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4月22日 | 中国雷达兵的“生日”


今天是世界地球日,也是雷达兵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小预和大家一起回顾中国雷达兵的“前世”与“今生”吧。


前世 | 淞沪警备司令部防空处


雷达兵是建国后新建的技术兵种,据“上海地区老雷达兵回忆录”记载,其发展轨迹如下:



1

1949年7月华东野战军第9兵团司令部兼淞沪警备司令部成立防空处。


2

1949年9月,淞沪警备司令部防空处与上海市公安局等部门成立“上海市防空治安委员会”,共同组织、指挥上海的防空作战及民间防空活动,并在上海安国路原国民党高等法院一幢6层楼的楼顶架设2台日制四式雷达,成立我军第一个雷达中队。但全是留用人员,也无法投入正常运作。


3

1949年12月2日,上海市法华路(今新华路)593弄梅泉别墅7号成立我军第一期雷达训练队,队长陈毓,指导员奚惠江。学员有来自同济高职新参军的雷克祥、孙瑞亭、张恬安和童有盛四人;还有淞沪警备司令部文化干部训练团选拔的学员:邹鸿鹤、程炳荣、陈久羽、吴镜德、夏雷、黄任栋、徐关然、陆家方、孙南四、叶霞堂、陈永宁、殷杰、袁则亮、张文维、张富章、汪春霆、孙松飞、余家琛、包安文、葛建海、许鹤翔、潘洪中等二十六人人。学员在交通大学参加学习,于1950年5月结业,绝大部分回到安国路雷达中队。


4

上海2.6大轰炸后,1950年2月16日交通大学电机系电讯组毕业班的21名党团员接到通知,于当天下午到安国路雷达队报到,他们是:林学昌、计燕华、石松年、史济民、卢象畴、叶隆骏、乔云台、孙祥麟、刘瑜(女)、刘箎、李龙荪、吴炯明(女)、沈逢吉、李曾善、周思文、陈辅伦、唐安琪、桂体仁、夏克同、曹美琪(女)、黄秀铭。当晚由指导员奚惠江将21人分成7个战勤小组,第二天上午就全天候正式投入战勤值班。


5

1950年3月20日上午9时,我军首次用雷达发现目标,石松年、计燕华是首批发现敌机的操纵员。


6

1950年5月6日,在法华路开办第二期雷达训练队,学员有复旦等中学的高三学生:周耐德、林致恕、闵全、晏孝达、林语伦、李桂林、钟大振、颜承根、黄宁波、陈天敏、高永祥、王次常、卜国麟、陈世聪、李祖明、董玄、乔国生、赵洪茂、顾增沛、顾大恒、周陈熊、姚舜臣、刘燮群、邹龙欣、陈积忠、仇步康、黄祥富、周辉、徐海峰、穆长江、史济庭、何绍昌、王孚仁、曾祖佑、范洪漭、徐永祥、华敏、甘维雷、马福寿、杨颂德、高炜等四十人;还有大三的学生段有科、王维浚、曹昌颐、刘闿、李龙荪等五人。法华路雷达训练队后迁至黎明火柴厂,再迁番愚路60号孙科“公馆”。1950年建军节前结业,学员被分配到新成立的各雷达中队。


7

1950年5月华东军区空军处首先在南京成立雷达营,由驻沪苏军雷达营帮助培训。


8

1950年5月25日,在安国路四楼成立雷达营(雷达141营),首任团职营长佐光,团职教导员宫长胜,团职副营长兼参谋长丁章。下设2个中队:一中队(安国路)、四中队(定海)。1951年在杭州成立雷达142营,团职营长盛德章,团职教导员常玉温。1952年在福州成立雷达143营。


9

1950年7月,雷达141营相继成立6个中队:二中队(上海大厦)、三中队(南汇)、五中队(海盐)、六中队(苏州)、七中队(启东)。后又成立2个中队:八中队(徐州)、九中队(吴淞口)。


10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同年7月,将正在上海学习的南京雷达营调到沈阳,归属东北防司。



