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生态文明建设大背景下城市园林的机遇与挑战(需精读)


本文为“风景园林部落全国行系列活动——济南站”国务院参事刘秀晨先生的报告实录,内容根据现场录音整理

以下为录音整理稿



我们都是园林人,目前国家的状态正处在一个经济转型期,我们生态文明建设提的特别响亮。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园林现在正处在一个什么位置,应该应对现在什么样的挑战是大家特别关注的问题。我今天给大家讲的题目就是生态文明建设大背景下城市园林的机遇与挑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关注。我一共讲三个问题。

一、城市园林的机遇

城市园林绿化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实现美丽中国和中国梦的重要路径。

1.1园林建设的成就

站在历史的高度,审视中国城市园林的今天,我们感到欣慰和自豪。改革开放给每个城市都带来了园林建设的新成果。新型城镇化使城市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占城市土地三分之一以上的绿地已成为目前最活跃最受群众欢迎的城市要素:行道绿化郁郁葱葱,作为城市绿色的裙衣,它占据了城市空间的主要视野,是城市重要的主旋律;具有城市名片之称的城市综合公园、广场、河道绿地成为市民生活、工作之外在城市的第三空间和百姓休憩的归宿;住宅绿化注重设计:居住区公园、小游园、组团绿地、楼间绿化和小区道路绿化构成居住区新型的绿地系统,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环境,成为近年城市园林的新亮点;城市绿化隔离带和绿廊、绿道、绿心不仅形成强势的绿量,进一步完善着城市绿地系统;城市人因环境的提升大大增强了文化自信,人的气质风貌在新园林中变得豪迈、自律和热爱家园,人的情感在不经意中得到升华,城市园林环境改变了人,这种改变是悄悄的又是革命性的。作为园林人也从中体验到使命与责任感。

1.2城市园林的功能

现代园林的生态、休憩、景观、文化、和减灾避险五大功能的定位,已经得到业内和社会的普遍认同。这其中“生态优先”、“以人为本”和“物种多样性”的基本理念,在这些功能中占据着主导地位。绿化是改善城市生态唯一的主动手段,并塑造着城市景观。绿荫把个性不同的高厦连起来,发挥着纽带的作用。许多城市文化通过园林来表达,同时它又是群众健身、游览和舒缓情绪的休憩之地,在各种城市灾害中展露出独特的避险功能。(科普、水土保持、经济等则是普世意义上的功能)

1.3 公园绿地已经成为城镇人民的生活方式,是城市化重要的里程碑,是城市进行曲的主旋律过去公园绿地是城市的奢侈品,“逛”公园不那么容易,主要是因为公园太少。今天,公园绿地已经成为人民大众健身消遣的必需品、消费品。公园已经进入千家万户。有人甚至把公园健身看得和吃饭一样重要。这是一个享受公园的新时代,它成为一种普及了的生活方式,只有今天公园的功能才发挥的如此淋漓尽致。公园绿地正像高速公路、互联网、电视一样在改变着社会和人。

1.4 园林绿化建设促进了城乡发展,园林与城市之间形成互动、互促的发展态势

园林绿地建设不仅是城市化的重要标志,也是民生工程。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工程项目,是拉动内需、惠及民生的重要投资方向。园林绿化还对城市环境的提升、新建楼盘环境品质的塑造,特别是北京筹办奥运期间,对环境水平的贡献率是巨大的。皇家园林、现代园林都是旅游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依托,文化深厚的公园还带动着旅游、交通、出版、影视、艺术生产各行各业。

1.5 古典园林的新生是建国以来伟大成就的亮点北京是世界上皇家园林含量最多的城市。京华园林丰厚的历史积淀,皇家园林所独有的浩然王气,使它成为一部异彩纷呈的大百科。这些世界级的文化遗产经历了清末和民国的战乱。从满目疮痍到半个多世纪的休养生息,大部分恢复了历史原貌或者达到历史上最好的时期。特别是筹办奥运,对颐和园佛香阁长廊、天坛祈年殿轴线以及北海琼岛景区三大皇家园林的全面修缮,使之金碧辉煌和修旧如故,是园林修缮的一次高峰。全国各地古典传统园林和北京一样也得到了全面修缮和恢复。

