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是什么颜色的?


你真的会注意脚下的土地是什么颜色的吗?

作为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在城市的“水泥森林”底色下,土地似乎变得稀奇而无趣。

但要知道,在中国古代,《尚书·禹贡》就已经将中原大地的九州土壤,分为黄壤、白壤、黑坟、白坟、赤植坟和青黎。北京中山公园社稷坛展示的五色土,则以青、白、红、黑、黄指代东西南北中,这被誉为我国最早的土壤图腾崇拜,也是最早标识中国土地特色的记录。

在今天,这一百年前就被人们发现并记载,折射着中国人最原始的探索精神的,对土地颜色的探索和记录,在被现代科学不断放大。2009年,中国科学院利用遥感和GIS技术,对气候、母质、地形地貌等成土环境因素,进行定量表征,形成了覆盖全国的成土环境数据集,构成了全国土壤颜色的三维分布图。

除了科学领域的不断探索,普通人对在土地上,凝结自己的记忆的行为,依然千百年流传下来,故土的颜色,更是成为普通人对一个地域,一段时间,乃至一段生活回忆的最好记载,我们就从这样一个综合了普通人生活和科技人文的角度入手,来看中国人究竟在生活和现实的交界处,记忆了什么样的土壤底色。

黄土的勇气

黄土是西北部中国最常见的土壤,从塔克拉玛干吹起的黄沙,在西南气流的携带下,终落至黄土高原,形成全球最大的风力沉积高原地形,但关于它的溯源,却很少有人关注,它来自西北部广袤的黄沙,在遇到湿润的气流后才沉积下来,形成层层叠叠的黄土地。

但是,黄沙又从何而来?

1900年,探险家斯文·赫定在中亚进行第三次探险考察。他在塔克拉玛干核心区——罗布泊勘测,并在寻找铁铲时发现了风沙下吹出的精美木雕。这让曾经绿洲的丰沃再次出现在人们眼前,也让他对这里如今黄土漫天的荒芜留下了深刻印象。

根据地质学勘测,这里曾经水草丰沃,土壤富饶。远古时期的新疆,也是黄土肥沃的耕地,土壤腐殖质丰富,又适宜耕种,因此造就了农耕文明时期这里西域天堂的地理基础。

但是,一切繁荣都在公元4世纪时戛然而止。

关于黄土变黄沙的故事,科学界有不少猜测,有人认为,当时西域人口急剧增加、大规模开垦土地、砍伐树木、引水灌溉农田,这一地区对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超出生态承载力,最终引起下游水资源匮乏、绿洲退化和沙漠化,最终造成不可逆转的生态灾难。

从地理区位上解释,在新疆南部,巨大的塔里木盆地被天山山脉、帕米尔高原、昆仑山脉围住。无论是从北面吹来的北冰洋水汽,还是西南方向的印度洋暖湿气流都无法到达盆地,这就是新疆大片沙漠形成的原因,曾经丰沃的土壤,如今也变成毫无价值的黄沙。

但在石河子市生活的马瑞君,正在成为新历史周期的见证者。

在雪佛兰举行的我用我的车轮,吻过这片土地”大型地图艺术展中,她为主办方的中国土壤地图,带来了一抔来自石河子城市边界的沙质土壤,在多年的努力下,沙漠已经开始由点及线地,被改造为适宜生存的黄土地,只有城市的边界,还交杂着黄土和沙质,见证着人类对于自然改造的边界。

马瑞君带着自己的宝宝一起,特意驱车来到石河子市的最边缘,采下这份沙土,这里是石河子市的边界,也是一代人探索的最新路碑,眼前是广袤的沙漠,背后则是生意盎然的绿洲。

1984年,美国卫星发现,中国第二大沙漠,库尔班通古特沙漠的南部边缘,凭空出现一块绿洲。海外媒体在大为惊奇之余,还邀请了美国、日本等几十个国家的生态专家,前来组团考察。

造就这一奇迹的,正是当时的石河子。

土壤的变化,来自固沙、造林和去盐碱化的长期改造,根据石河子市官方资料,“先栽树、后铺路,以树定路、以树定规划”是当地多年总结下来的生态改造秘诀,第一代拓荒者根据黄沙的土壤条件不同,制定了不同的种植方案:土壤条件好的地方,加密原有植被;一般的地方,采用人工育苗移栽;土壤条件恶劣的地方,种植耐旱成活率高的梭梭。最终实现黄沙变黄土,黄土变沃土,沃土精细开发的生态循环。

