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唐神探苏无名如何应对“层层加码”

最近有个电视剧很火,名字叫《唐朝诡事录》,里面的男主角苏无名破案无数,令人不禁心生钦佩。

巧就巧在,最近小侠在写武则天时,查阅了很多史料,其中《太平广记》收录了一则引自牛肃《纪闻》中的故事,让小侠看到了苏无名如何应对工作当中的“层层加码”。

大家好,我是五分侠,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这桩大唐盛世中的“珠宝失窃案”

故事是这样的:

武则天时,赏赐太平公主珠宝,值黄金数万两。太平公主收藏起来,年末去取时,发现珠宝全部被盗。太平公主把这件事报告了武则天。

武则天盛怒之下招来洛州(开元时改为河南府)的长史说:

“三日内,抓不住盗贼,就治你的罪。”

长史很害怕,对下属两县主管缉拿盗贼的县尉说:

“两日内抓不住盗贼,就把你们处死。”

县尉对吏卒游徼说:

“一天之内必须抓住盗贼,抓不到,先处死你。”

吏卒游徼很害怕,但是找不到破案的办法,结果在街上遇到了湖州别驾苏无名,于是大家一起把他请到县衙。

游徼对县尉说:“找到盗贼了。”

苏无名快步走到台阶下,县尉迎上来问这是怎么回事,苏无名说:“我是湖州别驾,到这里献计策来了。”

县尉训斥手下人说:“为什么诬蔑别驾?”

苏无名笑着对县尉说:“不要迁怒怪罪他们,他们或是有缘由的。我当官经历的地方,擒贼破案很有名。只要是小偷,到我面前,没有能逃过去的。他们这些人应该以前也有耳闻,所以把我请来破解困局。”

县尉很高兴,向他请教破案的方法。

苏无名说:“我和你去州府,你可以先进去说明。”

县尉同洛州长史讲述了苏无名的情况,长史非常高兴,走下台阶握着苏无名的手说:“今天遇到您,就等于赏赐给我一条性命,请您讲一下我们应该怎么办。”

苏无名说:“请你和我去求见天后,到时我将说明白。”

于是武后召见了他,问:“你抓到盗贼了吗?”

苏无名说:“如果委派我去抓贼,不要限定日期,并且放宽对府县的催促,叫他们暂时不要追查。还要把两个县缉盗的吏卒全都交付我指挥,我为陛下抓获盗贼,也不会超过几十天的时间。”

武后同意了。

苏无名告诫缉盗的吏卒追捕放缓一下,让大家都知道这个情况。

一个月以后,到了寒食节这天,苏无名把缉盗的吏卒全都召集起来,跟他们相约说:“十人五人一伙,到东门和北门等候。如果看见胡人和他们同伴十多个,全都穿着丧服,相随着出城往北邙山方向去,可以跟踪观察并派人告诉我。”

这些人去等候,果然发现了一伙胡人。

他们立刻派人骑马报告苏无名,苏无名赶去察看,问跟踪的人:“这些胡人干了些什么?”

跟踪的人说:“胡人到了一座新坟前,摆设供品进行祭奠,他们哭泣却并不显得悲伤。撤了祭物以后,便围绕坟墓观看,喜形于色。”

苏无名高兴地说:“找到了。”就令缉盗的吏卒将这伙胡人全部逮捕,然后挖开那座坟墓。

坟墓挖开,打开棺材一看,里面装的全是丢失的金银珠宝。

报告武后,武后问苏无名:“你是怎么抓住这伙盗贼的?”

苏无名回答说:“我并没有别的计策,只是会识别盗贼。我刚到京城那天,是这伙胡人抬着棺材假装出葬的日子。我一看就知道他们是盗贼,只是不知道他们把东西埋在哪里。现在趁着寒食节扫墓,我估计他们必然出城。因此查到他们到什么地方去,就可以找到东西。盗贼祭奠后哭声不悲痛,说明墓中埋的不是人。奠哭结束,他们围绕坟墓巡看,大家相视微笑,是高兴坟墓没有人动过。先前如果陛下您催促州府和县衙破案,这些盗贼着急害怕,必然会取出珍宝逃走,而现在我们不再追查,他们自然放松警惕,所以没有把宝物转移。

武后说:“很正确!”奖励给他金子和布匹,并且增加两级俸禄。

看完这则故事,小侠心里有三点感触:

