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问诊最应该问什么?

早上读文章,晚上看评论。


中医书友会第1633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问诊应问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能够确实感受到的事物。这就是所有人都不可或缺的“吃、喝、拉、撒、睡”。用语虽较粗俗,却能体现常人与病人的一切生活状态。(编辑/居业)

论“吃、喝、拉、撒、睡”辨证

作者/刘保和 整理/曹丽静


笔者在临床中最重视脉诊与腹诊,主要是因为它们具有客观性,是不以病人及医生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能真实地反映疾病的本质。


其次就是问诊,这是由于事实上单凭脉诊与腹诊往往只能判断证候的病因、病位、病性,却很难完全了解由此而引起的所有症状。


  • 张景岳的“十问歌”


古代医家都是非常重视病人主诉的。最著名的就是明代医家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的“十问篇”: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因脉色察阴阳,十从气味章神见,见定虽然事不难,也须明哲毋招怨。”


后人称此为“十问歌”,此歌从一问至八问是问诊,九、十问已经是切诊、望诊及闻诊了。


今人将“十问歌”修改充实,从八问以后改为“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加服药参机变,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均可见,更兼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均占验”,这就十分完善了。


但是景岳的一至八问十分繁琐,不切实用,事实上也很少有医生一见病人就从寒热至渴问个没完。这种问法对外感热病尚有必要,对一般杂病则既无必要,反而招来病人的反感,以致被人讥为只会“问病开方”的先生。


  • 问诊最应该问什么?


笔者认为,问诊应问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能够确实感受到的事物。这就是所有人都不可或缺的“吃、喝、拉、撒、睡”。


吃,即进食;喝,即饮水;拉,即排大便;撒,即解小便;睡,即睡眠。用语虽较粗俗,却能体现常人与病人的一切生活状态,由于是群众语言,也便于百姓的理解。


其表面是简单明了,但内涵则丰富深刻。由此入手询问,可以辨出绝大部分证候的表里、寒热、虚实。为避免喧宾夺主,本书仅略加议论,更多内容则待他书详加阐述。


  • 一问“吃”


知饥能食否?食后有否不适?凡饿时心中空虚,必欲速食者,多属中虚之证。其中胃脘有下坠感者,多属中气下陷;伴心悸气短者,多属心脾血虚。


凡饿时空虚,欲速食,但食后又觉脘腹胀满者,则属脾虚而气滞,乃虚实夹杂之证。


凡饿时空虚,少食觉舒,多食又觉胀满甚至疼痛者,如同时脐上伴有压痛,则不属虚证,乃瘀血所致。


肝气横逆者,多知饥而能食,但食后胀满不舒;肝气郁结者,必不知饥饿,不思饮食,所谓“饭到口难往下咽”。


凡食后觉食物停聚在中脘而难以下行,乃脾湿气壅。又有虽饥而不欲食者,如心中嘈杂而口干舌燥,则属胃阴不足;如腰酸腿软,则属肾阴亏损。


凡得温则舒,为寒证;得凉则舒,为热证;凡欲食凉物,但食后不舒者,则为寒热兼夹之证。


凡表证多不影响进食,但亦有觉剑突下部位气逆上冲者,则可并见呕逆而妨进食,又当详加辨识。


凡饥饿时周身乏力,病情加重者,多属虚证。凡虽知饥,但能坚持数小时而活动正常,则多属实证。


  • 二问“喝”


渴否?何时最渴,饮后有否不适?从喜饮冷还是喜饮热辨热证与寒证,乃人所共知,兹不复赘。


这里只是补充说明,凡夜间与早晨口干而欲饮者,多属阴虚。


凡饮不解渴,饮后即尿者,多属三焦气化失常,有膀胱气化不利与肾阳虚衰之不同。


凡饮后胃脘有振水音,甚则心下悸者,乃水停中焦之候。凡咽干欲饮,但少饮辄止,稍后又饮者,多属阴虚;而但欲漱水不欲咽,则为瘀血。


  • 三问“拉”


何时大便,性状如何,便前、便时及便后有何不适?关于泄泻、痢疾、便秘等病的一般辨证,自有内科书在,这里不加论述。


这里只是说明,不可将多日才一次大便,但大便性状正常且无任何排便不适者视为便秘。


为辨寒热、虚实计,凡大便清稀、肛门不热者为寒;凡大便黄黏,肛门灼热者为热。


凡便后腹部及全身舒适,不论大便性状如何,均属实证;便后全身更加倦怠乏力甚至气短心悸,则属虚证。


又,凡肝气横逆而脾不虚者,多见便溏而便前腹痛,便后腹痛减而不除,且有大便不畅不净之感;如脾已虚,则虽便溏亦便前腹痛,但便后却可腹痛消失而大便反觉顺畅已净。


所以然者,前者脾不虚而能抵抗,后者脾已虚而无抵抗之力也。


  • 四问“撒”


尿次尿量及性状如何,排尿前后有何不适?尿量正常,尿色淡黄,排尿前后无不适感,乃正常现象。


如尿量已减,尿转深黄,在外感病则为疾病由表入里之象,在杂病则示平素体内即有虚热。此类病人并可兼排尿时尿道有灼热之感。


等尿、尿不净则多见于肝气疏泄不利者。


夜尿频而量亦多,则多属肾虚。


饮后即尿,尿后即渴,则多属三焦气化失常,此症多发于白天,不可仅从“消渴”病考虑,一旦通阳化水,病可自愈。


又有常紧张而尿频者,前述甘麦大枣汤证即然。


  • 五问“睡”


入睡易否,睡后易醒否,醒后还易入睡否,早醒否,睡时梦多否,做乱梦还是害怕梦?


失眠患者在日常门诊中极为常见,故问睡眠状况很有必要。经治后失眠消除,他症常随之好转。


杂病中凡吃饭、睡眠正常者,治疗多易,反之则难。


“阳入于阴则寐”,凡难入睡者,多因邪阻或邪扰,或清热、或化痰、或消食、或解郁、或祛瘀,相机施治,皆可见效。


睡后易醒,时睡时醒,醒后再难入睡,则有实有虚,实者已如上述,虚者可因阴虚火旺、心脾血虚、肝血不足等,而彻夜难眠,则以阴虚火旺者居多。


早醒则多见于心脾血虚或肝血不足。


睡眠不实,时睡时醒,伴头晕胀而腿酸软者,多属肝阳上亢,肝魂被扰;如伴悲愁、纳呆,则属肝郁不舒,肝魂失养。


睡眠多乱梦纷纭,多属痰阻,兼心烦者,则属痰热。


常因噩梦惊醒,则属心胆气虚。


凡病,得正常睡眠可明显减轻,多属虚证;如虽正常睡眠但病情不减,或更周身沉困,醒来活动后反觉轻松者,则或因湿阻、或因气滞、或因血瘀,皆属实证。




I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吃喝便尿睡的辫治
中医学家秦伯末讲解四诊法——问诊_中医四诊法,中医学家秦伯末,中医问诊_中医讲堂
刘保和原创:谈用经方如何“抓主症”(畅快淋漓的演讲实录)
《中医诊断学》总结
中医诊断学
中医之--问诊(l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