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地特色小镇规划中的历史性景观保护与利用

赵炜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城乡规划系系主任,教授

摘要   

首批国家级特色小镇中有2/3是位于山区或丘陵的山地小镇,这表明了山地城镇化的战略意义以及山地资源环境对于特色小镇建设的重要性。本文从数量分布、产业特征、人口经济、空间景观四个方面对山地特色小镇规划进行了分析,发现这些小镇的城镇空间局部特色明显,但对历史性景观的总体意象和层积关联思考不足。文章从历史性景观的生态安全格局、地域文化价值、层积关联特征三个方面展开认知分析,并以四川省大邑县斜源镇为例,进行规划设计方法探讨,提出在山地小城镇的规划设计中,从整体关联的历史性景观系统思维入手,将山水与小镇的整体关系作为稳定的景观格局,把山水与城镇要素的穿插作为特色的景观加以保护和利用。

依托供给侧改革的背景和相应的政策资助,特色小镇的建设进行的可谓如火如荼。各地省、市政府争相申报,积极创建,目前已有两批共403个国家级特色小镇获批建立。特色小镇主要采用审批制的管理机制,倡导PPP的建设模式,通过投资和用地环节的合并,能够相对简单地获得廉价的土地,具有项目建设落地的可能性,从而革新供给状况,改变城镇面貌,引导需求变革。这一战略决策对“小城镇、大战略”的实施,提升小城镇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地位,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批特色小镇都是国家级重点镇,据统计,其中有2/3位于山区或丘陵。伴随国家的城镇化进程由东向西推进,由平原发达地区向山地落后地区推进的趋势也逐渐显现。通过对山地资源环境的利用,培育特色小镇的工作已经有所进展。比如先行建设特色小镇的浙江省,就提出了建设森林小镇的要求,其中重要的意图就是:“有利于促进山区经济发展、农民增收,以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这无疑是利用行业资源,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针对山地城镇自然和文化被造成破坏、空间环境特色丧失等问题进行补救的好举措。


然而,仅从某个行业的角度出发培育特色小镇,有益但难免有些片面。在特色小镇建设工作进一步向山地推进的趋势下,应当认识到,山地小城镇规划须特别关注山地环境的生态足迹及其文化景观的复杂性。如何正确理解、严格保护和合理利用好山地资源环境,一直都是值得我们持续研究的课题。


当前真正蕴含中国传统山水文化内涵、凸显历史文化空间价值、保护与利用关联协调的经典山地小镇规划案例还不多。针对当前特色小镇建设中空间景观不理想的情况,住建部近期专门发文,提出特色小镇创建中要保障其整体格局、宜居尺度以及传承文化方面的要求。这说明在小城镇特色产业和特色环境提升、城镇景观面貌更新的同时,加强理论认识,促进产业、文化和空间景观的协同发展十分必要。

 

1 山地特色小镇概况及其空间景观问题


对首批127个国家级山地特色小镇的情况进行数据分析,从人口、产业、空间等方面建立对山地特色小镇的基本认知。

 

1.1  数量分布


按照平原型、山区型、丘陵型的划分方式,各类特色小镇占比较为均衡。山地特色小镇总数84个,占比66.17%,山区和丘陵型特色小镇各为42个,占比相同,为33.07%。丘陵型特色小镇多分布于长江流域,山区型特色小镇在中西部地区和东南沿海分布较广。

 

1.2  产业特征


从主导产业来看,农业、工业、旅游业三者为大多数小镇的主导产业。其中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的小镇所占比重最大,包括以乡村、历史文化、温泉等为主导的旅游小镇。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小镇所占比重为44.05%,以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小镇占比仅为40.48%,其中,山区小镇的数量明显低于丘陵地区的小镇,具体包括制酒业、青瓷业等产业(图1-2)。

 


1.3  人口经济


从镇区人口规模的地理分布特点来看,山地特色小镇的镇区人口存在一定的规律。山区型特色小城镇受地形、镇区面积大小、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人口普遍比丘陵型小镇少,人口规模普遍在5000人以下,此类小镇共有22个,占整个山区型特色小镇的一半(图3)。