1.6 现代园林的形式在发展中正在走向多元、开放和包容从传统到现代,从文脉到时尚,现代公园绿地走到今天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虽然各国都有自己的传统文脉,全球经济一体化已经导致城市现代生活的趋同。园林与城市规划、建筑各学科一样,都在尽量保留传统文化的前提下,顺应城市发展大潮,其成果都具有社会思潮和现代生活反哺的印记。因此,城市园林在继承文脉和走向国际化两方面将并存。一个多元化园林创作的趋势将不可避免。程式化将让位于功能与形式的多样化。时代感可能带来走向国际趋同的一面。文脉又让我们不时地从民族、地域中寻找到文化亮点。两者在高层面上的对接(或并存),这可能是新世纪园林文化的趋势和众生相。无论如何,园林是以植物为主体的。设计者有责任以清新的环境给人以“良丹”,来治疗由混凝土和机动车伴生的现代城市病。在园林中当家的永远是绿荫和植物,同样是树木花草,又有不同的构思,创作出千变万化的画图,这些是永恒的。世俗化、潮流化则可能是来去匆匆的过客。群众的喜闻乐见是必要的,而理念的前瞻性和把握设计潮流和趋势的准确性也很重要。传统园林在今天的园林创作中依然有重要借鉴启示之益。

1.7 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在催生园林学科内涵与外延的不断扩出,园林正在承担更广泛的使命园林学科方向将面对全球温室效应和气候变化;面对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和生态保护、修复、再塑;面对国土规划、城市规划、绿地系统规划、工业遗产地(棕地)改造等新的课题。譬如城市中心区与新城、新城与新城间的绿化隔离带和楔形绿地的新布局。高速公路、高铁、空港对城市的改变将面对相应绿地的新要求。正在兴起的城市内部和城市间的“绿道”建设等。科技发展、人口增多、交通拥堵、城市灾害、人的行为多变等,地球变得更加扑朔迷离。谁会想到沉睡了千万年的湿地,今天一夜走俏,变成时尚,引起社会那么大的关注。我们的学者已经与国外联合承担气候改变城市,园林干预气候的课题,如此等等。园林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科范围。它正与相邻学科、边缘领域融合、渗透、对接。生态学、环境科学、园艺学、现代农业、林业、花卉业、环境艺术、公共艺术……还有那些相关的社会科学、文化历史、思想艺术等等,变得谁也离不开谁,相互依存、借鉴。而风景园林在城市科学中还依然处在一定的主导地位。

1.8 从市区走向市域,构建城乡统筹、城乡一体的绿地系统是近年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最大进步从见缝插绿的随意性走上规划建绿,并走向绿量、绿质和绿地布局与结构的科学性为一体的城市绿地系统,这是近几年园林视野的重大改变。而这一系统在实践中又不断完善,从市区推而广之,发展到城乡一体并覆盖整个市域。它还是实行城乡统筹中纳入建设小城镇、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城市园林在市区不断完善的前提下,工作重点不断向市郊转移。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从近几年新城万亩滨河森林公园、郊野公园到营造百万亩平原森林的重大举措都是完善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实践。最近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群的出现,将给区域绿地系统提出更高的要求,并逐步发展为国土绿地系统。园林工作者不仅要驾驭园林绿化的规划建设,还参与城市总体规划和介入城市设计。

