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开了木芙蓉,一年秋已空


红楼梦第六十三回,黛玉掣中的酒令签,正是一枝芙蓉,写着“风露清愁”四字。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深秋。

在洛阳城郊的一座小宅院里,一本木芙蓉开得正好。这是专程从巴蜀之地移栽过来的。花傍,两位老者一边饮酒赏花,一边题诗唱和。其中一个叫韩维,另一个叫司马光。

《和秉国芙蓉五章》就写在此时:

平昔低头避桃李,英华今发岁云秋。盛时已过浑如我,醉舞狂歌插满头。

因为不支持王安石的变法新政,他们都离开了帝都汴梁,退居洛阳。

司马光这一退,就是十三年。1071年4月他离开时52岁,如今已65岁。

四年之后,司马光重返京城,出任丞相。昔年低头避让的人,此时虽盛时已过,犹堪醉舞。

木芙蓉是锦葵科木槿属的木本花卉,又名芙蓉花、拒霜花、木莲、地芙蓉。

关于其名,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说得清楚︰“此花艳如荷花,故有芙蓉、木莲之名。八、九月始开,故名拒霜。”

但苏东坡觉得“拒霜”不足以显示木芙蓉的独特,作诗道:

唤作拒霜知未称,看来却是最宜霜。

李时珍则着重研究了木芙蓉和霜的关系,称“霜时采花,霜后采叶”,所得皆可入药。明朝多有江湖游医,专以清凉膏、清露散等“秘方”治疗毒疮,李时珍称,这些“秘方”之所以清凉消肿,都是因为木芙蓉清冷宜霜的缘故。

木芙蓉有种重瓣的出名,叫醉酒芙蓉,早晨看老大一朵白花,中午变粉色,晚上深粉色,第二天就合起来,开完了。也叫三变芙蓉。

木芙蓉最宜临水。

《群芳谱》赞“此花清姿雅质,独殿众芳,秋江寂寞,不怨东风,可称俟命之君子矣”。

《长物志》也说:“芙蓉宜植池岸,临水为佳。若他处植之,绝无丰致。”又说“(芙蓉)宜寒江,宜秋沼,宜微霖,宜芦花映白。宜枫叶摇丹。”


自唐以后,文人造园的传统,都是将芙蓉种在水边,丛丛逐岸,临水照花。

五代后蜀孟昶曾经在城墙上遍植芙蓉,秋间盛开,蔚若锦绣。

帝语群臣:

自古以蜀为锦城,今日观之,真锦城也。


阿来在《草木理想国》中考证,“蓉城”成都有两种说法:一是因为孟昶把成都种成了芙蓉城,故简称“蓉”。另一说法为“龟画芙蓉”。成都建城之初,地基不稳,累筑累圮,后来出现神龟引路,其城乃成,而神龟指引的路线恰似一朵芙蓉花,蓉城之名因此而生。阿来说,成都人更愿接受前一种说法。

孟昶的芙蓉是为花蕊夫人而植,后蜀亡,花蕊夫人被宋朝皇帝赵匡胤掠入后宫。蓉城的芙蓉却留了下来,生生不息。

宋人有给木芙蓉染色的怪癖。

南宋吴怿《种艺必用》说:

隔夜以靛水调纸,蘸花蕊上,以纸裹,来日开成碧色花,五色花皆可染。

芙蓉花本身也是染材。

孟昶用木芙蓉鲜花捣汁为浆,染丝作帐,名为芙蓉帐。

薛涛则用木芙蓉的皮合着芙蓉花的汁、浣花溪的水制成浣花笺,与元稹、白居易、杜牧、刘禹锡等写诗唱和

浣花溪上如花客,绿阁深藏人不识。留得溪头瑟瑟波,泼成纸上猩猩色。

——这是唐人韦庄的《乞彩笺歌》。可见薛涛彩笺当时风头之劲。


木芙蓉茎上的韧皮除了造纸,还可以制作绳索。这纤维柔韧而耐水,洁白、耐湿,剥下来撕成细条,甚至可以打成草鞋,比稻草编的穿起来舒服且耐磨。夏天穿最合宜。

最后再说个重点。木芙蓉是可以吃的。

宋人林洪在《山家清供》里说:

以新鲜的木芙蓉花煮嫩豆腐,红白交错,恍若雪霁之霞,名雪霁羹。

芙蓉花与鸡肉一道可制成芙蓉花鸡片;与竹笋同煮可制成雪羹;与粳米一道可煮"芙蓉花粥";还可与面粉调合,放入油锅中炸,炸后与软骨煨汤等。


很多人将木芙蓉和木槿、扶桑混淆,但其实木芙蓉比之木槿大上数倍。

最简易的区分是:

一、扶桑花的花蕊是长长地伸出花冠之外的。

二、只有木芙蓉在秋季开花,木槿和朱槿的花期基本是在夏季,最多到夏秋交界之时。

▲  扶桑和木槿

唐人王维写过一首《辛夷坞》: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写木芙蓉的文字里,时常夹杂这首诗,只是,这个木末芙蓉花应当是辛夷,不应该是拒霜。不过王维是外星人,有时候不讲什么道理,他还写过春山桂花,画过雪中芭蕉,对这木末芙蓉,我们也不敢擅自说是什么。

文字:任淡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原创】木槿花
木芙蓉、扶桑、木槿,很多人分不清楚!
本草品汇精要 续集卷之十 木部木芙蓉
芙蓉花颜
花花世界:会变色的木芙蓉
今日食普604期:木槿花,诗经中的可食花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