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类历史上最伟大也最美的牵手

波罗的海三国的悠久文化和宗教信仰,成为他们最大的武器,并让他们以如此沉静的方式表达抗争。“波罗的海之路”爆发的8月23日,从此成为波罗的海三国乃至欧盟的一个纪念日,称为“黑丝带日”。


撰文〡叶克飞


三十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宣告独立。那一年8月20日和21日,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也宣告独立。

由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组成的波罗的海三国,在宣告独立的过程中上演了世界文明史上极其动人的一幕——波罗的海人链,也称波罗的海之路。这个史上最长的未断开人链,后来入选了吉尼斯世界纪录。2009年,记录波罗的海之路的文件也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记忆遗产名录。


“波罗的海之路”资料图片

1989年8月23日,“波罗的海之路”活动爆发。约有200万民众手牵着手,组成长达600公里的人链,穿越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表达自己对国家历史遭遇的不满,矛头直指1939年8月23日签订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200万参与者占据了当时波罗的海三国总人口的近30%。而且,如果考虑当时三国总人口中有25%是俄罗斯人,那么这个参与比例就更是惊人。


民意背后,是历史的沉痛。




入选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人链


1939年8月23日,《苏德互不侵犯条约》附加的秘密议定书签订,波罗的海三国一步步失去主权。

从此,三国民众的反抗从曾平息,上世纪80年代更是愈演愈烈。


1988年6月,立陶宛的激进民族团体“萨尤季斯”成立,成员迅速达18万人。


1989年8月23日,也就是《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50周年之际,正是在“萨尤季斯”的组织下,“波罗的海之路”行动展开。

这是一场无声的抗争。“萨尤季斯”的组织能力非常出色,为确保人链不受干扰,他们预先在地图上明确标出城市、城乡和村落的准确位置。交通不便者可乘坐免费巴士。电台负责协调工作,爱沙尼亚更是将当天定为公众假期,以方便民众参与。人链沿着公路逐渐形成,至当天傍晚7点,200万人齐齐牵手15分钟。

如今在网上仍可找到许多波罗的海之路的老照片,许多家庭集体出动、有老有小,他们举着小旗,手捧鲜花和蜡烛,铸就这道文明之链。


“波罗的海之路”资料图片


从未平息的抗争

“波罗的海之路”是波罗的海三国争取独立的高潮,但绝非开始。或者说,若无几十年来从无停息的抗争和积累,就不会有“波罗的海之路”的壮阔。


重获独立后,波罗的海三国迅速回归正轨,步入发达国家序列。如今的波罗的海三国,既有着小国寡民的古朴韵味,又有安定生活和平稳经济,也不乏活力,爱沙尼亚就是世界上IT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在失去主权的最初,波罗的海三国就有着巨大的离心力,从未屈服。


这种态度显然有历史因素,除了苏德密约外,波罗的海三国自身的历史也决定了它们的态度。在那之前,它们在地缘上贴近北欧,在文化上则贴近西欧与中欧,天主教和新教占据主导。


也正因此,即使三国的许多人(尤其是知识分子)被送进劳改营,或流放至西伯利亚,它们也未曾俄罗斯化。


波罗的海三国的悠久文化和宗教信仰,成为他们最大的武器,并让他们以如此沉静的方式表达抗争。


“波罗的海之路”爆发的8月23日,从此成为波罗的海三国乃至欧盟的一个纪念日,称为“黑丝带日”。每年的这一天,波罗的海三国都会举行各种活动,纪念曾经的受害者。这三个从未屈服的小国,配得上现在的幸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史上的今天】自由之路...
苏联吞并波罗的海三国始末
二战中的立陶宛,与立陶宛人的二战——立陶宛简史11
波罗的海三国发行“波罗的海人链”邮票
苏联明信片【11】庆祝三八节波罗的海三国版
波罗的海三国美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