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首期信息与电子工程领域青年学术前沿论坛成功举办,段宝岩院士开讲!

促进信息领域学术交叉研究,构筑学术思想交流高地。2021年9月26日下午,在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指导下,由中国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Frontier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lectronic Engineering》(以下简称《FITEE》)主办,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承办,电子装备结构设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雷达信号处理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协同创新中心(浙江大学)、电子装备机电耦合理论与关键技术“111”创新引智基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参与支持的第一期“信息与电子工程领域青年学术前沿论坛”(以下简称“论坛”)成功举办。

(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知领直播)

论坛通过在线直播的形式,以“支撑工程和科学发展的信息技术”为主题展开深入讨论。中国工程院院士、《Engineering》期刊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科主编段宝岩在开幕式环节致辞,段宝岩院士认为论坛探讨信息与电子工程领域学术研究前沿,为国内外学者提供了理想的展示、交流平台,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期论坛由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吴飞主持。

致辞环节中,段宝岩院士为大家详细介绍了中国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信息学部分刊《FITEE》以及“全球十大工程成就”评选工作。段宝岩院士表示:中国工程院正大胆尝试,率先突破,向世界一流期刊进军。《Engineering》的宗旨和定位是建设世界一流学术期刊、工程领域综合性权威期刊,现正稳步发展,影响力逐步扩大。信息与电子工程分刊——信息与电子工程前沿《FITEE》学术水平和影响力提升迅猛,已经成为国内科技期刊界一支重要的领军力量。

(段宝岩院士致辞)

据悉,“全球十大工程成就”是中国工程院全球工程前沿项目组为促进工程科技进步、引领工程科技创新、引导全球社会各界关注工程科技事业而启动的评选。由各领域院士和专家提名,经过综合、凝练、补充和完善,形成16项备选工程成就。信息与电子工程领域入选项目有:AlphaGo,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G),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以及极紫外光刻系统。

第一部分

工程成就参选项目解读

本次论坛特别邀请到了中国工程院段宝岩院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仇原鹰教授,浙江大学吴飞教授、中国移动刘光毅老师详细解读了中国天眼、AlphaGo-AlphaFold、5G三个代表成果。

吴 飞|AlphaGo到AlphaFold:人机博弈与科学发现

在《AlphaGo到AlphaFold:人机博弈与科学发现》的报告中,浙江大学吴飞教授指出AlphaGo的算法细节主要是将深度学习、强化学习和蒙特卡洛树搜索结合起来,学习方法主要是数据拟合下的最优化求解问题。深度学习有效编码黑白相间围棋的棋面、强化学习助力做出长时间序贯决策、蒙特卡洛树搜索支持从浩渺样本空间中采样,此为AlphaGo在围棋对弈中获胜的三大法宝。AlphaFold解决了预测蛋白质空间三维结构这一猜想。吴飞教授提出,在现有算法原理进程中,新一轮人工智能研究的兴起正不断推动人机对弈和科学计算迈向新的高度。

刘光毅|5G:从移动宽带到万物互联

报告中刘光毅老师从5G发展背景、5G新能力、5G标准演进以及5G商用进程四个方面来进行详细解读。提出5G通过架构、技术和业务创新,正在结合AICDE加速整个社会的数字化转型,赋能千行百业的转型和升级,为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自2018年6月5G发布第一个标准版本R15以来,5G技术和标准不断演进,全面支持eMBB、URLLC和mMTC等场景的能力需求。5G自2019年开始商用以来,在全球已取得重要进展,我国5G网络的规模、用户数和性能稳居世界领先。

段宝岩/仇原鹰|观天巨眼(FAST)

500米口径大射电望远镜FAST被誉为中国天眼,而馈源柔索支撑与高精度动态定位系统则被视为天眼的眼球。段宝岩院士亲自解读此项目,介绍了我国制造FAST的全过程,提出6根大跨度柔索实时协调改变长度,驱动馈源实现跟踪射电源的运动,该方案被视为FAST的三大自主创新之一。段宝岩院士也从电性能、静力学、动力学、风荷和控制等方面详细地介绍了我国科研工作者们所做的工作和努力。段宝岩院士团队通过解决柔索与精调平台粗精两级复合控制,高精度动态激光检测,大跨度、柔性、迟滞索系结构的建模与求解,风致颤振,齿隙、摩擦等非线性因素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等关键技术,研制出了5米、50米缩尺模型,并进行了系列验证,成功实现了粗精两级复合运动系统对馈源运动的4毫米动态定位精度控制,为FAST500米原型的工程实施扫除了关键理论与应用技术障碍。FAST的技术创新大幅提升了我国在大装备制造方面的世界影响力。

第二部分

科学计算支撑工程创新发展

主题报告

在科学计算支撑工程创新发展主题报告环节中,特别邀请国防科技大学李东升教授、百度何径舟老师和华为于璠老师围绕高性能计算和科学计算主题进行讨论。

李东升|高性能智能计算技术

围绕高性能智能计算技术,国防科技大学李东升教授从高性能智能计算的需求、高性能智能计算技术发展态势、高性能智能计算技术的探索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李东升教授指出利用异构构架提升智能计算系统能力、定制加速增强核心智能计算性能以及并行提升智能算力的重要途径。大型智能模型的训练对计算能力提出了迫切需求,也对高性能智能计算系统的体系结构、分布式智能软件框架和算法优化提出了新的重要挑战。并进一步阐述了HPC+AI技术的相关介绍进展,阐述了在面向典型领域的智能应用,如智能加速器技术、智能训练芯片技术、并行智能计算机、智能计算支撑环境以及大规模高效可扩展智能训练技术做软硬件协同和创新发展体系等方面的成果。

