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许晓辉:顶尖的品牌营销,都在夯实这4个基本功
userphoto

2022.06.03 江西

关注

记录新消费商业史,深度思考产业未来

━━━━━━

本文大概

5288

读完共需

11

分钟

在当下,这个用户注意力只有1.5秒的环境中,做生意越来越难。

如何清晰把握用户需求、用户痛点?如何用一句话定位,就让用户听懂产品差异化购买的理解?如何借助内容营销,建立品牌的势能?

又如何用公域、私域+会员运营形成一个流量闭环,让用户复购产生更好的转化?这一切的一切,都变得尤为重要。 

前段时间,黑马营销增长在线训练营训战导师许晓辉,分享了他的思考和经验。 

许晓辉老师是万物天泽营销咨询的创始人,北大中文系硕士毕业。曾担任金山软件市场总监、凡客诚品副总裁、初刻 CEO、每日优鲜合伙人兼CMO,拥有15年营销一线实战经验。 

服务客户包括:小米有品、海底捞、新希望遇鲜牛奶、袋鼠先生代餐牛肉、沪上阿姨奶茶、包馔夜包子等多家企业,操盘的“凡客体”更是成为新媒体营销界的典型案例。 

许老师在此次分享中,从差异化定位、用户洞察、产品自传播、公域、私域+会员运营等角度,不仅带领大家实时拆解了多个行业案例、梳理了营销框架体系,还从实战的角度给予大家中肯的建议。 

以下精彩内容与你分享,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分享 | 许晓辉


为什么要做定位? 

今天整个短视频、直播的时代,用户的耐心是非常有限的,基本上就是一两秒的时间,就会决定是在这个短视频、直播间停留还是划走,都是瀑布流、信息流的方式。 

如果你的定位,能够一句话说清楚自己的差异到底是什么,用户购买你的理由是什么,就会进入到转化的下一个链路,就看你的产品是不是符合他的需求,价格是不是他能够接受。

否则,你的行为就是在浪费钱,因为用户全都跑掉了。

最好的定位是,占据品类。就像提到可乐,你会想到可口可乐;提到二手车,你会想到瓜子二手车;提到果冻,你会想到喜之郎;提到苏打水,你会想到崂山…… 

占有品类虽好,但是非常难,怎么办?有两个方法:

 技法1:占有细分的品类或创造一个新的场景。 

讲两个真实的,自己操盘过的案例。 

我有一个客户:包馔夜包子,也是黑马的学员。包馔夜包子是开创了吃夜宵包子的新场景。 

原来大家什么时候吃包子?大都是在早上,很少人会想到晚上夜宵也能吃包子。但年轻人不一样,晚上跟朋友出去玩到很晚,凌晨左右的时间里,胃里缺一些碳水化合物,吃个热乎包子不仅暖胃,还能安慰自己的灵魂。 

包馔已经开出了300多家门店,开在日本东京的店也颇受欢迎。我们设计的巴蜀“五虎将”为文化基础的包馔小老虎,也是强化品类差异化的可视化表达。 

还有一个客户品牌袋鼠先生,这是一个做代餐牛肉类目的。 

代餐这个类目竞争非常激烈的,尤其近一两年,面临着很多的新的挑战。但大部分的代餐都是鸡胸肉,于是我们便选择了占据“牛肉”这个细分品类。现在,袋鼠先生已经在这个品类里遥遥领先了,月销售额超过3000万。 

还有我们的客户新希望遇鲜牛奶,占有的场景是“真巴氏奶+电商直播+7天套餐”,基于此我们提炼的定位是“当天产,当天送”,以此突出新鲜。 

聚焦到到细分类目、细分场景、细分人群,避开大红海的厮杀,好生意还有很多。找到靠谱的细分市场,我们有科学选择赛道的模型,而不是拍脑门的主观判断。 

技法2:适合更大多数的品牌,占有特性。 

今天的品牌,越来越不像是一个品类品牌,而是一个人群品牌。这是传统品牌和互联网新消费品牌的根本差别之一。 

大家为什么会买小米的产品?买它的理由就是它的“性价比”定位,当官方输出的定位和用户的理解足够一致时,大量的“米粉”就会出现了。他们在信任的基础上,就愿意尝试米系任何产品,有足够的性价比支撑着,“价格厚道,感动人心”。 

同样,每日优鲜、农夫山泉、元气森林、蕉内等,大家购买这些品牌,其实都是基于它的差异化的定位,每日优鲜是“1小时达”、农夫山泉是“大自然的搬运工”等等,这些都是品牌基于用户转化的购买理由的清晰描述。 

在过去,一些品牌定位是可以通过饱和打击、饱和投放,来完成用户的心智教育。

但在当下这个环境,品牌推广越来越谨慎,越来越关注品效合一,尤其是在预算不足够充分饱和打击的情况下(事实上疫情环境下的商业推广,变得越来越谨慎和需要确定性产出),用户很难像前面那样,记住品牌定位。 

占有细分场景和占有品类特性,是不分家的。 

比如袋鼠先生在牛肉细分类目下,同时要占有“好吃+配方纯净”的特性(事实上这两点袋鼠先生都做到了,没有客观事实支撑的定位是不成立的)。因此,我们给袋鼠先生提炼的特性定位广告语是“好牛肉,只加盐”。 

那么,有没有一套方法,可以快速找到或者设计一个好的定位或好的广告语? 

