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质量与可靠性学堂】HALT 试验技术指南(上)


声明:文章是根据网络和相关技术资料,由 “质量与可靠性学堂” 编辑整理,仅供学习交流,侵删(电话:400-606-5591)。


正文如下:


术语和定义 


HALT(High Accelerated Life Test):高加速寿命试验,即试验中对试验对象施加的环境应力比试验对象整个生命周期内,包括运输、存储及运行环境内,可能受到的环境应力大得多,以此来加速暴露试验样品的缺陷和薄弱环节,而后对暴露的缺陷和故障从设计、工艺和用料等诸方面进行分析和改进,从而达到快速提升可靠性的目的。 


运行限或操作限(Operation Limit):指产品某应力水平上失效(样品不工作或其工作指标超限),但当应力值略有降低或回复初始值时,试样又恢复正常工作,则样品能够恢复正常的最高应力水平值称为运行限。 


破坏限(Destruct Limit):在某应力水平上升到某值时,样品失效,即使当应力回落到低于运行限时,试样仍然不能恢复正常工作,这时的应力水平值称为破坏限。 


裕度(Margin):产品运行环境应力的设计限与运行限或破坏限的差值。产品的裕度越大,则其可靠性越高。

 

夹具(Fixture):在HALT试验的振动项目中固定试样的器具。振动试验必须使用夹具,使振台振动能量有效地传递给试样。 


加速度传感器(Accelerometer):在某方向测量试样振动加速度大小的传感器。在HALT试验的振动项目中使用加速度传感器可以监视试验箱振动能量通过夹具有效传递给试样的效率。 


振动功率谱密度(Vibrating Power Spectral Density):也称为加速谱密度,衡量振动在每个频率点的加速度大小,单位为(g2/Hz)。 


Grms(Gs in a root mean square):振动中衡量振动强度大小的物理单位,与加速度单位相同,物理含义为对振动功率谱密度在频率上积分后的平方根。 


热电偶(Thermocouple):利用“不同导体结合在一起产生与温度成比例的电压”这一物理规律制作的温度传感器。在HALT试验的热应力测试项目中,利用热电偶监视产品各点的温度分布。 


功能测试(Functional Test):对试样的测试,用以判断试样能否在测试环境下完成规定的功能,性能是否下降。一般是通过测量试样的关键参数是否达到指标或利用诊断模式测试试样的内部性能。


1、HALT试验基本要求 


1.1 对试验设备的要求 

1.1.1 对试验箱的要求 

做HALT试验的设备必须能够提供振动应力和热应力,并满足下列指标: 

振动应力: 必须能够提供6个自由度的随机振动;振动能量带宽为2Hz~10000Hz;振台在无负载情况下至少能产生65Grms的振动输出。 

热应力: 目标是为产品创造快速温度变化的环境,要求至少45℃/min的温变率;温度许可范围至少为-90℃~+170℃。 


1.1.2 对辅助试验设备的要求 

在HALT试验中,必须记录试样的响应数据。这些数据包括热响应、振动响应以及产品的性能响应。测量产品的这些响应的试验辅助设备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1)热响应的测试设备 

在试验过程中必须测量、记录试样的热响应,用以确认热应力被合理地施加到试样上。可以通过热电偶来测量各点的温度值。热电偶在【-100℃,+200℃】的温度范围内应该有足够的稳定性,以保证测试数据的准确性。 


(2)振动响应的测试设备 

为了保证振动台的振动能量高效地传递给试样,并保证试样的安全性,必须用适当的夹具把试样固定在振动台上,并且夹具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① 夹具本身应尽可能的轻,其本身质量不应明显影响试样对振动的响应; 

② 夹具应具有足够的强度,以便能高效地把振台的振动能量传递给样品; 

③ 夹具的使用不应影响样品的散热,不应阻碍试验箱的热应力有效地传递给样品; 

④夹具的使用不应对样品造成伤害。 

在HALT试验中必须测量样品对振动应力的响应,用以确认振动应力被合理的施加到试样上。可以通过使用多个加速计测量各点的振动量级。


用于测量的加速计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①  加速计可以测量的频率范围至少为【2Hz,10KHz】; 

② 加速计本身应尽可能的轻,其本身质量不应影响到试样对振动的响应; 

   加速计的体积应尽可能的小,以便可以粘贴于试样的各个合适部位; 

④ 用于粘贴加速计的胶应该有足够的粘贴强度,以免在振动过程中脱落。 


(3)试样性能的测试设备 

用于监视样品性能的测试设备必须能够在HALT试验过程中记录样品对环境的反映,实时监视试样性能。 

① 监控设备必须能够实时(或在较短时间内)获取试样的关键参数,用以判断试样的性能是否下降或试样是否失效。 

② 监控设备必须能够实时(或在较短时间内)记录或主动获取试样的故障信息。 


1.2 对试验样品的要求 

HALT试验的试验对象为处于研发阶段的产品原型机。建议针对PCB级别的样品进行试验。 

(1)所有用于HALT试验的样品必须保证在正常环境条件下正常工作,即满足产品规格规定的一切指标; 

(2)用于HALT试验的样品数不少于3个;系统级别的HALT试验样品不少于3个独立的系统;子架或单板级别的HALT试验,每种单板数目不少于3块;根据试验结果,可能追加样本个数; 

(3)样品的尺寸、重量应满足试验箱的要求; 

(4)试验样品应具有良好的故障信息输出能力,即具有良好的可测性。

 

1.3 对参加试验人员的要求 

参加HALT试验人员不少于3人,其中至少有一名研发人员、一名测试人员和一名可靠性测试工程师。 

(1)参加HALT试验的研发、测试人员应对试验样品尽可能熟悉,保证试样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尽可能快地得到解决,或者获得尽可能多的故障信息。 