何径舟|预训练和多任务学习应用于AI辅助药物发现

企业分享环节中,百度何径舟老师首先代表介绍了百度在药物研发和AI结合的领域做出的工作和思考,指出AI技术正在成为药物研发领域新的重要技术,并介绍了深度学习技术在药物研发领域应用的前人工作和局限性,指出困难并给出了预训练技术、自监督多任务学习等解决方案,在化合物表征、药物分子设计、虚拟筛选、ADMET药物性质预测等场景的应用进展。后续也将在化合物逆合成、蛋白质折叠、组学表征等方面开展工作。同时也介绍了百度开源的螺旋桨PaddleHelix生物计算平台在科学计算、生物计算方面取得的进展,展示AI和生物医药领域的交叉创新成果。

于  璠|AI框架的趋势挑战和MindSpore实践

华为的于璠老师主要从基础软件的视角讲解AI在科学计算方面的探索,围绕MindSpore介绍华为公司在AI全栈和全栈应用上、科学计算等方面的优秀工作。报告从业界的产品需求的洞察、基于这些洞察给出方案的设想以及MindSpore的实践三方面来进行介绍。AI已经成为基础学科,与各种科学融合,在千行百业中广泛应用。于璠老师从Application、Big Data、Chip、Developer和Enterprise即“ABCDE”五个维度论述驱动AI框架演进因素,给出了AI框架的趋势挑战:一、模型规模和复杂度越来越高;二、从单一的NN向通用张量可微计算演进。同时从芯片的角度看框架演进趋势:算力和复杂度持续提升,优化和可编程性挑战变大,并给出了初步的解决方案。最后介绍华为全场景AI框架MindSpore的总体框架,并结合此来实践验证方案的合理性。MindSpore极简易用,模型开发15天收敛;运行高效,千亿参数大规模模型分布式并行;部署灵活,一次训练全场景灵活部署;安全可信,企业级AI安全隐私保护;是Best AI、Beyond AI。其规划8个AI融合计算扩展包,加速7大核心方程求解,支撑8大行业科学计算应用,于璠老师也在报告中作了展开介绍。

第一期论坛由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知领、Paperweekly、络绎知图、学术世界同步在线直播。后续论坛还将以学术创新思想创变启迪、前沿颠覆性技术观点分析和未来社会发展工程应用重大变革等为主题,不定期开展线上、线下交流,塑造发挥学术自由氛围,鼓励创新探索学术精神,届时将邀请院士及相关领域专家、青年学者开展前沿交流与互动。

2017年以来,《Engineering》和《FITEE》组织的三期人工智能特刊引起了广泛关注。

下附简要介绍及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engineering/vol/6/issue/3

·http://www.engineering.org.cn/en/journal/eng/archive?volumeId=1206

·http://www.jzus.zju.edu.cn/issue.php?issueid=480

·http://www.jzus.zju.edu.cn/issue.php?issueid=528

信息与电子工程领域青年学术前沿论坛

信息与电子工程领域青年学术前沿论坛由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指导,中国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Frontier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Electronic Engineering》主办,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承办,电子装备结构设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雷达信号处理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浙江大学)、电子装备机电耦合理论与关键技术“111”创新引智基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联合支持。

信息领域青年学术前沿论坛以学术创新思想创变启迪、前沿颠覆性技术观点分析和未来社会发展工程应用重大变革等为主题,邀请院士、专家和青年学者开展互动的启迪和交流,塑造发挥学术自由、鼓励创新和探索学问的学术氛围。

信息领域青年学术前沿论坛将不定期组织网上论坛,重点邀请《Engineering》和《Frontier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Electronic Engineering》通讯专家以及海内外青年学者对信息及其交叉领域的前沿进展、技术突破和创新应用进行学术报告,同时解读《Engineering》和《Frontier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Electronic Engineering》当月(在线)出版论文或往期热点文章以及征稿动态等相关信息。

关于Engineering期刊

Engineering是中国工程院主管,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同主办的工程类综合性英文学术期刊。

Engineering的目标是建设世界一流工程科技学术期刊,正如英国的Nature是“发现世界”,美国的Science是“解释世界”,中国的Engineering就是要“改变世界”。

Engineering致力于为全球提供高水平的工程科技重大成果发布与交流平台,探讨工程科技发展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以更好地造福人类,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2019年,Engineering成功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领军期刊,目前最新影响因子为7.553。

关于FITEE期刊

FITEE全称Frontier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Electronic Engineering,中文名《信息与电子工程前沿(英文)》,是信息电子类综合性英文学术月刊,SCI-E、EI收录,位于JCR Q2分区。

FITEE前身为2010年创办的《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C辑:计算机与电子》,2015年更为现名,现为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唯一院刊。覆盖计算机、信息与通信、控制、电子、光学等领域。文章类型包括研究论文、综述、个人视点、评述等。

2019年,荣获中国科协等七部委推出的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项目资助(梯队期刊)。目前最新影响因子为2.16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FITEE主编、编委文章列表(2019.1~2021.8)
15位院士共议如何办世界一流学术期刊
开国将军中唯一的工程院院士,20岁干革命,一生致力于学术研究!
他带领中国电子陶瓷走向世界
香港城市大学郭位校长获选加拿大工程院外籍院士
美国国家工程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