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种植户看过来!大棚草莓入冬管理的六大建议!

冬季是大棚草莓生长的关键期,如果管理不当,不仅影响草莓的产量,而且会导致草莓口感和商品性降低,最终影响农户收益。为此,总结了棚室草莓冬季管理的六大要点,以供参考。

1、保温增光

草莓开花结果期最适宜的温度是白天23℃-25℃,夜间10℃左右。12月后,外界温度较低,早晚则更加明显,如果是夜温低于5℃,草莓花会变黑、失去活力,无法授粉,果实也会停止生长,所以需要做好冬季的保温工作及雨雪天气时的辅助加温工作。

草莓喜光,每天光照时长不能低于8小时,但冬季光照本身不足,更别说在棚室中。长期缺光,草莓坐果率低、生长迟缓、果实膨大慢、转色不良,畸形果也会偏多。

在晴好天气时,可揭棚透光;连续阴雨天气,利用LED灯补光。此外,还可通过悬挂反光幕、清洁棚膜等提高光照。

2、控水控湿

草莓花果期是需要控好棚室湿度的,一来是保证授粉的质量,二来是减少部分病害的发生几率,如灰霉病。

控湿的主要措施包括覆盖地膜、通风换气、合理浇水等,盖地膜是为了减少土壤水分及灌水次数,通风部分我们放到下一个部分讲,这里重点说一下合理浇水。

浇水是导致棚室内湿度增加的主要因素,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棚室里湿度大、土表湿,不过土壤中游离水却很少,所以不能为了控湿而不去浇水,此举会影响草莓的正常生长。

不过,在棚室内温度较低,特别是不能放风通气时,应尽量控制浇水。此时不仅没办法控湿,还会对根系造成一定的损伤,而影响根系的肥水吸收。

3、通风补“碳”

如果棚室不通风草莓容易出现徒长、抗逆性下降、病害多发等情况,所以必须每天进行通风换气。通风时尽量确保草莓不发生冷害,同时注意风口不要开得太大,应循序渐进。

通风是可以补充棚室二氧化碳的,也可使用二氧化碳钢瓶,来提高草莓的光合效能,提升产量与品质。

4、合理补肥

草莓坐果后应钾肥为主,辅以磷、镁、钙、锌等中微量元素,最好搭配腐殖酸、海藻酸等一起用,注意兼顾养根。

可淋施海精灵生物刺激剂根施型,促果膨大,提升品质,防止早衰;叶面喷施盖世美+硼源库等,延缓叶片衰老,提高果实的硬度。

5、疏叶控产

冬季由于气温低、光照不足,所以草莓的光合效率也会相对低下,适当的进行植株整理,可以促进草莓果实发育、根系营养吸收、防治早衰。

一是对老叶、病叶要及时疏除,减少营养消耗;二是合理留果,如对于大果型品种来说一茬果可以留3个,二茬果留6~8个,三茬果留3个,并疏除畸形果、病果。

注意,田间湿度大、气温低时不能进行除叶和疏花疏果操作,以免加重病害的发生。

6、病虫防控

灰霉病:氯溴异氰尿酸、嘧霉胺等。

白粉病:苯醚甲环唑、腈菌唑等,喷药时要均匀。

蚜虫:氟啶虫酰胺、吡蚜酮等。

蓟马:乙基多杀霉素。

红蜘蛛:乙螨唑、联苯肼酯、螺虫乙酯、丁氟螨酯等。

注意保证蜜蜂的安全,打药前将蜂箱移出,打药后(特别是打杀虫剂)通风,1-2天后再进行放蜂。除此以外,还要注意对蜜蜂的养护如保温、糖液喂养等,以提高授粉质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棚草莓冬季核心管理技术!保温控湿是重点
有机草莓的大棚种植与管理技术
保护地草莓栽培的关键技术措施
注意了!大棚草莓脱节落果与畸形果的成因及预防措施
草莓住进葡萄家
连阴天,给大棚草莓透透气加加温!如何做好棚室管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