84个山地特色小镇平均提供就业岗位1.7万个,较127个特色小镇平均提供2.66万个就业岗位少了近1万。山区型特色小镇的就业人口平均为1.57万,丘陵型特色小镇的就业人口平均为1.8万人(图4)。长三角地区的山地特色小镇在提供就业岗位方面表现突出。沿长江流域的山地特色小镇的就业人口数量也较多,西部山地城镇的就业人口数量较少。



结合前述产业、人口和就业分析,以农业、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的山地小镇,仍然存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现实问题。由于主导产业中农业及旅游业所占比重均较大,就业岗位少,山地小镇居民的年人均收入普遍在1.5 — 2.5万元之间,相对偏低。

 

1.4  空间景观问题


从特色小镇申报材料中表达的内容来看,其展示的空间景观主要是围绕近期建设的成果来表现。各山地小镇总体的静态效果和重要项目的片段得到呈现,但缺乏对小镇发展历史动态和层积的描述。此外,从实际空间效果来看,其对特色产业的包装介绍比较有分量,但鲜有经典案例能够站在全局的高度,一目了然地表现小镇总体的山水格局、重要的历史文脉以及具体的空间风貌特色。


出现上述情况,一方面是由于申报材料更多是以建设成效为核心,对空间规划的评估和前瞻不足;另一方面,对于大多数山地特色小镇而言,农业经营仍然是以传统的农业为主,并未全面地形成现代、生态、高附加值的农业经营模式,或是以农业为主导形成较多的副业为居民创造更为有利的就业条件。而旅游业带来的就业人口集聚和收入水平提升尚不明显。因此,总体来看,山地特色小镇的空间景观在局部优化的同时,并未呈现出对整体景观的保护、利用与协同发展。


相关的规划理论研究对既有的山地小城镇的历史积累和发展现实的探索尚显不足,而对山地小城镇的空间景观及其文化价值的理解也不足。缺乏历史性城镇景观认知的空间规划是造成这一认知的重要原因。在特色小镇建设的高潮来临之时,这种认知容易造成重局部建设而对山地小城镇的空间景观保护统筹不够,新近建设与历史性景观割裂的状况时有发生。

 

2 山地小城镇的历史性景观认知


2.1  城市历史景观方法与山地小城镇的历史性景观研究


鉴于学界对城市历史景观(HUL)认知的不同,本文认为城市历史景观是一种整体性的思维方式或方法原则,在此认知基础上,将城镇的历史性景观作为一种系统的结构性要素来保护与利用,并予以深入研究。


近年来,重庆大学李和平教授团队基于城市历史景观方法,在山地城镇的历史性景观相关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李和平、孙念念从景观格局保护、景观廊道控制、天际线控制、岸际线控制、第五立面控制和山地空间维护这六个方面探索山地历史城镇保护的景观控制方法,加强人们对山地城镇历史性景观的总体感知,从而延续其整体形态,强化其空间特色;李和平、徐娜通过对山地历史文化遗产特点及其展示规划现状的分析,提出基于资源整合的整体性展示规划方法。该方法依据山地遗产展示系统的构成,从景观环境、文化资源与土地空间、展示游线、展示设施、展示项目、展示方式六个方面进行整合,从而达到最大化地展示山地遗产价值、保护山地遗产自然和人文资源的目的;李和平从城市历史景观的视角,通过对不同时间段的分析建立“文化层积模型”,挖掘其历史文化价值,并在其指导下从空间格局、建筑实体等多个方面实现对历史层积的连续和传承。


肖竞采用城市规划学对空间整体性和系统认知梳理的方法,对西南山地历史城镇“空间 — 文化”的构成关系进行分析,将历史城镇景观演进变化的规律与机制作为城镇现状与未来发展的方向指引,提出“景观 — 文化”协同演进的历史城镇活态保护策略,建构基于历史城镇人居、职能、历史与精神文化四大脉络的遗产对象延续、更新、整合、活化的“空间 — 文化”动态协同保护的方法。


特色小镇的创建模式,短时间内投入比较大,与小城镇常见的比较缓慢的发展态势不同。因此,山地特色小镇规划可以从历史性景观的生态安全格局、地域文化价值,以及层积关联特征方面着手,找寻能够起到整体控制,处理好生态与人居、历史与文化、新建与更新等空间关系的关键历史性景观要素的结构关系。

 

