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治慢性胆囊炎用这个中药方八成有效

慢性胆囊炎是临床常见的胆囊慢性炎症性病变,多为慢性起病,也可由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迁延日久而成。临床研究采用中药汤剂治疗脾虚型慢性胆囊炎46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

46例病例全部来自医院门诊中符合本病诊断标准的慢性胆囊炎患者,其中男21例,女25例;年龄20~65岁;病程1~3年12例,3~5年34例。

中医诊断标准:胁肋胀闷反复发作,嗳气则舒,食少,饮食稍有油腻则胀闷加重,肢倦乏力,大便时溏,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中医辨证属脾虚型。

证候观察指标:中医证候积分为右胁疼痛的发作次数以及疼痛、倦怠乏力、急躁易怒、恶心呕吐、口苦纳呆的轻、中、重度分别标记0、2、4、6分。

治疗方法

处方:黄芪、生牡蛎(先煎)各30克,炒白芍20克,党参、柴胡、当归各12克,香附、炒枳实、茯苓、黄芩各10克,法半夏、干姜、甘草各5克。

加减:口干口苦者,加山栀子、胆南星各6克;脘痞呕恶者,加厚朴、砂仁(后下)各6克;厌食食欲差者,加炒山楂、炒神曲、炒麦芽各12克;大便不通者,加芒硝6克(后下)。

用法:每日1剂,两煎取汁300毫升分早晚两次饭后温服。疗程4周,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食物,戒烟忌酒,并注意防寒保暖,充分休息,调畅情志。

治疗结果

治愈18例,显效10例,有效1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4.78%。

体会

慢性胆囊炎以反复发作的右上腹疼痛或胀满不适并向右肩胛下区放射,伴口干口苦、腹胀、嗳气、恶心等为主要表现,反复发作是其特点,属中医学“胁痛”“胆胀”范畴。中医认为,本病多因嗜食辛辣油腻、饮酒或情志失调诸因素损伤脾胃致使气机郁滞,肝胆脾胃不和,使湿浊不化,湿热蕴结,同时气滞则血行不畅,瘀血内生,日久不愈,瘀血、气滞、湿热互结,形成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的病机本质。方中柴胡苦辛微寒,具有和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之功,为疏肝要药,并引诸药归于肝胆之经;炒白芍敛阴泄热、养血柔肝、缓急止痛,两药伍用,一散一收,可起清肝疏胆、升阳敛阴、解郁止痛之功;枳实苦辛酸微寒,归脾胃经,与柴胡配伍,一升一降,加强舒畅气机之功。以上三者共为君药,条达肝胆气机。党参味甘平,能补脾养胃,润肺生津,健运中气。茯苓健脾渗湿;黄芪味甘,气微温,阳中之阳也,乃补气之圣药,恢复中焦枢机,使脾胃升降有序,胆气得以通降。法半夏味辛、微苦,气平,入胆、脾、胃三经,燥湿化痰;干姜味辛,阳中阴也,用辛温之干姜与黄芩相伍,一则可反佐以清解胆经之郁火,二则可温中逐寒,防止因过度苦寒而脾胃受伐;胆病久则气机壅滞,日久伤及血分,血行不畅导致血瘀,治疗中加用香附、当归、生牡蛎,行气解郁、活血祛瘀、软坚散结。以上六味皆为佐药,在佐助君、臣药健运脾胃的同时,又具有行气、解郁、止痛、活血、软坚之功效。甘草为佐使药,在调和诸药的同时,加强本方扶正之功效。本方体现了寒温并用、扶正祛邪、肝胆脾胃同治的特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芍茵五金汤:治疗胆石症、胆囊炎
中医擂台78:慢性胆囊炎
胆结石验方集锦
胆结石 胆囊炎验方:芍茵五金汤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胆囊炎的思考
柴胆牡蛎汤------口苦的思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