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暑期又到了,这6种儿童常见意外伤害家长不得不防

学指导:中山一院儿科沈振宇副主任医师


专家指出,儿童天性喜欢探索外面的世界,面对危险不会自保,容易发生溺水、异物吸入等意外伤害事件。如果家长事前防范得当,事后及时采取正确处置措施,可以将对孩子的伤害尽可能降到最低。


溺水:
儿童非正常死亡头号因素


据不完全统计,溺水近年来已成为儿童非正常死亡原因的第一位。“由于安全教育做得不到位,加上观念没有更新,许多人还持有‘少年英雄,勇于救人’的观念。其实,大孩子溺水后,同伴试图施救,往往会造成更大伤亡。”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沈振宇指出,必须教育孩子,遇到有人溺水,要把救援交给大人和有专业能力的人,而不是自己下水救人。


家长要教育孩子,平时只去安全场所游泳、玩水,身边要有大人,不要单独跟小伙伴去偏僻的地方游泳。


场所要设有护栏、附近有救生圈、竹竿等简易救生设备,泳池配备有救生员。


遇到有人落水,要教育孩子第一时间呼救,如果周围没有大人,可以到附近找人求救。曾有小孩不听家长的话和同伴偷偷去玩水,同伴遇溺后,他害怕被骂,没有告诉任何人。


对此沈振宇建议,家长平时要给孩子灌输“无惩罚报告”的观念,出事后要马上告诉大人,不要对孩子立即实施惩罚。


中毒:
误服不能马上喝水


发觉孩子误服药物或者化学制剂后,千万不要马上让其喝水,这不仅不会冲淡药剂,还可能造成二次伤害。


如误吞高锰酸钾片后马上喝水,会加剧消化道灼伤。


家长尽快带孩子到急诊洗胃催吐,在事情发生4~6小时内都有效。记得去医院时带上孩子误服的物品。


异物吸入:
边吃边动是大忌


一旦发生异物吸入,家长在拨打120急救电话或自行送医的同时,应立即让异物排出。


如果还在咽喉,家长可用手指抠。如果已滑下去,且没有咳嗽的表现,应带到医院急诊拍片,如在食道,则由耳鼻喉科医生取物,如在消化道,可由消化内科医生用内镜取出。


宝宝咳嗽不停,脸变色,提示异物可能被呛入气道,可采用海氏急救法


对一两岁的小宝宝,家长可以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将宝宝放坐在腿上,胸部紧靠其背部,使劲向后向上挤压宝宝的上腹部(脐上区域),压后随即放松。


如宝宝能独立站稳,也可让他略略向前倾,用双臂从身后将宝宝拦腰抱住,同时右手握拳,顶住其上腹部,左手则按压在右拳上,然后用力向上、向后,猛烈而迅速地挤压其上腹部,压后随即放松。


烧烫伤:
汤水别放在桌边


对于孩子,家长不要随便让他们进入厨房玩耍,可以买专用的儿童锅灶玩具取代。热水、热汤等要放在桌边里面一点,以免孩子伸手够着酿成事故。


其次,对于婴幼儿,洗澡时先用手肘内侧来侧水温,确保温度适中再放孩子进去。没有条件将洗澡水一次调好温度的家庭,应先放凉水,再倒入热水调温。


再次,确保电器不漏电,插座装有安全插头。当孩子想玩安全插座时,要么迅速用玩具转移其注意力,要么当孩子稍大时,在父母的看护下,告诉孩子电器的性能和危险。


坠落伤:
坠地后不能自行搬动


如果儿童从很高处坠落,应第一时间拨打120电话,不要自行搬动孩子的身体,以免造成对脊柱的二次伤害。


如果儿童跌伤后的额角肿了,切忌按照传统处理方法去揉摸受伤处,以免淤血情况更严重。沈振宇建议,先冰敷减少水肿,在24小时内在进行热敷。


如果孩子后脑勺着地,要特别小心观察。频繁呕吐特别是有喷射性呕吐现象,精神变差、倦怠,或者反常地兴奋,孩子表示“头痛”,哭闹不休,都提示有颅内出血的可能,必须马上就医。


交通事故:
莫让孩子独自上路


“家长不要有侥幸心理,任何时候都不能让孩子独自在马路上行走。”沈振宇强调,带孩子外出时不要让孩子在车多、路况差的地方玩耍,对刚会走、跑的孩子,一定不要在马路边上撒开他们的手,对大孩子要进行交通安全教育。


带孩子开车出行时要安装儿童安全座椅,倒车时要注意孩子是否在车子周围。教育孩子不要将手、头伸出车外,以免发生危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儿童意外伤害的应急处置
儿童意外伤害如何急救
让孩子远离四类意外伤害
暑期,孩子要远离四种伤害
收藏!12种儿童意外伤害急救方法
【儿童意外伤害】儿童意外伤害如何预防与急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