马瑞君从小生活在这里,父辈们正是第一代来这里生产建设的兵团前辈,从小耳濡目染探索故事长大,也将这份探索精神记在心里。在有了第一个宝宝之后,一家人出于越野自驾的想法,购买了雪佛兰探界者,在这几年里,全家人基本自驾游遍了全国,最远的自驾经历,则是从新疆石河子出发,一路开到江苏连云港的海边。

“等到疫情结束后,我们还是要继续游遍全国。”马瑞君希望,能够将这份自己从小耳濡目染的探索的气魄传承下去,让自己的孩子也能够成为一个热爱探索的人。

石河子曾经是中国荒漠化地区的典型代表,所在的新疆也是中国最大的盐碱土区,面积大,种类多,也被称为“世界盐渍土博物馆”,而荒漠和盐渍土的交叉,更是构成了西部的底色,也被认为是开拓和定居的最大阻碍。

曾经这里农业低产,而一味地灌溉水又只会造成更严重的土壤盐渍扩散,阻拦着一代又一代人,而今天,在土壤改造和建设兵团以探索精神支持,大力植树造林的效果下,已经逐渐变为丰沃的黄土,其中凝结的探索精神,正是这抹黄色印下的最为深刻的,代表中国人无畏勇气的故事。

这种探索的勇气,正在黄色的沙质土壤里传承,不断拓展探索的边界。

红土的坚韧

相比于西北的黄土带来的漫无边际,中国南方最广的色彩,同时也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土壤颜色,则是色彩层次不同的红土,它的形成则是来自坚硬岩石的长期破碎风化。

岩石破碎,空气潮湿,南方多雨,溶解了岩石中的钾、钠、钙、镁等元素,铁和铝这类不活泼的元素则留在了土壤中,逐渐氧化,氧化铁和氧化铝就分别呈现出红色与灰色,构成了底色,因混杂比例的不同,在鲜红与砖红中色中深浅不一,形成不同地域的底色。

在红土之上成长的人亦如此,以江西为典型代表,敦厚质朴,崇实达理,不好胜,不喜张扬,从大的方面讲,这是中华民族的一个基本品格。在红土地上发扬的儒学、理学,影响更直接、更深远,这种务实的价值取向,长期以来十分突出。

井冈山的万斯云,则是红土上成长的典型代表,负责跑遍各地,采购农特产推介向家乡外更大的市场,是他对于家乡的一种坚守,而对各地的不断探索,也常常让他发现新的机遇和风土人情。

用他的话来说,买车的日常就是走山路,走泥路,车轮上的红土就是他探索的最好印证,而当他把来自家乡的货卖出去,得到各方认可的时候,也是最开心的时候。

这也是他为活动送上一罐来自革命老区的红土的原因,这是他对于自身来自革命老区的自豪,红色的土地代表了火种,更代表了一种坚韧的精神。

我们喜欢种地,所以相比于别的民族来说,我们民族对于土地有特别深厚的感情。”万斯云翻越了井冈山,到了五大哨口,大小五井,最后在革命景点为活动取下一捧红土。他希望能够通过红色的土壤,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精神传递出去,这是探索精神中坚忍不拔和保持乐观的一面。

就像红土一样,因其富铁铝氧化物,所以在湿热气候条件下风化后,形成了独特的褐红色,正因为其含铁量的丰富,也使其蕴含多种矿产,经过改造,反倒成为矿物质丰富的土壤,克服了贫瘠的难题,无论是茶、还是水果,尤其是红土上的蜜柚和脐橙,成为当地有名的特产,也是万斯云事业的立足点,这也是他对家乡最为自豪之处。

这种坚韧和丰沃,构成了红色土壤中,形神合一的底色。

褐土的联结

相较于南方坚硬岩石和雨水交织出的红土,北方最常见的则是棕壤与褐土。

棕壤诞生在暖温带的湿润地区,纵跨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也会出现在半湿润、半干旱地区的山地中,在秦岭、燕山、伏牛山、吕梁山、太行山等一些山脉,它的来源很广泛,在夏季湿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气候特色下,除石灰岩以外任何母质,都可以在自然或者生物侵蚀下形成这样的土壤,因此它的来源丰富,而根据地域不同又有细小的差异。

