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个叫“喜”的秦代司法小吏,怎么会和乾隆爷平起平坐,还成为“国家宝藏”的主人?,湖南长安网

  《国家宝藏》继《我在故宫修文物》之后,成为现象级文博探索节目。开播迄今,它毫不客气地刷着我的盆友圈,令我几乎所有的亲朋同事,都为之啧啧称奇,赞叹不绝。

  周日晚七点半,《国家宝藏》成为我蹲守于电视前的理由。第二期播了一多半,就有同事敲我说:“今天湖北博物馆的藏品,特别适合长安剑做一期。”

  我深以为然。

  这是一件特别接地气的国家宝藏。

  它画风清奇,乍一看有点太不像“国宝”——它出自一位基层小吏的刀笔,是他几十年如一日对工作的记录。

  它,就是“云梦睡虎地秦简”。

  云梦秦简的出土,源于一个施工意外。1975年,几位农民在修建排水渠道时,阴差阳错地挖到一个秦代古墓群。就在其中11号墓内,考古人员发现墓主人骨架四周,摆放着大量竹简。经过清理和登记,这批竹简共1155枚,残片80枚。

  令人震惊的是,这些竹简分布在墓主人头下、身体左侧、腹部、脚部——他不但将竹简带入棺木,还要被竹简拥入怀中。

  经考证,部分秦简的作者正是墓主人。他是秦代一位基层法律工作者:喜。

  云梦秦简,都记载了什么呢?

  喜生前,扎根秦帝国基层,负责法律执行和法律解释的相关工作。他好似“手账鼻祖”,其抄记的法条内容,涵盖行政管理、刑事、经济、民事,甚至官员作风建设等多个领域。

  云梦秦简分为《秦律十八种》、《秦律杂抄》、《法律答问》、《封诊式》、《编年纪》、《为吏之道》等十种,它正是一部秦朝的法制百科全书。

  今日之世,去秦久矣。

  两千多年前的法律,是否离我们太过遥远?

  非也。

  节目中,撒贝宁以一场幽默诙谐的《今日秦法》,为我们阐释了云梦秦简前世渊源:

  抵制腐败,官员出差必须自带口粮,不带随从;

  惩罚家庭暴力,丈夫如果打伤妻子,要被剃去胡须及鬓角;

  鼓励见义勇为,百步之内,见死不救,重重有罚……

  这不正是大家直到今天,也都很关注的法律议题吗?

  明码标价——是最早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审犯人不能严刑拷打——是最早的人权理念;

  早春二月禁捕禁猎禁伐木——是最早的生态文明;

  ……

  秦简所承载的内容背后,喜的身影,也渐渐清晰起来。

  他,为了热爱的法律事业,宁可慎微一世,宁可无名一生。

  生前死后,陪着他的,就只有这些竹简!

  在喜的墓中,一篇官吏箴言类文献——《为吏之道》,正放置于喜的腹下之处,那是他最心爱的读物:

  为官要有“怵惕之心”,常怀畏惧,克己奉公;

  为官要清白正直,“慎谨坚固,审悉无私”;

  为官要奉行“五善”,忠信敬上,清廉无怨、办事谨慎、谦虚礼让、多做利国利民之事;

  为官要有正义感,“以义激怒,明耻教战”……

  几千年前的夜阑人静之时,喜曾一遍又一遍阅读,从中涉取他的职业之道。

节目中,借撒贝宁之口,喜说出了他的“心声”:

  “各国战乱,生灵涂炭……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设郡县,统一度量衡……我抄下这千百条律例,是因为我看见了!我看见了它们正在改变秦国,正在改变天下苍生的命运。我们终有一死,而这些竹简也必将会腐朽,但是,这些律令背后的精神,一定会绵延后世千年。”

  几千年后,云梦秦简背后的精神,真的会延续到当代吗?

  当然会。

  追《国家宝藏》的小伙伴们都知道,国宝守护人不止一位。云梦秦简的守护人,除了撒贝宁和前文提到的考古专家陈振裕以外,还有来自武汉公安局的青年“汉警们”。时光跨越两千年,让我们来听听这些当代年轻的“喜”们,是如何看待这份“延续”的。

  为何要说云梦睡虎地秦简“特别接地气”?

  领略过《千里江山图》的青山绿水,

  见识过“各种釉彩大瓶”的盛世气象,

  玩味于“曾侯乙编钟”的礼乐春秋……

  然而这些都是王侯将相下令去画、去造。

  不惜举国之力,不吝用工之繁。

  只有云梦秦简,

  闪耀着别样的灿烂,

  那是普通人用岁月打磨的光辉!

  每一个认真活在当下、努力用人生注脚时代的人,才会被时代选为注释。

  而正是这份坚持和坚信,方令云梦秦简的生命轨迹得以延续,最终跨越千古河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卷秦简,一名小吏,挑战司马懿的的《史记》,挑战你的历史常识
两千年前的好干部,搂着法律条文下葬:1150枚竹简上的秦国
湖北睡虎地发掘出两千多年前的国宝,成为秦朝某人穿越的有力证据
秦篆书法《云梦睡虎地秦墓竹简》
这位2000多年前的秦国小吏,竟然留下了一件无价之宝
75年,湖北挖出一秦墓,棺材上放着一封书信,专家看完后直接呆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