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咨询不等于变革

■ 作者:田涛,著名管理学家,华为高级顾问;吴春波,著名管理学家,《华为基本法》起草人之一

■ 来源:《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

■ 分享:包子管理学堂 (ID:bosstanwx)

■ 头图:《企业家》杂志 姚咏梅

■ 合作:15210600999(微信同号)

华为为什么愿意在各种场合为IBM背书?很简单,是IBM教会了华为“爬树”,以一套西式的制度与流程将华为带向了全球化的轨道。但正如一位IBM顾问所言,咨询不等于变革,IBM并不是变革者,变革的主体也不是IBM,主体是华为。变革成败与否取决于公司的一把手,一把手的意愿和排除万难的决心才是根本。

任正非在华为变革中的第二重角色就是他的坚持力。Arleta Chen女士说,任正非认定了华为要全球化,就必须向美国学习,另外,他在“技术导向”还是“客户导向”的价值取向方面,选择和坚持“以客户为中心”。这两条他从不动摇,也不允许别人另搞一套。“除此之外,他很放权……”Arleta Chen和顾问们很少见到任正非参与变革方案的讨论,也很少见到他本人,变革的具体规划与执行过程任正非从不介入,“他总是站在岸边,看你怎么游泳,甚至连看都不看,他指出方向,最后要结果,所以他很洒脱……”华为高管如是评价任正非。

但很有意思的是,他又很关注某些细节。曾经在IPD变革中担任主管的李爱新,后来加入IBM从事管理咨询。据李爱新回忆:“老板经常见到我就问,顾问的钱付了没?有时审核部门的过程长了点,就向人家发火,嫌付得慢。任老板不是跟咨询公司做生意,是在为华为请老师……”有人抱怨付费太贵,任正非的回答是:“你真傻,你一小时付680美元,人家把30年的知识教给你,你打个折扣,别人教你3个月的,哪个划算?”

为了让IPD变革项目能够获得IBM总部的重视和支持,任正非断然决定,把华为采购的服务器和业务软件全部换成IBM的,而且大会小会发指示,而当时“IBM的设备又贵又不好……”

华为对顾问的选择也是很严格的,首先由咨询方推荐顾问名单,华为进行选择,其中重要标准之一是,是否有过成功的经验。费敏曾经负责过IPD的变革,他的观点代表着华为领导层的清醒认知:“没有企业经验的顾问,最多是个师爷,师爷是学来的知识……”

华为人的求知欲和学习能力也是变革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因素,员工面对变革时的特有心理是:我不会,你教我,但变革是我的事,再难再累我也要朝前走,“变革会使组织不舒服,使人不舒服,但我没有退路……”这一点成为华为人联结顾问们的一大纽带,顾问进到华为时,兜里并非有现成的宝典,但被华为人的求知欲所激发,从而形成了完全针对华为的有血有肉的方案。纸上谈兵,纸是IBM的,兵是华为的……“对咨询公司而言,咨询只需1/10的精力,变革要花10倍以上精力……”

孙亚芳总结道:变革关键是要自己转身,顾问给的只是框架和经验。方案设计在变革成功中占30%~40%,推行占60%~70%,大多数公司给顾问的钱花在方案设计环节……华为主要花在后面,郭平认为,推行才是变革的开始,“IPD变革时,连怎么建模板、画表格填表格,怎么有效开会……都是顾问手把手地教我们……”

然而,在IPD变革之后,善于学习的华为人从一次经验中掌握了一整套的变革方法论,包括为什么变革,怎么变革,如何持续开展变革,以及如何落地等,华为也有了一支成熟的变革专家团队,等到2006年进行IFS变革时,尽管仍然聘请了IBM的顾问,但变革的方案设计、推广、执行的全过程主要是华为人自己主导,顾问真正回到了“咨询”的角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无标题
华为管理变革:三原则七反对
为什么华为出现多次战略误判,但最终渡过劫难?
任正非:IPD变革后,我最大收获是“游手好闲”
【原创】麦肯锡兵败实达vs华为功成IBM
【华为】你不知道的华为:人才成堆却对外部顾问持续百亿级投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