褐土和棕壤比起来,气候需求和环境也类似,但主要成土母质为含碳酸钙的母质,棕褐的交杂,让这两种土壤都具备合适的肥力,是开垦种植各种旱作物,或开辟为梯田引水种稀的良土。定期深耕并推行水土保持措施,就可以很好的保持土壤健康,同时在建筑、工业领域也应用颇丰,是大家对土壤的共同印象。

这种熟悉的土地,养育的北方人,则自带这种土地的本质:河北的平易、山东的可靠、江苏的沉稳、河南的质朴、安徽的不温不火,但无论何地,从古至今又不乏大义之士,而对于土地的重视,从古至今,就在北方重农耕的文明影响下,成为刻在DNA里的共同记忆,也是北方文化重要的情感载体。

对于一些人来说,即使这是再熟悉不过的土地,如今承载的记忆也已经不尽相同。

张斌,来自江苏,在这次活动中,他带来的只是普通的来自家乡的一份褐土,但在他的留言里,他希望能够把家乡的土壤装进瓶子,同时也把他的祝福和对朋友的思念装进去。

所有故事的开始,来自去年探界者车友会组织的一次西藏自驾游。在布达拉宫前面,张斌突然高原反应,虽然当时同行的车友刚认识不久,但大家立刻围上来帮忙,有人一直陪着他,其他人则立刻找各种办法,试图提供帮助,这让他和车友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这种友谊在大家返程之后,仍然没有消失,车友们自发成群,平时会联系紧密,互相帮助。在今年张斌遇到了困难的时候,也是群里的车友为其提供了帮助。张斌也力所能及,帮助车友。

就在去年底,张斌本来希望能够通过全国旅游,再把认识的朋友见一遍,尤其是在西藏一直照顾他的许女士,然而因为疫情迟迟没能成行,而今年11月初的雪佛兰品牌之夜,本来是他们试图再聚的好机会,又因为疫情而取消。“如果能让主办方知道的话,我们真的很希望能够有机会再聚一次。”张斌在采访中这样告诉虎嗅记者。

对于张斌来说,褐色的土壤,是他生长的土地,也是他走南闯北,希望能够让大家产生最大的共鸣。虽然大家相距甚远,即使是隔壁城市,也往往因为诸多事情无法相见,但当大家看到脚下的土壤的时候,能够想起他对大家最真诚的祝福。

这种联结,是他为活动送上的一杯褐土里,难以用语言形容的祝福。

探索的颜色

中国可能是世界上拥有最复杂土壤颜色的国家,无论是地域形成的自然区隔,还是人文特征导致的差异,每个颜色背后,都是千千万万的故事和人,用土壤来记下自己的故事,是最为朴素的感情。

用中国记忆来概括或许有些夸张,但这些如同车辙一样被印在土地之上的故事,需要一种仪式感来纪念。

雪佛兰此次活动的主题:“我用我的车轮,吻过这片土地,或许是当代人对土地记忆的最好形容,当天南海北,来自全国雪佛兰探界者车主采集的不同颜色的土壤,汇集在广州塔下的时候,一幅色彩纷呈的中国地图显现出来,用土地的颜色,构成了中式的浪漫表达。

为了让更多人感受到这种土地的色彩,雪佛兰在全国布置了大量的“吃土贩卖机”,通过扫码互动,参与者可以获得“土壤饼干”一份,配合饼干背后的“土壤故事”,让更多人参与到这种以“土”为介质的表达中。

这也是雪佛兰活动的价值和意义。提供了探索精神的切入和出口。作为第一台SUV的发明者,雪佛兰骨子里的探索精神,正是消费者对其品牌认同的第一步,而在此精神下的产品,则自然能够为具有探索精神的车主带来恰到好处的体验。

简单来说,它能够直接给具有探索精神的消费者,搭建一个与他们精神内核相匹配,行动逻辑相匹配的活动舞台。这不仅提高了车主的体验,也有可能成为中国人对于土壤记忆的一种新的传承方式。

而像马瑞君、张斌这样的探界者车主,在漫长的旅途中,也不用再担忧探索路上无知己。毕竟,土壤在生活中千变万化,探索者在车辙上印下属于他们的独特痕迹,而他们的故事也在其中得到了传承和表达。

这正是探索的画幅,也一直是生活的底色。

特别策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土壤颜色分类5种
西藏的土地资源
二、土壤磷素含量及其分布—《江苏省志·土壤志》
土壤学实习报告
中国土壤分类
中国土壤的主要类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