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孩子感恩是愚蠢而无耻的
  教孩子感恩是愚蠢而无耻的

                                                                                                                                                       文/孟迁   

   其实,这是我最新的感觉,五六年前一些杂志约我如何教孩子感恩,我也写过这类的文章。现在,我看到“教孩子感恩”之类的话或者类似的活动,心里是非常抵触的。

 

   为什么我们要教孩子感恩呢?难道我们认为没有我们教,孩子就不爱我们吗?父母对孩子的爱是很大很深的,孩子对父母的爱其实也是很大很深的。

 

   孩子对父母的捍卫、爱护、遵从和连接的渴望始终都是很大很深的。夫妻关系中,如果一方仅仅是骂对方,还没什么的,如果一方不尊重对方的父母,那很有可能出现家庭暴力的,至少我会,我看到很多人都是这样;我的一个朋友在一次聚会上,大家去感谢他拥抱他,他感动但还好,后来他的父母出现了,上去抱他,尤其是妈妈上去抱他的时候,他一下就哭了,泪如泉涌,谁不爱自己的父母呀,如果他是健康的人的话,而他倘若不健康,也多半是父母当初没有好好的爱他。我的一个朋友比较强势,后来儿子爆发了,对她说了狠话,她非常伤心,一个人哭了半天。第二天一切照旧,谁也没提。一周以后儿子说,妈,那天你是不是特伤心呀,你知道吗我也特别伤心,你在那边哭的时候,我也在自己的房间里哭。后来这位朋友跟我说,我们伤害孩子的时候,都以为应当应分,谁去安慰过孩子呀,可是,当我们伤心地时候,孩子会来安慰我们,可能我们心里过去了,孩子那里还没有过去。

    正常情况下,孩子哪有不可望父母的爱,不渴望和父母连接的?!你看看张国荣和母亲的故事,张国荣自杀和童年时期的痛和怕直接相关的,可是张国荣除了少年离家之外,成年后是非常渴望和母亲连接,无所不用其极的对妈妈好,妈妈隔着门对痛哭的儿子说的那句“你不要这样,我会伤心”实际上是张国荣内心最珍贵的温情。你去百度搜索一下王朔带母亲上心理访谈的视频,王朔说,不把和母亲的事处理好,死都不闭眼,你看看视频里快五十岁的王朔的委屈、愤怒和悲伤,他到现在还不能和母亲生活在一起,那他的童年怎么过来的呀,即便这样,他爱妈妈,爱的不容侵犯和推迟。父母对孩子的爱是很大很深的,孩子对父母的爱其实也是很大很深的,甚至是更大更深。

 

    为什么我们要教孩子感恩呢?我看那些很出色的人,都是在感恩孩子,你看看姜文怎么对女儿,看看崔健怎么对女儿,看看周国平怎么对女儿,看看路金波怎么对女儿,他们都在感谢孩子,感恩上天赐给他们一个孩子,让他们的生命因为孩子的降临而变得更幸福更滋润更人性。难道他们的女儿会不爱他们吗?难道他们会所谓的“不孝”吗?

 

    所以,感恩是不用教的,亲子间的大爱会自然流淌的,那是人伦间的本性,亲子之间那种深刻的连接是一种大美,是一种神的赐福。

 

    我不认为孩子的生命是父母所赐,我赞同纪伯伦地说法,孩子借父母而来而不是从父母而来。孩子的身体是父母所生,身体不等于生命,生命离不开身体,但是生命不等于身体。除了身体外,人的生命还包括心理和灵性的层面。我甚至觉得如果父母生下孩子的身体,而又不能给孩子良好的生存环境、心理环境,是愧对孩子。零四年,我看到一个孩子的父亲是矿工,父亲极端贫困而又十分暴躁,经常在酒后殴打孩子,孩子在考上大学那天悬梁自尽,我觉得这位父亲真的是愧对孩子这个生命,当然这样的父亲不会有愧疚,他的心灵已经简陋到不会为此愧疚,相反他会在心里怨这个孩子带给他失去儿子的痛苦,他会觉得自己白养了一场,而恨这个孩子。

 

    孩子的出生是被动的。实际上,他是父母生命中的客人,他是被邀请而来的,如果父母不行房就不会有孩子诞生。如果你没有准备好,你可以先不让客人来你们家,你忙不过来你先忙呗,你钱没挣够你就挣去呗,你招待不过来你可以不邀请,何必人家来了你又不待见呢?如果你有夙愿没有实现,你自己想想怎么办,是努力一下还是接受现状,你何必把自己的夙愿强加到孩子身上呢,你加到他们身上,他们还能自由的做自己么?如果你实在想找人来实现你的夙愿,你至少也得问问孩子愿不愿意,如果不愿意你也得允许呀,人和人之间哪有强迫另一个人必须帮自己干事还不允许拒绝的,花钱雇人还有个愿不愿意呢!如果你没准备好而又不小心有了孩子,你应该轻轻地说一声不好意思,我还没准备好,不过既然你来了,我将为你调整我的生活,尽可能地照顾好你。这才是待人之道,难道孩子不是人么?

