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疫情突然出现夏季攻势 全球多地单日新增创新高 之前预测错了?卫健委专家作出预判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本周说,疫情传播在几个国家尤其严重,大约1000万确诊病例来自10个国家;与此同时,全世界最贫穷和最脆弱人群面临的疫情风险尤其高。

谭德塞说,“疫情全球大流行已经改变了我们生活的方式”,世卫组织请求每一个人在决定前往何处、做何事、见何人之前慎重考虑,“因为这事关生命”。

美国、澳大利亚、墨西哥病例激增

美国仍是全球疫情最严重的国家,累计确诊病例本周突破400万例,连续4天病亡人数超过1000人。

与许多国家相比疫情不算严重的澳大利亚7月以来确诊病例激增,该国第二大城市墨尔本8日开始实施为期六周的“封城令”,22日开始实施“口罩令”。澳大利亚政府22日说,24小时新增新冠确诊病例502例,创下该国最高纪录。澳大利亚累计确诊病例目前约为1.4万例。

墨西哥23日报告单日新增确诊病例8438例,创下新高,该国此前最高纪录为7月18日报告的7615例。墨西哥累计确诊病例目前接近38万例,超过4万人死于新冠病毒感染。

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市市长克劳迪娅·欣鲍姆说,入院接受治疗的人数可能在10月份超过6月高峰期的水平,“我们如果不能改变现在的走势,新增病例可能呈指数级增长”。

非洲累计确诊病例目前超过80万例,其中南非占到大约一半。包括东非地区经济枢纽肯尼亚在内,一些非洲国家近来确诊病例迅速增长。

日本单日新增新冠病例连续4天超700例,累计近3万

据日本广播协会电视台统计,截至当地时间25日18时30分(北京时间17时30分),日本新增新冠确诊病例749例,单日新增病例数连续4天超700例,累计确诊29777例;新增死亡病例1例,累计死亡995例。

日本共有29个都道府县25日报告出现确诊病例。其中,东京都新增确诊病例295例,连续5天单日新增病例超过200例;大阪府新增确诊病例132例;爱知县新增78例。

据日本厚生劳动省25日统计,确诊患者中已有21567人出院或结束隔离;累计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人数约70.4万。

冲绳县25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冲绳美军基地当天新增确诊病例64例,累计确诊229例。驻日美军司令部网站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4日上午,驻日美军基地有11个基地报告确诊病例,累计189例。

德国官员警告第二波新冠疫情已至

德国东部萨克森州州长迈克尔·克雷奇默25日警告说,德国第二波新冠病毒疫情已经暴发。德国疾控机构连续两天报告新增新冠确诊病例在800例左右,大幅超过先前保持的日增500例水平。

克雷奇默接受《莱茵邮报》采访时说:“第二波疫情已经到来。它已经每天都在发生。我们每天新增的感染人数可能会变得非常高。”

德国疾控机构罗伯特·科赫研究所25日公布的新冠疫情数据显示,截至当地时间25日零时,德国单日新增确诊病例781例。24日,这一数字为815例,是6月19日以来单日新增病例数最多的一天。

该研究所发言人24日告诉德新社:“形势发展令人非常担心。我们将密切关注疫情发展,必须避免形势进一步恶化。”

罗伯特·科赫研究所的数据显示,截至当地时间25日零时,德国累计确诊病例达204964例,累计死亡9118例。

罗马尼亚单日新增新冠病例数创新高

罗马尼亚25日公布的新冠疫情数据显示,过去24小时,罗马尼亚新增确诊病例1284例,创单日新增病例数新高,累计确诊43678例,累计死亡2165例。

罗马尼亚自5月中旬分阶段“解封”以来,疫情在6月中旬开始反弹,最近一周加剧。数据显示,罗马尼亚最近10天(7月16日至25日)新增确诊病例9452例,而6月同期为3121例,5月同期仅为1846例。

