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释义】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一)

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因与照觉禅师论道,谈及'情与无情,同圆种智'的问题,忽然有所觉悟,因而作参禅前、参禅时、参禅悟道后三偈,表明心得。

参禅前:“卢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归来无一事,卢山烟雨浙江潮。”

参禅时:“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皆不同;不识卢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参禅后:“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其中第二首偈最为出名,几乎人人会背诵。

苏东坡参禅三个层次,正如青原行思禅师说的参禅三个阶段,他说:“参禅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参禅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参禅后,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

(二)

青原行思禅师(671-740),今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严田镇龙云下村人, 俗姓刘,相传他系汉长沙王之后裔。行思与菏泽神会、南阳慧忠、永嘉玄觉、南岳怀让并列为六祖惠能大师座下五大弟子。

六祖慧能开创的禅宗南宗分为怀让的南岳和行思的青原两大法系,两大法系又衍化出五个宗派(一花开五叶),合称“禅宗五家”,其中曹洞、云门、法眼三家属青原法系。曹洞宗以宜丰洞山、宜黄曹山为基地,日见兴旺,长期流传,影响及于国外。五代时传入朝鲜,南宋时传至日本,唐僖宗谥为弘济禅师。

怀让禅师(677~744),俗姓杜, 金州安康(今汉阴)人,慧能圆寂后,怀让于唐先天二年(713)往南岳般若观音台,弘扬慧能学说,开南岳一系,世称“南岳怀让”。其门下的临济宗流传时间长,影响大。在晚唐和宋代先后传入朝鲜、日本,唐敬宗李湛赠谥号大慧禅师。

晚唐宋初禅宗从中国传入日本,先是临济宗,随后是了曹洞宗,此二宗成为日本禅宗二个主要流派,江户时代,中国黄檗(bò)山住持、临济高僧隐元隆琦来到日本后创立了黄檗宗,由此,日本禅宗形成三派鼎力之势,并延续至今。


(三)

关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哲理释义。

这段话,现在被用的最多的地方,是形容一个人所达到的“境界”,三句话三个层次三种境界,境界是一层比一层高的,到了最后“看上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时候,就说明这个人已经达到了大彻大悟的(最高)境界了。

如果你去查阅关于这段话含义的文章,大部分文章的观点基本上就是这样的,这样说,肯定是没错的,但我觉得,这样解释并不能完全通透地理解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我们换种(对应)方式来表述:

参禅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眼见为实

参禅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眼见为虚

参禅后: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眼见为空

“眼见为虚”实际上也是西方哲学的一个基础出发点,中华文明是建立在“眼见为实”基础之上的,西方文明是建立在“眼见为实”基础上的,因为这二个最基本的出发点不一样,并且正好完全相反,以至于由此构建起来中西方文明处于长期的对立局面,并且影响至今。

从这里,我们可以很简洁地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如果要融通中西方文化思想,最好的方式,其实就是“参禅信佛”,因为当你悟透禅机后,你就“眼见为空”了,佛教的空不是有(实),也不是无(虚),换句话说,所谓的第三重境界,其实就是“看空一切”,不用再执着于“有还是无”、“实还是虚”的思辨中。要知道,人类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绞尽脑汁、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最终往往找不到“真相”,以至于始终处于彷徨状态,这就好像孙悟空,即使你再有本事、再怎么折腾,都逃不出如来佛的掌心一样。

从这个角度做点延伸,我们似乎可以证明,东西方文明都解决不了终极问题,很多名人大家最终都信了佛,关键原因就在于此。如弘一法师,本是要什么有什么的社会名流,最终却选择放下一切出家修禅,就是因为他内心生出了“空性”,也就“眼见为空”了。


(四)

到了第三重境界,只能说是开悟了,但开悟并非修证,悟是解,修属证,故修禅者由悟起修,由修而证。

这就是“禅修”的真实意义,也就是说,开悟只是一个人悟到了“空性”,离“修成正果”还差很远。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没有开悟,也就是他还没有悟到万物“空性”的本质,那么,他连“禅修”的资格都没有,这就是为什么说,现在社会中那么多的“禅修”班,其实都有名无实的原因。

因为,要开悟真的非常难,单单眼见为实肯定无法开悟,单单眼见为虚也很难开悟,只有通融了“眼见为实”及“眼见为虚”这二种境界后,一个人才可能开悟。也因此,人们把第三种状况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足见其绝非大部分人能到达。

(五)

网上查到这样一道题,据说属于高中政治科目。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曾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其中蕴涵的哲理是   
[     ]
①获得理性认识才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②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③认识是主体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   
④认识是主体创造客观事物的过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留言里)解答一下。

(写于2021年10月15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格物 致知
参禅三境界
高僧行思VS王国维,两个版本的人生三境界,背后有怎样的故事?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曾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
佛家的人生三境界
【参禅三境界】 1、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