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详解《道德经》“有无相生”能量转化守恒原理,不可不知!

自古经文本来无需注解,因为一经注解,因注解人修为境界达不到古来圣人的高度,即有所局限,反而失去了经文本来的真义,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经文的深意是最难理解通透的,所以樵夫还是建议大家看原文,历来注解都只能做个参考,不应受其拘系!但没有通俗易懂的注解,普通大众又难以一窥究竟,久而久之,造成优良传统文化孤立断层的局面,樵夫因自觉在字理上稍具理气号脉的优势,因此特结合现代语言环境试解一二,就是希望能让人人都看个明白!至于解的正确与否,认可的可加个关注,以便为您分享更多经文的详解,不认可的可以提出批评,樵夫所解也只是一家之言做个参考,彼此借鉴,带领大家一起共同进步,则善莫大焉!《道德经》第一章经文樵夫已做详解,就不再敖述,今天主解第二章,先重点再强调一下第一章的断句问题: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如果不这么断?一是解释“此两者同出(于道)而异名(无和有)”,二是第二章有无相生也就没了来由,原文断句两处有误应为事实(第一处与本章无关就不再敖述)。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樵夫解:世人(天下人)都知道,美好的事物之所以让人陶醉向往,那是因为与丑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都知道真正善良的人之所以备受人们关注,那是因为与所有不善的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稍做活解,有利于今人语言环境下去理解,美和恶,善和不善,也都是此消彼长的能量转化原理,否极泰来,和下文有无相生同理。)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樵夫解:所以,基于美和恶以及善与不善的此消彼长能量转化原理,有是无的显化无是有的溶解,难是易的行程易是难起始,长是短的延伸短是长折叠,高是下的矗立下是高的支撑,音是声的韵律声是音的和匀,前是后的哺乳后是前的传承,万事万物都是此消彼长,能量相互转化,生生不息,这就是自然宇宙的天然妙理!(多做些活解,今人更容易深入明白其中的道理,这对合理领悟理解下一段文字有利。)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樵夫解:圣人明白了上述能量转化守恒的原理,一切顺其自然就可,否极泰来,此消彼长,阴阳互化,一花一叶一枯荣,都是这么浅显的道理啊,无需用言语来表达即可领悟!万物的运行轨迹不是由起始决定的,也不是因为生长而永恒存在,更不是因为有用就可肆无忌惮的索取,兴旺的时候不能据为己有。只有不据为己有,这些事物才永恒存在!(此段文字比较难解,樵夫自个觉得也不尽意,圣人恬淡虚无的心境,是我等常人难以企及的,唯一可猜的就是圣人已洞晓能量转化守恒的原理,人在天道面前强力所做的一切,最终都是徒劳的,惟有顺应自然,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应才是与道合真天人合一的境界。)

由此看来,道祖圣人的智慧早已超然世俗,我们都是凡人,难以企及圣人的胸境。但以上经文字字句句,对当今世人都是启发,人与自然万物只有和谐相处,保护生态,爱护环境,自然万物才不会濒临灭绝,永恒存在!不要让内心的欲望和贪婪无限膨胀,一味索取,人与自然万物一样,都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和谐整体,一旦有些事物没了,就破坏了自然环境的生理机能,能量守恒定律若一失调,等到地球生出病痛或情绪来,就悔之晚矣!

我有一支笔,带您品古今;

百卷轻灵过,三教笔尖寻;

更有世间象,谈笑似风云;

天生山野汉,娓娓道经纶。

言有不足处,欢迎指与评!

——关注樵夫,带您遨游不一样的文化视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熊春锦先生讲解《道德经》
诵读经典,修身明理
《道德经》第34章:4.“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展现道和圣人为何伟大。
道德经: 读懂的是学术, 读不懂的是道理
《道德经》里的“道,可道也,非恒道也”该怎么理解?
《道德经》简读第三十四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