1.9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和长期的园林建设实践,为中国特色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运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又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在创建工作中,坚持的一些原则很值得总结。例如:城市规划坚持法定绿地率和植物造景、绿化为主的原则;坚持生态优先以人为本、体现对人的关怀的原则;坚持生物多样性的原则;坚持大气、简约和赋予时代精神的设计风格;坚持传统文脉与现代风格结合或并存的原则;坚持节约型园林的原则;坚持工程出精品和阳光工程的原则;坚持以地带(乡土)树种为主,适当引进新优品种和运用园林科技新成果的原则;坚持生态、休憩、景观、文化、和减灾五大功能的原则;坚持城乡一体、城乡统筹的原则等等。提倡使用环保节能材料;提倡节水、使用再生水和集水技术的措施;提倡生物防治、少用农药等有污染的材料。实现以生态为核心,以人文为主线,以景观为载体,以空间优化为基础新型的绿地系统。结合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住建部对所管辖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运行诸多方面:城市市政基础设施、住房建设、城市历史风貌保护等都纳入了检查考核内容,把创建过程发展为全面提升城市水平的有效手段。

1.10 规划、建筑、园林三个一级学科一体化支撑的人居环境学科的形成 ,是对世界人居理论的创新和贡献2011年我国把城市规划学和风景园林学上升为一级学科,与建筑学科并列,成为人居学科的三大支柱,这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呼唤。它将意味着风景园林学科和行业要承担更重要的经济社会发展的使命。

1.11 园林文化肩负着构建现代宜居城市、践行城市精神和城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之重任。北京正在创建国际和谐宜居之都,其他城市也从自身的条件出发提出城市的定位和发展目标。无论如何,生态、环境质量、文化气质、景观特色、绿地水平都是评价体系的重要内容。园林是城市生态环境的基础,也表达着文化气质和景观风采。北京不缺高厦、立交和绿地,缺的是这些城市要素共同塑造的高端环境。园林正是组织这一环境的关键手段。城市环境美丽、深邃并富有活力,园林是解题的钥匙。北京有世界上最伟大的皇家园林,深厚的文化积淀以及现代园林的多元展示和综合功能。高质量的园林环境潜移默化地陶冶培植人们的自信,只有建设生态型园林城市才有可能走向国际和谐宜居城市的彼岸。园林所散发的文化甘露,与城市精神内涵是一致的。大部分历史园林都是最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园林是包容文化的典范,它博采北雄南秀之众韵,具有海纳百川之胸怀,。绿地中各种活动培植的友善,也滋润着包容和谐的人际。美好的园林环境是迸发创新火花的摇篮。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张志和的斜风细雨不须归以及李白的花间一壶酒都是园林中蕴酿的创新境界,不知激发了多少人的思维跨越。绿荫花间升华的厚德修养也是必然的。园林是宣传、践行和培植城市精神最好的园地。盛世兴园林。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现代园林的新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思考园林工作,视野会更广阔,也才有可能高屋建瓴地把握时代机遇。

二、城市园林近期发展遇到的若干挑战

2.1土地财政、资金对城市园林工程项目的新影响改革开放城市园林繁荣发展,绿量绿质和结构已趋于成熟合理。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用于绿化的土地和由土地财政支持的园林经费两方面都受到了较大的制约。新的生态规划需要更多土地绿化的保障,因此政府多把眼光对准了城市郊区和结合部,然而资金的短缺也成为主要矛盾,就是说绿化一要找地二要找钱。目前开始实施的PPP方式慢慢将成为城市绿化的主流。能承接绿化工程的公司大多是上市或资金雄厚的大型园林企业,他们有能力融资驾驭,而中小企业却面临更多的困难。城市园林工程这种新走势将会延续一段时间,这是事实。园林企业将面临重组、改革,这和全国各行各业一样。园林企业不仅要找钱,企业素质、技术水平、产品质量也将在竞争中经受考验,实现高水平。当然这也为企业发展带来了更高的要求和逐渐走向国际化的征程,这个问题需要认真对待,在前进中大浪淘沙,走向新的进步。