据当地媒体25日报道,过去24小时,罗马尼亚西南部重镇德罗贝塔-塞维林堡火车车厢厂又有57人被确诊感染新冠病毒。本月13日该工厂5人确诊感染新冠病毒后,工厂开始对员工进行筛查,目前已累计确诊119人。该工厂已于17日关闭。

罗马尼亚专家认为,新增确诊病例数激增一方面是因为检测量大幅增加,另一方面是由于民众疫情防控意识松懈。

韩国单日境外输入病例数创新高

据韩国中央防疫对策本部25日发布的通报,当地时间24日零时至25日零时,韩国新增新冠确诊病例113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86例,刷新自1月20日韩国发现首例确诊病例以来单日境外输入病例数最高纪录。

韩国中央防疫对策本部副本部长权埈郁当天在记者会上介绍,86例境外输入病例中,36例为从伊拉克撤离的韩国侨民,34例为釜山港停泊的一艘俄罗斯渔船的俄罗斯籍船员。韩国从20日起加大了对停靠在韩国港口的俄罗斯渔船的检疫力度,并对与港口作业人员接触较多的船舶船员加强核酸检测。

权埈郁表示,为加强境外输入病例的管理,针对来自绝大部分疫情国家的入境人员,防疫部门在要求入境3天内进行强制核酸检测的基础上,还将在其解除隔离前一天增加一次核酸检测。

据韩国疾病管理本部的最新统计,截至25日零时,韩国新冠累计确诊病例为14092例,累计死亡298例,累计治愈12866例。

专家曾预测夏天过后病人会减少

在新冠病毒还没有获得深入研究,以及还未扩散、变异之前,曾经也有专家寄希望于逐渐升高的温度,他们希望新冠疫情可以随着夏季升温逐渐好转。3月17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曾对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预测称,今年夏天大多数病例应能得到很好地控制,但疫情在下个冬天是否暴发还不好说。

当时,张文宏曾对媒体表示,难以预测新冠病毒是否会随着气温的升高而消失,因为它对人类来说是一种全新的病原体。

张文宏认为,夏天过后新冠肺炎病人会减少,但可能一直会有散发的零星病例出现,延续到今冬明春,又可能形成一个小的流行高峰,然后慢慢再降下来,“这当中还不排除和对面的南半球进行交流,因为北半球夏天病例变少,但南半球是冬天,也会相互输送病例,来来回回,就算持续一两年也是正常的。”

为什么人们会认为病毒可能在夏天自行消失?北京某高校一位不愿具名的免疫学教授表示,夏天随着日照时间明显加长,‌‌紫外线对空气当中病毒的杀伤能力也会增强,紫外线照射可以让氧气转化成‌‌臭氧,能够攻陷细菌或病毒的细胞组织,使其死亡。

这位免疫学教授表示,新冠病毒可能会像其它人类冠状病毒(例如229e和OC43)一样,存在冬夏两种感染模式,夏季无症状的隐性感染较常见,呈现低强度散发状态,冬季则可能再次爆发流行。

新冠病毒真的怕高温?

现如今,全世界多个国家疫情反而在夏季迎来一波小高峰,且部分国家激增明显,这又是为何?“新冠病毒怕高温”的说法错了吗?对于新冠病毒传播性和温度变化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此前已经在密切关注。

在一项研究中,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茂团队收集了1月20日到2月4日间,中国和26个国家共429个城市和地区每日确诊人数与温度数据。研究发现,在低温环境下,平均温度每上升1℃,新冠肺炎日确诊人数就会增加0.83人。当平均气温上升到8.72℃时,日累计确诊人数达到峰值。随后,日确诊人数随着气温进一步上升而减少。