2.2  历史性景观的生态安全格局


赵万民提出山地人居环境建设面临的主要矛盾有:减灾防灾、移民工程、生态安全、土地整治。山地城镇的历史性景观保护与利用问题,就是建立在对这些主要矛盾的认识基础之上。


山地城镇的生态安全是其历史性景观存在的物质基础。山地城镇生态环境脆弱,地质条件复杂,历史上先人对山地城镇规划选址具有相当的水平,其安全性是建立在建设强度小而环境容量大的基础上。但也有不少著名的山地小城镇因生态安全问题而迁徙,甚至因山地灾害而损毁。近年来,四川连续经历了汶川、芦山、九寨沟三次7级以上地震,充分表明山地特色小镇规划应建立在生态安全规划的基础之上。


对于山地城镇而言,自然环境是城镇整体格局的背景,也是整体格局的决定因素。山地自然环境的脆弱性导致其和城镇建设相互影响,有共生的成分,但更多的是冲突和干扰。面对许多山地小城镇连基本的地形、地质资料都没有的现实,基础的研究工作亟待开展。只有坚持“先评估、后规划”的工作方式,扎实做好灾害评估分析和建设条件分析、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分析等基础工作,才谈得上对历史性景观要素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

 

2.3  历史性景观的地域文化价值


以山地小镇为代表的山地聚居文化的发展形态在当代消费文化的强势影响下,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迁。特色小镇建设所拉动的需求,不同于乡村“腹地”的传统需求,受消费文化的影响非常深刻。各种快餐型的商业或文旅地产模式大量被复制,超出了景观与文化协同演进的合理态势,其空间景观内涵已背离中国传统山地聚居文化的精神,难以从中寻觅从山水文化生境中获取的地域传统文化价值。


在当前特色小镇的规划建设中,应当更加珍视对历史性景观脉络的调查和找寻,在消费文化的强势介入下重塑其传统文化价值,引导具有历史传承和精神内涵的山地城镇空间景观及聚居文化的形成。

 

2.4  历史性景观的层积关联特征


层积性和关联性是历史性景观最重要的特性。人类聚居及其遗产具有历史层积和随时间演变的特性。这种层积兼具物质和非物质要素,无时无处不在,构成了对城镇意象最真实的内涵认知。张兵[6]提出,关联性体现为历史(时间)的关系、区域(空间)的关系、文化(精神)的关系、功能(结构和要素)的关系。


沿海、沿江及地处要道的山地小城镇由于交通与区位优势,文化交流相较那些作为乡村“腹地”的内陆山地小城镇来得多,历史性景观类型也相对多元,在同样的时间维度下,层积性特征比较显著。在经济发展的鼎盛时期,如何尊重遗产及平衡发展带来的各种矛盾显得更为突出,对历史景观保护与利用的关联性思考需要更全面的考虑,尤其在山地空间被高度压缩的情况下,有充分预见性,协调好历史与未来的空间规划尤为重要。


相对封闭的环境导致内陆山地城镇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也相对迟缓,甚至在区域的城镇化进程中,难免走向衰落。这些城镇本来拥有更多机会保持本土地域的历史性景观特征,但由于经济落后、人才缺失、生存环境退化,很难有效地对之保护和利用。当文化自信丧失之后,一旦获得发展机会,它们往往会无视历史性景观的关联性作用所产生的结构性影响,盲目地破坏自身的景观环境资源。

 

3 斜源镇规划:基于山水格局的历史性景观保护与利用


3.1  大邑县斜源镇现状与问题


3.1.1区域概状


成都市大邑县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斜源镇则是“一亩地,九分林”的自然格局。近年来,依托旅游业,大邑县初步形成了以“雪山、森林、温泉、庄园”为特色的四大旅游品牌,有安仁古镇(首批国家级特色小镇)、西岭雪山、花水湾温泉等丰富的文旅资源。斜源镇则拥有很高的森林覆盖率、优美的山地风光,甚至中药材种植面积达三万余亩。遗憾的是这些山地资源并未能转化为斜源镇居民的财富。全镇辖一个社区,五个行政村,2013年就有两个村被成都市列为相对贫困村进行扶贫,拟连续投入三年完成扶贫工作。

 