一、苏无名是有真才实学的中层干部,侦查有技巧,做事懂方法,放长线钓大鱼是他能够缉捕胡贼的底层原因。

不同于洛州长史、县尉遇到任务时的慌乱,苏无名能够缉捕胡贼主要还是源于在湖州任职时积累的经验。

苏无名擅长识别盗贼,以破案闻名,这说明底子上苏无名的业务素质是十分过硬的。

比对来看,洛州长史和县尉这种大幅压缩任务目标时间,提高问责力度,企图通过传导压力来达到推卸责任的做法就是典型的“层层加码”。

导致层层加码的原因首先是“绩效管理”体制,传统的“绩效管理”着眼于“提高执行力”,强化“结果导向”,但却弱化了目标本身。

拿唐代来说,不同于汉代的基层组织任命方式,唐代的州、县掾属的任命均集权到了吏部,州、县长官无权任用部署。

因此,对于下属制定任务时,为了能够提高执行效率、重视程度,往往就会导致”层层加码”的现象发生。

同时,“层层加码”看似是为了完成工作,实际上是为了“反向避责”。

在目标设定的过程中,上级通常会要求下级立“军令状”,为了保证有安全边界,当任务指标继续向下传导时就会提高目标要求。

一方面这和上级对下级下任务时会抱有“求上得中”的心态有关;另一方面,假设县尉没有完成洛州长史“两日内抓到盗贼”的任务,则可以在被问罪时强调自己态度上的重视。洛州长史没有完成武则天“三日之内抓到盗贼”的任务时也可以此辩罪。

二、苏无名“真本事”的施展离不开对客观规律的尊重,如果罔顾客观规律制定任务计划,就算苏无名有天大的能耐也无法应对突如其来的要求。

“珠宝丢失案”的目标制定是非理性的,忽视了客观事实与客观规律。

公主丢了珠宝,找到武则天告状,武则天大怒之下就制订了一个颇为严苛的目标,这种与客观规律不符的做法无异于把一道“无解题”推向了基层。这种做法除了彰显了武则天的威仪之外,无益于解决问题本身,也忽视了任务的本来目标。

话再说回来,假设今天丢的不是公主的珠宝,如果是老百姓的呢?

老百姓丢了珠宝,肯定先去报官,报官的机构就是直接负责侦破、抓捕的机构,通常情况来讲都会按照实际情况、客观规律进行查办。

暂且不论查案办案的效率如何,就任务目标的制定上就少了很多层的压力传导,客观上就会更符合自然规律,基层在接手案件时也就会更加注重客观事实而非“政治正确”。

因此,当任务目标的制定违背了客观规律时,假设没有苏无名的出手相救,不论洛州长史也好、县尉也罢,很大概率是抓不到罪犯的。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应付交差避免刑罚,就会极大可能的促发“冤假错案”的发生。本质上来讲,这也是基层在反制“层层加码”的传统手段——“层层注水”。

在这个案子里假设没了苏无名的出手相救,想必为了“保命”,游也会在一日之内拿个人来当“替死鬼”,这是常识,不是吗?

三、苏无名侦破珠宝案的事迹归于传奇,并不具有可复制性,这里很大的原因在于基层缺乏真正反制“层层加码”的手段。

牛肃把“苏无名侦破失踪珠宝案”记录在了《纪闻》当中,意味着其本身就具备着一定的传奇色彩。

苏无名固然在侦破贼盗案件时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但是能够破此大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与武则天的“讨价还价”。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如苏无名一般幸运。

面对不合理的任务目标和“层层加码”、“层层注水”时,其实在体制上有至少四个层面可以着手修正:

第一,尊重客观规律。抓盗贼应该不应该?应该!但是“怎么抓”,“什么时候能抓到”,这就需要尊重客观规律而非机械化的下达任务指标。任务指标(绩效指标)的合理性不是靠下级来主动证明的,而是应当在上级制定目标的过程中与下级进行充分的沟通,这才方可避免“加码”与“注水”现象的发生。

第二,加强法治化建设。“法”是行事基础也是底线,这一点的逻辑不可改变。只有“有法可依”,在“法理”上站得住脚的洛州长史、县尉和游缴在领“军令状”时才能直接对不合理的任务目标提出质疑与修正;

第三,加强监督和纠错机制。在实际工作发现不合理的做法要积极纠正积极反馈,摒弃“唯结果论”,不仅可以使任务目标不至于偏离,也可以避免冤假错案的发生。

第四,扁平化机构。充分发挥能干事、干实事的基层,在体制上消灭“传话员”、“加码员”存在的基础。

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写道:

“汉制三年考绩一次,三考始定黜陟;因阶级少,升迁机会优越,故能各安于位,人事变动不大,而行政效率也因之提高。唐代则迁调虽速,下级的永远沉沦在下级,轻易不会升迁到上级去。于是在官品中渐分清浊,影响行政实际效力极大。”

最后,“苏无名侦破珠宝案”并没有触动武则天,也没带来体制上的变革,历史很快地掀过了这一页,故事的最后也仅仅是以“赏赐了布匹与金子,增加了两级俸禄”而告终。

因此,这也就注定了“苏无名侦破珠宝案”只能是个“个案”,并不具备复制推广的效用,但这其中的经验教训却能为我们敲响警钟。

五分侠

2022年10月26日 北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民间故事:太平公主家里被盗,武则天限期破案,苏无名:先别急
苏无名
苏无名巧破珍宝案
唐传奇:苏无名
唐代公案故事——苏无名智擒盗贼
马元泉·苏无名破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