不过,日前一篇分析江苏淮安某洗浴中心聚集性感染案例的论文提示,新冠病毒不仅具有耐高温性,并且是具有耐高温与耐高湿度的双重特性。

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洪兵、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王其龙等人,在2020年3月30日的《美国医学会杂志》在线发表了一项研究结果。研究人员分析了1月中下旬在江苏淮安的一个公共浴场,一位有武汉接触史的新冠肺炎患者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传染了8人的案例。这家洗浴场所男宾区面积约300平方米(包含一个游泳池,淋浴和桑拿),温度高达25℃至41℃,湿度约为60%。这个浴场确认的第1名患者曾去过武汉,有武汉接触史,1月15日开始咳嗽,18日去浴场洗澡,19日开始发烧并确诊。其余8名患者均没有武汉接触史,他们分别于1月19日(患者2,3,4),1月20日(患者5),1月23日(患者6,7),1月24日(患者8)在同一洗浴中心洗澡、桑拿等,患者9在洗浴中心工作,1月30日发病。因此,研究人员认为,新冠病毒可以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存活,不会随着高温消失。

这一研究的病例数较少,而且传播过程和机理也有待进一步证实,不过它提出了一种可能性:在夏天和雨季到来之时,新冠病毒仍然有较强的传染性。

还有一项高温高湿环境下病毒继续扩散的研究中,研究人员模拟了全球范围内的大流行,并且重点挑出了9个平均湿度和季节周期都大不相同的城市。从模拟的结果来看,同在北半球,尽管纽约、伦敦和德里的气候差异很大,但是大流行的规模却没有什么差异,病毒照样会大规模传播。而在热带地区,病毒的流行要比北半球持续时间更长,强度更低。这可能是由于热带地区湿度相对较高,所以不会出现高纬度地区那样的高传播率,不过扩散的情况仍然是很严重的。

中国疾控中心出版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预防指南》中同样提到,人冠状病毒在4℃的合适维持液中为中等稳定,-60℃可保存数年,而随着温度的升高,病毒的抵抗力会下降。值得警惕的是,温度只会影响冠状病毒的生存时间,不会影响其感染力。

7月15日,北京市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专家组专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中心副主任施国庆表示,新冠病毒是新出现的病毒,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包括气温对病毒会产生什么影响。高温有可能对病毒在户外环境存活有抑制作用,也可能导致病毒更隐蔽,滞后效应更加麻烦。

高温都没能阻挡的新冠,夏天如何防疫?

世界卫生组织的官员多次表示:不能幻想新冠病毒夏天就会消失,各国在疫苗诞生前不应抱有错误期待,认为新冠肺炎疫情会如同流感一样,一到夏季就自动消失。世卫突发卫生事件计划执行主任瑞恩表示,世界卫生组织目前还没有掌握新冠病毒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活动能力,因此我们必须预期病毒在夏天仍具有传播能力。

近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研究人员在《Science》期刊上的最新研究也指出,北半球夏季升高的气温不太可能会显著抑制新冠疫情的蔓延。因此,当下要想缓解新冠病毒的途径只有两条:一是寄希望于疫苗的诞生;二则是个人自身免疫能力的提升以及个人自我保护意识的加强。

由此看来,即将夏天即将来临,我们仍不能掉以轻心。尽管气候会很闷热,但在疫苗还没有诞生之前我们务必要重视,并且做到以下5点:1、尽量少参与人员密集的聚众活动;2、与人交往时尽量佩戴口罩;3、勤洗手保持个人卫生;4、多运动多锻炼增强身体素质;5、合理作息与饮食,防止非相关的病毒侵害免疫系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宣布了!再次进入紧急状态!两周内三次升级管控!欧洲多国告急...
单日新冠确诊量激增286%,俄罗斯开建16座方舱医院
数读8月22日全球疫情:全球日增确诊超45万例 累计逾2.12亿例 美国多地爆发抗议反对防疫政策
数读4月6日全球疫情:全球日增确诊超61万例 累计逾1.32亿例 变异病毒已在全美50个州传播
全球确诊病例超480万例 美国9个州新增病例呈上升趋势
瑞典疫苗研发再获新进展,单日确诊人数再次刷新纪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