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谋士为什么做不了一把手?
userphoto

2023.10.28 河北

关注

有人问,为什么谋士做不了一把手?

我劝你少看地摊文学、网络小说、电视剧,多读真正的历史。

因为单纯的“谋”太简单了,谋最多就是分析问题,规划路线,提供方案,谋划再多,也解决不了真正的决策、组织、执行的工作。很多人给上级出主意可以,提意见也可以,但你让他来实际操盘,他就成了守街亭的马谡......

很多人当参谋出主意的时候像个懂王一样,指点江山口若悬河头头是道,真让他当一把手,能把事情干的颠三倒四破绽百出人心离散一塌糊涂,最后他甚至连工作压力都扛不住,只会甩锅和抱怨。

历史上,正常的谋士,其实脑子都是清醒的,并不觉得自己的“谋”起了决定性作用。

他们明白,在实际工作中,“远见卓识”、“领袖气质”、“人格魅力”、“用人水平”、“组织能力”、“执行力”、乃至于“人心向背”、“天命所归”这些看起来很玄的东西,都比“谋”重要。

“人的资质是不同,又能差出多少?所谓无敌的武士,不过力敌百人,纵横十六国的谋士,也有失手的时候。武力和智慧,都不是根本。最后决定英雄的,还是他的心。他为何要凭临绝顶,俯瞰群山,这个心愿是他心中的力量,可敌千军万马。”

一个组织的领袖和话事人,到底是应该选“聪明”,还是选勇敢的?历史已经证明,不能选“太聪明”的,太聪明,就容易瞻前顾后,就容易自私自利,就容易目光短浅,就容易琐碎庸俗,就容易怕烫到这里烫到那里;历史往往选择“勇敢”的人,这个“勇敢”,不是匹夫之勇,而是敢于决断、敢于承担责任的“大智大仁大勇”。

举个例子,官渡之战的时候,曹袁双方的谋士集团都不差,双方的弱点和命脉也都看到了,但只有曹操豁的出去,赌上数万人的生死存亡,直扑乌巢……而且全军上下都愿意跟着他去干,这就是天生的本事,胜过无数谋士。

虎牢关之战的时候,李世民麾下的将领谋士不知道多少次劝他暂且班师,免得腹背受敌;而窦建德的谋士也多次劝他不要去洛阳,应当直捣长安……结果是李世民不听劝,窦建德也不听劝,然后李世民围点打援,3000玄甲军突袭,破十万众,一战擒双王。

淮海战役的时候,双方的参谋不知道来来回回对着地图推演了多少遍,做出了多少假设,但那些都是理想的状态,真正的战场是瞬息万变的,教员直接放手让粟裕去干,让他把“小淮海”打成“大淮海”,直接彻底解决敌人的主力集团。而运输大队长那边,直到杜聿明集团全军覆没之前,上上下下还在“谋”呢,有用吗?

你把这些古今中外的历史连起来看,会发现,“谋”重要,“断”更重要……这些历史上惊天动地的大人物,往往并不是同时代看起来最聪明、思考最周密的人,但他们往往是一眼可以看穿复杂局面,找到破局点的人物;往往是最能决断、最具人格魅力、最一呼百应、敌我皆服的人物;往往是远见卓识,可以超前300年的人物;他们不下决心则已,一下决心,似乎英雄豪杰、百姓万民、天地乾坤都能站在他们那边。

首鼠两端的庸俗“谋划”,只会使其成为战略上的矮子。

当机立断的决策,才会塑造历史洪流中的巨人。

好点子,一拍脑袋就有。真到落实的时候,市场的需求未必如你所想,对手的干扰超出你的预料,下属的执行让你着急愤怒,自身薄弱的组织指挥能力让你无力应对,执行计划的过程中变数很多,需要大量的实践经验,需要随机应变的“天才”,甚至还需要一定的运气,变数很多。出主意,往往只针对孤立的单个问题。但解决问题,需要从头到尾完成整个流程。

我们不是否定谋士的工作,谋士当然重要,谋士的工作,就是搜集更多的信息,提供更多的思路和可能性,把各种后果都摆在一把手面前,让一把手去决定。

从整体上看,周密的谋划当然重要,但谋划只是做大事的一部分,就算你算无遗策,大事还是需要无数人去执行的,变数和意外太多了,越是环环相扣精巧无比的谋算,越容易出纰漏。这时候,领袖的决断、各个部门的执行力、甚至是“运气”,都比“谋划”更重要。

就算是最高明的谋士,最高明的精算师,也是算不到所有情况的,举个例子,辽沈战役中有个“胡家窝棚战斗”,一只勇猛突进的小部队无意中端了国军指挥部,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打的是谁,甚至连上级都不知道,是事后通过战局推演才搞清楚的......

袖手旁观出主意,谁都会出,键盘侠也能围着地图指点江山;但当机立断下决定却是最不容易的事情,因为那是要对历史负责的。

谋士尽可以出主意、写方案、开脑洞,但谋士不用去抉择,不用去执行,不用去选人用将,更不需要承担后果和责任。

说白了,谋士都是“不粘锅”,他们可以给出“上中下”三策让你选,在你做决定的时候也会劝阻你,告诉你这也不行那也有风险,看似为你想得周到,但终究是需要你做决断的。

谋士可以甩锅,一把手甩不了锅。

历史上的一把手,往往具有很多常人没有的“魅力”,比如刘邦,他就是能够吸引大量的人才往他身边聚集,他就是能让各路豪杰听他指挥,他做事就是容易做成……他那些大事,换成萧何、张良,都不可能做成。

一把手不需要算无遗策、瞻前顾后、面面俱到,他更需要在生死存亡的关头站出来,看穿历史的迷雾,带大家走出绝境,找到发展空间,赢得胜利,哪怕是“赌”赢的,都算是“天命眷顾”。

所以,一把手往往不玩阴谋,而常用“阳谋”,也就是堂堂正正的“王道”。你们参谋部算多少次“80万对60万,优势在我”都没用,你空投多少手令,微操到机枪阵地和手雷拉环……都没用。

你知道我会怎么做,但你阻止不了我,我行的道,你连尝试都不敢,这才是一把手的最高境界。

天下兴亡,千秋功过,万民福祉,史书臧否,一身当之,谋士智囊秘书师爷们,没有这个勇气和担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代谋士,明明代表当时最高智商,为何历史上谋士成不了一把手。
师说:领袖就干两件事:一、出主意;二、用下手
鬼谷子谋略学:袁绍最终败给曹操,就是败在这两点上
赤壁之战,曹操有4大谋士,为何无人为他出主意?导致大败
二十六史精选故事414、房谋杜断的启示
李世民最得力的智囊杜如晦,李世民对他言听计从,顺利登上了皇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