2.2.园林与环保、水利、市政、落实城乡面源的垃圾回收处理和国土整治将共同承担国家生态建设的全过程,谁也离不开谁,这是后工业时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部分大型园林企业已经站在制高点上,高瞻远瞩开始承担这一系统工程的使命,走在时代的前沿。如:岭南集团综合治水绿化、铁汉集团把生态科技新成果用于城市园林、普邦兼并垃圾处理公司、棕榈东方等规划设计施工不仅一条龙,连工程的后期精细化管理都实现全方位一体化。这样的园林企业越来越多,这是一条生路、活路。

2.3城市园林是一门应用科学,它必须实行接地气和实事求是的工作路线。园林理论如果与实践脱节成为玄而又玄的空谈将是毫无意义。不少城市园林工程质量一塌糊涂没有人负责培训,树木长势不好。另一方面许多园林文章却又让人看不懂、学不会、不能指导实践。还有许多所谓样板工程概念很好,如减灾避险园林、集水节约园林、还有海绵城市园林等等听起来很好,理论上也没问题,但在实践中有些成为概念口号或花架子,你去学习考察却找不到十分成功的案例。记者去考察北京土城公园避险工程却没有一个人知道是什么?在哪?承担海绵城市的大片绿地更不能成为淹没地被植物的脏水池。理论上是一过式的绿地却成了臭水沟。

2.4 关于园林大尺度开放空间的营造从见缝插绿、小区公园、街头绿地的营造,走向以郊野公园、森林公园、城郊绿化隔离带和城市周边平原造林、绿道建设,以及一些城市新城行政中心周边园林大尺度开放空间,已成为新一轮市域绿地系统的主体,也是新时代园林的特征。

1)大尺度开放园林的生态、休憩、文化、景观和避险功能的彰显,同样具备城市公共绿地的一般功能,而不是“越野越好”,更不能等同于林业建设。

2)用一般公园的规划思维审视大尺度园林可能步入误区。科学准确的把握尺度成为关键。

3)用园林的手段造林或用造林的手段建设园林都值得商榷甚至警惕。

4)对自然山水大幅度大规模的改变可能对城市造成生态、地质、城市肌理的伤害。应提倡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大规模的挖湖堆山改变竖向、大面积的营造景观水体、在住区周边制造太多的高高低低,都可能造成伤害土地、伤害居民、伤害自然的后果。 在政协大会上一位委员痛斥决策过程中某些领导拍胸脯、拍脑袋、拍屁股,砍树换植、改河填湖、削山建园,大有人定胜天之势,无视规律、违背科学、草率行事,造成的损失几乎无法回天。

5)以实行最小干预构建自然之美、生态之美、民生之美、和谐之美。园林的真谛、命题、出发点和归宿都应该是实践人与天调、师法自然。

6)运用园林新科技,以及城市再生水、雨水收集、运用园林手段改善小气候实现水土保持等,都将是新命题和重点研究方向。

2.5 关于集约型、节约型园林和城市景观用水的思考

城市的发展遇到了生态、环境、资源和人口的制约。绿地应该是城市诸多规划用地的一部分,不可能无限扩大。园林建设要充分认识这一背景,绿地比例也不是越多越好。因此,一首先要坚持合法的绿地率,依法保证应有的绿化成果。同时,要调动一切手段,构建集约型园林,二是反对奢华,提倡自然、环保、节约、朴素、降低造价。三是要关注水资源紧缺的现实(我国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城市缺水)。中央最近提出以水定产、以水定人和以水定严格的管水要求。就园林而言,起码要节约绿化灌溉和景观用水。就是说把节水灌溉、中水和雨洪利用,以及严格压缩景观用水做为实现新园林的约束性任务,尤其是在严重缺水的干旱城市。这些城市有的还截留上游水源建造湿地公园、护城河、城市景观水体,表面上改善了宜居环境,却迫使下游打深水井或用污染水维持农业灌溉甚至影响到生活用水,这些都是十分值得商榷的。生态工程一旦成为伪生态将是一件害国害民的败家之举,要警惕。