 

     什么孩子长大了才会不孝顺父母?什么孩子长大了才会嫌弃父母?什么孩子长大了才会啃老?

     父母自己不孝顺父母,孩子才会不孝顺他,我没见过例外,父母如何对待自己的父母孩子都看在眼里学在心里,父母只要孝顺自己的父母,即便他们对孩子不够好,孩子还是会孝顺他们的,我真没见过例外,如果有谁见过请告诉我,我愿意重新来理解这件事。

     父母如果自尊自爱,孩子绝对不会嫌弃父母,如果父母觉得自己很失败、很无能没有钱没有资源,自己觉得自己不够好,那么孩子很容易嫌弃父母。如果父母很满足很尊重自己,孩子也会自然这样尊重和满足。

 

     啃老的孩子其根源仍在父母。啃老是一种依赖,这种依赖怎么来的呢,就是父母不允许他独立,成年之前,孩子想靠自己的时候,父母不让,父母照顾、干涉、过多的帮助,打击孩子的自信心,不给孩子自主的机会,承受不了孩子的冒险和失败,过度的保护和照顾,孩子习惯了依赖父母,长大了自然啃老啦。当然,大多时候父母是无意中这样做的,他们不了解自己的做法意味着什么,他们没有机会懂得这方面的知识,他们内在的自我也不够健康,所以才这样做,他们不知道做了什么正在做什么,他们只会在品尝苦果的时候,皱着眉说,好苦呀。

 

     生活中常说的不懂感恩的孩子,多半是溺爱的结果,溺爱不是健康的,是一种对孩子的伤害,伤害了孩子的界限。溺爱本质上是父母讨好孩子,见不得孩子难过和生气,就跨越雷池去满足孩子,孩子有孩子的雷池,父母也有父母的雷池。父母的溺爱直接的结果是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以及认为家人(后延身为家人之外的别人)为他做为他付出是应该。这不是孩子的错,这是孩子受的害,受的伤。凡是不懂得感恩的孩子,首先都是一个受害者,他们健康的人际互动模式被家人打着“宠爱”的名义扭曲了。

 

    “教孩子感恩”,好奇怪的逻辑!我孟迁个人从不期望任何人对我感恩,如果我愿意去做,我就做,我做的时候我也快乐,因为我愿意,我享受,如果我要爱的那个人允许我这么爱他,我还会感谢,这给我一个爱别人的机会呀。我不愿意把爱当成交换,我爱你,所以你也不能不爱我,这是什么逻辑,这甚至都不是一个平等交易的逻辑,因为交易人还有选择权,就是说即便是公平,甚至是你付出的多,人家还是可以说不的。但是,在亲子关系中,就常常不能够,父母就不管你愿不愿意,我先为你做,因为我为你做了,你也必须为我做。这真是天底下最常见的霸王条款。真正的爱是自由的,一旦有限制和强迫,爱的味道就变了。

 

     我觉得父母不应该拿自己对孩子的养育说事儿,当然,养育是要付出很多的,时间上、感情上、精力上、物质上都会付出很多的。但这是人类繁衍的一个自然循环,一个人总是对自己的孩子比对自己的父母做的多,付出的多,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繁衍。实际上也没有人亏,因为你对孩子做的,你已经从父母那里获得过了,孩子没对你做的,会对他的孩子补上,没有人亏,只不过是一个循环。所以,请不要拿“养育”来说事。

 

    简而言之,只要是健康的亲子关系,爱会自然流淌,又浓又美;如果不是健康的亲子关系,所谓的不健康就是父母不健康,只要父母够健康,那个亲子关系一定是健康的,因为孩子是跟着父母走的,如果亲子关系不够健康,或许能教出“孝”,但教不出爱,生活中最常见的人长大了和父母孝而不亲就是见证。

 

    而且一旦你去教,你就妨碍了爱,所谓的“感恩教育”是“施恩图报”的逻辑。如果你觉得你对人有恩,那实际上你是在图报,就像一个人觉得自己善良,他善良的还不够,一个人觉得自己坏,实际上他还不算坏,真正的善良对自己的善良是不知不觉得,他会说,哪有啊,谁都会这样呀;真正的坏人,不觉得自己坏,他觉得自己很好了。

 

    所以,爱、感恩都不是教来的,如果你去教反而破坏了他,此谓无知;自己给孩子那个爱就很霸王硬上弓很不允许孩子自由很充满企图,反而要求孩子感恩,此谓无耻。

 

ps:写作之间,三次落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免费心理咨询:怎样才能培养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
有一种现象叫“习惯性愚蠢”!它会让您的孩子越来越笨!
成功父母建立亲子关系的七大秘诀
不健康的亲子关系,对孩子有哪些负面影响?
怎样成为孩子的良好倾听者
家庭矛盾:婆媳关系难以相处的心理秘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