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走进多伦路 (下)

永安里南侧有一堵镶嵌着文化名人工作、生活情景的浮雕墙,类似版画风格

上图:郭沫若 下图:鲁迅和陈赓

上图:叶圣陶 下图:茅盾

左图:沈尹默 右图:丁玲

优秀历史建筑 永安里

位于四川北路1953弄、多伦路152—192号。四川北路1953弄房屋前半段建于1925年,后半段建于1945年前后,共有新式里弄住宅155幢,建筑面积约为2.1万平方米,砖混结构三层,联排式民居,具有古典英国式和西班牙等多种建筑风格。

建筑特征为单开间新式里弄住宅,屋面为双坡屋面,屋面瓦片为机制粘土红平瓦;立面的特点是取消旧式里弄石库门,改高围墙为低围墙,围墙上部镂空,方形栏杆装饰,围墙门为铁板门,整个外墙装饰在里弄建筑中别具一格,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据说永安里为永安公司老板郭氏出资为其公司中高级职员所建。郭氏为广东籍人,所用职员多为广东籍人,虹口当时为上海广东人主要聚集地,故郭氏挑选此地作为职员宿舍,并取名为永安里

永安里弄内过街楼

四川北路1953弄永安里44号是周恩来在沪早期进行革命活动时的一个秘密地点(周恩来堂伯母家)。1927年至1931年期间,周恩来和邓颖超等人经常来这里也曾居住过。1931年当时党内负责情报保卫工作的顾顺章被捕后叛变,党的中央机关遭到严重破坏。周恩来和邓颖超在深夜以商人打扮前来敲门,最后从这里转移到苏区。旧址为中西合璧式的石库门三层楼寓所。

现为民宅

永安里靠近多伦路沿街外景

晓喻画廊 位于多伦路153号  老板陈卫庭是一位职业画家,他出售自己的作品,教青少年绘画,给顾客当场写生

夜晚,灯火通明的晓喻画廊

多伦路179号

大上海1933 位于多伦路181号,是以收藏与经营老上海各式杂件为主的店铺。

多伦路183号 毛泽东像章馆:此馆是馆主黃淼鑫1986年开始收藏毛章的珍藏,有2万8千多枚,共1万8千多个品种,其中包括金、銀、竹、玉等33种不同材料造的毛章,珍贵在許多已成绝版章!

多伦路189号

赵世炎寓所,四川人,曾任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总指揮,1927年中共江苏省委代理书记,1927年7月2日在此被捕,7月14日英勇就义。

多伦路208号

上世纪二十年代由广东人陈仲篪建造。

建筑外观为欧洲文艺复兴样式。西立面主入口门由四根简化的爱奥尼式柱子支撑,二层露台围栏处理呈几何化特征。北立面窗装饰以古典样式,北如中门头带有层层叠涩的砖砌拱券明显受罗马建筑的影响。

多伦路201弄2号,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会址(原中华艺大校址)

1924年建造

为陈望道任校长的中华艺术大学校址。1930年3月2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在此召开,从此标志着以鲁迅为旗手的中国左翼文化运动的蓬勃开展,谱写了中国革命史和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光辉篇章。

该建筑整体形态采用英国新古典主义时期的城市住宅形式,局部处理使用简化的古典建筑语汇。沿街一面山墙立面呈曲线形,带有欧洲传统住宅特征,典型的仿古典主义住宅建筑。

1930年3月2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成立大会在此召开,出席会议有50余人,鲁迅、沈端先、钱杏邨三人为主席团。潘汉年代表中共在会上讲话,鲁迅作了《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讲演。大会推举鲁迅、沈端先、冯乃超、钱杏邨、田汉、郑伯奇、洪灵菲为常务委员,周全平、蒋光慈为候补常务委员,组成常务委员会;通过了左联理论纲领和行动纲领;通过成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会、漫画研究会、国际文化研究会、文艺大众研究会等机构,创办联盟机关杂志及与各革命团体建立密切关系,组织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分会、发动左翼艺术大同盟的组织、参加工农教育事业、与国际左翼文艺团体建立联系等17项提案。左翼文化运动自此蓬勃展开,谱写了中国革命史、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光辉篇章。

1980年8月26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会址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8月于此成立上海市虹口区文物遗址史料馆。2001年12月,辟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会址纪念馆。2003年1月,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位于多伦路201弄89号,为坐东朝西二层楼房。面积62平方米。郭沫若多伦路旧居现为民居

1927年11月―1928年2月,郭沫若居住于此。在此期间,郭沫若补译了歌德的名著《浮士德》。

多伦路201弄4号 新中国剧社旧址

1941年皖南事变后,由杜宣、许秉铎等人于同年秋在桂林组成。1946年秋,剧社一部分在汪巩率领下,以新中国剧社名义去上海。在将近7年的演出活动中,剧社共演出了将近50个剧目。这个剧社主要领导人是杜宣、瞿白音、汪巩等。

多伦路210号 原白公馆

白崇禧寓所坐落在多伦路210号,原由广东中山商人唐林生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所建、为典型的法式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外观典雅、气势恢宏。整个建筑平面成凸字形,四根白色的巨柱为变形的科林斯式,白色巨柱雕刻精致。抗战时被转卖给日本人,抗战胜利后曾为白崇禧寓所,人称“白公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一直完好地保存,2003年经过整修。目前,这里是411医院康复理疗医学中心。 