3.1.2山水格局及历史性景观载体


从山水格局上看,斜源镇的山地属邛崃山脉支系,西北高、东南低,是一条狭长地带,谷狭沟深,平地较少,地形复杂。斜江河是岷江的二级支流,自斜源镇发源。斜源镇境内历史文化资源较为丰富,素有“中药材之乡”的美誉,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唐代摩崖石刻药师岩、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明代佛学文化遗址白云庵和虎刨泉等川西地域历史文化核心资源。

 

3.1.3面临问题


斜源镇的建设用地紧张,同时,该地易发生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存在较大的生态保护压力。传统林业种植周期长、见效慢、效益低,农民增收困难,而受地形限制,斜源镇的耕地资源较少,种植业对经济贡献也较小。目前镇内道路条件较差,缺乏空间景观认知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山水环境景观不相协调,对山水格局和空间意象造成破坏。

 

3.2  以山水资源为核心的历史性景观规划


在成都市扶贫支持的背景下,斜源镇依托中药材等特色产业进行大胆的探索实践。总体规划充分发挥斜源镇的核心竞争力,突出中药养生的特色,营造出一个中药养生的特色小镇。规划重点运用城市历史景观方法,以山水空间为载体,保护和利用历史性景观要素来统筹全域;以水为核心,采用系统关联的设计手段,引导全镇建构特色鲜明的山水空间格局和业态、形态、文态、生态“四态合一”的特色小镇(图5-10)。



3. 3 关键性历史景观的保护与利用


山地小镇是承载中国传统山水人居精神的理想场所,在特色小镇的创建中也具有良好的空间景观基础。山水的格局体现了生态的安全、文化的价值,以及承载人居的层积与关联。在规划中,应理性认识山水环境对于山地历史文化与景观层积的承载作用,并通过规划将其作为关键性的历史景观予以保护和利用。

 

3.3.1将山水与小镇的整体关系视作稳定的景观格局


对山的生态保育和安全规避是保护的核心。规划突出山林地的生态功能,加强植物群落的生态多样性建设,保留起到组团隔离作用的斜江河两侧自然生态绿地,留出绿色廊道,加强城镇与山体、水体的自然生态联系,形成自然生态环境与人工建设的和谐渗透。

 

3.3.2山水与小镇要素的穿插作为特色的景观利用


对水的引导和亲近是景观利用的重点,亲水之处也是历史景观层积和关联的关键点。规划把城镇道路、步行街、山间绿道和滨河绿道等线性要素穿插在小镇的格局中,利用半岛地形形成特色广场、建筑和观景平台,与亲水的河滩湿地等自然景观要素相呼应,营造出小镇独特的亲水景观风貌。

 

4 结语


山地城镇化的种种现象表明,山地小城镇对山地资源环境往往不能充分利用,而自身的行政、经济能级、人才和就业等问题又较突出,以至于山地小城镇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通过特色小镇建设,依托特色产业建设产业小镇或依托特色环境建设文化旅游小镇,是推动山地小城镇保护和优化利用山地资源、传承和发扬历史文化的重要途径。山地小城镇在农林产业或文化旅游方面具有天然的环境优势,但需要以城市历史景观的方法恰当地认知山地小镇中历史性景观的生态安全格局、文化价值和层积与关联特性。通过理性的认识及相应的规划设计方法,从整体关联的历史性景观系统思维入手,将山水与小镇的整体关系视作稳定的景观格局,把山水与城镇要素的穿插作为特色的景观加以保护利用。在建设山地特色小镇时,只有形成鲜明的空间景观特征、融合产业特色和文化内涵,才能留住居民,吸引游客,带动山地小镇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协调发展。   

 

鸣谢

感谢刘艾梅、张茸、石泓可协助进行数据分析,斜源镇相关资料来源于四川省大邑县斜源镇总体规划和建筑设计资料。感谢董玉林、蒋蓉、谯苗苗等在斜源镇规划与建筑设计中的共同工作。


*本文原载于中国城市规划协会会刊《城乡规划》杂志2017年第6期。


相关文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冷市镇特色小镇城市设计鉴析
贵州:“蒸小笼、串珍珠”发展特色小镇
【建设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先行市】 璀璨明珠耀凉都
5/276. 山地户外运动小镇:贵州者相镇 ——中国第二批特色小镇
“特色小镇 美丽乡村”打造全域旅游新亮点
特色小镇全产业链全程方案(4大案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