2.6关于大树

培植大树是园林在城市化进入成熟期的重要标志。大树荫大绿量不仅彰显城市身份,提高城市文化深度,使城市美丽并更具历史感。当然,也要反对并制止以破坏异地生态为代价的大树移植。形成大树景观要靠加大养护力度,提倡绿化减法设计等手段来实现。过度密植的植株由于缺乏营养面积变得衰弱,不可能形成大树荫,这是很多城市的通病。领导急于求成的“政绩”观,设计与施工人员也从中得益,都是值得警惕的。培植大树景观(而不是移植)将成为园林建设的新关注点。

2.7 关于园林文化

文化是民族的血液、人民的精神家园。园林是表达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要力求准确、含蓄并恰如其分。有学者指出,中华文化的精髓本来就流淌在我们民族的血液中,和谐社会里那些美丽的文化,就是百姓的千户炊烟、万家灯火。汶川地震那个四岁小孩不顾生命危险去救别人,就是我们民族慷慨、善良、以救人为己任的文化基因。中国传统文化深邃含蓄且具有诗化境界,关键是要有深刻、准确的驾驭能力,表达方式和力度拿捏得体,这正是中国园林文化的优势所在。任何放大文化、解释文化、符号文化都有可能陷入浅薄,必须慎重。

2.8 关于城市群绿地系统

中央正在部署新的城镇化规划,城市群的形成和建设应予格外关注。中心城市和一般城市的绿化隔离带,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绿色走廊和绿道的完善,某些城市的绿心规划,将会成为新一轮国土绿地系统的主旋律。既要节约城市建设用地,城市间又要有完备的绿地系统。城市化进程中园林建设的任务远远还没有完成。园林工作者要打开视野转变思维,加强学科行业的建设,迎接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核心任务——新一轮园林绿化大发展的机遇。

