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原府城从前有八座城门,你知道他们的别名叫什么吗?

太原有2500多年的建城史,沧海桑田,天翻地覆。尤其是近代以来,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革,太原的城市规模也发生了更为剧烈的变化。总的来说,现在的太原城,始建于宋朝,据考证,当时的太原城,东到文瀛湖畔,南起迎泽大街靠北,西至水西门,北至后小河巷。到明朝时,城市规模进一步发展,东西、南北各长6里,这一风貌一直保持到新中国成立后。



明代太原城共有八座城门,分别是迎晖门、宜春门、承恩门、迎泽门、振武门、阜城门、镇远门和拱极门。其实,相比较这些城门的“官名”,他们的别名也许更为当今的太原人所熟悉。

  明太原城南西门,初名朝天,后改迎泽,俗称大南门。

  明太原城南东门。初名太平,后改承恩,俗称新南门。

明太原城北西门。初名镇朔,后改镇远,俗称大北门。

明太原城东北门。名拱极,俗称小北门。

  明太原城东南门。初名来春,后改宜春,俗称大东门。

明太原城西南门。初名阅武,后改振武,俗称水西门。

  明太原城西北门。初名通汾,后改阜城,俗称旱西门。



数百年的发展历程中,这些城门的防御功能逐渐丧失,褪去荣光,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比如新南门,1951年五一劳动节前,残破不堪的新南门被划入淘汰行列,拆除后成为现在的五一广场。曾经的旱西门,早已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几年前还曾有一块碑文,记载着他曾经存在的位置。随后的城市改造中,这块碑文也不见了踪影。

对如今的太原人而言,城门当年的“官名”已很少被提起,倒是他们的“别名”还存在人们的生活里,大南门、大东门、小东门、大北门、旱西门、水西门,成为城市中某个坐标的名称,但新南门则完全走进了历史之中,其中唯一的例外就是拱极门,也就是小北门,如今依然默默地站立在北大街南侧,注视着这座城市发展和变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那些明太原府城的老城门
你见过明清太原府城城墙复原后的样子吗?
太原的童年岁月
太原这座城之13:明清重镇与太原府城
航拍古建~第二次拍拱极门
100年前,乌鲁木齐是这样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