11

1950年7月30日,上海淞沪警备司令部防空处监视营在武夷路(原惇信路)200号张公馆举办培训班,学员100多人,来自上海中学39人(陶泽文、庄申生、周再振、詹树仁、钱之何、杨仲信、张鲁德、陆梓纯等)、格致中学(林才发)、敬业中学(王乾坤、孙曾经)、育才中学、吴淞中学(孙中一、赵维干、陈积炜、王源杰)及其他中学(孙家本、余德馨和吴积慎、吴积都姐妹俩、李关生、吴馨兄弟俩和陆永亮)。教授内容为政治教育、队列训练等新兵入伍教育。不到一个月就有学员被陆续分配到部队,绝大多数到雷达中队和指挥所,少数分配到监视部队和机关。


12

1950年8月雷达营在上海大厦举办为期一个月的封闭式集训,由苏军教官上课,学员20余人。除上海交大电机系电讯组部分毕业生外,还有刚从交大、同济大学毕业后参军的学生。结业时陈毅司令员还偕同苏军驻沪总顾问到场监考。


13

1950年11月,根据军委命令,上海防司就地组织一个雷达营,辖3个中队6台雷达到华北防司执行任务:安国路一中队调至大沽口,徐州八中队调山东海阳,吴淞口九中队调山东荣成;东北防司调一个中队进驻蓬莱,上述四个中队组成北京雷达121营。

同时,调苏州的六中队到安东(现丹东)地区,归属中朝空军联合司令部安东指挥所。


14

1951年1月9日,上海交大学生黄东林、杨炳元、陆患生、李均、李著勋、陈乐水、吴翔、张才安、蒋泽廉、何掌珠、、黄吉生等十一人,复旦大学戴振刚、何柞镶、丁启鸿、沈明、冯元珍、梁连珠、胡智群等七人,同济大学葛平,沪江大学孙仲康、林浩然等二人参军到北京。然后与北大学生邵治良、丁安然、李杰夫、张振镛、阎聪、韩青等六人,清华学生冯坤荣、杨旭、萧平、赵梅生等四人,北京师范大学杜健,北京农业大学孙墨林,燕京大学冯启禧、施正持二人,辅仁大学任宏刚、张获芬、刘树森等三人,华北工学院储晋才、于光远、鲁琛、周宗瑞、王克、易工、王哲生等七人,还有华北革大的王良录、幺树世、李秀清、武英、王惠霖等共29人到上海五角场淞沪警备司令部防空处所属的雷达修配厂驻地进行学习。


15

1951年1月起,上海学生参干,对雷达部队进行正常的兵源补充,例上海中学的陈世杰等,以后也陆续成为雷达部队的骨干力量。


16

1951年2月起,华北军区、中南军区、东北军区雷达部队相继派员到上海南汇中队进行实习,上海雷达部队真正起到了“种子作用”。


17

随着雷达部队的迅速发展,1952年起番号也由雷达141营改为341营,继而撤营建团。营长改为团长,教导员升任为政委。





今生 |如果你不是雷达兵


如果你不是雷达兵

你不会知道 

千里眼与顺风耳 

并不是神话传说




 如果你不是雷达兵 

你不会知道

无论白天还是黑夜 

都会有我们警惕的眼睛 




 如果你不是雷达兵

 你不会知道

 键入数字01与02 

 都需要我们数年的积累




如果你不是雷达兵

你不会知道 

在海拔4726米

有我们在戴月披星



如果你不是雷达兵

你不会知道 

 不管高山还是海岛

 有着我们无悔的奉献


你不是雷达兵,所以你不会知道!

如果你不是雷达兵

你不会知道

千里眼与顺风耳

并不是神话传说


如果你不是雷达兵

你不会知道

无论白天还是黑夜

都会有我们警惕的眼睛


如果你不是雷达兵

你不会知道

键入数字01与02

都需要我们数年的积累


如果你不是雷达兵

你不会知道

在海拔4726米

有我们在戴月披星


如果你不是雷达兵

你不会知道

不管高山还是海岛

有着我们无悔的奉献


是鹰之眼,

我千里不远,预警风暴!

是雷达兵,

我时刻在位,编织天网!

是空军,

是天之骄子,

我们,能打仗、打胜仗!



作者:郑胜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偷袭珍珠港,日军大机群曾被美军雷达发现,却被一个中尉轻易忽略
老兵赞新兵 新兵学老兵 弘扬好传统 再唱军人风——抗美援朝老战士岳宜贤续创《青春献国防赞歌》
敌机难逃“千里眼”,68年前上海名校学霸撑起中国首支雷达队
机器学习基础(1)
图说“狂风”ADV——不列颠天空守护者
从战友家中添丁说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