四川北路2023弄35号 汤公馆 在白公馆的隔壁

该建筑的风格同白公馆

四川北路2023弄35号,由广东籍商人于20世纪20年代 建造。占地面积642平方米,建筑面积966平方米。砖混结构二层,坐北朝南,欧式独立花园住宅,仿文艺复兴式样。平面呈凸宇型,立面对称,正中凸出部分以四根科林斯柱式贯穿两层。底层入口门廊左右两倒各设一凹进的半圆形立式壁龛,为白色大理石雕琢而成。二层弧线阳台外挑形成人口空间。女儿墙饰镂空纹,上有杯状雕塑。木板百叶窗,有几何图案,底层窗楣下置一对小牛腿。

该处被国民党第三方面军司令官汤恩伯接收并占为已有,俗称“汤公馆‘后为台湾第一任行政长官陈仪住所。1949年陈仪策动汤恩伯起义未果,反被汤出卖,于2月 23日在该处被捕.1950年6月,在台北被害。

抗战胜利后,陈仪代表中国政府在台湾北公会堂接受了日本台湾总督的投降书,并主政台湾。1947年在台湾发生了“二·二八”事件,陈仪作为蒋介石政权的替罪羊,从台湾省行政长官兼警备总司令职位上被免职。这时,他的学生、时任国民党第三方面军总司令的汤恩伯,看到老师回沪后无处居住,便将他抗战胜利后到上海接收的原日本高级军官住宅——多伦路志安坊35号的一幢花园别墅赠送给陈仪。汤恩伯自己则住在蒲石路(今长乐路)蒲园。陈仪一直到1942年2月27日上海解放前夕,因策动起义事发被蒋介石解送衢州看押,他在志安坊35号住了两年时间。

2005年公布为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

现为私人花园住宅

多伦路215号汪伪行政院院长梁鸿志旧居曾为中共四大陈列馆1924年由广东商人李观森建造,后曾被汪伪南京维新政府行政院院长梁鸿志和侵华日军海军陆战队司令侵占。

该住宅属于一种西班牙式,略带有地中海风格的建筑。该建筑外观呈高坡屋顶,红色鱼鳞瓦屋面,简洁的门窗及布置于平面一侧的塔楼等反映出西班牙建筑特征,门廊、二层露台和塔楼底层设有仿古罗马陶立克式的柱子。 

瞿秋白:(1899-1935)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宣传家。

柔 石:(1902-1931)青年文学家、左联五烈士之一。

多伦路239号

多伦路240号

电影《花样年华》的重要拍摄场景,将上海的风情映进了许多人的心里。

多伦路257弄 燕山别墅 新式里弄 1938年 砖木三层 28幢 2800平方米

多伦路257弄34号鹿地亘旧居

1936年10月17日鲁迅与胡风一起去鹿地亘寓所,鲁迅途中受风寒致病发,19日清晨逝世。鲁迅灵柩起灵、安葬,鹿地亘与巴金、胡风等16人抬棺。

鹿地亘(1903—1982年)日本进步作家,东京帝国大学毕业。他是日本无产阶级艺术联盟的骨干人物。“九·一八”后,他发表了许多反战言论,受到日本军国主义的迫害,1935年流亡到上海,与宋庆龄、鲁迅等都有往来。鹿地亘,著名的日本反战领袖和他领导下的“在华日本人反战同盟”为中国人民的抗战作出了难能可贵的贡献。1945年毛泽东赴重庆与蒋介石谈判期间,曾由周恩来陪同,在桂园单独接见了鹿地亘夫妇,作了长时间的交谈。毛泽东盛赞日本反战朋友的出色工作,感谢他们为中国人民神圣的抗战作出的特殊贡献。抗战胜利后,鹿地亘于1946年6月回到日本,致力于日中友好活动,直至1982年去世。

多伦路250号 孔祥熙 孔公馆

位于多伦路四川北路转角处。建于1924年,占地面积为1082平方米,建筑面积637平方米,砖木结构二层,西班牙、伊斯兰式花园住宅。

平面呈扇形布局,沿街立面做弧面处理,主入口设于转角正中处。底层门窗柱伊斯兰式,修长圆柱。门窗均凹进,拱券,木制朱红色门窗框。窗下均有精美浮雕装饰,上部拱券内缘作锯齿状。正门上方出挑小阳台,石牛腿支撑。灰白色大理石贴面,上部有马赛克贴面画装饰。东侧墙壁下部为圆拱形窗和修长的立柱连续组合;上部为连续的直窗和假窗虚实并举,凹凸有致。屋顶设有两座敞亭。大厅彩色瓷砖铺地,从地面到天花板,包括楼梯扶手皆雕文刻镂。厅前有一露天小庭,三面壁立,拱券成行。从扶梯到扶手一直到天花板,无一无是雕纹刻镂,精美绝伦,精致细腻。抗战胜利后,被孔祥熙占为沪上三处豪居之一,俗称'孔公馆'。

叶圣陶和报童

多伦路文化街再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人文风情,如果你爱旧上海,那么就一定不要错过这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难忘的上海那些事和人------(十二)
北虹口的夜
申城记忆 | 春风十里,多伦路走起!
多伦路上的优秀历史保护建筑和名人故居
【沪上掠影(7)】一条多伦路,百年上海滩
为什么说“一条多伦路,百年上海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