要做到这三个标准:对手不易跟、口语好传播、听完愿下单。 

好的定位或好的广告语,不仅是面对用户的,要让符合口语好传播、用户购买的需求,同时也要面对竞争对手,要阻击掉对手会拿过去用的情况。

那些对手照搬也可以用的,对用户的吸引力就会比较弱,除非你有大量的广告预算去教育用户心智,对手可能不好意思抄了。 

好的定位价值百万,说简单了,其实就是一句话就能表达产品差异化购买的理由。 但真正做起来难度很大,除了以上两种简单提到的、点到为止的两种方法,还有很多关于占有品类、特性、概念或信任状定位,以及更复杂的六步法定位的模型,这些都会在《黑马营销增长在线训练营》中展示,这件事是有规律可循的。 


 对于当下的产品来讲,“性能过度”的强度变得更重要。

这个时代竞争太同质化、供大于需、消费者兴奋阈值提高,因此,没有高强度的“冗余性能”,很难让用户感到兴奋,有强度才会有势能。 

同时,在产品和品牌有一个“当下”的势能差时,产品就会产生自传播。 

解释下为什么要加上“当下”两个字,举个例子今天再做奶茶店如果做成喜茶的设计,就只是正确的设计,而不会有势能差,因为那是2012年喜茶的审美,今天大家都做得审美很在线了。 

有传播才能产生更高的转化效率或传播效率。让产品自带传播属性,既可以降低营销成本,提升销售效率,又可以提升品牌力。 

今天如果营销不围绕产品、不围绕销售效果的话,不仅仅是浪费钱,还是不负责。但要记住,要确保你所有品牌的煽动性,都来自于产品和服务本身。 我们来看看几个案例。 

案例1:潮鞋品牌 Atoms



这是一个国外D2C的品牌,年销售额超过2亿美金。这双鞋,看上去非常普通,但有一个特点,它的跳码是0.25码。 

理论上,我们左右脚的鞋码其实是有差异的,比如左脚会大一点或者右脚会大一点,有数据显示,70%的人左右脚尺码差为0.25。但很多鞋子是跳一个整码,或者是跳半码,所以就出现了鞋子要么小、要么大。 

不让用户将就,他们不仅推出鞋码只差0.25的鞋子,甚至在给下单用户寄鞋子时,每次会寄三双鞋,用户可以任意一只脚留下任意一个尺码,剩下的两双鞋子免费寄回。这是它在服务和产品上的创新。 

案例2:饮料品牌 Liquid Death



请大家想象一下,如果一个年轻又不能喝酒的女生,跟朋友去酒吧玩,所有人都在喝酒,但她不想喝怕出事,她应该怎么办? 

是拿一瓶矿泉水喝?还是干坐着看大家喝?都有点违和感。因为便出现了这款产品,外面是非常摇滚、热血的包装,看上去像是啤酒,实际上就是装的矿泉水,满足了用户在特定场景下的需求。 

案例3:茶饮品牌 喜茶

 



这是喜茶的餐巾纸,在餐巾纸上下工夫的餐饮品牌几乎没有,但又是每个顾客必需的。

一个品牌能在这样微不足道的细节上下功夫,会让用户很放心。这和一个餐厅的洗手间必须干净且有特色一样,比如海底捞,比如一兰拉面。 

“Make a dent in the universe”,在宇宙当中留下一点点痕迹,这是乔布斯的一句话。对于很多人来讲,能够在宇宙当中留下一点点痕迹就已经是非常伟大的一件事了,不枉在地球走一遭。 

这些产品创新案例的背后,都存在着一种底层逻辑。,产品创新=用户洞察×策划套路。

 其中,关于用户洞察,是可以通过一个旅程底图来挖掘用户的痛点、惊喜点、痒点,找到跟自己产品做桥接和转化的方法,达到产品创新的目的,让产品能更有传播性,更有转化率。

而策划本身是有套路的,有技法可以学习复用的。 做营销,一定要避免将自我视角当成用户视角,一步走错步步错。 

某种程度上,品牌只是用户表达自我人设的一个道具。 

无论是买喜茶还是喝星巴克,其实都是为了表达自我的人设,因为他要发朋友圈,需要晒自己的生活,而不仅仅是为了喝一杯咖啡。 

因此,营销的很多层面上都是有方法和逻辑的,比如说如何理解用户的消费动机。 

同时,任何生意都是流量为王,也是相对接近漏斗的模型。虽然今天有各种各样的演变,但千变万化,流量还是非常重要的事。 

流量有它引流的方法。原来聚美优品陈欧做过一个促销叫“聚美成立2.5周年庆”,大家都说你重新定义了周年,还有2.5周年这种事,这件事还在微博上还刷过一段屏。 

我们在每日优鲜也做过,某个同事大婚当天,全场做一个促销。外界的用户会觉得这个品牌很有温度,愿意在一个普通同事结婚的时候去做一些活动。归根结底,这都是一些营销的由头,让营销有故事性的表达方法,不至于太硬了。 

