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产车越造越好了!咱们的中国汽车文化还差什么?

中国的汽车产量早在2009年就首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目前已经成为汽车产量和汽车销量双冠军的国家。虽然在中国,汽车早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个部分,但是到目前为止,真正喜欢汽车的国人,多数都非常羡慕和向往着欧美式的汽车生活,因为那是一种文化,一种在中国找不到的文化,那么究竟是因为什么,中国就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汽车文化呢?

发展迅速,后来居上,但缺失底蕴

历史,是很奇妙的事情,你不能说没有历史就一定没有文化的形成,但是有着悠久的历史,就必定能够形成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就算往回看看几十年前的欧美电影,都能发现他们的各种生活场景,都能够看见其自己国家的汽车出现在镜头,那个时期的欧美汽车市场主要还是以自产自销为主,汽车工业长远以来已经致使大家对自己国家生产出的汽车有一份感情,有一份信赖,还有一股文化。

反观中国,汽车工业的兴起,全靠拿来主义,引进车型、引进人才、引进生产线,靠的都是逆向研发,虽然这没什么值得称赞,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汽车工业能够迅速发展到现在的这个阶段,挺了不起的。

如果要问中国有什么悠久历史的汽车品牌,大家会想到什么呢,长城、吉利、奇瑞还是红旗?答案应该是东风牌汽车、解放牌汽车、上海牌汽车这些,为什么人们想不到它们,因为已经消失已久,无法传承下来,能够存活到现在的的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自己旗下的车型虽然做得不算差,但总是没能在人们心中留下什么好印象。

中国的汽车工业不差,合资企业帮了很大的忙,本土汽车企业近几年的发展迅猛,但是依旧拜托不了外来技术的帮助,并不是这样有什么问题,但是这样的处境,很难做出中国特色的东西,迅速的崛起,弯道超车,却丧失掉了汽车文化的底蕴,只有商品,没有文化。

所谓的种种相关法规政策,赤裸裸的利益关系

细心的汽车爱好者应该能够发现,近几年来关于民间入门级别的赛车活动越来越多,由民间组织发起的老爷车巡游活动也是,并且能够通过相关部门的获批,这队友汽车文化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一面。

回归到老百姓的现实生活,自2013年5月1日起,汽车报废开始按照新规定执行,其中私家车无强制性的使用年限,不过,当车辆行驶里程超过60万公里后,车管所就会引导车辆报废,这还不是重点,重点是对于超过15年的私家车,检测时间从12个月缩短为6个月,意思就是年审变为半年审了,到那时候估计就是修改各种的检测标准,各种刁难,最终车主只能塞红包,要不就强制报废,一辆又一辆有情怀的老车消失。

一切都是为了利益关系,打着各种环保的旗号扼杀了一批又一批的老车,但是我们在欧美国家却能够在大街上看到各种各样的老爷车,并且不仅限于名贵的跑车、豪华车,很多都是廉价的普通家用车,一两万元人民币在他们的国家能够有很多十几二十年车龄的车型选择,并且是通过了各项的检测,通过正规的渠道购买,整个二手车的交易体系相当完善。

这无疑跟当地的相关政策有着很大的关联,还有长期以来形成的老爷车市场以及汽车可靠的质量,然而在中国几乎是不可能看见能够合法上路的老爷车,一方面是中国品牌的发展历程很短,车型没有一个系列性的传承,另一方面是中国品牌汽车的可靠性耐用性比较糟糕,就算政策允许,也没有能够使用二三十年的车,再说回来,目前的相关法律法规,根本就不允许老爷车的存在,又何来的汽车文化。

“一刀切”的汽车改装

说到汽车文化就一定离不开汽车改装,在21世纪的今天,中国大陆的合法汽车改装市场,应该可以说是一片空白,因为在交警眼里,一切与原厂状态下存在出入的车辆,就是非法改装,每当发生什么地下飞车党深夜飙车发生事故,第二天就会马上出现严打改装车的行动,各个交通要道设点查处。

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毫无意义,以个别飙车现象就对改装车一刀切,似乎有点懒政的意思,就像电动自行车那回事,有的城市能够做到上牌规范管理,有的城市却是直接全面禁止。其实往深层去想一想,那些地下飙车党,寻求的只是速度激情,大家可能都会想为什么不能去赛车场呢?其实在中国,本身赛道就不多,能够向私人开放的就更是少之又少了,至于费用,那就更是昂贵了。

接下来可能就会有人说,没钱玩不起车就不要玩嘛,真不明白这是什么道理,凭什么追求速度激情就要付出昂贵的资金,其实这就是文化的差异。拥有浓厚汽车文化的德国,在世界闻名的纽北跑一圈只需要200元人民币(2015年年底价格),每当纽北的赛道开放日,除了能看到各种跑车,还能看到很多普通的家用车都去体验赛道带来的激情。在中国,没有一个相对廉价的方式让普通人体验到速度与激情,汽车文化,又从何谈起呢?

中国汽车文化这条路,任重而道远

结合各种现实情况,现在最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一方面是中国汽车品牌最根本的质量问题,还要发展出有系列传承性,一代接着一代的车系,至少让国人也有情怀可谈;另一方面是对汽车文化的重新认知,尤其是汽车改装与汽车赛事这两大主要部分,相关的各种政策规定需要逐步摆脱其中的利益关系。只有同时做到这两方面,让汽车不仅仅是交通工具,而是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才能够看到中国汽车文化道路上的一丝曙光,否则一切免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汽车文化,离中国人还有多远?
想改装自己的爱车?明年开始这十六项就合法了!
樱花凋零·消失的日本暴走族
(1)北京:复古老爷车,配上帅哥靓女
JDM文化流行背后的原因
【一周车话】什么?卫士加价10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