(2)参加HALT试验的可靠性测试工程师必须熟悉试验设备、试验应力条件等,保证能够根据试验现场情况控制试验过程,并协助研发、测试人员定位、解决问题。 


2、HALT试验总体过程 


一个完整的试验周期应该包括试验前准备、初始HALT试验、试验问题的分析定位和解决(可能包含故障定位试验)、试验问题解决后的回归测试及试验总结等部分。 


2.1 试验前的准备 


2.1.1 试验前会议 

在试验前应召开由研发人员、测试人员及专业实验室负责该试验的可靠性测试工程师参加的试验准备会议。议题包括 

(1)根据实验资源等情况确定试验大概日期; 

(2)讨论试验样品准备; 

(3)确定参加试验的人员; 

(4)制定具体试验计划,包括确定试验项目,确定可采用的可以促进样品缺陷暴露的附加应力,如上下电冲击、电源电压变化等,根据具体的产品而异; 

(5)确定监测的参数和失效判据或失效判断标准; 

(6)对试样的已知薄弱环节进行分析,确定在HALT试验中的屏蔽措施; 

(7)分析测试设备、信号接头、电缆等在试验中对试验的影响,确定屏蔽措施。 

2.1.2HALT试验资源准备 

(1)针对试样的性能监控,编写必要的测试用例; 

(2)提交试验申请,确定试验具体日期; 

(3)根据试验计划准备各种试验资源:样品、测试设备、连接电缆等; 

(4)准备其它资源。 


2.2 初始HALT试验 

(1)按试验计划搭建试验环境; 

(2)按照试验计划中的试验项目、测试用例,顺次完成试验; 

(3)在每个试验项目过程中,时刻监控样品性能; 

(4)如果样品出现任何形式的故障,尽可能详细地记录故障信息;初步判断故障类型,可能的话,现场分析故障原因,实施临时改进措施,以便进一步试验; 

(5)如果产品发生硬故障,则增加样本继续做后续试验项目。 

(6)每天的试验结束后,由测试人员完成当天的试验日志,对当天的试验及时总结,并通报相关人员。 


2.3 试验问题的分析定位和解决 

2.3.1 试验结果分析定位 

必须分析每一个问题在设计上或生产上的根本原因。如果可能,在HALT试验期间即开始问题分析定位,以提高效率。分析过程必须有详细的记录,形成文档,包括失效模式、失效的确切原因或可怀疑的原因。跟踪分析过程,输出过程报告。 

在初始HALT试验结束后尽快召开试验结果分析会议,议题包括: 

(1)试验中发现的问题总结,并提交CMM监控; 

(2)确定每个问题的严重等级,即确定问题必须改进还是只需要分析原因; 

(3)下一步工作安排,包括确定每个问题分析定位、改进措施的责任人,时间安排等。 

2.3.2 故障定位试验过程 

必要的话,利用试验资源启动故障定位试验,尽快实施改进措施。 

(1)按故障发生条件时的条件搭建试验环境; 

(2)按故障发生时试验应力进行试验,力求重现故障; 

(3)必要的话,采取特殊的定位手段,比如加大试验应力,把软故障变成硬故障; 

(4)请负责试样故障部分的设计人员到场协助定位。  

(5)每天的试验结束后,由测试人员完成当天的试验日志,对当天的试验及时总结,并通报相关人员。  

2.3.3 改进措施的实施 

(1)制定改进计划; 

(2)问题原因、影响以及改进的总结报告要提交决策人员审阅,并提交CMM监控。 

(3)确定改进方案,实施改进。


2.4 试验问题解决后的回归测试 

(1)按故障发生条件时的条件搭建试验环境; 

(2)按故障发生时试验应力进行试验; 

(3)如果确认问题已经解决,则视情况继续增加试验应力,以求发现样品新的缺陷; 

(4)如果故障依旧,继续定位、分析故障,直至问题得到解决。  

(5)建议进行完整的HALT试验过程,必要时试验步进应力的步长可以为原来HALT实验的2倍。 

(6)每天的试验结束后,由测试人员完成当天的试验日志,对当天的试验及时总结,并通报相关人员。 


2.5 试验总结 

应及时地对试验进行总结,这些总结包括试验当天的试验日志、试验结束的试验报告和问题解决后的总结报告。如果可能,把试验发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总结成案例。 

2.5.1 试验日志 

每天的试验结束后,测试人员应及时总结当天的试验过程和结果,对试验中出现的问题做初步的分析,以试验日志的形式通报相关人员。试验日志无固定的格式,以有效反映事实为准。 

2.5.2 试验报告 

考虑到HALT试验中发现的问题需要一段时间解决,HALT试验报告分为两部分:《HALT试验报告》和《HALT试验问题总结报告》。 

(1)《HALT试验报告》采用《HALT试验报告模板》,内容上包括试验过程、原始数据记录和故障初步分析等; 

(2)整个HALT试验(包括初始HALT试验、故障定位试验和验证性HALT试验)完成后,要提交《HALT试验问题总结报告》。  

(3)每次HALT试验结束后都应尽快提交试验报告,并在专业实验室归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质量与可靠性学堂】HALT 试验技术指南(下)
华为是怎样开发硬件的 之二十九 ——HASS试验
国外高加速应力筛选技术应用经典案例
【收藏】常见的高分子材料检测方法——GPC、XRD、红外、质谱、偏光、SPM等简析
冷却方式对聚乙烯护套料检测结果的影响
【检测表征】如何根据 ASTM D3039 对复合材料进行拉伸试验(一):标准测试内容及适用范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