,果茶执事稍多于散单执事,差距不大。单钱视常住经济情况,没有定规多少。年三十发“岁钱”除首领执事外,一律一样多,皆用红纸包封。于三十下午领茶点时,每人一份。

(22)普板请坡:常住于农忙季节,开镰收割时,巡照下普板请忙,常住所有道、俗人等及回常住挂“忙单”帮常住收庄稼的老修行,每人草帽一顶、毛巾一条。普请后,一般不准自动起单,初一、十五亦不过堂吃饭。经师除祖师圣诞举行祝寿、庆贺朝科、上皇经殿外一律全坡,遇礼斗日,上午半坡。除大厨房、茶头、大殿主、值日各、寮不出坡外,一律出坡,监院、都管半坡,道知随轮流值班。夜巡亦半坡。直至谢忙为止。经师出坡,大殿主上殿念鱼子经。每日三遍殿,不能少。

(23)戊日:据《九天神霄戊日禁忌》云:“昔汉武帝好道求仙,于元丰元年七月望日,感西王母降临,帝问曰:世间虫蝗,水旱之灾缘何而至。王母日:此皆下民无知,四季之内,六戊之日,犁除田地,冒犯阴阳之禁忌,致使水泽不降,百谷不收,民遭饥馑。帝日:戊禁最重如何禳解,可免此灾。王母日:戊禁最重,无法禳解,不惟虫蝗水旱之灾然,四时所犯,各有灾殃,当禁之。戊日不可浇灌肥粪触秽地灵。春犯六戊,则令人促寿绝嗣,动土,犯帝星。夏犯六戊,则令人眼目失明,飞灾横祸相侵,动土,则犯土府星辰。秋犯六戊,则令人遭瘟痤时病,动土,则犯五岳四渎。冬犯六戊,则令人官非口舌,耗散财物,动土,则犯后稷皇社。世人能畏天地,不犯六戊禁忌,即得时和岁稔,衣食自然。言毕,王母须臾上升而去。以上出自《女青天律》”

法官、僧、道等人,凡六戊日烧香诵经,建斋设醮,关申天曹者,丧体减身。知而故犯,殃及九祖,万劫不原,并无宽宥之门。若平人非接法箓者,罪又减三等。惟道家戊日烧香,玄律最重,倘犯六戊禁忌者,并无解释之门。可不慎之。

六戊,即:戊子、戊寅、戊辰、戊午、戊申、戊戌日。这叫“明戊”念修行皇经和拜静斗的老修行,亦且忌“暗戊”。“暗戊”口诀为:“正羊(未日)二犬(戌日)三在辰,四月期间不犯寅,五午六子七鸡(酉日)位,八月周流又到申,九蛇(已日)十猪(亥日)十一兔(卯日),十二牛头(丑日)重千斤”。

(24)赈孤:常住于每年清明、七月十五、十月初一日,施放官“焰口”一坛,(南方重七月十五日、北方重十月一)道友羽化,亦放焰口追荐超度。寮房于斋堂搭“焰口”台,值焰口法事殿主,(有经主者,是经主的职务),备烧纸冥资等项,大厨房备“斛食”。书记备以应所须牒、札、符、命。道友羽化,常住备棺木成殓,监院拈香致祭。寮房下普板,道众、经师送灵至坟地入葬。处理羽化者遗物,名曰:“卖大单”。送葬称:“送大单”。

(25)巡寮罚人规矩:巡寮执行任务处罚人时,必须衣冠整齐,庄严从事。如不衣冠整齐,犯规者不但不接受,该巡寮还得受罚。不得顶冠入厕。戴“冠子”入厕要受罚。

(26)献神供品:平日为:香、花、灯、水、果,是常设之供品,祖师节日,则加供菜、饭等,其摆供次序为从内向外:一茶()、二果、三饭、四菜、五馒头。做道场另有十供之献,为:香花灯水果,茶食宝珠衣。

(27)三清节日:冬至日元始天尊圣诞,北方常住吃饺子或大包子。夏至日灵宝天尊圣诞,北方常住吃面条。二月十五道德天尊圣诞。

(28)三元节日:正月十五日上元天官节,七月十五日中元地官节,十月十五日下元水官节。

(29)五腊节日:正月初一天腊,五月初五地腊,七月初七道德腊,十月初一民岁腊,十二月初八日王侯腊。

以上节日,为道教重要节日。常住设坛庆贺,厨房“混元菜”供众。每月初一、十五亦“混元菜”供众。

(30)方丈、监院升座:常住安方丈、监院,当选吉日良辰上座,常住备斋、衬一堂供众,普结三缘,不论外请或本常住内选,皆在客堂暂住,吉时已到,巡照下普板请众,全体道众衣冠整齐集合于大殿前,知客引新任方丈、监院到大殿拈香。拈香行礼各殿主皆鸣殿上大磬。拈香毕,知客引领,执事、道众拥护送进方丈堂或监院寮。方丈、监院进寮于祖师前拈香行礼,此时巡寮放鞭炮。晚上止静后客堂备茶果,请退居监院、果茶执事陪座,知客向新任方丈、监院交待常住事务,退居监院、都管、总理、巡照致谦词,互道辛苦。第二天早晨,挂过头饭,巡照方丈堂或监院寮,请出寮,跟随巡照拜客,如:到大厨房门口,巡照喊:“典造老爷监院某爷拜”。拜完客到祖堂拜祖毕,送回监院寮。早饭后,退居监院、客、寮陪同去“常住护法”绅商处拜客,名为“拜外客”。三天后请外客在客堂赴筵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武当太极
?今日除夕,看看道长们如何过年!
答疑解惑 | 什么人才能担任高功一职?
十方常住执事体制
道教常住经理事务规范来源
任宗权大师讲全真传戒2:入期掛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