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病例挑战:脑室内肿瘤5例

以下5例病例均为脑室内肿瘤,病理结果相同,给出你的诊断结果吧~


病例一


图 1 为男性,55岁,颅脑CT查体时偶然发现,然后行MRI检查进一步确认,结果发现在第四脑室内见一边界清楚的等T1长T2异常信号,邻近小脑扁桃体及脑干受压,周围未见明显水肿信号,强化后未见明显增强(图片未提供)


病例二


图 2 为50岁男性,外伤后颅脑检查时发现,HIV阳性。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右侧侧脑室室间孔附近见一大小为27.2 x 15.5 x 23.1mm等低密度,等长T1长T2异常信号团块,其内密度/信号不均,FLAIR多呈高信号,未见明显钙化,无强化,SWI图显示未见明显静脉血管影,MRS所示Cho峰增高,NAA峰减低。肿块所在侧侧脑室较对侧明显增宽,考虑为肿块所在位置导致脑脊液回流受阻所致


病例三


图 3 患者为46岁女性,1年之前无明显诱因情况下感觉眩晕,每次发作持续数分钟,眩晕发作时不能走路,并伴有恶心,近期晕倒后入院检查。MRI检查结果显示,与病例二为同一个位置,见类圆形软组织信号影,T1WI为稍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增强未见明显强化,右侧侧脑室扩张


病例四


图 4 为45岁女性,鼻窦检查时偶然发现。MRI检查结果显示左侧侧脑室室间孔附近见一巨大类圆形等T1长T2,FLAIR高信号团块,SWI显示内见点状低信号,肿块局部可见轻度强化,主体未见明显强化。DWI序列提示肿块呈轻度扩散受限(ADC图未提供)


病例五


图 5 为39岁男性,半年前出现头晕,不伴呕吐,脚后跟麻木。最近一周症状加重。MRI检查结果显示左侧侧脑室前角内见类圆形肿块影,以稍长T1长T2信号为主,内夹杂点条状低信号,未见明显扩散受限,增强扫描未见明显强化


上述5个病例,具有相似的影像学表现,给出您的诊断吧


病理结果


室管膜下瘤


1,该病属于良性肿瘤,WHO对室管膜下瘤的恶性度分类为I级。肿瘤生长缓慢,多无临床症状,少数可因阻塞室间孔引起头痛等症状;


2,室管膜下瘤主要发生在侧脑室和四脑室,多见于中老年人;


3,组织起源目前尚不清楚,可能起源于有双向分化的室管膜下细胞;


4,室管膜下瘤中含有室管膜细胞和星形细胞,两种细胞的比例与室管膜瘤不同。


影像学表现


1,肿瘤呈类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状,境界清楚;


2,CT示肿瘤呈等密度或稍低密度


3,MR示肿瘤T1WI呈等信号或稍低信号(肿瘤内常见有小囊样低信号区,为富含黏液的囊状结构),T2WI肿瘤呈均质稍高信号,囊状结构呈高信号。由于肿瘤血供较差,血脑屏障完整,CT及MR增强扫描肿瘤通常不强化,少数可见肿瘤内部分轻微强化


总结


中、老年人,侧脑室、第四脑室内,边界清楚的类圆形,等密度,等T1长T2的无强化团块,应该高度怀疑室管膜下瘤的可能。


 

编辑 | 巩涛

责任编辑 | 黄蓓蓓

参考资料


https://radiopaedia.org/articles/subependymoma

https://radiopaedia.org/cases/subependymoma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片时间】第0923期:第四脑室蛛网膜囊肿
第四脑室区“3种”常见肿瘤如何鉴别?懂了~~~
【病例】髓母细胞瘤1例MR影像表现
中枢神经细胞瘤,典型病例与鉴别诊断思路
室管膜下瘤
【确诊丨经典病例27】伴菊形团形成的乳头状胶质神经元肿瘤(WHO I级)1例,附诊断分析思路及专家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