2.9 城市园林规划设计的某些误区

在园林规划设计百花齐放、成绩卓著的同时,作为专业人员的理性思考,应该冷静地看到某些不足。趋势是战略性的,不足则多是战术性的。小型园林的多要素化 :一块不大的公共绿地,运用过繁过多的手法,变成了设计人倾吐张力的实验场。某些局部也可能精彩,但节奏过于紧张,韵律缺乏统一,一篇文章多个主题,欠失章法。简单设计的复杂化 :不少绿地实际上只需要简单设计,甚至栽上几排树就挺不错的。用不着动不动就这理念那理念。五十年代天安门英雄纪念碑周边的油松,八十年代首都机场路的杨林大道都是简单设计的典范。收到大气、恢弘之效。简约有时更能体现身份,其实朴素本身就是理念。设计者暝思苦想追逐所谓“亮点”,表面文章作多了却显浮躁和好大喜功。当然,也并不是所有设计都要简单。设计标准的奢豪化 :大量使用花岗岩、大理石、不锈钢、玻璃幕、高级灯具、进口喷泉等昂贵材料,少园林之美,多暴富之嫌。广场设计的八股化 :低头是铺装(加草坪),平视见喷泉,仰脸看城雕,台阶加旗杆,中轴对称式,终点是政府。千孔一面、大同小异。忽视了广场休闲、纳凉、交际等社会功能。草多树少,大而不当。堂皇有余、朴素不足。绿荫不足硬质化 :大树少、铺装多。路面、池底、驳岸等混凝土化,阻隔地气,不透水、不环保。居住绿地山水化 :居住环境有别于公园,过分叠石理水,危及老幼安全。深浅高差过繁,影响居民出行。住区应多为居者设置绿荫和活动场地,而不是山水。小区景观展示化 :居住小区有限的空间左一个“威尼斯水桥”,右一个“爱奥尼柱式”,形象张扬显示华贵,环境排场取悦参观者。小区环境应该安静、安全、绿盖、舒缓,而不是扰民。有的植物配置十分讲究,路旁却故意不栽大树,忘记了把人当成小区的主体,给予遮荫呵护。集中绿地的架空化 :随着小区功能的叠加,一些设施进入地下,有些是适当的,有些是无奈的。但是,把集中绿地全部架空,建车库、商场、会所、游泳池,整个楼盘下挖几层。绿地变成了不接地气的“大盆景”,无法保证生态健全。构图理念的非哲理化 :平白无故的出锐角、加楔形、破轴线,片面理解“解构主义”,形象横眉冷对,尺度比例不当,秩序和思维混乱。“文化”运用的标签化 :胡乱添加不着边际的文化标签,没有依据的张贴“文化”邮票。一块绿地展示多种文化。牵强附会,走向没文化。文化应该是多大就是多大。电脑设计的浮躁化 :设计图板一大摞,天下景观一大抄,有用的却很少。把“人与天调”、“师法自然”当作口头禅和教条,头戴三尺帽。“小楷”不就“狂草”化 :不注意基本功,不考虑功能需求,尤其是那些故作深沉、形象浅薄的所谓城雕。七棱八角的变化,以假帅代替狂草,以玩酷充当超前。摆在那里欲拆浪费,欲留累赘。优秀的雕塑家淹没在人人搞雕塑的平庸中。植物配置与景区划分的程式化 :一讲植物造景就是春夏秋冬四季园。千篇一律的“三季有花、四季长青”。“常绿与落叶相结合、乔灌果篱草相结合”云云。不管条件是否具备,需不需要,都设置水景、水法和景区的“四字经”。立树成景反季节化 :大幕拉开的剪彩一瞬,正是媒体报道舆论强势之时。为这一刻的最佳效果,反季节栽大树成了一道新风景。这种加大成本和违背植物生长习性的做法,不应成为绿化工程的主流。园林成品需要生长期的支持,当年不可能收获最佳景观。寻求猎奇的世俗化、潮流化 :曾经的北方园林江南化,以及后来的欧风、日风、洋风的光顾,当然这其中不乏有成功的作品,但作为一种潮流和时尚,势必走向世俗。置景手段的舞美化 :把影视置景和舞美手段搬到园林里来,其中有些艺术质量尚可,并为园林注入了一些现代意识。但是如果每每皆是竹篱茅舍,断垣残壁、寒窗瓦窑、鱼网井台,我们必将输给影视舞美界,丢掉园林的本分,也要关注。

2.10 园林创作要坚持实事求是、以人为本、解放思想、与时俱进、鼓励创新的思想路线和工作路线

传统园林理论的继承发扬和创新,是一个不可回避的实践问题。纯传统与现代生活相距甚远,封闭的布局为现代生活摒弃,但是天人合一、师法自然、诗情画意、委婉含蓄、宜居环境、巧于因借、循序渐进的空间序列,小中见大、欲露先藏等手法,在今天仍有借鉴与启示意义,应融入现代规划设计,从传统中汲取营养,立足本土,博采众长。城市园林的本质是一门应用科学,经验告诉我们,它是要靠落地才能完成的,因此要警惕园林理论的玄学化。

2.11关于绿化工程

1)道路绿化。城市如果没有行道树,将是难以想象的。中国的道路绿化水平在世界上也是很高的,在城市化进程中彰显出更加多元的形态,和以惠民为主导的好口碑。它的品质优劣影响着一个城市的整体形象。行道树的功能这里不做赘述。从一条路两排树的简单格局到三块板五块板,再到分车带和两侧宽大的绿地,比比皆是。立交桥也从简单的“苜蓿叶”到今天辅路、匝道纵横的全立交,规则式、自然式、微地形以及色彩质感、组图组字的色块线条等复层结构,展示了一个全新的城市丽景。人们不经意地发现,道路节点、三维环境越来越艺术并个性化了,分车带树组的节奏、韵律;大树荫、反炫光,以及爬蔓花卉、地被植物的运用;塑造车流的动感景观;展示新优品种、市树市花、大色块大高篱大树阵和背景树......,新招数越来越多。丰富多彩的行道景观,基本上是值得肯定的。当然,栽植方式和设计秩序并不是越复杂越好,规矩和经验,也值得总结。当年亚运会盛行的色带因缺少绿量已退居二线,那些被视为自然群落的实际上也只能算作植物配置。