近两年,为什么大家会对私域特别关注?因为公域流量真的太贵了。 

所以才要用私域,来做更好的用户流量池及转化的服务,私域引流也有很多种方法,私域运营也是有逻辑的。

 


私域中,用户运营的制高点是做会员制。 

尤其是同质化竞争的当下,产品的差异化很容易被竞品追上来,会员制就是一个能够拉升复购、提升转化效率非常重要的手段。 

所以,即便那些大厂,淘宝、京东、爱奇艺、腾讯视频等,都在各种办法强推会员制,这背后都是为了,在相对竞争红海或差异化没有足够壁垒的环境下,可以拉动用户的复购。 

因为,如果你对老用户的回收能力、复购能力足够强,就可以在前端,花更高的成本去买更贵、更好的流量,而不是在前端,买成本更低、更差的流量,这是你秒杀竞争对手的最重要的方法。 

讲一个引流经常遇到的大坑,无数人曾经以及正在掉进去。 

市场经济,从来都没有低成本又质量高的商业流量,只有高成本的高质量商业流量,这是竞争关系决定的。

只要你老用户复购回收能力强,前端拉新就可以用更高的成本,这样才能从竞品那里抢更多流量过来。 这是私域运营或用户运营的最重要的一点,不是靠老带新引多少新用户回来,而是老客户的留存、复购加强回收能力。 

新用户大部分还是在公域里,但是老用户是有机会的,要把自己产品的服务属性加强,单一靠产品自身差异建立壁垒太难了,而服务可以千变万化做组合。

 其实,营销增长的逻辑都可以通过POEM模型来拆解。这是我们在做咨询项目时,最常用的一个框架,经得起各种项目的实战演练和应用。

 



E,是外面的大圈。


是指的要基于行业趋势的洞察或友商竞争的洞察,以及对用户需求做洞察,得出你的品牌定位。定位一定是基于行业竞争、用户需求得来的。

POM,是内圈是三个要素。


P,是指的消费者。个人感知主要来自于你得产品和服务的强度、势能。


O,是指的KOL/KOC。小红书、抖音上的达人或素人的评价、种草能形成更好的信任度。私域运营中,基本也都是靠用户之间的老带新,建立更好的流量池。


M,是指的内容营销。你的内容是不是能够帮你建立品牌势能,以及帮你的用户去提高他的人设。品牌是用户表达自我的一个工具,如果没有你这个品牌,也会有其他的品牌帮用户来完成这样的目的。 

讲一个真实的案例。 

我服务了一家首饰品牌客户,原来在淘系里靠投流就可以实现非常好的转化,但是当竞品在全网内容营销发力的后,发现自己不知道从何下手。 

因为,内容营销是一个持续产出的积累过程,是包括定位、设计、渠道到营销、私域在内的非标准化的全链路,很难只是单点突破。 

存量竞争下,只关心用户不关心友商是不靠谱的,竞争对手决定了我们的成长空间,要对友商的打法有动态的跟进。 

内容营销是一个综合的闭环,不是一个单点的靠投流,效率高就可以。 

它有定位的加持的意义,形成一个购买的理由,一个产品矩阵的组合,甚至产品本身的创新、供应链的创新,再加上整套增长模型不断迭代,然后拿回量化的结果。 

当你想去跟对手竞争时,都不知道钱应该花在哪里,以至于眼看对手一骑绝尘,你可能还不断在找新的路径,因为老的路径可能已经失效了。 

大家一定要有一套营销的框架。没有这个框架,也许某一个品今天卖得还不错,但是长线来看,就会停留在单品的卖货逻辑里,而不是一个品牌化持续可复制增长的逻辑。

POEM模型,也是可以应用到很多领域,可以做各种各样的变形、持续地去迭代,并且可复制。


比如说,在私域的案例里面,基于私域的各种各样场景,可以根据刚需的系数、场景消费的频次以及客单的高低,来做拆分完美日记、泡泡玛特等案例,对于,餐饮便利店、汽车新零售、企业家高价值IP的打造、连锁品牌的MCN化、知识社群的转化路径等等,也都是适用的。

POEM这套模型不仅仅是,不仅是可以帮你优化营销策划、商业模式,也是对一个营销项目,去做事先的评估、事中的跟进和事后的评价,最终通过刻意练习找到真正的实战的打法,突破自己的舒适圈,获得营销增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SaaS企业是时候要面对的4个基本问题:品类、品牌、流量与转化
2019年的开局:批量获客、高门槛品类、重塑IP、建流量池
挥别小品牌大流量,品牌营销靠什么?
营销的本质是什么?
香飘飘品类战略历程
喜茶颠覆传统的固有点位,为何还能如此火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