2)精细化管理。由于园林施工的主体基本上是民工,缺乏培训,栽培技术难以按规范实施。植株的科学浇水,得不到普遍重视。去蘖剥芽、短截疏枝、缺株断垄、病虫害防治,忽略了哪个环节,效果都会大打折扣。无论行道树和绿地,其精细化管理,将成为施工养护的关注点。育种技术的落后、新优品种繁育、运用以及苗木供求的矛盾等新老问题也不断呈现。

2.12 休憩——城市园林的永恒命题

生态和休憩是城市园林的两大功能支柱,让大批城市人进入公园绿地享受生活,这一命题至今没有研究透,解决好。譬如,公园的避险功能的释放、安全、减噪体系的建设、坐凳、厕所的设置、交通系统的完善、救护、照明、水源、输变电等基础设施,都是民生问题。还有绿地的排洪防险、雨洪和污水的分流、景观用水的净化等,哪一样都少不了。每每都是一篇大文章。当然,城市园林的伪生态、假文化等值得商榷的问题,也有一大堆。

2.13 悟语

中国园林在历史上曾有过辉煌。隋唐宋和康雍乾的盛世园林,足以使我们为之自豪。今天城市园林则进入一个为人居服务的全新时代。既要体现社会功能又要实现对自然山水的最小干预。这些既是园林的也是城市的出发点和归宿。设计者应有较全面的修养,高足点、大视野、全方位的把握。任何单纯或极端地追逐其中一种功能,都可能是不完整的。创作思维在科技飞速发展和信息爆炸的现实面前也在裂变。生态的、传统的、后现代的以及批判把城市推向过于雕凿的思想,显现着平等的对话和海纳百川的包容。园林要提倡“解题”的思维和方法论。“意在笔先”是创作之首。要宏观把握鲜明、准确的立意,把项目放到整个城市或区域中,提出解题的办法和手段。足够的绿量,讲究的构图,精良的施工,适度的文化品位,体现对人的关怀和找到独特的创新视角,这些是园林设计与时俱进的新思维。过分的非哲理化、让人看不懂,过分的程式化,又会落入俗套。专家、领导(或业主)、群众之间存在着一条夹缝,走出这条夹缝,前面才是一片蓝天。园林作为一种“强迫艺术”,随时在接受游人和居民的品味和评说,要经得住推敲。景区往往要“不经意捻来”,细部却要“娓娓道出”。要加强园林学科的理论建设。搭建规划设计和理论争鸣的平台,提倡各种学术观点的公平对话,用更高的理论水平来支撑和指导专业。重振我国在世界风景园林学科的风采和地位。面对国家城镇化建设战略,我们要站在新的制高点上按照“看得见山,露得出水,留得住乡愁”的新思维,出新招、敢担当、拿捏得体,创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型园林城市。



刘秀晨:国务院参事。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北京园林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市民族联谊会副会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第六、七届北京市政协委员,第八、九届北京市政协常委,第九、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曾任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副主委、北京市园林局副局长。2006年起任国务院参事。长期从事园林规划设计工作,是全国绿化奖章、国优工程奖、北京市园林设计一等奖获得者,北京市第一批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北京市劳动模范。为国务院'有贡献的科技专家',享受国务院专家津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今后五年园林绿化工作思路及 2008年重点工作任务
(5)摒弃浮华落本真——城市园林规划设计的趋势与感悟(转自风景园林新青年)
城市公园生态景观规划
南宁绿化率近40% 今年增种树木260万株
新时代城市园林如何高质量发展
景县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5-2030)车景军编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